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低血压与AV通路血栓形成:因果关系还是仅关联?
本文字数约922字,阅读时间大概3分钟。
Aisha Shaikh(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在美国纽约的VEITH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介绍道:尽管低血压与动静脉通路(AV)血栓形成“有关”,但它不应该是选择通路方式的唯一考虑因素。
Shaikh首先强调: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的慢性低血压通常是由心功能较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两者兼而有之引起的。她认为,慢性低血压与AV通路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而AV通路血栓形成又与不良结局相关。她指出,AV通路血流量高可导致心力衰竭,特别是在心肌血流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这反过来又可导致低血压。因此,她主张,对于慢性低血压患者,腹膜透析(PD)是首选的透析方式,因为它引起的血压变异性较小。
考虑到这一点,她强调,对于不适合进行PD的慢性低血压ESKD患者,有三种血管通路可供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或中心静脉导管(CVC)。与AVG和CVC相比,功能性自体AVF造成血栓和感染的风险较低。
接下来,Shaikh讨论了由Tara I Chang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 Alto, USA)牵头的一项研究成果[1],该研究调查了透析中低血压与AV通路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透析期间低血压增加了AVF血栓形成的风险。透析前后较低的收缩压与AVF和AVG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处于较高四分位数的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年龄较大,且倾向于使用AVG而不是AVF,这些患者更易患心脏病。
她还引用了Mu-Yang Hsieh及其同事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2],该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与AVF和AVG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存在关联。尽管她说透析期间的低血压、透析前后低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都与AV通路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但她谨慎地指出,“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关系”。她坚持认为,虽然对复发性AV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透析期间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的治疗是“合理的”,但这些干预措施尚未被证明能降低AV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心衰和慢性低血压的患者,Shaikh认为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建立了肱动脉AVF,则应监测AVF的血流量,如果血流量超过1.5 L/min,则必须考虑减少流量。对于自体AVF失败风险高的患者,AVG是一个合理的AV通路选择。对于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CVC可作为永久性的血管通路。
Shaikh最后强调,“低血压与AV通路血栓形成相关联……但二者并没有建立因果关系。”AV通路类型选择的最终决策不应该仅仅基于低血压的存在,其他因素如“合并症、症状、虚弱状态、预期寿命和患者偏好”也应考虑在内。
推
荐
阅
读
【新闻速递】SIR立场声明: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的建议
【新闻速递】Verve Medical发表了经尿道肾盂去神经术(RPD)治疗未控制高血压的可行性试验数据
微信公众号改版后,不再按发送时间推送,而是无序推送,可以将【血管创新论坛】标注公众号星标,及时接收血管领域最前沿动向。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