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横店影视城“横”在哪里

之文轩 浙江文化产业 2024-03-2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如果你是位影迷,或是一枚旅游爱好者,都一定听过这个名字——横店。

从20世纪90年代建设电影拍摄基地起步,横店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影视实景基地,有着“东方好莱坞”的美誉。据统计,全国1/4的电影、1/3的电视剧、2/3的古装剧,累计7万多部(集)影视剧在横店“诞生”。

有了“影视城”的名片,横店不仅靠“取景产业”挣钱,还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比如今年春节假期,横店影视城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门票收入近8000万元,位列春节浙江省热门景区Top1。

然而,横店的文化旅游产业,并不是“天赐”的。这里没有名山大川,鲜有历史古迹,毫无交通优势,怎么说都和影视产业、旅游产业“挂不上钩”。80年代,这里人均年收入不到75元,还是个典型的穷乡镇。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小镇,为何能够“逆袭”成为影视“重镇”,它究竟“横”在哪里?

明清宫苑 图源:横店影视城

在笔者看来,横店的“横”首先在于,“想他人之不敢想”。

横店荒山多、荒坡多,要想发展,必须创造,但用什么创造、创造什么成了关键。

俗话说,“石韫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觉得,文化就是“宝玉”,就是“怀珠秀水”,用“文化”来改造荒山,荒山就能变成诱人的“宝藏”。横店虽然没有名山名水,但是,利用丘陵山坡,打造人文景观,赋予它文化内涵,这些荒山就有了灵气。

于是,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横店陆续建成度假村、文化村、娱乐村等景点,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995年12月,谢晋导演为拍摄影片《鸦片战争》,来到东阳选景,路过横店参观景点。徐文荣得知后,主动请缨,免费建设外景拍摄基地。

据《徐文荣口述风雨人生》一书记述,当时120支施工队、数千名施工人员,在荒山野岭奋战了3个多月,“19世纪南粤广州城市街景”终于如约建成,包括官府、民宅、当铺等160多座建筑,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让横店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众多大片的“出生地”。

比如,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方也希望到横店拍摄。横店划地800亩,炸掉了8个山头,仅用时8个多月,就还原了2000多年前巍峨的“咸阳宫”。

此后,横店更“一发不可收拾”,“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春秋唐园”“圆明新园”“梦外滩”等一批影视项目“拔地而起”。

每一次的“出其不意”,其实都是“有迹可循”。正是看到了文化蕴藏的巨大能量,横店拿到了一把打开发展空间的“钥匙”。同时,凭借这份穷则求变的“自我颠覆”、敢闯敢拼的“自我逼迫”,横店把握住了历史机遇,一路开挂“升级”。

明清民居博览城 图源:影视

《习近平浙江足迹》记载,“‘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曾两次到横店考察,指导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横店做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样本。”

2004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头部影视企业落户。

2020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集聚了正午阳光、爱奇艺、博纳影业、新丽传媒等1830多家影视文化企业,每天都活跃着60—70个剧组、2万多名影视从业人员,是全国头部影视文化企业“浓度”最高的区域。

虽然培育、扶持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拼政策”,但也不能全靠“拼政策”。事实上,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资本退潮,给国内影视文化产业带来不小冲击。然而,横店却逆势而上,2022年,横店集聚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这一现象背后,有多方面原因,横店的“横”还在于“为他人之不能为”

比如,这里有“一应俱全”的外景基地。目前,横店建成了纵贯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及现当代的大型全系列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包括56个实景基地、308个外景基地、141个摄影棚,规模全球最大。同时,横店影视道具库也是“应有尽有”,道具数量多达一百多万件,能够满足所有类型片的要求。横店还有注册“横漂”群演10万余人,产业配套基础工种人员6000余人,影视美术工匠1000余人,有着较为“扎实”的人才支撑。

有人说,“别的地方拍戏,一个剧组要来二三百人,而来横店,只需要导演带几个主演过来就可以,其它全可以在当地找到。”

又如,这里能提供“一站式”的配套服务。这也一直是横店主打的优势。据说,当年张艺谋导演要在秦王宫拍《英雄》,需要老人饰演朝堂的老臣,但群演的气质“撑”不起来,横店又到东阳请来一车的退休老人。同时,在实景搭建过程中,他们能够严格按照导演要求,选择青砖、石板、瓦片等建材,于细微处保证质量和效果。

借着大量的影视IP,影视城构建了从立项审片、拍摄制作到产权交易、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全体系支撑,拥有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设备租赁、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全产业链配套,最大限度地缩短转场距离和时间,极大地节约了剧组拍摄成本。

不可否认,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影视拍摄基地,横店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之所以能位居行业领军地位,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其全产业链的发展。

而对于游客来说,来到横店,可以住在电影里、玩在电影里、吃在电影里,获得“一站式”“沉浸式”体验。比如,最近,“微电影”拍摄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从选择剧本、导演说戏、换装变身、开机仪式到片场还原,2个小时左右的拍摄体验,让游客乐在其中,过足了戏瘾。

可以说,只要导演有要求,游客有需求,横店就能给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再如,这里打造了“一体两翼”的经营格局。实际上,横店影视城只是“冰山”浮出的部分,而在“海面”下,还有电气电子、医药健康等支柱产业。比如,横店集团旗下有子公司60多家,生产型企业200多家,上市公司5家,分别是横店东磁、普洛药业、英洛华、得邦照明、横店影视。

在深耕主业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营,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横店影视产业平稳度过了行业调整期,“抵御”了疫情的冲击。

梦外滩 图源:影视

此外,横店的“横”还在于“做别人不愿意做”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徐文荣每年都拿出一大笔资金来搞横店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投资电网、架桥、修路、绿化,建设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路灯照明、生态公厕等。

除了基础设施,横店集团还将拍摄场地、摄影棚免费租给剧组,年让利金额达数亿元,同时建立了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成了影视文化产业的人才摇篮,并积极创办医院、高中、幼儿园等,甚至投资兴建了横店通用机场。

这些本该政府做的事,横店集团之所以愿意做,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为横店长远发展进行投资,带动百姓致富,百姓才会支持集团发展,才能相互信任、相互支撑,集团也会拥有更加深厚而又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专程考察横店,他认为,苏南以集体经济为主,温州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横店模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有人说,前些年,如果横店集团把投入到影视文化产业上的数十亿元资金,拿到大城市投房地产项目,可能很快就“大赚特赚”。但横店集团徐氏父子坚信,影视文化产业能极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更多百姓致富,所以“固执己见”而不动摇。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横店也并非没有“成长中的烦恼”,比如服务演员不够到位,报戏参演过程中存在“拼手速”现象,比如服务剧组不够高效,剧组堪景时间长、拍摄转场效率低等问题。

于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数字化应用应运而生,除了可以反映影视企业经营状况、展示产业发展行情之外,可帮助剧组“VR勘景”、美工远程设计,智能适配最优拍摄场景等,提前做好拍摄前的“功课”,还可帮助“横漂”演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横店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的目标。从这也可以看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未来还有极大的潜能和空间。

如何补齐前端剧本创作及后期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如何以数字科技创新推动影视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节展,如何涌现更多“横店出品”的影视剧,这些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横店影视城能否一直“横”下去的关键所在。

我们期待横店向着新的目标“展开攻势”,向着更高更远处进发,为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若转载稿件请注明来源。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文促会


 热文榜 

千年古镇也赶时髦

“法兰西三剑客”凭什么快意江湖

不想毕业的“清华文产班”


浙江文促会

投稿邮箱|zjwhcycjh@126.com


有价值?就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