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科之声】居家医疗未来可期,全科医生大有可为

吴秉宪,姚能亮 中国全科医学学术平台 2022-03-22

本文来源:吴秉宪,姚能亮 . 居家医疗未来可期,全科医生大有可为[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9):目次页 .




医养结合和“9073”的国家政策将居家医疗推向了中国长期照顾(long term care)的前端。广义来说,居家医疗指的是一种能有效整合资源,并且能在居所提供长期照顾服务的体系,例如医疗巡诊、长期照护服务、居家康复、居家营养、心理干预等。随着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试点的推进,居家医疗及护理(home-based medical/nursing care)在相关政策指导和引领下,陆续产出许多在管理模式、医疗模式及服务模式的创新,逐步有效地整合医保资源、民政资源及人力资源,为广大老弱失能长辈提供了住院、住养老院或在家但无人照顾之外的选择。


居家医疗面临的挑战主要存在如何达成“去中心化”的管理,在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存在不同地点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达到有效监管、考核及计算绩效,同时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持续提升医疗护理品质,并解决医病关系、同侪关系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让家属顺心、长辈安心、医护人员尽心服务,尽可能提高长辈的生活品质及生命质量等。进一步说,居家医疗需要的是“关系的管理”,笔者团队在工作中,建立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医-护-长辈-家属的沟通平台,并且在其上进行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同时降低长辈、家属和医护人员沟通的门槛。这种工作理念和国际先进接轨,值得同道思考。


笔者认为,维持团结及高效的工作氛围,以及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度,是任何一个居家医疗团队运营中的重要任务。现在我国广大社会尚未全面理解居家医疗的内涵并接受服务,团队领导者需要在团队中格外注重结合居家医学和实务操作,竭尽全力沟通,并且保证工作人员的薪酬公平合理,在社区中注重宣传和公共平台的建立,尽心尽力听取各方的意见并达成共识。这种领导者的修养要求,恰好符合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工作的核心内涵: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公共沟通、引领社区健康、全面管理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健康需求。


期望未来有更多全科团队加入居家医疗!


作者简介


姚能亮,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医养健康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居家医疗学院(HCCI)首席科学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老年医学系科学家。研究如何在老弱患者家里提供有质量并且负担得起的医护服务,包括居家医疗的效果、质量体系、成本、成本效益、满意度、支付制度、公平性、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问题。2019年10月获得美国居家医学会颁发的The Dan Gilden Creative Investigator Award

吴秉宪,全科医学专业医师,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目前从事居家医疗及全科医学的实践工作及教育,研究领域为居家医疗护理管理及长期护理保险
-END-

-相关阅读-《中国全科医学》杂志青年编委招募
《中国全科医学》严正声明!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继续入编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
推进基层医防融合,改进基层服务质量
加强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建设,推进家医签约服务顺利开展
发热(哨点)诊室: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常态的探索
借鉴典型经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
提升基层全科医生学习力,助推分级诊疗落地


联系我们

官方电话

010-63052088 83525550;0310-2067118

官方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官方网站

https://www.chinagp.net/Magazi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