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没上市的公司说要活下去。
结果,4000多家上市公司一听,活不下去了。
没上市的那家公司叫华为。
就在任老板喊出,未来三年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的第二天;
上证指数、深圳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齐刷刷一片绿。
已获得视觉中国使用授权
老任说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寒气有没有传递到,我不知道。
但阿拆明白一点,“活下去”将会是未来的一种新常态。
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但是从房子和钱出发,阿拆的答案是:货币超发时代。就在这周,顶着M2持续上涨的压力,央妈再次一次性降息15个基点: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之下,央妈紧急降息,是对楼市的一次定向输血。细心的人会发现,早在上上次降息,央妈在答记者问中就曾回复:顾名思义,社会货币总量合理充足,整个经济体系不差钱,但是为了修复经济基本面,不得不又放水。即,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总体产量=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总体需求量。
在长期中,货币总量M的超发,并不会带来货币流通速度V的提升;
P的增加,就是我们通俗中所说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类似我们通常说的钱不值钱了,小时候5毛钱能买1根冰棍、1块钱能吃一碗米线。
如今5毛钱不知道能买个啥,吃一碗米线要10块钱左右,甚至更贵。
资本逐利,多余的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流入资金蓄水池,即股市、楼市等。若在每一次股市或者楼市的红利期,你都不小心进入了,那么恭喜你确实赢在了起跑线上一一享受资产的跃升。而每一次都死守工资,入不敷出的打工仔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资产,自然就只能一直维持活下去的现状。长此以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的通货膨胀,资产的一次次推高,贫富差距就越来越明显。于是,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出来了,自然就无形中引发了资产的重新分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买房,除了有稳定的家的概念,还想要资产保值增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炒股,除了有一夜暴富的幻想,理想之下更有想要跑赢货币贬值速度的心。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不要喷,我并不是要你买房或者不买房,只是在跟你说明房子与钱之间的隐藏关系。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开头任正非的这一次喊话以及对未来3年的预判。当我们抛开追求热度的盲目、跟风喊口号的爽快之后,你会发现:老任的全力以赴、严守过冬,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草木皆兵之后的哀感顽艳。就地产而言,“活下去”这个词,源于2018年的一场万科大会。当年,现场红幕围布,活下去的字眼从四面八方冲击着所有人的视野。2018年是过去10年最糟糕的一年,但也会是未来10年中最好的一年...2021年12月,旭辉创始人林峰挥笔写道:房地产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未来要做好过“苦日子、紧日子、难日子、穷日子”的准备...2022年中报季前,宇宙房企碧桂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反思到:行业很艰难,BGY也无法独善其身...然后,制造了销售额持续下滑、房企接连违约暴雷、集体断供、提前还房贷潮...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时候看戏的,居然比感同身受的还多。
当我们,试图跳出房子、跳出楼市、跳出地产,才发现“危机”已经或者还在陆续爆发。外贸鞋服类行业,在2015年那波通胀推动下,已经走过了近7年的低谷岁月;
兴盛百年的石油行业,2017年开始,不得不承认江河日下的事实;纵横捭阖十年的教培行业,在去年终于禁不住风霜倒下;
如今,地产的下游行业,家具类平均一天就有200多家公司,从世界上消失...是的,时代真的变了,各行各业的我们都要习惯未来许多年的“活下去”...在前行的路上有一种勇敢叫做,即便从一开始我就看到了结局,但在命运的分岔路口,依然选择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直面暴雨和洪流...扫一扫图片,备注区域/房企(中介勿扰),添加小编微信,加入旧改、楼市讨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