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辛庄课堂首期班5月26日相聚吴堡
窑洞是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也是中国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窑洞自古以来经历了穴居——简陋的黄土窑洞——寒窑——砖瓦窑洞民居几个阶段。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窑洞可划分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
靠崖式窑洞(崖窑)靠崖式窑洞是最常见的窑洞形态,分靠山式和沿沟式,即沿着崖头或沟边挖掘的窑洞。利用不同的地形,可以呈“一”字,“L”形,”n”形。靠崖式窑洞依靠山崖,一般都沿等高线布置,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些山坡可以布置台梯式窑洞,形成层层退台,底层窑洞是上层窑洞的前院,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节约了土地。沿沟式窑洞是靠崖式的一种,是在沿冲沟两岸崖壁沿基上部黄土层中开挖的窑洞,很多在窑脸和前部砌石,进深方向利用黄土崖。虽然沟谷较窄,不如靠山窑洞视野开阔,但在风沙弥漫的秋冬季节,却显示出避风御寒的优点。
典型的靠崖式窑洞仿佛一幅生动、诗意的建筑雕塑,近看立体可触,有复杂优美,层叠细致的窗棂,有鲜艳多彩的窗花,有成串的辣椒和玉米挂着,有石墩石槽,有黑釉色的瓷罐,有原木制的桌椅板凳;远视又浑然遁形,整个窑洞隐藏于黄土层中,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与山地融为一体,是灵活的“减法”建筑。当这样的靠崖式窑洞成为群落时,气势恢宏,最能充分体现人、窑洞、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共生。笔者此行到访的山西碛口古镇是依循山势开凿,随坡而变的靠崖式窑洞群落的典型。这里的窑洞无论哪种类型,都回归山体自然的怀抱,充分体现了人生于自然,而回归于自然的初衷。在碛口古镇,传统的对称性在民居建筑中被打破,在不干扰窑洞之间互相联通的秩序之下,用照壁院墙对院落空间进行重新划分,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把建筑与自然山水之美结合起来。街巷大多平行于山势的等高线,院落分布于街巷的两侧,整个窑洞聚落呈缓急不等的阶梯状分布,居上者,依山就势为靠崖窑洞院落;山底平地多的地方,多建独立式窑洞院落。
尤其让我赞叹的是,拾级而上,一座座窑洞层层退叠,最高的有五层窑洞,着实是“你家的屋顶作我家的院子”。邻里之间也呈现出一种紧密而和谐的景象,村内户户相通,每层窑洞的两侧都设有隐蔽的石梯或侧门,可通向上一层的屋顶,或者左右的院子。整个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这也符合碛口的功能需求。当时骆驼和马队可以通过多种路径进入古镇,商铺、钱庄、客栈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连通的门洞互通有无。当年,作为商业重镇的碛口古镇,繁盛时期每日有几百只船往来停泊,数以千计的骆驼骡马驻足装卸,大批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货物沿黄河而下,源源不断运至碛口,仅麻油一项,每天就卸几万斤,然后再用骆驼、骡马运到太原、晋中、北京、天津、汉口等地。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童谣:“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可见当时碛口往来货物的吞吐量之大。
我在碛口街边墙上看到了好多块厚度不一、面积不等的黑油疤,据说当年搬运工人搬完油篓后,常常把沾油的手往门上、墙上蹭一蹭,天长日久,就留下了一块块痕迹,成为见证碛口繁荣昌盛的“油化石”。①
①《古镇碛口乡土建筑》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9-1
碛口的繁荣衰落与晋商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历史上屡创商业奇迹的山西商帮,从明初到民国初年,叱咤风云五个多世纪,树立了驼帮、船帮、票号、大院和茶叶之路等五座丰碑。碛口作为商业重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来坐地设店,鼎盛时期,全镇仅各类生活服务性店铺就有三百多家,除原有的大车店、客栈、运转商号、酒馆、首饰店、百货店,还产生了票号和当铺,甚至连妓院都为来往的商人“配备”齐全了。
碛口有着超前的建筑规划:这里背靠卧虎山,紧邻黄河与湫水,前低后高,随势而建。分为中西东三条主街,其中西市街是清朝至明国初年碛口粮油货物的集散地,而中世街集中了当年的当铺、银行等金融商业机构。与主街基本垂直的十几条小巷不仅承担着交通的任务,而且也是重要的泄洪道,遇到大雨,山洪自上而下直接排入黄河②,窑洞安然无恙。
② 碛口古镇壮美流凌,如画窑洞
同样是靠崖式窑洞,与碛口古镇一水之隔的李家山景致又有所不同。当年晋商做生意通常不带家眷,李家山就是在碛口发达了的两个富商为家眷修建的别墅。据记载,李家山曾有两家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在碛口开“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开“三和厚”,他们之间不断攀比较量,在数百米的土坡上立起一座座精致砖窑。
李家山形似凤凰,两条小沟在村南汇合后注入黄河,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个山坡仿佛凤翼。整个聚落依山而建,街道成不规则的之字形,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整座山坡度约40度,时而看到挑着一担红枣的居民飞快地走在狭窄陡峭的小路上。据专家考证,李家山民居总共有四百多孔窑洞,既有简陋的原始穴居土窑洞“一炷香”,也有奢华的清代建筑群,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的窑洞尤为多见。李家山和碛口的窑洞和陕北的窑洞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建筑的装饰上更加讲究,蕴涵文化气息,这大概同过去山西商人的财力和走南闯北的眼界有关。
村内现存清代建筑群以明柱厦檐高圪台窑洞四合院为主,即上、下两层都插有锁头以遮蔽厦檐,这既使窑口上方的土质避免受雨水的侵蚀,同时提供了遮阳。厦檐前方有一排明柱支撑,下面带有石鼓型柱础。门前筑有五尺宽三或五级台阶,窑洞被架高约一米,更突出窑洞的体量。虽然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相比黄河对面用料素朴的陕西窑洞,山西窑洞中夏檐与前廊的添加、精致的砖雕与门楼、更为多彩的装饰都体现其对中原汉文化的元素吸收和创意。
村落的规划亦颇有讲究,因为黄土高原土层结构天然易崩塌,而雨水冲刷是造成山体滑坡的重要诱因,李家山修有大小石质排水沟。村内的道路不强调整齐划一,而是沿着山体兜兜转转,整体结构既宽松又严密,有“形散神凝”的风格。道路自由发展,每增加一层窑洞就设置相应的坡道或土楼梯,从山底第一层建筑算起,层层叠起的建筑共达十一二层,整体看起来像是浑然天成的立体村落。更重要的是,这里与世隔绝,没有受到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仍然保持着原有的质朴模样。 下沉式窑洞是由地下穴居演变而来的,是从地面上向下开挖出的窑洞。因为在黄土高原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地,在没有天然的山坡、沟壑可以用来开挖靠崖式窑洞时,人们便就地挖掘下沉式窑洞。这些窑洞大都掩盖在地表下面,在百米之外不容易发现。“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它们成排而列,南侧留门,门前有树,院子中间留有天井。窑顶平整,只有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楚院内的面貌。
这种窑洞要在地面上先挖一个凹陷的方形大坑,并使其四面垂直作为开挖窑洞的崖体。然后再像开挖靠崖式窑洞一样,在四面垂直洞壁上向里水平地掏出若干口窑洞。形成一个由四面窑洞组成的位于地下的院落③。
③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下沉式窑洞院落的深度,即院落地面到上面天然地面的高度,一般以10米左右为宜。太深出入不便,太浅窑洞顶部不结实。院落的大小以长宽各9米或长12米宽9米两种形式最为常见。其院落的四面墙壁上都可以开挖两到三口窑洞。分别作为厅堂,卧室,厨房,储藏室,牲口房等。
下沉式窑洞出入口形式多样,方向也因环境与风水有所不同。一般从易到难分别有直进形、曲尺形、回转形、雁行形四种。雁行形出入口有两个九十度的转折;回转形出入口也有两个九十度的转折,但方向却与雁行形完全相反;曲尺形出入口有一个九十度的转折;当房主的命向与大门方向完全一致时,就采用直进形出入口形式。日本的青木志郎、茶谷正洋教授在《中国黄河流域窑洞民居研究》一书中对窑洞的入口做了很细致的解析。
下沉式入口(从左至右: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雁行型)|蒲肖依绘女儿墙是下沉式窑洞的亮点。女儿墙是在下沉式窑洞院落四面墙的上端,也就是与地面的平行处的砖砌花墙。形成下沉院边缘的标记的同时,可以阻挡雨水流入院内,也防止地面行人不小心跌入院中。如遇特大暴雨,窑院内不能承受时,还可以用院内的渗井疏散雨水。渗井一般深度在10m以上,上面盖着一个碾盘。平时可在井内阴凉,可放置蔬菜,瓜果等保鲜。 独立式窑洞是窑洞与砖房混合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称为覆土建筑,常见的有砖石、土基和其他类型。
独立式窑洞是三种窑洞中最高级的形式,也是造价最高的一种。在传统的独立式窑洞中,建筑最好的要属山西平遥县。平遥民居一般是院落的形式,在这个院落中一般只有最重要的正房是窑洞,厢房和倒座房往往是单坡房顶的房子。这种窑洞式的正房就是独立式窑洞,并且多为三开间,当地人称为一明两暗,也有少数为五开间④。
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故布局灵活,可形成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窑洞混合院落,应用非常广泛。独立式窑洞可建单层,也可以建为楼。若是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为“窑上房”⑤。这种窑、房组合的建筑利用了平房采光通风好和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非常适宜居住。
另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新式窑洞宅院,比如位于陕西米脂城东北部杨家沟的马氏庄园“新院”。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领导曾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共计600多人,在杨家沟居住了4个多月,指挥了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并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
毛泽东、周恩来栖居的马氏庄园是一块窑洞建筑的改良派瑰宝。杨家沟马氏在陕北是拥有十万亩土地的地主集团,马氏庄园于1929年开始修筑,于1938年建成。
建筑师马醒民是马家后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留学西欧和日本,建筑的形式也受到他游学经历的影响,汲取了西方拱顶,哥特式尖顶还有日式合院三种不同风格的东西方建筑风格,并和陕北窑洞文化珠联璧合,使得传统的窑洞建筑呈现出别样的意趣。毛泽东曾称赞道:“这个人真正懂建筑”。
这座马醒民亲自设计、监修的私宅“新院”,需要经过一段蜿蜒的坡道,通过一个坚固的城堡式寨门才能到达。新院背靠三十多米的崖壁,11孔窑沿一字排开,前后交错。深檐挑出,下面的挑檐石雕刻有简洁的飞龙祥云图案。内部的窑室各自相通,分为寝室,书房和会客室。为了生活方便,室内不仅设有拱形卫生间,还有暖阁和壁柜等。院内花木茂盛,有石桌石椅供纳凉休息。危险时还有地道可通向山顶。先要找人看风水,择地形。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影响着窑洞的落地选址与布局。按照风水理论,一块吉地大体上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最好再有“朝山”、“龟山”、“蛇山”。窑洞门口要对实山,不能对山沟,以使家宅平安,家庭殷实。这种理想山势,在平原并不易找到,而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却不难见到。按照风水原理确定了窑洞的方位之后,挖地基确定窑洞的类型是建造窑洞的首要。考虑到建造成本和节省人力,一般边挖土边用手推车就近填埋沟洼。过去人们修窑洞只有利用农闲时机,一家老小、亲戚邻居齐帮忙。地基的形状挖成以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做“刮崖面子”,用技巧在黄土上刮出各种不同的漂亮图案。
当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窑洞大致成型,就开始了“打窑洞”的步骤。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打窑洞时候要防止土中水分过大导致坍塌。窑打好后,接着就是“剔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平整。等窑洞晾干之后,就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泥”两到三层。泥窑的泥不能用湿土,必须要干的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窑泥完之后,需要安门窗,一般是一门两窗,门上高处安高窗,低窗安在门并列处。窑洞的窗棱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横竖组合,千姿百态,好象以窗为框的一幅幅图画,成为朴素窑洞唯一的表情。有的弯曲如草叶,有的形成吉利的万字图样,更多的是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有机排列,交错对称。
当拱形门正中最后一块砖放上去,一孔窑洞就全部完工了。完工时要举行很隆重的庆贺仪式,主人会在门口贴对联,院子里放鞭炮,还将窑洞内外贴满喜庆的剪纸。村中亲朋好友一同前来贺喜助兴。一院窑洞正面挖窑三至五孔,侧面根据地形可挖一至三孔窑,前面为院落,三面筑墙,最后再修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身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为长辈居住。窑腿上多有两小窑,左边为敬祀天地的神祗;右边为敬祀土神的神祗,逢年过节祈福保平安。通常一个四孔窑洞有20多平方米大小,窑洞纵深靠墙处有一个大炕叫掌炕。而窑洞内在靠窗的地方称为前炕。无论掌炕还是前炕,在炕的一头都连着一个三孔灶台,平时便在这里烧火做饭。由于灶火的烟道曲折通过炕底,所以冬天炕上十分暖和。
左:山西碛口古镇窑洞内部,右:陕西米脂县杨家沟窑洞内部|蒲肖依摄炕、灶都已修好后,灶台上方的壁上一般还开挖一些方形的可以摆放物品的凹洞,权当壁橱,放些油盐酱醋等杂物。室内一侧墙边立着一排高低不一的粗瓷缸,用于贮水、装粮食和咸菜等物。四周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挂历、年画。特别是在炕周围的三面墙上约1米宽的地方,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漂亮的纸和由各种烟盒纸拼贴的画,他们称之为“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 还可以保持清洁。
蒲肖依
1989年生于北京,
青年建筑学者。
本科毕业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曾经在纽约贝氏建筑事务所(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工作,现为数字王国虚拟建筑项目负责人。
辛庄课堂首期班招生圆满成功!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