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末盘点03丨2023年国内近代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不开心的野兽 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2024-03-20


2023依然难免波折,但我国近代哲学研究却仍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于过去的一年中持续产出累累硕果,推动本领域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七届近代哲学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得国内近代哲学研究与其他领域保持了广泛的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近代哲学系列讲座在国内激起了一场近代哲学的讨论热潮。本文整理了2023年多部重要的近代哲学译著,并列出涵盖政治哲学、伦理学、自然哲学及形而上学等类论文,供学人参考。本领域学术成果丰硕,编辑整理难免有所遗漏,望各位读友海涵。


作者简介:饶珊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2021级硕士



一、会议、活动及讲座


1.思想的巨变:近代哲学系列讲座第一季


>>活动详情


近年来,近代哲学愈发受到中文哲学界重视。伴随着对现代性的追问,人们对于现代文明的发端和生长逻辑产生了愈加深入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不仅近代哲学传统本身(从文艺复兴到康德之间的哲学史)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它和德国唯心论、现象学、当代法国哲学,乃至同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开放性,近代哲学正逐渐成为国内西方哲学研究中的“显学”,极具活力。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更好地推动国内近代哲学的研究,并进一步激发青年同道的研究兴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所特举办“思想的巨变:近代哲学系列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八位国内代表性的学者,就马基雅维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霍布斯、卢梭、康德等近代哲学家的相关主题发表演讲。


2.第七届近代哲学论坛:近代哲学中的情感问题


>>活动详情


近年来,随着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发展,近代哲学已成为当前学术研讨的重要领域。为了促进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建设学术共同体、增进交流,“近代哲学论坛”应运而生,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于2023年6月17日到6月18日承办第七届近代哲学论坛。会议主题为“近代哲学中的情感问题”。近代哲学中关于情感的讨论非常丰富且深入,它们不仅出现在哲学、心理学和相关领域,也出现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及政治理论中。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讨近代哲学中的情感问题,以推动汉语学界对近代哲学的研究更上台阶。

 

3.理性与自由:首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


>>活动详情


在西方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无疑是一座里程碑,构成了一段重要而关键的“哲学时刻”。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以康德、费希特、谢林与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人横空出世,如灿烂群星,在人类思想的历史画卷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不仅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重要阶段,对现代哲学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中国哲学宝贵的思想资源。因此,以理性与自由为核心的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国内外学界始终不断深入研讨和阐发的研究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重视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故于2023年5月12-14日举办“理性与自由——首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



二、专著与译著


  //  

《启蒙运动:从伏尔泰到康德》

弗雷德里克·科普勒斯顿著,陆炎译


九州出版社,2023年5月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本书各卷为读者研究特定时期的哲学提供观念引导,其中第 6 卷论述了法国与德国的启蒙运动。作者不仅讨论了卢梭、莱辛、赫尔德、伏尔泰等启蒙运动关键人物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对康德哲学做出了十分详尽的研究。通过阅读这一研究,读者可以对从 19 世纪到 21 世纪的哲学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卢梭:一种心灵的哲学》

保罗·奥迪著,马彦卿 / 吴水燕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为了构建自己的伦理学,让-雅克·卢梭并没有发出斯宾诺莎“身体能做什么”的诘问,而是思忖:“心灵想要什么?”这一问题将引导我们进入卢梭笔下“真正的哲学”的核心——一种主张为了尽享“存在的乐趣”,应随心而为的伦理观。因此本书旨在展示卢梭一生中以“心灵的哲学”之名所进行的那些热烈且动人的思考。终其一生,卢梭反复拷问自我,反思心灵的所能与所在,探寻其可能的堕落以及最后的结局。本书将着重阐明造成卢梭一生悲剧性孤独感的这一探索是如何引导他发现:爱自身是心灵的第一原则,美德是心灵的力量,自然的情感是对实存情感的强化,尽管社会堪称种种可怖之事的源头与温床,但生命仍是一个“一切都好的系统”——当然也可能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卢梭最为人所诟病。


  //  

《让-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

查尔斯·L.格瑞斯沃德著,康子兴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7月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从神人关系转向人本身,“自我”及由之发轫的相关问题域遂成为启蒙哲学的核心关切。本书是一部旨在梳理卢梭与斯密对“自我”及相关问题域的见解之异同的比较研究,作者从二人哲学中的“自我”观念出发,逐一探讨自知与自知的实践、他人与社会性、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近代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这种从关于人性的基本命题推进到人类社会诸事务的理论框架的分析路径,将二人分别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截面及其肌理异同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卢梭与斯密思想的互鉴、思想与现实交叠的两种可能性中,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各自的民族何以走上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明白二人不同的自我观、人性观及其历史效应何以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世界的面貌。


  //  

《与斯宾诺莎一起获得自由》

巴尔塔萨·托马斯著,柯梦琦译


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5月


斯宾诺莎除了牵着读者的手引导他们走向幸福,也就是说,走向自我的充分发展,从来没有别的雄心壮志。他的哲学理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受方式。


我们如何理解自身的情绪?如何通过接受约束来获得自由?如何把悲伤变成快乐,把依赖变成自信,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斯宾诺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存在的不确定性,以便我们能够面对它们。这本书是一本直截了当的书,它建议我们把哲学家的教学付诸实践: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因此而改变。 


  //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

 [法]吉尔·德勒兹著,冯炳昆译


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


德勒兹以其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对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比如康德、柏格森等进行了新的解读。本书是他对斯宾诺莎的著名解读之一,另一为《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在本书中,德勒兹强调斯宾诺莎伦理学体系中的行动力量,将斯宾诺莎与实践哲学融合在了一起,从新的角度讨论了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并对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主要术语做了极具新意的系统梳理。 


  //  

《论方法 第一哲学沉思》

 [法]笛卡尔著,张小勇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论方法》既是笛卡尔的思想自传,也是笛卡尔的方法论,以简洁优雅的语言阐释了“排疑、分类、排序和全面”的思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形而上学、数学哲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问题。


《第一哲学沉思》包括笛卡尔关于“第一哲学”,即上帝问题与心灵或自我问题的六个沉思,内容涉及排疑的 思想方法、对人的心灵的认识、上帝存在的证明、对真理与错误的分析、对物质事物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分析。


通过这两部著作,笛卡尔完成了西方哲学从古典到近代的认识论转向,笛卡尔也因此成为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笛卡尔这两部重要著作首次从拉丁文译出,是西方哲学入门必读的原著,注释详赡,概念详解、文意疏通、文本关联,一应俱全。


  //  

《哲学原理》

 [法]笛卡尔著,陈启伟译


商务印书馆,2023年2月


《哲学原理》是笛卡尔晚年的一部著作,1644年以拉丁文形式出版,后由皮科译为法文。《哲学原理》比较系统地呈现了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哲学原理》分为四部分,在第一部分,笛卡尔仍让人由怀疑而达于确信,仍让人确信上帝的存在,此外,他还解释了广延和思想的关系,错误的起源,普遍概念的形式,以及实在的、情状的和论理的三种区分。在第二部分,笛卡尔讨论物质事物的本性,虚空之非有,进而提出其物理学说,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分子的大小、形象和运动之变化生起的。在第三部分,笛卡尔讨论了太阳系的学说,以及一般恒星的本性和起源。他假设了密度不同的三种元素,用循环运动说来解释全部宇宙。在第四部分,笛卡尔讨论了地球的形成,还讨论了水、火,以及各种自然矿物。最后讨论了感官的本性。


  //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

 [美] G·哈特费尔德著,尚新建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其《第一哲学的沉思》是哲学史上十分重要的著作,也是进入哲学领域绕不过的经典之一。本书是西方笛卡尔学术史上诠释该书的一部力作,书中阐述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背景;清楚而准确地逐段讲解“六个沉思”的每一个论题,同时将讨论引向其他哲学家对笛卡尔“沉思”的反驳,以此凸显笛卡尔哲学的深刻性;论述笛卡尔哲学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本书由北大哲学系教授尚新建老师精心翻译,译文准确、清晰、精炼,以供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笛卡尔哲学。


  //  

《大卫·休谟思想传》

 [英] 詹姆斯·A.哈里斯著,张正萍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


这本书是英国伟大的文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的首部思想传记。书中描述了休谟一生的主要事件,将休谟的所有著作置于历史语境中,分析了休谟多种文学风格的差异,揭示了休谟思想发展所受到的主要影响。作者关注休谟作为哲学分析家的旨趣,细致梳理了休谟与其同时代人的思想关联。哈里斯笔下的休谟,热衷于在启蒙运动所有重大问题上实现其开放、客观、缜密、冷静对话的理想。


  //  

《黑格尔或斯宾诺莎》

 [法] 皮埃尔·马舍雷著,赵文/曹振威/林佳信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皮埃尔•马舍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斯宾诺莎研究处女作。作者对斯宾诺莎和黑格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并以外科手术般的精细程度,质询了黑格尔对斯宾诺莎所作的误读。通过对黑格尔和斯宾诺莎的文本进行跨越性批判,凸显了斯宾诺莎哲学中的非目的论、非观念论的辩证法概念。相比黑格尔刻板的描述,马舍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具活力的斯宾诺莎,颠覆了流行的哲学史常识,这对于释放斯宾诺莎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成份、揭示其当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经由以阿尔都塞、马舍雷、巴利巴尔、奈格里、德勒兹等批判思想家的持续解读和阐释,斯宾诺莎哲学的革命性已成为当代思想中最引人入胜的理论问题之一。



三、论文


政治哲学


1.吴功青:“激情与理性:斯宾诺莎论社会契约的双重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和众多近代自然法家一样,斯宾诺莎通过社会契约论的方式构建国家。不同的是,斯宾诺莎拒绝将社会契约建构在理性自然法的基础之上,而是极力挖掘激情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结合《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政治论》等核心文本,澄清恐惧、希望和同情等激情对于社会契约的奠基性作用,同时指出: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公民状态中,理性的作用从未缺席,而是始终与激情融合在一起,二者以某种“居间状态”的形式成为建立和维系社会契约的基础。社会契约的这种构造方式,既为现代国家奠定了新的基础和秩序,又在根子上为现代国家埋下了种种危机。














2.包大为: “自然及其真理之中: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及其政治哲学”,《求是学刊》2023年第4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的研究意图是通过可靠和无可争辩的推理,从人的真正本性去确立和推论最符合实际的原则和制度,这既是对培根以来的唯物主义建立科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总结,更是唯物主义向伦理领域拓展的开始。斯宾诺莎试图以客观真理性的探寻来提升人类现实福祉,而自然神论只是对客观真理性的描述,其实质在于承认作为经验主体的人类的不圆满性与自由之可能。在此基础上,唯物主义最终展现为对自然状态与国家状态的审慎界定,前者之中人类乃是拥有完整的自然经验且试图保存自我的自然存在物,后者之中则是自然权利的理性化与秩序化。斯宾诺莎对基于力量的自然权利的先在性判断,以及由此展开的对自由的界定和对各种政体的对比,在启蒙运动前夜展现出政治哲学应有的真理性维度,其中要义是对实存的政治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政治思考的理念性前提的怀疑与批判。













 

3.林青:“生命政治学中的霍布斯元素”,《学术月刊》 2023年第8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无论是福柯经由摆脱“利维坦模式”的权力分析类型,而走向关注身体和人口的生命权力,还是阿甘本在一种拓扑结构中安置自然状态与例外状态的关系,以及埃斯波西托转喻医学领域的免疫范畴,而重新阐释“利维坦”运作的内在原则,霍布斯元素都是三者对生命政治学理论建构与推进的重要环节。分析生命政治学中的霍布斯元素,既可以在思想史的背景中呈现生命政治学在其发端处与近代政治哲学的理论渊源关系,同时又能在生命政治学自身理论推进的意义上呈现其独特的问题域和解释力。













 

4.布莱兹·巴修凡,熊道宏:“人民之为人民”:demos之谜——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法国哲学研究》2023年第00期。 [作者单位:法国塞尔吉巴黎大学法律系;巴黎第一大学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以及现代哲学史研究中心]

摘要:在哲学史上,民主一直饱受批评。“民主”(democracy)一词自出现始就往往带有贬义。首部政治哲学,即柏拉图的思想,表现出对民主激烈的批判。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将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出现,即对“人类事务的行为”的理性反思,与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联系起来,这一背景有两个相反的方面,两者都与人民(demos)作为自己命运主人的制度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5.朱万润:“休谟政治哲学中的演化博弈论”,《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暨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如果人们早一些读懂休谟,政治哲学史或将改写。休谟政治哲学包含大量深刻洞见,却没有被认真对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休谟的科学倾向(试图建立道德与政治生活中的牛顿力学)所导致的理解困难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学界试图以社会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尤其是演化博弈论重新发掘休谟的政治哲学思想。以演化博弈论解读休谟的政治哲学,一方面可以使休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如惯例、财产权的起源等获得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演化博弈论可以为休谟的洞见提供坚实的证明。此外,在休谟对财产权的论述中,休谟认为财产权的效力来源于打破这一惯例所带来的不便。这实际上提示了一条跨越“是”与“应当”的途径——藉由对后果的反思建立规范性。换言之,休谟的文本之中即蕴含着打破“是”与“应当”区隔的线索。













 

6.庞亮:“博丹与霍布斯的主权国家方法论:普遍历史与抽象建构”,《学海》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试图解答的核心问题是,霍布斯在分享了博丹主权国家理论中某些关键思想的同时,如何又建构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国家学说。霍布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博丹的绝对主权理论,但博丹的国家始终是具体的历史国家,而霍布斯的国家则具有非历史性与抽象性质。为解释二人学说间的根本差别,本文首先考察了历史在博丹与霍布斯建构政治科学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然后分析了二人理论中作为国家质料的人的性质,最后展示了这两种国家理论模式如何影响现代西方世界对于政治的理解:博丹奠定了比较政治学的可能基础,而霍布斯则试图建立一种超越历史与时空、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理论。













     

7.宋一帆:“对共同伤害的复仇或义愤的社会化维度——斯宾诺莎《政治论》与一个自由共同体的情动基础”,《社会》2023年第1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院]

摘要:斯宾诺莎是启蒙传统中的一个“异类”,其政治社会理论不再将政治社会视作“国中之国”,而将人类情动(affect)视作一种真实的社会力量,并且将这些个体间的力量博弈奠立为国家的根基。由此,因特定社会状态而起的抵抗性情动“义愤”就以一种极富张力的方式被引入社会起源的讨论中。与对抗性的政治行动不同,斯宾诺莎强调这种情动所呈现的时空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因义愤而敞开的情动模仿及想象性认同可贡献于社会化过程;在时间维度上,短时效的义愤能够被有效调控与挫败,使其作为集体伤害的记忆融入建制之中,提供社会变革的历史性动力。好的共同体必须将由“恐惧”支配的团结模式转变为由“希望”引导的团结模式。













 

8.陈江进:“重思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利维坦之死为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院]

摘要:目前学界主要从世俗主义与公民宗教的进路来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但这两种理解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霍布斯称利维坦为“必死的上帝”。相反,我们必须在霍布斯基督教神学描绘的历史图景中理解利维坦之死。霍布斯本质上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神学家,在他的理论图景中,宗教神学并非隶属世俗政治,世俗政治却是其神学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霍布斯对世俗政治与神学关系的处理难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













 

9.陈肖生:“现代政治秩序自我奠基的规范性基础——论卢梭契约理论对自然法的改造及其政治哲学难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社会契约若要成为政治权利基础,政治权利的规范性基础及其内容须全部来自契约及作为协约结果的根本原则,并且契约本身不能把任何性质的先在权利作为自己的规范起点。为此,卢梭改造了传统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既不将它们视作正当和正义的标准,也不将其作为社会契约的规范基础。但这样一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面临如何寻找一个不妨碍政治自主性的规范性基础的问题。卢梭希望为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利提供一个全新和彻底的人为约定的基础,这个政治自主性理想实现的关键在于,此人为契约是建立在什么性质的规范观念之上的。唯一能满足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利自我奠基条件的规范观念,只能是一种关于协约者本身的规范观念。但卢梭的契约理论只是展示一个能满足自主性理想的政治理论所必须采纳的路径,它本身并没有成功地提供这样的理论。卢梭对于所谓自由人的观念,无论是先验建构还是经验说明都是不充分的。由于卢梭的政治哲学本身对于一种规范的自由人观念的建构不足,其社会契约虽然担负起了为政治权利奠基的工作,但对契约自身的规范性基础的捍卫却是不充分的。如何合理和充分地对作为契约的规范性基础的“人观念”进行建构和说明,是卢梭留给当代政治哲学的理论难题。













 

10.郭台辉,魏德伟:“卢梭论现代人的政治救赎及其失败”《学海》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卢梭考察现代人的根本处境,批判现代社会的不公正,由此展开政治哲学的救赎方案。与霍布斯和洛克的方案不同,卢梭建立以普遍意志(公意)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以此为丧失自由的现代人提供政治救赎。然而,卢梭的救赎方案总体上是失败的,体现为相互关联的三组张力:其一,个别意志与普遍意志内在于每个个体之中,二者的张力使卢梭式的政治社会难以建立和保存,卢梭将这一张力交由古典式立法者来化解;其二,古典式立法者与人民主权存在冲突,卢梭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转而交给公民宗教来弥合,但引出自基督教神学时代以降政治与宗教关系之间的外在张力;其三,政治(特殊主义)与宗教(普遍主义)的本质不同,决定了卢梭的公民宗教方案无力化解两组紧张关系。重新考察卢梭的政治方案及其失败,可以为更深入反思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及其现代困境提供新视角。













 

11.郭军营: “语言、音乐和立法——论卢梭的立法学及其语言学根基”,《哲学动态》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早年关于音乐与语言学的作品中,卢梭强调了旋律在音乐和人类原始语言中的核心位置。旋律是对激情的模仿、表达和传递,它在说者与听者之间塑造和维系了一个情感共同体。就立法学问题来说,卢梭在《爱弥儿》中把建立共同体的关键归结为去除人的绝对存在,将其移置到“共同的一”之中。立法的任务在于把每个就其自身来说是完美的、孤独的整体的个体转变为一个更庞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而个体只有在这一更庞大的整体中才能获得其生命和存在。这种情感的或存在感的共同体的塑造,依赖于饱含旋律的、音乐式的立法语言。














自然哲学


1.吴树博: “何谓‘人在自然之中存在’?——斯宾诺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命题新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哲学系]

摘要:探究人的本性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乃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论题。当许多哲学家以人作为自然的例外、甚至把人视为“王国中的王国”时,斯宾诺莎则鲜明地提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斯宾诺莎这个命题首先意味着“人在自然之中存在”。只有深入剖析“人在自然之中存在”的含义,我们才能阐明“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在斯宾诺莎那里,自然并非纯粹由无机的物质所组成并单纯依照机械法则活动,而是一个同时具有内在活力和生机的自然,是一个具有内在生产原则的自然。斯宾诺莎也将其称为神,从而使自然首先呈现为一个形而上学概念。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是作为无限实体的自然的产物,是一种有限样式。无论是人的理性,还是以往被视为人的主动性和自由之来源的意志,也都在自然之中存在并遵循自然永恒不变的法则。然而,人却可以通过理解而达到“心灵与整个自然相结合的知识”,人生的至善和至福也正在于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最终也由此得到体现。正因如此,斯宾诺莎走向了与近代主体主义哲学完全不同的方向,甚至表现出一种反现代性的倾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命题也因而具有了一种批判的力量。














2.丁耘:莱布尼茨与力量现象学——从连续体迷宫出发的研究,《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文章清理了莱布尼茨研究的几种方式,提出融合动力学与单子论,从连续体难题入手全面解释莱布尼茨哲学。连续体难题的终极层面是单子内部的连续性。解决这一层面的问题需要借助胡塞尔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的现有形态尚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文章依据胡塞尔的相关未刊文稿,在扬弃质料现象学的基础上,通过糅合莱布尼茨及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学说,将胡塞尔现象学推进为力量现象学。文章试图进一步还原出初阶的力量阶次;并试图证明,时间意识的基本方式(时相性)是对力量起用方式(力相性)的表现。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个全面把握力量起用方式的方案,试图通过这一方案解决实事性问题(成物问题)。这一总方案中包含了对连续体难题的彻底解决。在这些工作中,文章提出了力量现象学、深意向等新学说、新观点。













 

3.雷思温:“上帝的超越性与近代动力世界的形成”,《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革命的带动下,诸多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性、自然世界的运动机制、受造物与上帝的因果关系等规划上多倚重动力关系,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被吸纳入动力因之中。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新的人性、世界与上帝的规划称为近代动力世界。对于这一近代动力世界产生的根源,除了常见的数学与物理学革命的思路之外,还必须注意到自然科学革命背后的神学与哲学根源,其中与此最为相关的就是上帝的超越性问题。按此思路,这一革命性的发展过程可以简略地分为四个步骤:首先,阿奎那建立起受造物与上帝的形式相似性;其次,司各脱将形式因吸纳入动力因;再次,奥卡姆进一步在自然世界中排除了目的论;最后,笛卡尔与霍布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近代动力世界。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发展以及对上帝的超越性的持续捍卫为近代哲学家们最终完成近代动力世界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4.刘萌萌:“科学革命对17世纪自然法观念转变的影响”,《科学与社会》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思想史上一般认为,从古希腊起源的自然法学说在近代初期发生了明显的转折。本文考察17世纪自然法观念的转变与同时期科学革命之间的联系。在阐明有关人的道德秩序的自然法学说与关于外部世界秩序的自然观之间同构关系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科学革命和近代自然观对自然法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一是自然法学说背后的本体论界定,尤其是“自然主义”的人学理论和机械论下的自由观念对自然法进路和功能的影响;二是自然法学说的认识论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模仿。本文以托马斯·阿奎那、霍布斯、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为中心,分析影响的具体理路。













      

5.刘萌萌:“由做而知”——近代欧洲一种知识论观念的萌发和生长,《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6期。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欧洲近代具有一种普遍性的但通常被忽视的知识论线索——“由做而知”。这一知识论观念有一个从古代到中世纪直至近代的漫长的发生学过程,其问题意识出现在古希腊哲学文本中,其思维特性根植于从中世纪至近代的神学思辨、技术实践和炼金术活动中,在近代初期开始成为欧洲知识生产中的核心观念。“由做而知”知识论观念在近代的呈现具有普遍性,影响到培根、笛卡尔、梅森、霍布斯、维柯等,是一个围绕真理论与怀疑论、围绕达到真理的可行方法、围绕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分界、从自然哲学领域蔓延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具有自身演进逻辑的过程。













 

6.刘鹏: “牛顿与莱布尼茨相对立的时空观背后的动力学解释路径差异”,《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年第6期。[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

摘要:牛顿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和独立于事物的,与此相反,莱布尼茨的成熟看法是:时空作为关系,是相对的。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的原因在于二人关于运动现象的动力学解释路径的差异。如果以“力”“运动”与“时空”三个概念的关系为线索,可发现:牛顿动力学中,“时空”先于“运动”,“运动”先于“力”;而对于莱布尼茨动力学,“力”先于“运动”,“运动”又先于“时空”。其自然的结果是:牛顿的时空作为原因,是绝对的;莱布尼茨的时空作为结果,是相对的派生概念。














形而上学


1.宫睿:“霍布斯论经验的有限性”,《现代哲学》2023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哲学院]

摘要:“经验的有限性”是霍布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是指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在经验、能力、知识等方面是极为有限的、不充分的、不确定的。经验的有限性与欲求在多个层面上构成了充分的张力,语言、理性、宗教等皆可视为超越经验有限性的努力,但它们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验的有限性。经验的有限性造成了欲求的转换,激起对权力的追求,自然状态的景象正由此推导而出。通过对经验有限性论题的阐发,《利维坦》获得全面贯通的解释,其神学背景也显现出来。













     

2.方向红:“论笛卡尔在德国现象学中的处境以及马里翁的不满”,《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院]

摘要:马里翁在其中文首发的文章中直面笛卡尔在德国现象学中的处境并首次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马里翁穿梭于笛卡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文本中,整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评,重估笛卡尔在现象学中的处境,为笛卡尔辩护,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展开反批评,其目的至少在于证明,现象学的某些基本操作不过是笛卡尔的某些环节的重复而已。但是,面对还原、现象性和意向性这三个在马里翁看来现象学和笛卡尔哲学所共有的基本操作或关键环节,我们的文本证据和学理分析表明,尽管笛卡尔对现象学的贡献在以前确实被低估了,但马里翁的辩护工作总体上是不成功的,因为在笛卡尔那里,还原不稳定,现象性不全面,意向性尚未出现。














3.施璇:“意志是心灵的选择能力还是思想的一类?——笛卡尔论意志及其样态”,《法国哲学研究》,2023年第00期。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笛卡尔意志理论中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他所讲的意志到底是什么。一方面,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四个沉思中将意志定义为心灵自由选择的官能或能力。另一方面,他在大部分著作中又将意志定位为思想的一大类。判断、怀疑、灵魂的渴望、灵魂的情感或情绪以及灵魂的想象与记忆是意志这一大类思想的主要样态,它们都是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通过对意志诸样态的分析可以得出,笛卡尔对意志的两种定义并不矛盾。笛卡尔正是通过思想二分法以及对思想诸样态的分配归类来完成重新发牌的工作。













 

4.陈修竹:“我在之根据:论笛卡尔第二、三沉思中自我与上帝的关系”,《 法国哲学研究》2023年00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院]

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Je pense,donc je suis)这一命题是近代哲学最为深刻的开端,尔后就此的讨论也向来聚讼不休。在笛卡尔真诚自问式的运思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重新变得晦暗不明。我思与我在,何者在先?抑或是二者的关系并非基于三段论结构,而是一种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二答辩中提到的心灵直观?如何从一个认识的阿基米德点落入纷繁变化的现象世界?如何从自我走向上帝?













 

5.陈常燊:“笛卡尔的模态二元论”,《法国哲学研究》2023年00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摘要:众所周知,笛卡尔是著名的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者之一。他的“心物二元论”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类实体,其一是有广延而无思维的物质实体,其二是有思维而无广延的心灵实体;在本体论上,二者性质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然而,对于其二元论哲学的另一个面向——模态二元论(modal dualism),则鲜有人知,本文聚焦于此。













 

6.江威: “斯宾诺莎对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批判”,《哲学动态》2023年2期。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笛卡尔普遍怀疑的产生及克服都取决于他所持的特定上帝观念;就清楚明晰的观念而言的真理标准和上帝存在之间的循环论证,也产生自笛卡尔未能恰切地认识上帝观念之优先性。只要我们有关于上帝的真观念,便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普遍怀疑,进而也不会有对其的所谓循环解答。也就是说,笛卡尔的真理标准是第一位的,神的观念是从属于这一真理标准的(尽管这个标准必须进一步被澄清)。因为该观念的优先性在于知识的内容,而非知识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斯宾诺莎看来,怀疑就其本性而言不可能作为方法;真正的方法论首先在于辨识真观念,因为唯有观念自身的力量可以揭示怀疑和确定性之间的差异。













            

7.施璇:“笛卡尔物质性实体的一元论与非一元论之争”,《现代哲学》2023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在笛卡尔的哲学中,物体是实体吗?这个初看似乎极容易回答的问题其实相当棘手,棘手之处不在于实体概念而在于物体概念,因为笛卡尔对物体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般物体”与“个别物体”。两者的含义以及形而上学地位并不相同,难道它们同样都是实体吗?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对笛卡尔物质性实体的一元论解读与非一元论解读,前者主张在笛卡尔哲学中唯有“一般物体”是实体,而后者主张在笛卡尔哲学中“个别物体”是实体。这两种解读严格说来都不成功,它们要么有着不可弥补的文本漏洞,要么有着难以回答的理论难题。两种解读之间的冲突其实源于笛卡尔物质性实体概念的不自洽,一元论解读与非一元论解读之争恰好揭示出他的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裂痕。笛卡尔所设想并提出的“普遍科学”彻底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物理学,但他为之打造的形而上学仍然沿用了部分旧术语,并部分采纳了这些术语所蕴含的本体论框架与原则,造成其物理学与形而上学的不适配。为当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打造适配的形而上学,仍然是哲学一直为之努力但尚未完成的重任之一。这从来就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本文所揭示的笛卡尔物质性实体概念的不融贯就是一则示例。













                

8.赵文:“《黑格尔或斯宾诺莎》:皮埃尔·马舍雷的跨越性批判”,《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12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阿尔都塞学派中,皮埃尔·马舍雷以最大的精力对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进行了细读与研究,因为斯宾诺莎对20世纪的法国哲学来说,尤其是对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来说,是非目的论的重要哲学资源。马舍雷《黑格尔或斯宾诺莎》一书对黑格尔与斯宾诺莎的学说体系进行了跨越性批判,以当代问题性视域勾勒了斯宾诺莎的实体哲学的内涵。













 

9.宋博:“ 论康德对洛克经验主义的批判”,《哲学研究》2023年第6期。[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摘要:康德对洛克经验主义的批判构成了其先验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它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旨在重构并展示康德对洛克严密而细腻的批评,提出康德所理解的经验主义首先是概念习得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其次才是信念辩护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康德的洛克批判包含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向度。其一,例示于经验之内的纯粹知性概念表明了洛克的习得经验主义在理论上的不完整性;其二,超越于经验之外的纯粹理性概念则同时揭露了其习得经验主义和辩护经验主义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













 

10.徐长福: “黑格尔哲学对于斯宾诺莎哲学的进与退”,《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摘要: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批评斯宾诺莎哲学只有实体没有主体,因而没有个体性自由,而他自己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由此开出了个体性自由的现代性原则。从论证上看,黑格尔的理论方案无疑更加合理。可是,黑格尔的这套理论落实到实践领域后却大打折扣,表现为在他所构想的理性国家中有资格充当实体兼主体的个人只有君主一人,广大民众只限于充当经济等社会活动的主体,而不能充当政治主体。与之相反,在理论上被他诟病的斯宾诺莎反而竭力主张言论自由,把民主制作为最佳政体,直接诉求公民在国家机构中的投票权和任职权。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斯宾诺莎所处的17世纪中期的荷兰已经是一个初步现代化的商业国家,而黑格尔所处的19世纪的德意志邦国才刚刚开始现代化进程。可见,在哲学史上,后人总能在哲学论证的专业技艺上超越前人,但在实践主张上是否也能后来居上,却要看其所处环境在发展程度上是否超越了前人的处境。













 

11.吴功青: “斯宾诺莎的实体:寂静的深渊抑或永恒的生产?——从谢林与黑格尔的批评出发”,《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谢林和黑格尔看来,斯宾诺莎的实体具有一种先天性的缺陷:它是静止不动的。果真如此吗?本文试引入德勒兹的动力学解释,阐述斯宾诺莎实体运动的可能。同时,静力学的解释坚持认为,斯宾诺莎将实体等同为现实性的做法,从根本上瓦解了潜能-现实的运动结构,使得实体不具有向更高潜能阶次发展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实体仍旧是不动的。本文支持静力学的解释,但主张吸收动力学解释的合理性,在肯定实体不动的基础上,强调实体的能动性特征;最后对谢林和黑格尔的实体观与斯宾诺莎的实体观作了初步比较,试图指出:谢林和黑格尔对斯宾诺莎实体的改造虽然最大限度地凸显了精神的力量,却必然滑向绝对唯心主义,从而注定错失斯宾诺莎实体学说的精髓——作为太一的整全。













 

12.陈常燊:“斯宾诺莎的奠基必然主义”,《世界哲学》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摘要:对斯宾诺莎的必然主义的理解,必须突破“平原景观”的琐碎本体论框架,转向一种“山地景观”的奠基本体论:不仅要问是否存在必然实体,更要追问,在所有必然事物中,何者最为基础。从奠基的观点看,脱离现实主义的基础来谈论必然主义并不可行,对严格必然主义的因果决定论辩护也不令人满意;借助对斯宾诺莎反抽象主义的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关于奠基必然主义的类比论证;只有温和必然主义才是一种奠基必然主义,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有助于突显实体的基础性地位,也有助于澄清宿命论对必然主义的本体论依赖关系。













                

13.郑旭东: “思想是否拥有特权?——论斯宾诺莎的双重平行论”,《世界哲学》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近代哲学关于身心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斯宾诺莎的平行论构想是其中的一个独特代表。在平行论的主张下,思想和广延之间不仅存在着真实的区分以及彼此的对应,而且在存在上具有平等的地位。但是,在特定语境中,斯宾诺莎似乎赋予了思想属性某种特权:其一是“不对称性”难题,即思想的外延似乎等同于其他所有属性,大于任一属性;其二是“自反性”难题,即思想能够反思自身,而其他属性并不具有这种自反的特性。本文试图说明,对这些难题的解决依赖于对其平行论双重结构的梳理和区分。一旦证明斯宾诺莎的平行论具有本体论平行论和认识论平行论的双重结构,那么这些难题就不再构成挑战,而斯宾诺莎平行论的基本原则也能得到保全。













 

14.江威: “斯宾诺莎对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批判”,《 哲学动态》2023年第2期。[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笛卡尔普遍怀疑的产生及克服都取决于他所持的特定上帝观念;就清楚明晰的观念而言的真理标准和上帝存在之间的循环论证,也产生自笛卡尔未能恰切地认识上帝观念之优先性。只要我们有关于上帝的真观念,便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普遍怀疑,进而也不会有对其的所谓循环解答。也就是说,笛卡尔的真理标准是第一位的,神的观念是从属于这一真理标准的(尽管这个标准必须进一步被澄清)。因为该观念的优先性在于知识的内容,而非知识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斯宾诺莎看来,怀疑就其本性而言不可能作为方法;真正的方法论首先在于辨识真观念,因为唯有观念自身的力量可以揭示怀疑和确定性之间的差异。













 

15.吴飞:“大理石上的纹理——略窥莱布尼茨的哲学意图”,《现代哲学》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试图在莱布尼茨的总体哲学关怀之下考察他“大理石上的纹理”的著名比喻。莱布尼茨哲学关怀可概括为三大方面:以前定和谐论重建道德目的论和整全世界观,重新统一基督教世界,建立以博爱为中心的自然法和政治哲学。其中,其整全世界观是最根本的哲学基础。他为此而确立的前定和谐论,并非万物由因果链条构成的和谐,而是上帝与每个被造物之间形成因果关系,并使万物之间相互和谐。精神和物体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由此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主体性哲学,认为任何单子只和上帝有实质关系,单子和世界、他物的关系都是附属性的。基于这种哲学,他调整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和记忆学说,人未必意识到的自己的存念,就是大理石上的纹理。人的学习在根本上是内在学习,使这些纹理清晰起来,因为它们可以反映上帝和整个世界。













                

16.李华: “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与上帝观念——略论前定和谐系统的整全性”,《现代哲学》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摘要:莱布尼茨前定和谐系统是与笛卡尔派的偶因论和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说鼎足而立的近代实体学说。莱布尼茨对实体的新规定,赋予自然应有的尊严,解决了被笛卡尔搁置的实体沟通难题,也对当代许多哲学争论有所启发。然而学界尚未足够重视的是,前定和谐系统的拱顶石与源头是上帝。只有理解上帝与受造世界之间在普遍秩序和逻辑结构上的一致性,才能达到对前定和谐系统的整全把握,在上帝的合理性与自由之间不致偏执一端,也才能避免肢解与片面利用莱布尼茨哲学的窠臼。













 

17.谢裕伟: “先验哲学的‘客体’概念绎解——以康德对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反思为线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暨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摘要:针对莱布尼茨主义的学院存在论围绕“存在物”概念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康德进行了根本性的反思。这些反思的成果初步呈现在康德于1770年前后所写的笔记之中,它们展现出康德提出的“客体”概念与学院存在论的“存在物”概念的一些基本差异。这些差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被确立为围绕“客体”概念的三个先验哲学维度,即客体与感觉的内在关联、先验统觉作为客体的统一性之根据、知性原理作为客体之规定性的先天框架。













 

18.李立:“莱布尼茨实体形式概念的二重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8期。[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科学革命的推动下,以往的目的论世界图景正在逐渐向机械论世界图景转变。而连续体的悖论表明,无论从物质的连续性出发还是从离散性出发皆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物质理论。因此,在考察了笛卡尔、伽桑狄等人的理论之后,莱布尼茨最终又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式学说。但与后者不同,作为物体活动的真正原因,莱布尼茨的实体形式同时具有看似对立的双重性质,它意味着处于有灵魂和无感觉之间的事物皆可被视为一元生命体,同时无须忽略其粒子性和机械性。考虑到机械论在当时除物理学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合法性尚未被建立起来,莱布尼茨通过赋予实体形式某种无穷嵌套的预成结构来调和其二重性质的做法,实际上包含着将机械论推广到更广阔领域的尝试,这客观上为其他学科理论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同时指向一门涵盖所有学科门类的大科学。













 

19.窦绪凯:从主体的意志到“求意志的意志”——论海德格尔的莱布尼茨阐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海德格尔对莱布尼茨哲学所作的阐释唯有在海德格尔自己的基础存在学与存在历史思想之中方能获得充分彰显与澄清。在对莱布尼茨哲学所作的阐释中,“根据律问题”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主导问题。在这一主导问题之外的另一重要问题则是“意志问题”,其随着海德格尔的莱布尼茨阐释而展开,并在阐释中始终发挥着指引作用。此后,该问题贯穿了海德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阐释、尼采阐释直至后期对技术的本质所作沉思的全部思想历程。“经受”形而上学与技术虚无主义无非是对“意志问题”的彻底展开与转换,“泰然让之”是海德格尔对此所作相关思考的落脚点及对“意志问题”的解答方案之一,这一问题也是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20.林婧: “从‘对神的理智之爱’看斯宾诺莎与犹太思想的联系”,《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斯宾诺莎是一位有着犹太背景的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本质上与传统犹太教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从自身的犹太根源中获得了营养,尤其受到了迈蒙尼德等中世纪犹太哲学家的启发。本文从斯宾诺莎的世俗化犹太人身份着眼,通过对照分析迈蒙尼德《迷途指津》与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相关篇章,考察二者论“贞爱”和“对神的理智之爱”的内在相似之处,揭示斯宾诺莎并非与犹太思想传统完全切割,而是吸收了中世纪理性主义犹太哲学的精华,并在世俗化处境中对其加以改变和推进。














伦理学


1.吴功青:“人性与惯性:斯宾诺莎的‘人性力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斯宾诺莎哲学深受近代物理学尤其是机械力学的影响。但与笛卡尔不同,斯宾诺莎认为:不仅广延属性下的物体,而且思想属性下的心灵也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这特别表现在,人的情感总是受到力学原理尤其是惯性(inertia)的影响,在努力(conatus)的驱动下趋乐避苦。我们把情感的这种力学特征称为“人性力学”。历史地看,斯宾诺莎“人性力学”决定性地取代了古典人性论,成为现代人性论的核心标志。考察斯宾诺莎的“人性力学”,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一重要的“古今之变”,并进而展示现代哲学在面对现代科学时的努力、困难与局限。














2.王幸华:“卢梭论自尊与自由”,《世界哲学》2023年第5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有学者把卢梭的自尊和自由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误读为相互对立的关系,即自尊的产生必然导致自由的丧失,并且根除自尊是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澄清自尊与自由的恰当关系,即当自尊呈现为一种与其他人获得平等地位的渴望时,它与自由是相互支持的。这种对自尊与自由关系的新解读,也揭示了道德心理与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并为卢梭为什么能够回避以赛亚·柏林对他的“极权主义”的指控提供了一个解答。













 

3.赵敦华: “卢梭人性论的四个维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摘要:围绕卢梭人性论“自爱”与“自尊”这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关系的历史、心理、政治和自然等四个维度,对卢梭的哲学思想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首先对“自爱”和“自尊”做了明确区分,把人类自然状态到文明状态“堕落”的原因归结为从“自爱”到“自尊”的变化;《爱弥儿》按照“自爱”到“自尊”的心理规律阐述了培养公民以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政治意识;《社会契约论》把公民良心的“公意”作为国家的立法者,但又按照“公意”与“众意”的比例关系设计国家制度,蕴含着法国现存制度不可避免沦为暴政的结论。卢梭的“自爱”和良心不是理论,而是自我体验的情感,他在《忏悔录》等自传和《新爱洛伊丝》的小说中联系一生经历,表明了自己向往神圣大自然之美的心迹。













                

4.贾沛韬:“现代人如何彼此同情?——以休谟与卢梭的同情观为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关于自我与他人如何合群共存的探讨中,休谟和卢梭提供了两种内在一致且可协同生效的同情方案。作为典型的现代理论家,他们对同情的关注和这种关注对道德情感的共同倚重体现了现代伦理生活对人性与道德的内向探索和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从这些共同的问题意识出发,两种世俗化且平等化的同情观着意强调了现代人能够基于自然的心灵内在构造而发挥道德情感的力量,葆有同情这种自然美德并坚持一种关照人类、超越立场和利益的普遍主义式同情姿态。进一步就具体的同情机制而言,休谟式同情体现为对一切苦乐感受和赞责评价的“同感共鸣”,卢梭式同情体现为对他人痛苦的“设身处地”,前者着眼于悲悯而冷静的旁观,后者着眼于自顾却热情的行动,它们共同导向了正义问题,有待当代阐释者甄别两种同情观的转型意味并由此探索如何借助同情改善社会。













 

5.李薇:“论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对英国理性主义的批判——以哈奇森和休谟为考察中心”,《世界哲学》2023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为了驳斥以G.伯内特为首的18世纪英国理性主义对道德感的质疑,英国道德情感主义的代表哈奇森对主流理性主义观点进行了逐一批判。尽管哈奇森弥补了莎夫茨伯利缺乏回应理性主义的理论局限,但他的方案存在明显的问题和悖谬,没能为道德的情感根据作有效辩护。在此基础上,休谟重新对情感和理性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考察与反思,力图消解两者的对峙,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哈奇森遗留的问题,也推进了道德情感主义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还使整个流派呈现出更强的认知特性。














往期回顾


1. 岁末盘点 04 | 2020年国内近代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2. 岁末盘点 04 | 2021年国内近代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3. 岁末盘点03 | 2022年国内近代哲学研究文献索引

4. 岁末盘点02丨 2023年国内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研究文献索引


近十年来,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研究在国内广泛兴起。为凝聚共识,拓宽视野,共享资源,我们决定创办“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主要服务国内学界,优先推介国内文艺复兴(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世纪哲学和宗教改革思想)、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密切关注国际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界的研究动态,以期为国内文艺复兴和近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目前,公众号联系方式为renaissancethought@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 | 李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