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女同志现身日 4.26 Lesbian Day of Visibility

Queer Squad 2021-12-0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tlog Author Pei



Lesbian Flag 女同志旗


4月26日是女同现身日(Lesbian Day of Visibility),让我们在今天再次听到被遮蔽的拉拉的声音。




从2008年开始,世界各地会在每年4月26日庆祝女同现身日。这个原本始于西班牙的性别运动,之后逐渐演变为一场为了提高主流社会对女同群体的认知和了解的庆祝盛宴。从Wikipedia的LGBTQIA+重要节日的词条中就可以看出,对于4月26日女同现身日的说明和记载非常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女同群体在主流社会中的可见度偏低。相比男同社群的蓬勃发展,女同群体会因为其初期受到的污名和误解,诸如“女性本身发声率低”或是“女同在青春期更容易比其他人遭受更多的精神类疾病困扰”,再加上女性被父权社会所赋予的“阴柔”和“脆弱”等性别标签和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导致其存在本身即使是在后来整个性少数群体的大框架之下,也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这个节日的目的更多在于使女同群体能够以女同的身份在主流社会中发声,并且表明女同在公共空间中“现身”的重要性,呼吁平等的权利;建立社群内部的交流话语和空间,合理地树立一套专属社群的女同“范示”,而不是单纯以整个LGBTQIA+的名义去争取权利。
正如上面提到的对群体的污名,女同者的身份会在潜在的标签化中被隐藏,而且因为被接纳的程度偏低,所以相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刻意掩饰自己的身份,或者是被“出柜”等身份表明困扰。同时,加上父权制对女性群体的偏见和压制,使得女同群体要背负厌女和恐同的双重压迫。而更值得被关注的是,在“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被提出之后,一些少数族裔的女同志比如黑人和亚裔女同志所要面对的则是三重责难,因此以白人为视角的女同政治身份已经不具有广泛意义的代表性了。




讲到具有交叉性意味的黑人女同志,我想要推荐几部讲述黑人女性视角的“经典”女同电影。

《寻找西瓜女》(The Watermelon Woman),1996,谢丽尔·邓耶 (Cheryl Dunye)


这部小品式的电影,从一个黑人女同志的角度描绘了黑人女同志身份如何在阶级和种族的渗透之下体现出来,以及种族甚至是阶级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彼此认同。片中也展现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酷儿和各类草根文化发展的历程。本片从业余纪录片的角度讲述了众多女性主义以及黑人女同志社群的建立以及性少数群体文化,在片中各类民间自发组织的机构以及团体,多数以成立档案馆的形式,记录了性少数社群为了争取权利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出现,保护了性少数群体文化的延续,为走入一个新的酷儿时代奠定了基石。
CLIT (Centre for Lesbia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LHA (Lesbian History Archives)
GLBTHS (Gay and Lesbian Historical Society of Northern California)

《面子》(Saving Face),2004,伍思薇



作为华语电影中比较少见的女同志题材,华人导演伍思薇(Alice Wu)拍出了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之下,对于女同志身份的不同展现。她用一个在华文语境下常被提及的文化现象——面子作为标题,利用两个女主角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用女同志身份联结起一段轻松又诙谐的关系。女同志的身份在这里,本身就染上了一层挑战主流社会的反叛色彩,而影片中,在一个以传统为根基的华语文化中,这一身份则更具有反叛性和自主性,为女性能够摆脱父权的束缚和世俗的眼光更添一丝力量。而“面子”在这里仿佛是一种反讽式的嘲笑——有时候面子又有多重要呢?一边是面子,另一边是人生的幸福,当这两者不得不产生冲突时,你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女同志女性主义(Lesbian Feminism)是第二波女性主义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派系,其主要认为只有当女性的性向或是性欲客体转为女性本身的时候,女性主义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果,从而使得女性进一步从父权社会中挣脱出来。但因为其本身过于强别性别分离和“阴性”性别特质这一较为“极端”的宗旨,所以之后受到了广泛诟病。在90年代酷儿主义进入人们视野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称自己为“性别酷儿”,用一种反绝对标签和更加流动的方式,将性/性别这一概念从异性恋范示的矩阵中解放出来。所以在这一点上,女同志这一说法更多会被认为是固定的、过于本质主义的。

除了上面说到的对女同志女性主义的诟病之外,对于女同志这个群体本身的污名也是层出不穷,即使在内部也是如此——对女同的“角色扮演”问题,很多人认为应该抹除所谓的T/P之分,而应该以一种高度统一的PPL的形式来定义女同群体,所谓“只有PPL才是真正的女同!”这样的话语,至少在华语语境下极为多见。很多人认为,T/P这样的角色扮演只是在模仿和照搬异性恋模式,并且认为T所拥有的性别气质,本质上是对男性的拙劣模仿。

或许这里需要提及一下Jack Halberstam的神作《Female Masculinity》。这本书用标题深刻诠释了所谓“阳刚之气”并不是男性特有的属性,因为每个人的性别操演使你拥有不同的性别气质,而阳刚之气在这里,可以被任何性别的人所“表演”,或者更确切的说,被任何人所拥有。在《性别麻烦》之后的时代,巴特勒女士给我们开启了人类理解性别的另一个全新维度:性别其实是由后天构建而成的,因为任何一种所谓的性别气质或者我们口中的属性,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构建的产物,这样一来,任何植入我们文化的,并且和特定生理性别所绑定的属性,比如“阳刚之气”,“阴柔之美”等等,都只是性别表现罢了。因此,女性又为何不能拥有这样一种“阳刚之气”呢?那么女同群体中的铁T(butch),在这种意义上,也许并不该受到诟病和排挤。
Jack Halberstam《Female Masculinity》


无论怎样,在一个倡导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让我们以更加包容但不失批判性的眼光,接纳每一个群体。在4月26日的这一天,让我们呼唤更多人参与到为女同群体的呐喊之中,因为她们的声音值得被每一个人聆听。


文章:阿沛

校对:阿崔







往期推荐:


【电影】女性复仇
【浅谈】概念艺术中的女性主义
【茶话会】"性别盒饭"的背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