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传丹道守中法,专为中老年人修炼所设!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守中之法适合什么样的人?


炼丹之道,在身体素壮、精神无亏之人,则不须守中一切工夫。若在四十五十,应酬世故已久,生男育女已多,此工断不可少。夫以破体不完、精神尪羸,不用守中工夫,则破漏之躯神炁消散,欲得精生药产难矣!法在以眼默鼻,以鼻对丹田,将神收摄于祖窍之中,久之真炁冲足,其内也心神开泰,其外也炁息悠扬;或夜卧,或昼眠,不论何时何地,忽然阳物大举,此即精生药产之明效也。


《道德经》云:“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大至。”总要不着欲念才是水源之清,稍触欲念则浊。学者审此阳物之勃举果系无欲念计较,于是乃用收摄之法上升于丹田土釜之中,以目上视,以意上提,稍稍用意,久之外阳缩尽,外囊收尽,然后温温铅鼎,须以有意无意行之,微微观照而已。


然此多在夜间酣眠之时,切不可贪眠不起,致使阳动而生淫心、起淫事以伤损乎真精焉可矣。或谓乎人自有真精,这个粗精原是生生不已,又何必区区于外精之固为耶?讵知精无真凡,必要有此凡精,而后真精有赖,苟无凡精,则炁息奄奄,朝不虑夕,虽以应酬事故亦且不能,而况成仙证圣乎?此不知精之义也。



守中之法如何操作?


学者必先于打坐时,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将一切为身为家恩爱牵缠念头一齐扫却,务必立起志向,整顿精神:我如今年华已老,到底想为个甚么人?今日应做些甚么事?于此桑榆晚景还不知猛修急炼,快快回头,吾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到头追悔无及,嗟何如哉!


能如此自劝自勉,以离火下照于丹田,或数息,或不数息,总要百无存想,万虑潜消,顺呼吸之来往,听炁息之自然,不可过长过短,致令大药不生(此句已泄丹道入手之千古不传之秘)。盖过长则有水寒之患,过短则有火热之弊,二者皆为身之累也。


其法惟以神光下照,则先天一点干金,自乾坤交媾之后沈于水底伏而不起,神火一逼则水蒸金沸,自然出现于祖窍之中。若不起而盘坐,则阳物一举,活子时来,转眼之间必生淫欲,纵无其事,亦必出乎其位而化成后天之精,其势不可挽回矣。若未知,阳未举而妄用升提之法,则药微无可采;阳已举而不用提掇之法,则药老而不可用。


此学者下手之初,务要明觉之心、刚果之力,一觉便起,一起即坐,用一点真意微微升提,务要外阳外囊收缩尽净,庶可以生真炁焉。苟阴阳不交而有阳物勃举之候,必有欲念以杂乎其中,此等不清之水源,虽不可用采取,然亦不可听其摇动而不已,有耗吾一身之精,此当用存理遏欲之功以窒塞之,切不可认为真阳发生而妄用升举以为患于一身也。更要知得真阳之生,自然而至,不由计较,于是引之归炉就鼎,只须片刻工夫,自然精归于鼎,身如壁立,意如寒灰,有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景况。


此采一回有一回功,古仙云:“积得一分精,便得一分力,积得十分炁,便得十分力。”此较平时之静照,其得力为倍也,特患人不肯猛省起坐而忽尔过之,这就可惜!况乎不用收摄,势必浸淫积累仍化后天之精也。此守中初步之功,为学者之急务焉。


若论吾道,始终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炼精而化炁,终而守无形之中以炼虚而合道。此时觉得苏软如绵,美快无比,有如春日融和熟睡方醒,又如新沐者之体泰,新浴者之身安,飘飘然如鸟之冲举、似鱼之游翔,任天下万事万物,无一不惬于其心、不称于其意,实有何天何地无人无我之慨,觉一身之内外无处非中、无时非中,斯可以语金丹大成之候焉!



呼吸时数息的重要性


学者切勿视守中之法为粗功,亦勿以数息之法为难事。要之,心无所系、神无所依,势必泛泛然如野鸟之无归,故必以数息为初学之功,然较释氏之数牟尼,若为有所归宿焉。


夫释氏之数牟尼,其神摄在于外(非也,此局外之言),此虽拘于数息,然不出乎丹田之中,而况以目光下照,以心意下引,直将狂猿烈马拴锁,则炁息归于土釜,而炁液不由此而生也耶?


试观金石之上,以口鼻之息嗅之,必生成水珠,焉有将炁息返于虚无一窍之中而不生精生炁者乎?故古云:“其炁油然潝然,自许精生药产,流通于一身之中。”此可知炼精化炁之说为不虚矣。



法讯丨癸卯年正月初五,三官廟“接财神•补财库”斋醮大法会启告!在家如何修道,谈在家出家修道之蹊径!何为内气?何为外气?道家修炼时二者缺一不可!万病奇方五积散: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做人:心宽一寸,病退一丈!(深度好文)道教的禁忌:三不言,三不起,三不问!出世与入世,小乘和大乘,你还在为如何修道困扰吗?仙传玄机口诀:神定气盈而窍必开!总说脾胃虚弱,怎么能补?教你两个健脾胃的好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