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丨职场需求怎样的“慈善专业”毕业生?

NGO观察 2022-12-09

以下文章来源于共益资本论 ,作者黎宇琳




在很多人看来,公益慈善就等同于“献爱心、学雷锋”,是一个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公益项目也越来专业,社会对职业公益人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公益慈善行业已经发展成一个可容纳上千万人就业的职场。

根据学者黄浩明的研究,中国社会组织(包括民非、社团、基金会)就业人数在2019年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且在2016年(《慈善法》出台)之后有较快的增长。当然,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不完全一致,但重合度还是蛮高的。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组织人才发展十五年》

学界一般把2008年视为中国公益元年,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公益慈善有一个从边缘到主流的过程,特别是在2019年之后,宏观政策环境出现积极信号,随着中央政府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并发出“共同富裕”的号召,公益慈善行业明显升温,尽管目前体量还不大,但说这是一个“小众的朝阳行业”,应该不会有太多异议。

今年2月下旬,教育部增设“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这普遍被解读为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讯号,也许,公益慈善作为一个专业、一个职业还不完全被社会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中央政府做出了种种制度性安排,“公益职业化”的大趋势可以说已经确立了。

本文想要探讨一个问题:公益慈善行业的职场究竟需求怎样的“慈善专业”毕业生?

时下的公益职场有两个特点:
 
一、对人才的要求起点较高,底色是个白领行业。上海有咨询公司在2014年和2016年做过两次的公益行业薪酬调查,结果显示有20%和24%的从业人员学历在硕士以上,“含硕量”很高,这在其他行业是很少见的(当然,也可能上海是个特例)。
 
二、现有的人才福利保障,包括薪酬体系、职业培训、晋升空间等方面尚不成熟,无稳定支撑。公益慈善行业薪酬较其他行业偏低是周知的,很多有点想法的公益机构打出的招聘启事往往写着:“提供高于市场同类型机构的薪资”,意思就是跟其他行业比是比不过的,跟同行比还能努力一下。
 
简单来说,公益行业对学历要求高,但薪资水平低,从业者需要找到公益本身的意义感,才能长期坚持下去。
 
01
慈善职场需求复杂

国内公益慈善行业尽管只有不到30年的发展史,却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受多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致形成了许多身份认同、目标定位、机构文化有很大差异的用人单位,而这些用人单位多会将“理念认同”视为留用的第一条件。
 
1995-2003年是一个阶段,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这一阶段行业由国际NGO主导,以赋权(empowerment)为核心的“参与式发展”是主流,机构发起人多是知识分子阶层。
 
2004-2007年是一个阶段,随着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许多企业家,尤其是“九二派”的企业家看到了通过公益慈善介入公共领域的希望,纷纷成立基金会,这一阶段交织着精英主义、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色彩。
 
2008-2012年是一个阶段,2008年的汶川地震催生了一场公益启蒙运动,大量草根公益机构涌现,进入了社会组织的野蛮生长,与公益慈善事业狂飙突进的时期,构建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这一阶段的主流思想。
 
2013-2016年是一个阶段,中办9号文件下达,市民社会再被提及,业界转向专业主义——草根机构、企业基金会的合作变多,“公益市场化”成为主导思想,在这一阶段,公益机构被要求与企业对标,大量商业管理经验、惯例、评估方式被引入。
 
2017年至今是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随着《慈善法》实施,“共同富裕”的提出,政府部门对公益慈善行业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由政府主导的“公益创投”、购买社会服务也大幅增加,如何配合政府的大政方针,与各级官办慈善机构进行合作是公益从业者必须要考虑问题。
 
上述各个阶段,均有代表性的机构留存至今,其中有一些已经改弦易辙,但也有一些仍然坚持原来的方向,又或者理念不变,但根据现实环境调整了业务方向。如何识别不同机构的底色及具体的要求,是公益职场新人一个高难度,却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此外,公益慈善组织不仅有文化理念的分野,不同类型的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很不一样
 
小一点的,如非公募类型的社区基金会,通常人不多,工作重点是做好一到几个能影响到社区的项目,并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资金来源往往有70%以上来自基层政府,如何执行项目、做好报告,与政府部门有良好的沟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大一点的,如有公募资质的机构,当前一个工作重点是整合更多的一线公益机构,并将小机构的故事转化筹款产品,因此在团队结构中筹款专业的人员较多,筹款人员是否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筹款平台,做好品牌传播,并与公众、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很关键。
 
家族慈善近年逐渐活跃,家族性质的基金会也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在这样的机构中,创始人的个人需求往往会成为机构的主营业务,比如,有些老板小时候读书困难,很可能就对助学类的公益项目特别热衷,这话要求机构员工要有从无到有为其发起一个项目的能力。这可能需要做大量的行业扫描,读很多分析报告,但老板的对某个方向的热情未必会持久,如果老板的想法变了,员工也得原地急转弯,并快速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
 
企业基金会也是一个热门的就业去向。现阶段的企业基金会,多与企业的CSR部门,或者公关品牌部门合署办公,这很考验从业者的跨部门沟通能力,不仅要跟本企业的各个部门沟通,也需要对外与政府、企业上下游,乃至社会各界联动,对综合能力、视野见识的要求很高。
 
另有许多研究、咨询、传播等专业类的公益组织人才需求各有不同,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02
“慈善专业”先天不足

 

根据新近出版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国内公益慈善教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98-2011年的“萌芽期”、2012-2018年的“起步期”和2019之后的“加速期”。

 

图片来源:《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

 

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慈善教育光是“萌芽”就花了13年,这证明学界很早就意识到这个事情是重要的,但一直缺乏发展的动力,为什么缺乏动力呢?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行业需求。所以在第一阶段,高校的慈善课程多是给已经在慈善岗位上工作,却缺乏相应专业知识的“老同志”准备的。

 

比如在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了加强与部委的合作,专门开设了MPA民政部班,授课对象主要是登记管理机关的公职人员。

 

直到2012年,在北师大珠海分校才有了国内第一个有明确行业人才培养目的的慈善专业,不过那其实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专业设置,只是一个本科辅修的学位,学生到大三之后可以选修那种。尽管如此,“北师珠的慈善班”还是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在办学的8年间,为公益慈善行业输送了不少科班人才,据说是“供需两旺,捐赠人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学生在公益行业已经有一些阶段性成果。”

 

但是,随着北师大珠海分校“升格”为北师大珠海校区,原本独立办学的北师珠并入北师大本部,“二本变一本”,办学定位发生变化,2020年6月,校方宣布不再开设公益慈善管理方向的辅修专业,不再接收学生修读。

 

并校而停掉一个专业,看似偶然,但放到大的时间维度去看,却又是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慈善专业在21世纪的头个10年明显不受重视,即便就业反响不错,在高校决策者的眼里依然是一个非主流的专业,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一有变故,说放弃也就放弃了。

 

所以说,今年2月教育部增设“慈善管理”为四年制本科专业,对于公益行业而言是个很大的利好。

 

不过尽管如此,目前高校慈善专业教育仍有许多不足,基础十分薄弱。据《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本科专修模式的主要瓶颈在于师资力量不足,缺少配套的教学资源;兼修模式的主要瓶颈包括青年教师科研考核压力大、投入项目精力有限,部分项目学生的时间存在冲突,面临参与可持续性的挑战等。


一个很有张力的现象是,公益慈善行业十余年来跌宕起伏,而高校慈善教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都不稳定。




 

03
两个建议:


 一、“术”的学习要重视

 

不少高校教育者认为,本科教育主要给为学生做一些“道”的熏陶,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技术都是细枝末节,学生出去工作后很快能学会。这在前工业时代是OK的。因为那时的工作是简单的、稳定的,往往按章操作即可;而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工作是复杂而不确定的,部门的边界是模糊的。慈善管理岗位也是这样,往往是机构的人不多,却要与社会方方面面打交道,眼界视野固然不能窄了,专业技能也必须得有,才能在跨部门的协同中赢得尊重。

 

我们前面说到,公益慈善组织文化各异,类型众多,要求不一,但有几种技能是在不同的机构都用得上的:

 

1.捐赠人反馈能力。并不是每一家机构都需要去筹款,但绝大多数机构都需要做捐赠人反馈,告诉捐赠人,这个钱是怎么花的,要做统计、写报告,如果有外部的项目执行方,还得引导执行方给出反馈和报告。


2.项目策划能力。“项目制”是时下大多数公益机构的基本运营思路,若非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策划人需要做大量的行业扫描,读很多分析报告,背后是对快速学习能力的要求。


3.品牌传播能力。一些有财力的机构会有外部的品牌团队作为支持,但许多小机构需要员工身兼多职,对接媒体、撰写通稿、乃至于摄影摄像。


公益慈善属于是一种非常强调实战的职业,就好比游泳,在岸上学再多的知识,到水里也不一定浮得起来。因此,在读学生多争取到校外实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并不是鼓励学生早早地“混江湖”,而是应该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在做中学,并把实际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促使教学相长


二、三大价值脉络要了解

 

今天中国的慈善的价值观至少有三条重要的脉络,第一种来自千年的传统,儒家的“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种种想象,这样的传统在中国有根基,且很有生命力的,慈善管理者必须要和这条脉络相接。

 

第二个是政治性逻辑,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慈善在中国的实际运作逻辑与欧美大有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慈善是在政府主导下,作为第三次分配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路径。这并不必然与民间慈善的逻辑冲突,但其中的张力,需要有智慧地加以平衡。

 

第三个是市场的逻辑。与经济发展的逻辑相似,公益慈善行业也必须让人们自由行动,用脚投票,并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业界此前有“公益市场化”的思潮,虽说市场的逻辑未必适用于公益慈善的方方面面,但市场逻辑激发了这个行业的企业家精神,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三个价值逻辑,缺了一个,我们对公益界就是不全面。好比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说是水管,摸到大腿,说是柱子,其实也都没错,但若不做全面了解,终究是不得要领。


当然,这几大逻辑背后都有庞大的理论体系,想要全部精通也不现实,但相应地有所涉猎,读上几本代表性、框架性的著作,即便是一知半解,也能打个底子,届时在进入职场时,就不至于出现“每个字都能听懂,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窘迫状况,就能争取到进步的空间和机会。





▲“大学选专业,公益慈善有前景吗?”,点击图片了解直播活动详情


如何从多个角度看“公益慈善”类的专业?大学报考该专业是否有发展前景?未来这些学校将会开展哪些课程?……


6月30日,发展简报特别邀请了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践者,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答疑解惑。



欢迎您加入微信群

届时我们会发布直播链接

期待您的加入

▲扫描上方二维码,畅聊“公益慈善教育”





推荐阅读


中国社会组织:由重数量发展转向重质量发展人道主义援助:如何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拯救生命?从布尔迪厄到无国界医生,看商业模式如何助力社会组织发展援助预算大幅消减,英国NGO“走出去”面临窘境斯坦福医学院数字医疗团队:社会组织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角色如何在抖音做公益
公益组织数字化,务必了解这4个问题
岩松:借势第三次分配,善因营销正当时李莹律师:女性拥有的“现在”,来之不易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