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纪要 | 韩潮:起点与重构——马基雅维利的1506年《奇想书简》

不开心的野兽 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2024-03-20

LECTURE / 6

 近代哲学系列讲座 


11月25日晚7:00,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举办的“思想的巨变——近代哲学系列讲座第一季”第六讲顺利举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韩潮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发表了题为“起点与重构:马基雅维利的1506年《奇想书简》”的精彩演讲。主持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功青教授,评议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玮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朱新老师。讲座在人大立德楼进行,吸引了校内外多名师生的参与,反响十分热烈。





马基雅维利的1506年《奇想书简》

起点与重构



PART/1

  讲座环节  


讲座一开始,韩潮老师首先开始介绍《奇想书简》的历史背景。“马基雅维利所写的这本著作为什么叫《奇想书信》(Ghiribizzi)?”首先关于奇想,它的原意是奇怪的想法或念头,之后被引申为“不被重视的思想、观点、假设”,被马基雅维利用以自谦,同时还有“奇妙、随性的发现”的意思,两种含义都被马基雅维利所用。关于《奇想书简》的诞生地点、时间、意图学界有较多争议,不过经韩潮老师考证,这封信写于佩鲁贾,书写时间在1506年马基雅维利开始训练公民军之时(9月13日-9月25日之间);对于其意图,有学者从政治的角度揣测马基雅维利的意图可能是将这封信间接传递给皮耶罗索德里尼。不过韩潮老师认为强调意图的存在预设了一个审慎的作者,但是这封书信并不正式,不一定是为了教导,可能有感而发。


主持人吴功青老师 


这就需要我们重构《奇想书简》的历史语境,即1506年的佩鲁贾。此时意大利战争的两个阶段已经过去,教皇国的领土和世俗势力得到扩张,尤利乌斯二世取代了亚历山大六世并且亲自带兵出征博洛尼亚。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25章对出征事件进行了总体重述,将教皇的出征描述为“迅猛和刚强”。不过在一开始,马基雅维利1506年9月13日致十人团的信当中,他预测教皇的失败,但马基雅维利的想法遭到了动摇,在10月19日马基雅维利转而认为教皇进攻如果成功,将会是能够解救意大利的唯一机会。而在《奇想书简》之中马基雅维利两次提及教皇:一方面他强调教皇的行动效果(effetti)验证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fine),另外一方面,他认为教皇的行动打破了成功在于测量与权衡的流俗看法。


主讲人韩潮老师


在介绍完《奇想书简》的历史背景之后,韩潮老师开始探讨《奇想书简》和《君主论》的关系。首先他介绍了《奇想书简》的结构与内容:马基雅维利在其中一开始抛出和焦万不同的看法,认为教皇的行动可以证明,不同的手段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不一定要采取审慎和充分权衡的手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手段能够达到同样的结果?相同的手段,有时却达到不同的结果?以及给出了一个简易的回答:这是因为,1)与时势相符的原因;2)但时势变了,人却很难改变自己的智力和想象力;3)如果存在可以认识星象的智者,就能改变;4)但这样的智者是不存在的。其次韩潮老师点明了《奇想书简》中通向马基雅维利理论思考的五个主题:《奇想书简》第一次提到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采取“或此或彼”的理论表述、 提及爱(仁慈)和畏惧(暴力)和命运的主题以及第一次以间接的方式提及了“新君主”,这些构成了《君主论》的核心关切。


讲座现场


讨论过《奇想书简》和《君主论》之间的联系后,韩潮老师以《奇想书简》为出发点,阐述由此重构的《君主论》。首先老师关注的问题是“谁是《君主论》中的原型英雄?”萨索认为凯撒波吉亚作为《君主论》的原型英雄,Najemy反驳这一点,而韩潮老师认为尤里乌斯二世作为“无意识”的主题性贯穿在《君主论》之中,涉及到许多马基雅维利深入讨论的问题,如意大利政治的历史判断、决断主义、目的-手段的实践理性、新君主。关于意大利政治的历史判断,马基雅维利认为,尤里乌斯二世事业之所以是成功,是因为时势支持以及他的行事方式,这种行事方式代表了另一种行事方式的可能,一种不同于意大利传统“审慎政治”的行事方式,由此尤里乌斯二世的论述变相地为君主论的“唯军事论”做了辩护。关于马基雅维利或此或彼的决断主义,《君主论》支持一种二分法和极端主义,认为不存在中间道路,不可能残忍又仁慈。关于新君主之路——对新事物的渴望(desiderosi di cose nuove),《随想书简》和《君主论》都描述过人性中所包含的对新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为新君主的行动与新制度的引入构成了人性基础。综上所述,以《奇想书简》为新的阐释起点使我们重新理解所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通常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解释可以分为强弱两个版本:强版本将其理解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而弱表述将其理解为结果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不过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对于君主的行动,“大多数人”注重的只是结果。事实上,马基雅维利只是在概括一种较为普遍的人性状况,并非表明自己是一位结果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史》中,他提到只注重结果判断事务是不明智的,并会打击那些为城邦献计献策和直抒己见的公民的积极性。


最后,韩潮老师以“原点与镜像”概括马基雅维利著作间的关系:《随想书简》是原君主论,也就是原点,《李维史论》则是小君主论,是镜像;而君主论位于二者之间。尤里乌斯二世同时存在于“原君主论”、“君主论”和“小君主论”之中。



PART/2

  评议环节 


刘玮老师总结和梳理了韩潮老师的讲座内容,并提供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问题与补充。首先是尤里乌斯二世典型性的问题,是否他真的能够作为马基雅维利心中新君主的典范?在《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中多处马基雅维利提到教皇只是靠机运的逆转,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才得以胜利,似乎并没有真的把尤利乌斯二世当作典范。其次,韩潮老师强调马基雅维利对于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但是关于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关系,马基雅维利认为立国采用君主制确实高效但是在国家稳固之后,共和制才能使人保持自由,激发人们的斗志,在此他似乎并不采取一种非此即彼的立场。最后关于马基雅维利的革命性,马基雅维利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仍然会追溯到古人,是否在古人那里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行动?古代和马基雅维利的时期之间并没有那么强的断裂性,而是有连续性存在的?



评议人刘玮老师


朱新老师同样提供了一些启发性的视角与理解。首先他肯定韩潮老师《奇想书简》研究的细致程度和创新性,以及从《奇想书简》出发重构《君主论》的方法。其次是命运和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强调命运对于人的影响,但对于人,尤其是智者是否能够应对命运、采取行动,他在书中有不同的表述,譬如他强调过这样的智者是不存在的;而在《李维史论》中他也强调过人容易固守习惯,产生路径依赖以至于难以改变行为方式。但是在《君主论》中,他相反强调人对命运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不能消灭意志自由的存在。由此可见,马基雅维利对于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的态度在其思想发展当中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几个文本之间的矛盾和关系?马基雅维利的真正态度是什么?其次也是尤利乌斯二世典范性的问题,朱新老师补充了几个证据。如1513年马基雅维利信件中提到尤利乌斯鲁莽暴躁爱财如命,也在《李维史论》中提到教皇的仓促冲动,可以看出他对教皇的描述比较消极,因此如何能够确定尤利乌斯二世是马基雅维利新君主的真正典范呢?


评议人朱新老师


晚上9点,本次讲座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往期回顾


重磅预告 | 思想的巨变:近代哲学系列讲座第一季

讲座纪要丨渠敬东:作为自然史的自然:再解卢梭

讲座纪要丨李猛:笛卡尔的我在开端:一个非直观的解释

讲座纪要丨陈建洪: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论霍布斯的狼人



近十年来,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研究在国内广泛兴起。为凝聚共识,拓宽视野,共享资源,我们决定创办“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主要服务国内学界,优先推介国内文艺复兴(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世纪哲学和宗教改革思想)、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态,以期为国内文艺复兴和近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目前,公众号联系方式为renaissancethought@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康美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