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谁?与安藤忠雄、三宅一生齐名的日本创作者

看经典设计的 安邸AD
2024-10-05




1970年,仓俣史朗与其设计的“不规则形式的家具“SIDE1/SIDE2”的合影,由摄影师Takayuki Ogawa拍摄。


即使已经过去30多年,人们依然对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Shiro Kuramata,1934-1991)的早逝感到无比惋惜。作为一名设计偶像,他不依附于东方或西方审美,在材料和新科技的加持下,呈现出独属于自己的活力与轻盈,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自由。

1976年,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邀请仓俣史朗打造自己在东京的首家专卖店,二人保持长期合作,也正是三宅一生,把仓俣史朗推向了世界。

仓俣史朗为Soseikan住宅打造的餐椅,该住宅位于日本关西地区兵库县,其建筑设计师是安藤忠雄。


出生于东京的仓俣史朗在东京理工接受了建筑和设计专业训练,后求于学桑泽设计研究所,专攻柜体制造工艺。他曾经在东京Teikoku Kizai家具公司就职,负责家具生产。1965年,31岁的仓俣史朗成立了同名工作室。他和他的朋友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建筑师矶崎新和安藤忠雄,这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出生的一代创作者,用才华改变了世界对日本设计的看法。日本战后的百废待兴让他们有了表达自我的机会。

仓俣史朗一生涉足300多个风格鲜明的室内设计项目,图为1989年他为时装设计师菱沼良树设计的展厅,由摄影师Mitsumasa Fujitsuka拍摄。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新技术和工业材料提供了无限可能。仓俣史朗将目光转向亚克力、玻璃、铝和钢网,用它们创造透明和轻盈的物体。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计了300多个室内项目和大量的家具产品,它们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其所处时代的精神。这些充满感觉和记忆的空间氛围,深深烙入人们的感知中。

仓俣史朗诸多经典作品的手绘图,包括“不规则形式的家具“储物柜”、“月亮有多高”扶手长椅、为孟菲斯设计的“特拉佐”桌子等,大致绘制于1986年。图源:M+


“月亮有多高”扶手长椅诞生于1986年,采用镀镍不锈钢网制成。图源:Friedman Benda


在仓俣史朗的“魔术”里,极简的现代之下藏着日式的简洁与优雅,却又有一种如同来自梦境的不真实。不起眼的亚克力、刨花板,或者用于加固石膏的钢网,这些普通材料到了他的手中变得珍贵,被赋予功能之外的意义。 
















仓俣史朗在日本静冈市设计的Comble酒吧,酒吧依然保留着设计时的原貌,是仓俣史朗为数不多的“幸存”室内作品。摄影:Nacasa & Partners

Oblomov酒吧是仓俣史朗为Aldo Rossi在福冈建造的Il Palazzo酒店所设计的室内空间,独具新意地采用了刨花板和亚克力材料。摄影师Mitsumasa Fujitsuka拍摄于1989年。


让人唏嘘的是,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洪流里,仓俣史朗留给后世的魔术消失在岁月里。在那家以美国艺术家Donald Judd的名字命名的酒吧里,墙壁上衬着不锈钢管,场内布置了白色大理石舞台和亚克力座椅,这一切似乎能把人高高举起,使其漂浮在半空中。Cazador餐厅里令人 摸不着头脑的影子画、用光滑的白色瓷砖和镜子构成的Milk时装店,以及极具未来感的Esprit香港分部都早已不复存在。 

清友寿司吧毗邻东京新桥酒吧区,黄昏时才开始营业。深灰色的钢板外墙沉稳朴实。进入室内,暖光流溢,双层拱形天花板由亚克力和杉木饰板组成,寿司吧台则采用了花岗岩。空间设计的明暗反差、线条流动、质感对比,充分展现了倉俣史朗对材料和形态的感知。如今,这座寿司吧从东京完整“移动”到了香港M+博物馆。图源:M+;摄影:郑乐天


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些项目为仓俣史朗赢得了国际声誉,让人们意识到其令人惊叹的原创性。幸运的是,清友寿司吧在英国收藏家Richard Schlagman(Phaidon出版社前出版人)的慷慨解囊与捐助下,得以整体拆卸、打包、运输并安装重组,以装置的形式重现于香港M+博物馆。

M+在2014年收藏清友寿司吧,并与Ishimaru株式会社紧密合作,拆卸、修复和重新搭建这件作品,从东京移送到香港。Ishimaru株式会社由石丸隆夫创立,是仓俣史朗在世时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图源:M+;摄影:郑乐天


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张俊杰曾与我们分享:“当我们偶遇收藏清友寿司吧的机会,就决意要牢牢把握。通过收藏整个空间,我们再现了仓俣史朗的平面设计(店铺招牌)、室内设计、材料运用,也让工艺得到了记录与传承——我们请到当时负责建造寿司吧的日本施工团队在现场进行搭建,博物馆的策展与施工团队也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当观众走进这个空间,看到拱形的屋顶的曲线、感受其中的氛围,这跟看文献、图纸是截然不同的。”

















上图:仓俣史朗与Ettore Sottsass。摄影:Takayuki Ogawa;下图:采用阳极氧化铝和亚克力设计而成的花瓶,如同易碎的雕塑品。图源:M+


仓俣史朗还有一个著名的身份——他是意大利孟菲斯设计团体中唯一的亚洲面孔。1980年,他遇到了意大利设计师Ettore Sottsass,随后加入了孟菲斯,两人的友谊也传为佳话。Sottsass早就注意到,在日本这个国家,新的“游牧民族”习惯了生活在信息流、乌托邦和转瞬即逝的幻想中。在他看来,仓俣史朗的想象并非一种风格,而是对城市当下情绪的精准描绘。

仓俣史朗著名的羽毛凳,由树脂、羽毛和金属铝组成,这件设计作品诞生于1991年。图源:Friedman Benda


就连仓俣史朗本人似乎也抱有相同的看法。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作品能幸存下来,而总是把它看成一个易碎的、短暂的存在。他把大部分费用花在拍摄其所完成的每一个项目上。多亏了摄影师Mitsumasa Fujitsuka的记录,我们才有机会见识他在设计上的天才之处与原创性。 

设计于1988年的“布兰奇小姐”椅,铝腿支撑的透明亚克力椅 身中嵌入了人造花,用以致敬《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仓俣史朗生前的长期合作伙伴Ishimaru株式会社一共制造了56把,来纪念1991年因病去世、享年56岁的仓俣史朗。


幸亏还有那些非凡的家具遗产,被珍藏在世界各大顶级设计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拍卖行里。佳士得在2007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65万英镑的价格售出了一把“布兰奇小姐”椅,这把设计于1988 年的扶手椅让仓俣史朗闻名于世。用管状铝腿支撑的亚克力材料构成了椅子本身,廉价的人造花漂浮于其中,象征着《欲望号列车》主人公布兰奇的虚荣和悲剧色彩。注视这把美丽的椅子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在上面投射出自己存在的形象。

上图:仓俣史朗在1968年设计的Pyramid金字塔抽屉柜,透明的亚克力外壳加上17层黑色亚克力抽屉,如太空般神秘。下图:设计于1970年的红色旋转柜,由意大利家具品牌Cappellini生产制造。 


1976年,仓俣史朗与Glas Italia合作设计了玻璃搁架和茶几,极致简约的结构凸显了玻璃的剔透与韧性。


今天,当你目睹Cappellini生产的Pyramid金字塔抽屉柜时,很难想象它是源自1968年的设计。透明的亚克力被做成金字塔形状,层层叠叠地放着17层用黑色亚克力做的抽屉。它们如同太空般神秘遥远,又如一件现代雕塑,好看实用。仓俣史朗不想制造已经存在的家具,他的世界里充满了神奇的隐喻和意想不到的情感共鸣,用透明和色彩轻描淡写地记录下一个时代的缩影。
















部分图片来自 | ©Kuramata Design Office、

Mitsumasa Fujitsuka、Takayuki Ogawa、M+博物馆、Cappellini、Glas Italia、Friedman Benda

撰文、编辑 | Since

新媒体编辑 | 陈桑雨

视觉设计 | 大仙

一对夫妇的椅子实验


独居“鬼庄”40年的欧姬芙:一个人画画、写信、盖房子

Eero Saarinen,把现代主义引向新维度


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这本《安邸AD》夏季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邸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