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朝广告也疯狂

之文轩 浙江文化产业 2024-03-2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广告,对于宣传商品功效、扩大商品知名度,有着鸣锣开道的作用。现代广告,无论是电视广告、站牌广告,还是广播广告,早就已经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早在宋朝,广告就已经不是稀罕的东西了。那么,何妨穿越一回,看看宋朝的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宋朝是中国古代民间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市民经济崛起,老百姓开店做生意容易,政府也积极鼓励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为获取稳定客源,茶馆、酒肆、浴室、药铺、香铺等常常会通过一些手段提高知名度。

《清明上河图》(部分)张择端 北宋

就以酒肆为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说:“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在北宋的都城开封,大型酒肆往往在门楼上悬挂五彩的飘带,百姓老远就能感到店家的宏伟气派。

不仅如此,他还记载过这么一段话:“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这里“绣旆”就是酒旗,又叫“望子”“幌子”,常用青布、白布做成,写上店家名字和宣传语,高悬在店铺上招徕顾客。酒旗随风飘荡,远远望去异常醒目。根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记载,不少酒肆还会挂上瓶子、瓢子、标帚杆等“非主流”道具,作为自家独特的标志。

除了酒旗、飘带之外,还有一种“招子”,也就是那时候的招牌,也具有广告的作用。在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店门口放着一块“久住王员外家”的招牌,表示这是一家“五星级客栈”,里面舒适干净,适合宾客久住于此。另一家店门口摆着一幅“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招牌,寓示这是一家香料店。那时候东南亚的龙涎香、檀香、沉香、苏合香等香料均可以在这种香料店买到。

整幅《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商业广告多达42个,招牌则多达23个。这些广告招牌几乎都摆放在街道的醒目位置,占据着有利地形,并且用大字书写,便于吸引平民百姓和外来客商光顾。不仅如此,在整幅画中,还出现了一种灯箱广告,如 “孙羊正店”前面的三块灯箱,外面贴上一层写着店名的白纸,里面点上蜡烛,简直是那时候的LED广告牌啊!

只有LED广告牌吸引观众,未免华而不实;宋朝老百姓注重的是“性价比”——给客人来点实际的,多补贴以赚口碑和人气。

《清明上河图》(部分)张择端 北宋

在北宋宣和年间,有一家叫做白矾楼的酒楼,本来是当地的一家老店,后来重新修造了门面,更名为“丰乐楼”重新开张。重新装潢的丰乐楼,飞桥栏槛,珠帘绣额,美轮美奂,磅礴大气,绝对是“银座”级别的。不仅如此,开业之际店家还搞起了类似现在的“大酬宾活动”——刚开张的几天,店家每天会奖励给最先光顾的宾客一面金色的旗子,利用酬宾活动来达到广告的效果。

正月十五的时候,店门前的瓦上还放置一盏璀璨的莲花灯,光耀夺目,简直是“走T台”和“C位出道”的感觉。顾客登上西楼的楼顶,甚至还可以看到宫中的景象。当然,因涉及皇家隐私,西楼最终被禁止开放,但丝毫不能掩盖丰乐楼的繁华。

别看现在商家动不动就来个商演活动,请来大牌明星助阵,其实那都是宋朝百姓玩剩下的。

周密在《武林旧事》曾记载了官营酒厂新酒出库的场景:“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架空飞动,谓之‘台阁’。”也就是让伶人站在木架子上,扮成神鬼仙佛的样子凌空起舞,吸引人们驻足观看,说白了就是为新酒宣传造势。

更吸引人的是,酒厂还会派出盛大的狂欢队伍,请当地著名的鼓乐队、杂剧队、女艺人等助阵,满载着新鲜出炉的样酒,沿路运送到州府教场参加政府组织的品酒大会。一路上车马喧哗,吹拉弹唱。围观的人多了,气氛上来了,自然购买新酒的人也就多了。这广告做的真是一本万利。

有了广告牌,搞了别出心裁的活动,怎么能没有明星代言呢?能请到一些明星代言,无疑是给产品做背书,自然容易赢得北宋百姓青睐。

《清明上河图》(部分)张择端 北宋

当时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在杭州做官期间,就曾经为好朋友曹辅经营的“壑源茶叶”做过代言人。代言词是这么写的:“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皱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素来佳茗似才子。”

苏轼是北宋名人,自带流量自带粉丝,他推荐的茶叶怎能不引起粉丝竞相购买,万人空巷?更何况这“广告词”将茶叶比喻成一位仙山灵草幻化的娇艳的女子,沐浴灵雨,濯洗行云,又在明月之夜乘坐清风而来,吹开了杭州武林的春天。如此香艳又富有画面感,怎能不引起购买者掏钱包?

苏轼贬谪儋州后,当地有位妇人找到了他,让他为自己制作的“馓子”——一种油炸的环饼做代言。在当时,“撒子”又叫“寒具”,是每年寒食节的时令食品。制作时需要将面粉炸至金黄色起锅,味道香脆酥嫩,甘甜爽口。

当拿了一块品尝后,“美食家”苏轼顿时上线,他诗兴大发,写下一首叫做《寒具》的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将馓子描绘得色香味俱全,简直让人馋涎欲滴。该“广告词”出炉后,原本生意寡淡的店铺顿时红红火火,顾客盈门。果然,明星的代言效应就凸显出来了。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形式是愈发多样了。但是广告再怎么打得响,产品品质始终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品质保证,一切外在宣传都是空谈。

宋朝民风淳朴,百姓能够守住做人的底线,将品质落实到人生信念中去,也不做过度宣传。这固然有法律严苛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百姓崇尚儒家文化,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欺民”就是“欺君”,“欺君”就是失去人伦之道。

千百年过去了,宋朝人的思维方式和营销手段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执笔:

俞天立


声明:若转载稿件请注明来源。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文促会


 热文榜 

千年古镇也赶时髦

“法兰西三剑客”凭什么快意江湖

横店影视城“横”在哪里


浙江文促会

投稿邮箱|zjwhcycjh@126.com


有价值?就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