【在线课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图文讲解
根据教育部文件,今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继续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教材,「教学缘」整理了“统编教材同步课文微课堂(包括知识要点、课文朗读、视频教学和图文解读)”,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知识点
课文分析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我会写:
术shù(算术、术语、武术)
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
录lù(录取、录音、录用)
册cè(上册、史册、纪念册)
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
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
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
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
阿ā(阿姨、阿爸、阿婆)
欧ōu(欧洲、姓欧、欧元)
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
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
必会词语:
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
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
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
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
进步、文化、影响
多音字:
累:lèi(累坏)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
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
近义词:
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反义词:
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
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
理解词语: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词语拓展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2.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那些可以写字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篾席上的薄片产量太小;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4.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5.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我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朝鲜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总)
第二部分(2~4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
第三部分(5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
课文主题:
本课记叙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及影响,通过不同时期文字承载物的变化以及造纸术从诞生到改进的过程,叙述了造纸术的优势,赞颂了蔡伦等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阐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民族自豪感。
练一练:
仿写: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上面一段话写出造纸具体过程。请你用上“……,……再……”写做一件事的过程。
示例:
1、早上起来,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脸、刷牙。
2、孔子学琴,他首先学会了曲谱,然后掌握了弹奏技巧,再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句子中“首先……然后……再……最后……”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写就将孔子学琴的四个步骤表达清楚了。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因为原有的龟甲、竹片、帛、麻纸等书写工具都有一定的缺点,而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而且轻便好用,所以就传承下来了。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创(chànɡ chuànɡ) 蔡(cài chài) 伦(lún nún)
册(cè chè) 洲(zōu zhōu) 录(lù lǜ)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 )文字 ( )发展
( )在水里 ( )造纸术
( )经验 ( )欧洲
三、重点段落品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 ”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创(chuànɡ) 蔡(cài) 伦(lún) 册(cè) 洲(zhōu) 录(lù)
二、
(创造)文字 (促进)发展
(浸)在水里 (改进)造纸术
(积累)经验 (传到)欧洲
三、
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3.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适。
四、
蔡伦,你真了不起,为祖国争光,为世界人们造福。我要向你学习,长大学会发明创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同步练习2
【配套资料】
即可观看3年级全册微课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第1课《古诗三首》 |
第2课《燕子》 |
第3课《荷花》 |
第4课《昆虫备忘录》 |
《语文园地一》 |
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第5课《守株待兔》 |
第6课《陶罐和铁罐》 |
第7课《鹿角和鹿腿》 |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近反义词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近反义词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近反义词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近反义词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看拼音写词语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看拼音写词语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看拼音写词语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看拼音写词语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预习卡片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预习卡片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预习卡片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预习卡片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组词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字组词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组词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生字组词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练字帖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字练字帖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练字帖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生字练字帖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统编1-6年级下册默写卷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默写卷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默写卷免责声明:文章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课已学完!继续加油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3年级全册微课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默写卷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默写卷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默写卷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默写卷
免责声明:文章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课已学完!继续加油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3年级全册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