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透视:Nat Nano-全光荧光闪烁调控,中红外超快脉冲量子点

今日新材料 今日新材料 2023-01-06
光致发光的间歇性Photoluminescence intermittency,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降低了单个胶体量子点 (QD) 的时间发射强度稳定性,及其系综的发射量子产率。尽管通过 QD 结构及其环境化学工程来减少闪烁,但闪烁仍然对 QD 的应用构成了障碍,特别是在生物学中的单粒子跟踪或单光子源中。今日, 麻省理工学院Keith A. Nelson和Moungi G. Bawendi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gy上发文,报道了利用可见光和中红外激发的复合技术,对 QD 闪烁的确定性全光抑制。研究表明,中等场超快中红外脉冲(5.5 μm,150 fs)可以将 CdSe / CdS 核壳 QD 中的带电、低量子产率灰色三重子态的发射转换为亮激子态,从而产生显着的减少 QD 强度闪烁。量子隧穿模拟表明,中红外场从具有降低的发射量子产率的三元中去除多余的电荷,以恢复更高亮度的激子发射。该研究方法,可以与现有的单粒子跟踪或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集成,无需对样品进行任何修改,并转化为其他发射器呈现充电诱导的光致发光间歇性,例如金刚石和二维材料中的单光子发射缺陷。
图 1:实验方案和单点验证。

图 2:单个 QD 中的 MIR 闪烁控制。

图 3:中红外场PL 寿命、闪烁统计数据和单个 QD 的光谱。

图 4:具有不同壳厚度的 QD 的 MIR 响应。
文献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1-01016-w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1-01016-w
本文译自Natu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