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改建口腔诊室后,科室收入提高了60%
社区口腔科的发展方向仍是医防融合,在流程、服务、软硬件方面都应该更加人性化。
基层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上海已经顺利完成首批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分布在15个区,其中闵行区数量排在第二,共有古美、马桥、梅陇、锦浦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梅陇社区”)为例,该中心是上海市首批社区示范康复中心和护理中心,现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得到了上海市首批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的认定。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振告诉“医学界基层医声”,得益于之前的口腔诊室改建,梅陇社区现已经能够开展38项口腔服务,能为居民提供与上级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改建后,门诊量提高3成,收入提高6成
据了解,标准化口腔诊室的评审标准有着非常详细的要求,硬件条件包括面积、牙椅椅位数量、设备等;软件方面,包含需要配备多少医生、第一执业地点医生和第二执业地点医生的数量、医护比要求1:1等。除了常规操作,服务项目还设有加分项,例如有种植项目就能加分。
梅陇社区口腔种植室 院方供图
而梅陇社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评审标准,主要归功于2020年至2021年4月间的改建工作。“改建后空间达标,配置了口腔CT等设备,各类服务项目更加齐全,整个服务流程也相对更为合理,也是那时,社区配置了1间种植室。”杨振说。
杨振口中的梅陇社区罗阳总院的改建是一项大工程,被列入当年度闵行区政府办实事项目。彼时的改建吸取了多领域专家的意见,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下称“闵中心”)医联体专家中,包括院感方向、口腔领域、负责基建的专家一同为改建工作提出建议。梅陇社区甚至按照闵中心的标准设置了双通道(即患者与医生有各自的通道),这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都是极少能做到的。
最终,改建成本约为2000万元,有一部分投入口腔科。其中,口腔科的装修费用为260万元,购置口腔中心设施设备180万元,这些都为标准化口腔诊所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此后,根据2023年市区两级文件要求,梅陇社区又进一步针对口腔中心短板问题进行了升级改造,从服务场所、服务项目、设施设备配置、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再一次提升了社区口腔服务的能力。
改建升级后,医院面积由248㎡扩大到467㎡,口腔诊室由4间提升到9间,牙椅由4张增加至9张。硬件设备持续扩充,2021年仅有一次性检查器械、牙片机设备,到了2023年,配置设备更为多样化,有牙片机、口腔锥形束CT机、超声洁牙机、根尖定位仪、超声清洗机、藻酸盐自动调拌机,口腔专科显微镜、超声骨刀、口腔种植机、热牙胶充填仪等。
做足准备后,梅陇社区开始拓宽业务范围,口腔服务项目从2020年的15项扩展至2023年的38项。2023年口腔科门诊人次15163人次,较2021年全年升高35.57%;口腔科门诊总收入472.41万元,较2021年全年升高64.71%。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得人群结构同步发生了改变。之前老年群体和慢病人群居多,且以基础诊疗为主,而口腔诊室能力提升后,有更多上班族也会选择社区进行口腔治疗。
梅陇社区儿童专用口腔诊室。院方供图
“门诊人次大量增加,最主要还是服务品种。现在梅陇社区除了口腔骨折这类比较大的手术不做,其他局麻下的手术都可以开展。尤其在开展正畸、口腔修复、种植牙后,就医群体逐步扩大。现在儿童、年轻人、上班族都比较多。”在杨振看来,等到未来人员配齐后,还会提供更多服务。
同时,种植牙集采后费用下降,种植数量明显上升。杨振向“医学界基层医声”表示,种植牙的整体费用在6000-8000元左右,耗材价格下降,手术费也在同步下调。
通过“医联体主任”破除困境
口腔中心各硬件配齐后,最为关键的是优秀口腔人才的到位。医联体模式在保障和提升梅陇社区整体诊疗技术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梅陇社区附近的医疗格局来看,南有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称“五院”),北有闵中心。由卫健委牵头成立的区域影像中心、区域心电中心就是典型的医联体,区域医疗中心承担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胸片、心电图审核工作。
因而,有了之前积累的经验,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医联体内口腔病历互联互通率达到95.44%,有利于梅陇社区的转诊和远程会诊。梅陇社区现在可以预约华山医院、五院、闵中心等医院的口腔门诊号,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和急会诊。
但由于梅陇社区的地理位置处于徐汇区与闵行区交界,周围民众可选择的医院较多,且与上级医院闵中心的距离甚至超过了与徐汇区部分医院的距离,这直接导致梅陇社区和闵中心的合作不够紧密。
2020年,梅陇与闵行区试点紧密型医联体,2023年,国家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闵行区成为全国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也是上海唯一入选的全国10个重点试点城市之一。
作为紧密型医联体的试点,会派医联体区域医疗中心领导到社区担任主要领导,以此推进工作,深化医联体模式。据杨振回忆,当时提出了几个不同层次,例如医联体专家到门诊来,不只是做医联体的专家,而要做医联体的主任,也就是科室由主任管,包括人员、绩效,都由这位主任统一管理。
2021年4月罗阳总院改造完成后,闵中心阮丹平主任被聘为梅陇社区的口腔科医联体主任。目前,梅陇社区聘请了四名闵中心行政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医联体主任,阮丹平主任所在的口腔科是其中之一,医联体主任参与科室管理后,解决了医联体内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
阮丹平主任和方锐主任共同接诊患者 院方供图
“梅陇社区口腔科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中心(罗阳总院)和三个支点(朱行、曹行、梅陇门诊部)的工作模式,如果诊疗需要进一步的设备支持,就会将患者约到罗阳总院,若是疑难疾病,就会约阮丹平主任的专家门诊,部分病人还可以转诊至闵中心。这样,在医联体的运作下,基本上覆盖了当下能解决的常见口腔疾病。”杨振说。
想办法让口腔医护人才回流
随着宣教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社区层面必然要承担更大的服务供给。
现如今,梅陇社区周一到周日都开设有口腔门诊,罗阳总院设有晚门诊。然而,实际情况是,不论是硬件软件,还是发展空间,医院还无法满足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杨振在想,如果开设17点以后的晚门诊,就能为学生、上班族等群体提供更多服务。“等条件成熟后,也期待在晚门诊增设口腔科。”
现在罗阳总院共有9位口腔医生,包含医联体专家1位,外聘专家1位。为了满足分中心全天候的医疗,杨振计划,2024年梅陇社区再招收两名口腔医生。
一直以来,口腔领域市场化程度较大,吸引了大量的口腔科优秀人才,但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生存遇困的当下,已经出现口腔领域人才从民营口腔机构回流的现象。
“此前都是医生、护士跳槽到民办医疗机构,这两三年发生了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闵行区的口腔整体水平在提高,医生收入也在提高。梅陇社区有2-3名医生,原先就是在民办医疗机构工作的。”杨振表示,以前招口腔医生比较难,很多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的观念还未改变。有的会认为社区口腔医生性价比不高,自然会选择民办医疗机构。
不只是医生出现了回流,口腔护士也出现回流到社区的现象,大家看到了社区的政策红利和相对稳定的属性。这让社区在招聘口腔医护人才方面比以前更容易了。随之变化的是社区口腔科医护的收入,与此前绩效低、仅处于保底状态不同,现在社区口腔科收入整体在社区中是比较靠前的,医生绩效已经高于社区平均水平。
社区要展开差异化竞争
实际上,在诊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方面,公立与民营的口腔治疗规范、临床路径,包括服务,也在互相影响。
“可能民办医疗机构现在做的一些被默认为不太规范的行为,经过时间的检验,或许是比较先进的治疗理念,是社区医疗机构可以学习的。”杨振举例,对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能否做种植牙,其实就不会武断地说不能,而是会根据细化的标准来判断每个个体是否符合种植的标准。
在就医体验上,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主要特点是环境好、服务比较到位。部分民办医疗机构更重视服务。比如种植完牙齿可以即刻回家,而公立医疗机构在流程上略复杂,有时患者要来医院多次。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等方面都要有所加强。不过,社区有其自身优势,本身就承担了老年人、儿童的牙防公共卫生工作,通过开展有效的医防融合工作,可进一步发挥、放大周边居民信任度高的先发优势,尤其在口腔这种重口碑的科室。
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院方供图
这样看来,基层口腔科发展的差异化优势逐渐显现,在学习市场化运营管理经验的同时,加速与上级医院实现诊疗服务同质化,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距离近的优势。杨振认为,将来社区的发展方向还是医防融合,在流程、服务、软件硬件方面都要更加人性化。
他预测,基层口腔的服务能力肯定还要大幅度提升。市场扩大后,医保监管在加强。一旦口腔科各项服务真正纳入医保,市场将会重新洗牌。届时,说不定标准化口腔诊室的评定标准也会进一步提高。将来标准化口腔诊室除了对硬件、人员配比有要求,可能会更加关注服务内涵、质量和科研教学能力。
罗阳总院所在地是整个梅陇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对于医院自身来说,口腔能力建设是挑战,也是发展方向。“运营压力会倒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去想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因为没有服务,就无法改变业务结构,也就很难生存。”杨振说。
点击查看更多基层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