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乐山明清两代进士名录

徐敏 青衣仙子 2020-02-17


看看这份进士名录,有你祖先的名字吗?

明清两朝开科取士,除特殊情况,一般都三年一科。两朝共举行过进士考试200科(其中明代88科,清代112科),录取进士51624人。其中仅少数人在正史中有传;其余人物的行迹,则散见于地方志或明清文集以及野史杂记。

今乐山市下属的10个区县,其中4个市辖区:五通桥区、市中区、沙湾区、金口河区;4个县: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和峨边、马边两个自治县。历史上,这片区域号称“俗美风良”,汉光武帝曾嘉许为“士大夫之郡”。宋人评价,以为“蜀为西南巨屏,繇汉以来,号为多士,莫盛于眉益二邦,而嘉次之”;其山水背峨带江,“为西南最清旷处,故地灵而人秀”。

就是这样一块地方,明代考中过进士59人,清代22人,两朝合计81人。如果分别以百分比计算,有明一代录取进士24775人,乐山市占比为0.238%;清代录取进士26849人,乐山市占比为0.0819%。

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尤其令人丧气的是,清代录取科次和人数均超过明代,但乐山考中进士的人数却出现了锐减,仅只22人,比明代59人少了一半还多!

造成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明末战乱四川人惨遭屠杀,即便经大规模移民和休养生息,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到明代面貌的缘故。

关于明末战乱,不能不提到“张献忠剿四川”。只要稍加比较就能知道,同样的农民军,同样的政府军,同样的满清入关,同样的征战杀伐,当时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打,为什么只有四川最终弄到赤地千里,荒无人烟,需要大规模移民才能解决问题?四川之外的战争,甚至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经过后来康熙的“平三藩”(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从最早的滇、黔、湘、桂、闽、川六省,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当时的主战场在湖南,并非四川)。打来打去的结果,也并没有造成人口巨减到必须移民的程度。为什么只有四川出现这种状况?如果非要下一个结论,只能是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丧心病狂,惨绝人寰,才导致了这样恐怖的恶果。如果入川的不是张献忠的队伍,而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还会出现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吗?

证之于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时间长达20余年,历经大小四百多次战争,四川人口并未发生锐减。抗战爆发,四川还能组织起350万部队出川抗日。其原因就在于,四川的军阀混战,有一个游戏规则,即彼此都是四川人,胜利者对于失败者往往网开一面,只要对方宣布下野,就不再追杀。对于百姓,除了横征暴敛,并不滥杀无辜。

只有丧心病狂的恶魔,才能不加区分,大肆屠杀,将四川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个人就是张献忠。

对此,百度百科有一个历史评价:张献忠在四川的统治没有给任何一个阶层带来好处,他身上彰显出来的人性之恶,是使其在四川无法立足以及使得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不间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残破不堪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丧失理性的人居于权力巅峰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只能是无比巨大的破坏性。

这种破坏性,数百年后依然不能完全恢复。从乐山明清两朝进士名录的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破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乐山明代进士名录:
蔡祯(嘉定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第二甲第12名(二甲共取12名)
任敏(嘉定州)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第二甲第31名(共取32名)
胡鉴(马湖府木川司)永乐十九年(1421)辛丑科第三甲第133名(共取149名)
彭祥(峨眉)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第三甲第33名(共取61名)
蔡廉(嘉定州)正统元年(1436)丙辰科第三甲第4名(共取62名)
毛凤(夹江)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第三甲第4名(共取61名)
吴逊(夹江)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第三甲第159名(共取194名)
张顺(夹江)天顺八年(1464)甲申科第三甲第68名(共取169名)
刘肃(嘉定州)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第三甲第161名(共取252名)
胡荣(井研)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第二甲第93名(共取94名)
周南(井研)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第三甲第126名(共取238名)
童瑞(犍为)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第二甲第27名(共取90名)
王宣(嘉定州)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第二甲第23名(共取95名)
张凤羾(夹江)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第二甲第77名(共取95名)
郑思纪(犍为)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第三甲第182名(共取200名)
章寓之(嘉定州)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第二甲第25名(共取95名)
安佑(嘉定州)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第三甲第88名(共取199名)
安磐(嘉定州)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第三甲第57名(共取205名)
宿进(夹江)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第二甲第18名(共取115名)
徐文华(嘉定州)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第三甲第43名(共取231名)
程启充(嘉定州)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第三甲134名(共取231名)
李安之(嘉定州)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第三甲90名(共取231名)
孙甫(犍为)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第三甲第127名(共取258名)
曾棠(嘉定州)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第三甲第11名(共取231名)
彭汝实(嘉定州)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第三甲第133名(共取217名)
张庭(夹江)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第二甲第68名(共取142名)
赵正学(犍为)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第三甲第34名(共取222名)
高光(峨眉)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第三甲第64名(共取226名)
李淳(夹江)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第三甲第91名(共取226名)
任有龄(嘉定州)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第二甲第57名(共取90名)
毛起(夹江)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第三甲第18名(共取208名)
王咏(嘉定州)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第三甲第251名(共取295名)
苟延庚(峨眉)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第三甲第262名(共取295名)
罗惟垣(嘉定州)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第三甲第199名(共取314名)
李时达(井研)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第二甲第65名(共取77名)
雷嘉祥(井研)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第三甲第39名(共取316名)
胡其高(井研)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第三甲第191名(共取316名)
赵楷(犍为)万历五年(1577)丁丑科第三甲第14名(共取241名)
陈效(井研)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第三甲第222名(共取242名)
陈汝学(嘉定州)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第二甲第41名(共取67名)
范醇敬(嘉定州)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第三甲第185名(共取271名)
罗绲(嘉定州)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第二甲第23名(共取67名)
胡汝政(井研)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第三甲第140名(共取244名)
王毓宗(嘉定州)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第三甲第125名(共取232名)
曾孔遇(井研)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第三甲第190名(共取242名)
冯大任(嘉定州)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第三甲第151名(共取275名)
陈演(井研)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第二甲第50名(共取77名)
雷起龙(井研)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第三甲第56名(共取240名)
曾倜(井研)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第三甲第74名(共取240名)
胡世安(井研)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第272名(共取283名)
雷起剑(井研)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第三甲第12名(共取242名)
朱祚增(嘉定州)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第三甲第22名(共取236名)
潘登贵(嘉定州)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第三甲第90名(共取236名)
梁应奇(嘉定州)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第三甲第111,名(共取236名)
朱民仰(井研)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賜特用出身第207名(共取263名)
刘鸣凤(嘉定州)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第二甲第35名(共取78名)
胡显(井研)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第三甲第6名(共取314名)
宋日英(夹江)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第三甲第237名(共取314名)
罗国瓛(嘉定州)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第三甲第247名(共取314名)
合计59人

 

乐山清朝进士名录:
冷然(嘉定州)康熙九年(1670)庚戌科第二甲第24名(共取57名)
王廷诏(夹江)康熙九年(1670)庚戌科第三甲第115名(共取239名)
陈永祚(嘉定州)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科第三甲第39名(共取123名)
朱曙荪(嘉定)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第三甲第33名(共取143名)
余光祖(犍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第三甲第108名(共取143名)
彭崇(峨眉)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四川通志上有)
王国祚(峨眉)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第三甲第284名(共取296名)
吴慎(夹江)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第三甲第230名(共取251名)
宋恂(夹江)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第三甲第186名(共取235名)
丁文灿(乐山)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第三甲第152名(共取220名)
李拔(犍为)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第三甲第41名(共取170名)
冷濂儒(乐山)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恩科第三甲第84名(共取158名)
许联份(夹江)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第三甲119名(共取168名)
周于德(乐山)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科第三甲第116名(共取130名)
李元模(犍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第二甲第27名(共取56名)
李嘉秀(乐山)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恩科第二甲第87名(共取99名)
陈熙健(乐山)道光二年(1822)壬午恩科第三甲第78名(共取119名)
李濂(犍为)道光二年(1822)壬午恩科第三甲第107名(共取119名)
李锦源(犍为)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第三甲第2名(共取136名)
张熙宇(峨眉)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第二甲第62名(共取100名)
陶钅旬(夹江)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第三甲第69名(共取118名)
杜琢章(乐山)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第三甲第57名(共取128名)
合计22人

 


推荐阅读……

1、府街小学轶事(二)

2、府街小学轶事(一)

3、城区东南部,有个茅桥舖

4、乐山沙湾:有个美女仰卧于地

5、苏稽:这儿还有一点千年古镇的余温

6、乐山安谷场:场中走水,如同江南古镇

7、老岗坝轶事:船老大胡师安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