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投资张颖内部讲话曝光:做风险投资,请保持底层乐观
"今天要用以前20倍的严谨,来对待每一个决策。"
前几日,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内部发表了最新演讲。
他将自己的一些投资思路、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他亲身前往美国后对中美关系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做了分享。
在张颖看来,尽管当下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要感激我们身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
“我是做风险投资的,我还需要在纷繁芜杂中保持自己秉性的底层乐观。”
如今的经纬已经成立了15年,能走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靠的不是预测经济周期的变化,而是一直在寻找一些不变的东西。
(以下为青年投资家俱乐部整理的张颖演讲主要内容:)
美国考察的一些冲击
8月底,我曾去美国出了一趟差,把硅谷、纽约这些地方都考察了一遍,遇到的不少事情都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第一,美国在变得更加分裂。美国经济在短期非常红火,通胀在经过几次加息后看起来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对现在的经济降温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美国的政治分裂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民间,随着特朗普被起诉,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极端。他的支持率也在提升,给明年的大选带来很大变数。
第二,不少美国公司的人均效率恢复得比较缓慢。到今天为止,很多美国公司都没有解决让之前因疫情远程办公的人回归办公室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大大影响了人均效率,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大。很多员工已经搬离了工作的城市,或是到了郊区。
当大公司想招自己的员工回来办公室,不用说一周回来五天、四天,哪怕是三天,很多人都直接拒绝,人均效率其实很受影响。
第三,在很多领域中国的优势依然非常大。在电动车、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上,我觉得中国在全球是有系统性优势的。
我们谈创新时,有些是领头羊式的创新,有些是基于工程、应用型的创新。要理解的是,创新从来没有唯一的方式,只有你在技术曲线上处在的位置所带来的方式。
如果站在人类技术前沿,那你可以是试错与分散式的、美国式的;如果不是,那你的创新也可以叫“举国体制”与“科研攻关”。
这里的“关”意味着你知道目标是什么,这是中国式的。
我们不能小看这种系统性优势带来的迭代与超越的速度。在世界分工中,每个国家就是有自己不同的创新方式,这是由阶段决定的。
卡脖子的问题
我认为未来“卡脖子”一定会存在,但硬脱钩不可能。
在高端领域,比如AI、量子计算、先进制程的芯片等等,美国一定会采取“卡脖子”策略。
但是在其他领域,美国公司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包括美国为了自己的增长、降低通胀等等因素。
如今随着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的出现,有更多美国之外的国家意识到,与中国持续保持良好关系、与中国做生意是必须的,没有第二种选择。
所以欧洲和其他国家仍然会积极与中国贸易、交流、交叉投资,来维持自己国家的经济和压制通胀。
而在前沿领域,其实“卡脖子”一直存在。最近有本新书叫《潮起》,也讲到了这个观点。
这本书在调研了500多位工程师、企业家、政府官员之后告诉我们,其实“卡脖子”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那时候中国的汽车产业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但在很多中外合资企业里,不少技术合同最终都没有兑现。中方能拿到的技术图纸,往往都有“一堆窟窿”,很多信息都被拿剪刀从图纸上剪掉。
最后实现突破的,还得靠自主创新。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在中国离美国最尖端的科技是有一定距离,缩短还需要时间、金钱、资源、国家扶持。但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最终突破是大概率事件。
像最近华为Mate 60的7纳米芯片的突破,现在只是一个良品率的问题,是一个工程问题,我们的生产力很强大,彻底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会大大缓和压力。
在未来,我还认为会有一波非常惊人的中国公司全球化2.0。
这类公司不像以前的APP、广告营销,不再是非常轻的公司。它们也不同于更早一辈企业家,因收购把产品带回中国的出海。
这新一波公司在走出国门后,他们在当地建厂、建立研发子公司。他们更在意形成一个闭环的组织体系,把中国优秀的制造能力外溢出去,比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上游等领域。
当然,新航海时代也并不容易,很多可能会失败。我现在也看到很多经纬被投公司,在全球化2.0上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我现在也会把创始人在全球化这方面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具体行动、天花板有多高,变成一个核心的判断因素。
产业链转移的问题
对于产业链转移的问题,我知道大家讨论这个也比较多。我很想引用库克的一个观点,他说:
以前流行的看法是,跨国公司来中国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但其实中国很多年前就已经不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了。
跨国公司来中国的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制造能力,是中国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技术广度,以及技术种类。
比如苹果的产品需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其精度、模具和使用材料都是领先的。
但如果要在美国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我都不确定他们能否坐满一个房间,而在中国,相关的人才数量多到能塞满好多个足球场。
只因劳动力成本因素而迁移到海外的,我觉得对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链没什么威胁,因为不涉及核心技术。
如果因为战略考虑而离开的国际公司,为此成本会加大2-4倍。
长期来说,只要中国持续发展,他们慢慢地仍然会回来。除此之外,中国大规模的产业链流失没有可能。
在今年,反而我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内陆省份的出口正在蓬勃发展,从沿海转移到内陆。相比之下,其它潜在竞争的国家,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面对困难,我们要对中国有信心
看了现实中很多困难的例子,我越来越认为,现在大环境的挑战带来了一个明显结果:我们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
现在资金不再像以前那么充裕,缺乏生命力的公司逐渐融不到下一轮了。
但与此同时,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公司会更受到追捧,不愁融资。没有以前那么多非理性的资金搅局,优质公司反而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这些变化对于有准备、有能力的创始人都是机会,以前那种“劣币扰市”的现象会少很多。
所以这些创始人需要思考:你是不是“良币”?怎么证明自己是“良币”?如果是,当前你要怎么跟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距离……
现在确实不是曾经遍地黄金的时候了,全球都是如此。
这两年很少见到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在以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是一个相对闭环、增长大于一切的商业模式,哪怕巨额亏损也可以去上市,但现在几乎不可能了。
有不少创始人现在还乐观地认为,能够比以前稍微少一点的融资金额就能上市。
结果真的到那一天才发现,最后融到的美元资金几乎是零。我们不去讨论对与错,但这就是美国市场的现实。
如果要说其他市场,比如香港,现在成交量大概是美国市场的三十四分之一。
A股则是因为提高了IPO标准,对“科创属性”和持续盈利性都提高了要求,以及“窗口指导”也支持了一些行业、限制了一些行业,虽然上市节奏总体在放缓,但质量在快速地提升。
这些现实导致了身边很多朋友变得悲观,但如果你回顾历史,惨痛的“坏时候”数不胜数。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困难,在历史的维度里比较,其实算不上什么。
现在,我们需要更好的心态,要相信中国的国运,以及在这个基础上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在内部也经常说:“弹药充足,总有机会”。
我们要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要关注那些容易在顺境里被忽略的、本质的、不变的东西。
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移动互联网赛道已经停滞好几年了,但中国市场蓬勃发展,持续有新的领域在崛起和超越,甚至达到全球最顶尖的水平。比如电动车、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等等,都在不同的细分方向上持续超越海外。
正如刚刚我所说的,足够耐心、相信中国,这其中的一大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子弹。
面对业务,我们要懂得聚焦
我们对每个项目都要求极致的尽职调查,花大量时间。我们有内部的尽调团队,也有外部的专家团队,完全数据导向。再加上对行业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哪怕投资节奏会放缓,但要力求找到最适合我们的项目。
在团队上,我以前也说过,任何一家投资机构,80%的收益其实来自五个人,甚至更少。我们少数几个资深合伙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当下、中期,谁能成为这最核心的四到五个人,然后把他们放到正确的岗位,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权力。
在项目上,我现在花更多时间在“压舱石”项目上。
什么叫压舱石?就是我们过去投资的理想、小鹏,特点是大金额、高增速。
不管是我们的早期还是成长期,每一支都要有三到五个压舱石项目。很多时候我们回头复盘,越有争议的项目,越有可能最终做大。
在内部,合伙人之间也经常互相“拍桌子”,我希望能促成一个良性的、数据导向的、有深入调研之后的“拍桌子”氛围,最终再去达成投资决策,往前推进。
这里面也许会有失败,但是我相信最终的大项目,一定来自这样的争论环境。
面对变化,我们要养成多种认知模型
如今世界变得很快,前几年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化,现在还要叠加地缘政治因素。
很多企业的护城河一次又一次被跨越,那么机构应该选择怎样的节奏感?
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养成用多种模型思考的习惯,不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看透现实。比起站队,更应该更中立地去思考价值与意义。
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过很多商业模式,看过很多团队,脑袋中形成了好几种模型的总结,可以很快做出一些判断。如今硬科技时代虽然方向变了,但方法也是如此。我们一年看几百个项目,就是希望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模型。
每当遇到一个新行业,我们先去研究产业链,研究上下游,看国内和国外的成功上市公司是怎么做的,再去扫几十个、上百个项目,寻找其中占据产业链高地的公司,在董事会讨论中学习,最后建立认知形成模型。
面对竞争,我们要有底线
最近一年,我能明显感受到很多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包括我们自己。
哪怕再强的公司,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手追赶。有的时候,一个行业会被盲目竞争拖垮。甚至在最疯狂的时期,不少竞争手段都是病态的。
如今我更加看重责任感这个品质。既然选择做某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要细心、用心、有超强执行力,还要有底线思维。即使面对惨烈的竞争,但依然不可突破道德底线。对于经纬来说,如果我们辜负了别人,我们会感到非常内疚。
所以我们也把自己的钱,投在经纬每一支基金里。我觉得,人还是要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要托付别人,我希望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能够忠诚做事的人。
我们支持的很多创始人,未来都可能成为各个赛道的头部公司,或是某个区域的龙头公司。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迷失在短期的激烈竞争中,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抱更大的格局,争取能把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带上国际的舞台。
面对未来,我们要看到结构性机会
要有耐心不等于躺平,更不是一刀切地停止投资,我们还是要看到那些结构性机会。我想说几个关键词:政策同频、团队认知、流程优化、严谨极致。
1、政策同频: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而2023年就处在第三次浪潮中。它由能源结构转型和智能制造组成,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2.0,这就是我们投资的重中之重。
而新能源产业就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代表。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投了理想和小鹏的机构。并以这两家公司为新能源领域的“节点公司”,顺着电气化、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2、团队认知:这里面涉及到团队每个人的认知提升、天花板突破,还有如何真正把大量子弹放到正确的人手里。我觉得我们阶段性做到了,而且我们有信心以后会越做越好。
3、流程优化:在过去三年里,我尝试了很多工作方法,其中有最大提升的就是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我们先定制目标,再去设计、优化、迭代流程。并逼着所有投资和投后的同事都这么去做,这些流程我们经常以季度为单元,有时候以月为单元,来做重大调整。
4、严谨极致:我时常提醒团队要珍惜每一分钱,要对未来空间的判断足够严谨,对后续发展的节奏要有足够正确的预期,就要以这是最后一期基金为底线。
最后,张颖强调:
在现行的大环境内,保持乐观和审慎,同时保持因敬畏让我们生出的责任感,这些终将让我们比所有人都更能接近目标。
END
剧本是不是OpenAI写的?全程回顾奥特曼100小时“宫斗”大戏
我国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概况(附省级、地市级与县区级引导基金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