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重装上阵——软银财报亏1.7万亿、投资减半的启示
突发,风投界地震级新闻!
5月12日,孙正义在日本东京公布了软银集团2021年财报,净亏损为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3亿元)。意想不到的是,曾经风风火火的旗下愿景基金2021财年净亏损高达2.6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
曾几何时,孙正义一级市场投资阿里,在国际国内一战成名后,热度从未降低过,只要软银投过的项目,下一轮融资也都能如愿拿到知名机构的加持。本次年度财报的公布,让风投领军人物的口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让许多仿效和追随孙正义的投资机构,可以开始反思了。
过去,美元基金投资很多针对的是TO C的企业,这类企业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靠的是团队集思广益出来的商业模式,需要用大量资本堆砌起来去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推断某种商业模式是能够颠覆传统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的,一旦确认,便立刻用大批资金去推进渠道建设+招聘人才,推而广之直至全国。后续会通过打价格战挤出竞争对手,达到一定程度的市占率甚至半垄断状态后,再对消费者提价格。说到底,前面经营的战略性亏损,最终都需要消费者来买单,一种模式的输赢是消费者选择和培养的结果,提升服务品质,客户体验度也上升了,最终自然是消费者为之付出成本,滴滴、满帮都是这种特色非常鲜明的案例。
这种投资逻辑盛行十数年之久,为很多美元基金所效仿,自然孙正义也就成为神坛的神王。然而,全球经济在疫情肆虐下都开始遇冷,二级市场颓势不断,假如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依然不管不顾的按照上述投资逻辑来,死的一定是投资机构。十数年来,在软银的投资逻辑下,多数此类企业都按照软银投过企业的模型,给自己估了一个居高不下的估值,由此可以融到足以支撑自己“烧钱”维持“战略亏损”(附前文:战略性亏损:如何避免成炮灰?)的经营理念变现,且不断磨合、试错直至可能成功的路径。如果企业家还是端着,高高在上,非要把自己的估值和名义上的身家当回事,那么很有可能就在C轮之后,死在D轮或者后续任何一个轮次。
历来,投资机构做的PR也都是很符合人性的诉求,让普罗大众见到的关于他的新闻,一定是他想让你见到的,造神的逻辑一向如此。不管多么知名的投资机构,都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虽然投资标的是一个项目池子,有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覆盖整个产品的预期就可以,但是也代表了投资并非是谁知名谁就能成功的,成功只代表了过去,不代表未来都能够在神坛上坐着。
现如今,仍然有很多热门行业的企业,还在端着,对标企业在二级市场都跌成翔了,还在坚持自己的估值不降。
我情不自禁想来个灵魂拷问三连:
1、流动性弱的一级市场股票,怎么能老是跟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售出的二级市场股票比肩?
2、销售收入比上市对标企业小数十倍甚至百倍,行业末位企业怎么能跟龙头企业比,何来龙头具备的估值溢价?
3、知名投资机构投过你,不代表你就稳了,哪个知名机构没有几个烂糟糟的投资合伙人,谁加持代表你能活下去?
不少自视过高的企业家和自以为是的投资人,活跃在投资的世界里。投资的逻辑都是可比性的以过去、以他人、以想象为准绳,投资人没有深入在企业做过管理和经营,企业家没有通过投资人的视角看自己企业的价值,都属于换位思考不够充分,找不到对方的真实诉求。投资人以为投了之后管理是虚的,企业家有了钱肯定会发展的好,还能配合我到各地去落地产能,配合组建下一期基金;企业家认为投资人投过钱就算告一段落了,剩下的融资事情,他们肯定比我还着急,肯定会帮我找到后续的资金。这种互相利用而不是互相赋能,是一种很落伍的投融资理念。
投资过程中的讨价还价没有错,企业要价不能过高以至于投资机构谈都懒得谈,无异于自掘坟墓。假如某个项目在市场上飘了很久都没能找到投资机构认可,那基本上企业就离死不远了。估值价格的合理性,是一种诚意和自我认知的表现,无需物美价廉,只需价货匹配,才有可能避免融资失败、公司倒闭,或者二级市场倒挂。
投融资过程中,投资机构和企业家需要互相帮衬,让对方获利,才能走得更顺畅更长远,各位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