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摩托车骑行的夫妇,在桂林17年的宅子中收藏石雕、耕耘花园
庭院的风景四时变换,桂林特有的喀斯特山脉勾勒出远景,老旧的石门具有仪式感地矗立在流动的风景之中。在现代简约的空间中,风格混搭的家具、当代艺术家的画作,与散落在各处的古老石雕展开跨时空的对话。在丰富的三维空间之外,时间是构成这个家另一个最动人的维度。
主人陈小平与太太王艺晓,陈小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在高校教授设计近30年,并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智威同创,涉足房地产、私人住宅、酒店会所、办公空间等多个领域。王艺晓在做软装配饰的过程中产生了独到的见解,是事务所的最佳搭档。
早在1987年,四川人陈小平从四川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室内设计专业)毕业之后,就因为工作分配来到了桂林,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他由衷热爱的第二个故乡。
陈小平在高校教授设计近30年,后来还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智威同创,涉足房地产、私人住宅、酒店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桂林是一座慢节奏的宜居城市,怀抱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正符合他率性洒脱的个性,也一如他为自己和家人设计的这栋私宅,舒适写意,在古与今、都市与自然之间切换自如。
主人为客厅设置了火炉,冬天时烤火,大理石地面也不不再冰冷,亦可围炉煮茶。
多年以来,陈小平对设计的理解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家的风格也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他属于中国最早开始接触室内设计的那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设计产业从发端到发展的各个阶段,也经历了自身多年的摸索,现在陈小平对设计的理解更成熟也更自信。在他看来,程式化的风格或符号化的形式早已不重要,他希望自己的设计更像是从生活里、从特定的场域里、从时间的河流里自然地流淌出来。
客厅内,居中的一堵墙上嵌入一扇来自印度的拥有精美雕刻的古老木门,旁边是一尊出自明代的雍容典雅的观音造像。
陈小平和家人现在生活的这栋住宅其实是由两栋相邻的楼拼接起来的,茶室所在的这栋楼是一家人已经住了17年的老楼,与茶室隔空相望、位于另一侧的客厅所在的那栋新楼其实是六年前邻居搬走之后购入的,打通了中间的墙,并进行了大幅改造,由此合并为一栋住宅。
开放式厨房与餐厅相连,通透宽敞,同样与室外景致相连通。鲜切花是女主人在庭院中种植的绣球,枝条优美地垂坠着。
一栋住宅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值得珍藏的时间记忆,陈小平希望新空间的存在是对旧空间的延续,不能只为了求新而造成割裂,这意味着太激进的手法并不合适,所以,旧空间中以石头和木材构建的底色与框架在新空间中得以沿用,老派建筑典雅怀旧的气息不露痕迹地蕴含在新空间中,而家具、配饰和艺术作品等软性陈设倒是可以随着主人的心境常换常新,且保持和谐一致的调性。
陈小平在家工作的书房。酸洗黑色大理石墙面透出自然斑驳;黑色高柜上安放着来自艺术家杨述的画作;现代雕塑与古佛造像并置;书籍、文房与艺术品丰富。沉稳宁静的空间,让人可以凝神于案头,家人们亦可在此一起工作、学习、倾谈。
在设计中,陈小平最看重的是“时间的维度”。“一切留下来的都是我的人生经过时间洗刷之后沉淀下来的。院子里的每块石头放在哪里,也都是我仔细考量过的……”
在这个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一种当代视野下展开对于中国传统的再发现和再利用。整个空间设置了足够的留白,让不同的物件聚集于此,发散各自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一个空间里、在一种生活语境下,带着不同时代和文化烙印的物件,以一种颇为讲究的方式杂糅并置。
茶室中有岁月痕迹很重的佛造像、来自丹麦的幽灵桌、来自杨述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构成了空间中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的诠释。
在茶室一角,白墙上挂着一幅出自当代艺术家杨述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多彩而活泼。旁边与之并置的是一尊来自中国明代的佛造像,庄重肃穆。空间高挑、布置着各式现代家具和灯饰的客厅中,居中的墙上嵌入了一扇雕刻精美的古老木门,来自印度;旁边则是一尊出雍容典雅的观音造像。这些彼此迥异的物件形成交融映衬的世界主义风景,美得动人心魄。
茶室中的主人位,这里是陈小平最常待的地方,从这里望出去就是养着锦鲤的池塘院落,远处是植物茂密的远山。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收藏石头、瓷器、茶器和古玩。我发现其实假的东西不少,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个过程加深了我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审美风格和文化的了解。后来,我开始喜欢上收藏老石雕。中国的石雕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收藏了很多老的佛像,它们多为明代左右的造像。其中很多都少了头部,或存在其他部件缺失,但那种残缺美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它们曾经带着宗教意味,如今,在这个家中,在我眼里,它们就是纯粹的艺术杰作,并且拥有自然造就的皮壳和包浆,拥有漫长岁月赋予它们的气场和能量。”
庭院以石门为取景框,做了三道门,形成一种从始至终贯穿的次序感。第三道门作为花园的边界,与远处的山脉和天际线形成诗意宏伟的辉映。珍贵的日本黑松是庭院的焦点所在。
除了收藏价值很高的石雕,陈小平也收藏各种相对平凡的老石门。“这些石门都是原封不动地从四川的一些民居上拆下来的,以前的房子是夯土墙,配瓦顶或草顶,朽了之后就被处理掉了,唯一有回收价值的就是石门。以前的人回家时要穿过一道石门,很有仪式感。现在,我把石门安置到这个家中,我们继续穿过那些石门,继续延续一种回家的仪式感……我希望能在设计中延续它们的时间维度,让它们除了作为审美对象存在,也能继续保持其功能性。”
在这栋住宅附带的长条状花园里,陈小平以石门为取景框,做了三道门,形成一种次序感,第三道门作为花园的边界,与远处的山脉和天际线形成辉映。
Eames俱乐部躺椅奠定了这个空间的基本休闲氛围基础:唱片、阅读、咖啡、茶与酒。当折叠式落地门关上时,是竖向地对于内外空间的区隔,在风雨来临时具有庇护感;而当落地门全部敞开时,是横向水平的视觉空间,就着外面长方形的水池,开阔且具有张力,内外贯通,使这里成为松弛的休憩之所。
这个花园也承载着时间流动的故事。陈小平的太太王艺晓也是一位专业室内设计师,他们是事务所的最佳拍档。“你眼前的这个锦鲤池,从前其实是一个西式的无边界泳池,是我们在一双儿女还小的时候给他们锻炼身体用的。后来,他们长大了,在家里待的时间也少了,陈老师因地制宜,把它改成了锦鲤池。他用老的莲花石座和文殊塔打破了原始线条,那边有老的石龙在吐水,这边有老的石狮仰望天空,原始而古朴,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东方情调的庭院。”她说。
主浴室,花园美景被长窗借入室内。
主卧室位于三层,自带阳台,室内摆着一把中式白酸枝交椅,墙上挂着一幅女主人的肖像画。
在这对夫妇看来,其实家无所谓风格,让自己舒服就好。不断充实的旅行收获、渐繁渐茂的植物,让这座简单的白色建筑一点点变得丰盈起来。舒适而随性通常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他喜欢骑上摩托车,沿着漓江溯溪而上,沉醉在源头的自然野趣里;他也喜欢在茶室泡上一壶茶,点上一支雪茄,慢慢思考他的设计……在我的眼中,他是设计师,更是生活家。这个院子、这个家,说不定又会被他的新想法所颠覆。我早年其实比他玩得还野,也喜欢飙摩托车,现在倒是骑得少了,但我想去更多有意思的目的地,去旅行,也去考察,把更多新鲜美好的物件带回来 ……”
这是一栋白色的现代主义住宅,与之构成妙趣反差的是,大门外的院墙由从四川民居上回收拆下的古朴石雕砌成,母慈子孝的场景,透着温暖适宜。
王艺晓非常喜欢植物,花园里的植物主要是由她选种的。尽管居住在没有寒冷季节的城市桂林,夫妇俩依然希望打造一个四季分明的花园。珍贵的日本黑松界定了整个庭院的核心区域,“它的变化其实是最缓慢的,一年四季它几乎都处于同一质感,唯一的变化是秋天必须抽针,春天会发新针。今年春天,我们离开了二十来天,回来就看到它长满了新针,让人感到特别惊喜。”
傍晚时分,一场阵雨不期而至,我们搬了几把椅子落座檐下,有人放松地打起了盹儿,有人兴致盎然地看那落雨戏池鱼,眼前的花园和遥远的山脉一起氤氲在如水墨画般的天地之间,让人不禁泛起今夕何夕的思古幽情。
摄影 | Ngoc Minh Ngo
造型 | 朱隽Judy Zhu、许佩佩Xu Peipei
撰文 | 王小邪Wendy Wang
编辑 | 朱隽Judy Zhu
新媒体编辑 | 小陈
视觉设计 | 舒宁、齐梦
汕尾故乡人,归乡的父亲用一座潟湖之家表达爱
一对“时光猎人”夫妇改造的杭州宅子,娇而野、灵而仙
母亲的美好能量是这个家的灵魂
点击上图
直达订阅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