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mdia何晖:半导体或在Q2、Q3复苏,汽车将接棒半导体下一个十年(附PPT)

何晖 硬核芯时代 2023-07-07

“我们面临的是未来几年,半导体行业都存在不确定性。过剩和稀缺会陪伴很长一段时间。”


“到2032年的下一个十年,通过汽车、5G、IoT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产值会来到1万亿美元的新高度。”


“智能化是中国新能源车的一个非常大的亮点,也是中国新能源车走向全球的契机。”


“打造一个真正从软件到硬件的汽车联盟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以上观点出自于Informa Omdia半导体研究总监何晖在日前芯智库年度大会同期进行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应用”分论坛上发表的演讲。


Informa Omdia半导体研究总监何晖


何晖详细分析了全球半导体行业近两年的情况,并指出汽车行业是半导体迈入下一个时代的重要驱动力,智能化与电气化转型催生对各类半导体的大量需求。而我国得益于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化上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以及各大新老巨头的新一轮竞争,急需构建起自主的生态系统,才能应对行业的风云变化。


以下是何晖的主题演讲:



01

过剩与稀缺相伴



半导体行业在2020年和2021年迎来了疯狂的增长,在2022年一季度之前,实现了历史性的连续八个季度的正增长,这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历史上非常罕见。



到了2022年二季度开始,半导体行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滞销,各家都有不少的库存积压,包括从四季度开始,各大企业公布的财报都显得差强人意,以及各种激进的缩减成本的计划。


半导体行业本身就具有周期性,它跟全球经济起伏是密切相关的,不用过于悲观。包括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预测,今年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开始会迎来行业的逐步复苏。这并不代表半导体行业会回到前两年的繁荣,只是2022年二季度开始到现在,大家对半导体下单都非常保守。之前对市场的误判,过度解读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各个环节囤货,不管市场还是芯片库存都非常高。因此,新订单数量锐减,行业景气度也就非常差。


晶圆厂的投片量是最能反映市场的,去年一年的投片量是非常不稳定且没有规律可循的。但到今年一季度开始,各家去库存情况已经比较理想。从一般规律来说,到二季度末,各个渠道环节的库存会回归理想水平。到三季度开始,大家会恢复正常的投片量。


当一个产业回到正常供需关系时,就可以判断这个产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面临的是未来几年,半导体行业都存在不确定性。上午主论坛,临芯投资董事长李亚军讲过两个词:过剩、稀缺。半导体是一个非常冗长的产业链,芯片种类非常多,一些品类会过剩,一些品类会稀缺,并且短缺问题不是通过一些商业手段就能在短期内解决的,需要长期坚持的投入。


回溯过去这些年,全球半导体大厂的资本支出,我们发现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需求就已经走下坡路。各家在公布2023年投资计划时都砍掉了不少,说明大家对市场需求的观点已经偏于保守。



02

汽车和智能会往哪一个方向发展?



汽车可以分为几个大板块,如ADAS、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电池等,各个环节都是有着电动化的趋势。


过去20年,前半段是PC机的时代,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智能手机的时代。过去这两大产业,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增量而言,都是半导体的主要驱动力。智能手机已经达到平台期,回归理性。智能手机出货在最近三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毫无疑问,它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随之而来,该行业也面临着需求问题,一换机周期变长,二创新因素越来越少。所以,智能手机行业难以从根本上再推进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


那谁又能接过大棒?我们的判断就是汽车。



汽车会从传统纯机械的产品,变成完全电子化。从上车身的智能化,到下车身的电气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芯片,它将成为半导体行业迈向下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过去20年间,PC和智能手机行业带领半导体产业规模从1600亿美元增长至6000亿美元。我们预测,到2032年的下一个十年,通过汽车、5G、IoT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产值会来到1万亿美元的新高度。



2022年-2026年间,如消费类、通信类行业都是微弱增长,甚至一些还微幅下跌,但汽车一直属于正增长的状态。大众此前曾预估,当汽车实现完全电气化的纯电形式后,整个芯片用量会比现在增加90倍左右,这是完全颠覆性的变化。



无论从半导体用量,还是从种类、性能来看,汽车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和曾经消费电子大紫大红时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存储为例,汽车上车身有大量的算力需求,数据处理的需求,它对存储的容量和数量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预计,从2021年到2026年间,整个车用存储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18%


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得嘉宾PPT


来到智能这一块,过去一年和芯智库专家交流时,我们都认为智能化是中国新能源车的一个非常大的亮点,也是中国的新能源车走向国际的契机。过去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国内积累了大量智能化和电子化的经验。不光是产品设计理念,还是整个电气架构的设计,甚至在一些芯片的定义上,都已经领先了很多国家。


当切入电动汽车赛道,尤其是围绕智能化的上车身时,国内企业已经领先于国外很多玩家。我在与国外客户交流时发现,很多客户的电气架构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国内已经有产品出来了,这是令人非常欣喜的事情。


因此,智能手机行业过去十年所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切入智能座舱领域。汽车座舱已经变成娱乐系统,带来很多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将移动设备上的想法和玩法导入到汽车中,将品牌价值和概念带到国际舞台上。



03

半导体产业如何抓住汽车的机会?



谈论了这么多宏观的概念,我们将视角缩小到硬件,谈谈半导体产业该怎么发展


高通是智能座舱领域绝对的龙头,占据七成的市场份额。去年国内推出的新车,但凡在智能化上稍作文章的,几乎都搭载了高通8155芯片。高通是智能手机时代的龙头,过去十年,它的地位无可撼动,每年几亿颗的出货量,使他打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生态系统。可以说,它很了解消费者对于人机交互的需求。


所以,高通前两年切入座舱域时,是在手机芯片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在建立优势地位后,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客户接触,得到更多的反馈,做更多的优化。8155问世后,很多主机厂都选择了它。



高通的背后是ARM+Android强强联手的生态,也是目前智能座舱主流的架构。国内很多企业也是沿用了这一套架构,但想要弯道超车,最难跨越的也是海外巨头所建立的生态系统


我认为,如果继续沿用AA架构的话,等于走回了十年前的老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遭受制裁。所以怎么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软硬互相融合的过程。


这一点上,特斯拉很聪明。首先,特斯拉没有开发智驾融合,单独做了块自动驾驶芯片,座舱部分采用的是AMD桌面级平台,即CPU+GPU的组合。马斯克曾说,特斯拉是一个科技产品,说明他对未来车内的娱乐体验是寄予非常多的规划和愿景的。所以马斯克选择了桌面级的芯片平台,为的就是在未来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科技体验,这其实才是真正颠覆车的本质。


另一点,苹果。苹果造车虽然一波三折,到现在也未看到实车。但我相信,Apple Car会成为爆品。如同,手机时代建立起的iOS生态一样,苹果前期在Carplay上的实践,预示着它会成为汽车界一个独立的存在。


那么,国内的机会在哪?


汽车智能化在国内还处于草莽的阶段,这里指的不是混乱,而是有很多的机会。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建立生态,只有众人拾柴,才能在一个平台上做事,做成产品,往外推出。国内汽车有很多品牌,如果背后是生态的统一、标准的统一,我们实现大规模量产就非常可行。


当一个产品的模式已经有了,才有量产的可能性。芯片不像机械产品,不上量就没有任何商业的价值,再好的芯片也无济于事。所以,我认为产业上下游的人士如果能够聚在一起去建立一个比较标准化的生态,去开发各种芯片、协议、功能对接。这个标准化的平台可以助力产业实现量产,并且以一个平台化的方式去做升级也会很容易。



这是我目前看到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正在做的事情,如腾讯、阿里、华为,都在做云端的产业互联模式,通过云端连接车,虽然还在初级阶段,但会成为可能。


我们需要从整个平台思维考虑、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思维考虑,打造一个真正从软件到硬件的汽车联盟,定出我们自己中国的国家标准,这个事情对中国的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比较有深远的意义。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得嘉宾PPT


关于芯智库

芯智库是由天风研究和芯片超人发起成立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专家智库和高端圈子。结合芯片超人深度扎根产业的优势和天风研究在各行业的体系化研究优势,以打造芯片专家智库和芯片专家圈为起点,进一步通过深度访谈和立体化跟踪打造各领域的企业库、项目库、资源库、数据库、产业图谱和指数化趋势分析。(了解更多芯智库相关信息可查阅芯智库成立:我们决定连接芯片行业的一切


自去年2月23日成立以来,芯智库目前已经吸引了近10000位半导体领域相关嘉宾的关注,组织了27场私密沙龙,主题范围涵盖汽车芯片、缺芯换芯、认证体系、零部件拆解等多个方面,并从中挖掘了汽车芯片领域相关的近千位优质嘉宾,其中近90%均是来自芯片大厂、Tier1、整车厂的供应链、技术专家或者一把手。


往期沙龙活动回顾
▶ 汽车芯片沙龙合集
▶ 数据中心沙龙合集
▶ 智能家居沙龙合集

▶ 元宇宙沙龙合集


推荐阅读▼

  汽车智能产业人浓度70%+,这场千人大会办成了客户见面会&新老朋友聚会

  芯智库成立:我们决定连接芯片行业的一切

  我们起航啦!首届半导体产业峰会暨芯智库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我们还没连接芯片行业的一切,但先连接了车

  我决定创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