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6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大佬的“私人爱好”

顶尖财社 2023-02-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宅总有理 Author 宅少

“缠论”曾经风靡全国,忠实的信徒已成长为游资大佬。“缠中说禅”大师虽驾鹤西去,留下的手稿整理成《缠论实战法》,点下方名片,关注“五羊策市”,打暗号“缠论”索取《缠论实战法》电子书。

“大江湖”微信号:dajh203;加我,私下交流

作者:宅少
来源:宅总有理(ID:zmrben115)

01.

1980年,中国音协在北京西山开了个会,重点批判邓丽君这棵“大毒草”。很多传统学派的专家指出,邓小姐的歌曲颓废、灰暗,一点也不高级,是资本主义的“靡靡之音”。

尤其《何日君再来》这首歌,不但字面“涉黄”,歌曲创作于日本侵略时期,“君”暗指国民党军队,这显然是“反动”。
 
最后,邓丽君的情歌,被收录在《如何鉴别黄色歌曲》一书中做反面教材。
 
当年,十来岁正读着李煜词的周鸿祎,听完邓小姐的《甜蜜蜜》,一颗初恋的心蠢蠢欲动,迅速就被资本主义的文化腐蚀了,偷偷跑去女同学的书桌下放了一颗橘子。结果那位女同学吓得大叫,把周鸿祎的情窦也吓没了。
 
别看周鸿祎做互联网的时候脾气火爆,怼天怼地,号称一代“红衣大炮”。少年时节,他喜欢的可是婉约派诗词。什么“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什么“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都张口就来。
 
周鸿祎从小痴迷阅读,在好多字还认不全的时候,就把《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和四大名著读了几遍。此外,他还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斯蒂文森的《金银岛》是他少年时代最喜爱的作品。但这些小说带给他的影响,都不及诗词大。

工作期间,他专门开发过一个电子邮件叫“飞扬”。“飞扬”二字,取自杜甫诗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刚学会basic语言那阵儿,他就让电脑帮忙写诗了:
 
“火红的太阳挥舞着翅膀,
鲜红的大海飞扬着力量…”
 
你看这诗写得,多后现代。

「老周还是那个爱读书的少年」
 
创业之后,周鸿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坊间传闻,一星期能读十本书,且从哲学到历史到军事到文学,无类不通。黑格尔、弗洛伊德、卡夫卡、古龙烂熟于心。很多人只知道周大佬爱打枪,当年3Q大战事发前,还在北京怀柔360真人CS基地跟李开复对战呢,万万没想到,这个常年把“AK47”当网络ID的射击选手,还曾想过专职写作。
 
其实也正常。没必要把“婉约”和“尚武”对立起来,文青就不能热爱打枪吗?海明威也热爱拳击和斗牛嘛。后来周写自传,文艺之心不死,取的书名叫《好奇心改变世界》。出版社觉得没卖点,改成了《颠覆者周鸿祎》。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周大佬做互联网而不做作家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这个时代,“好奇心”是卖不了几个钱的,挂个商业大佬的名字,就好卖了。

02.

对于出自传,王健林有话说。
 
老王的意见是,找人写,写不出他的思想和感受。因为他本人的文笔非常好,能入他法眼的好文章本身也不多。所以每当财经或传记作家上门,想从王健林身上揩油时,都被拒绝了。当初接受采访,王大佬的小目标是2020年之后花一年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写一本自传,给年轻人树一座灯塔。
 
这一年已经过去了,自传还没个影儿。
 
不要以为王大佬这是摆姿态。当年人家在大连当参谋,经常在黑板报上写“朦胧诗”,古诗也信手拈来。那时军区办《前进报》,他是上稿大户。连《大连日报》《解放军报》都对王健林的文笔青睐有加。有领导说:
 
“他所在的学员二队是新闻报道先进学员队。这个称号,就是他给挣回来的。”
 
众所周知,鲁豫采访和万达年会曝光后,读书、撰稿,这只是王大佬常规操作。人家搞收藏、唱流行歌,也是一套套的。

「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2013年,美国《财富》杂志记者惠特福德约见老王,一进王妻林宁的会所,就看到王大佬在KTV里引吭高歌,唱着80年代的那些老歌。当晚王健林情绪很高,嗓音也很高,唱起藏歌和蒙古民歌,令美国记者赞不绝口。每年年会,王老板都会倾情献唱,一唱好几首。流传到网上的《一无所有》《西海情歌》那都不叫事。也是网友少见多怪了。

地产大佬就不能唱情歌吗?
 
人家陈凯歌还唱《流星雨》呢。
 
既然说到唱歌,怎么能少得了咱们马老师。不管是《红灯记》还是《空城计》,马云唱得有板有眼。毕竟马老师的文艺基因,那是有家学的。1985年,马来法老爷子赴京参加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大师侯宝林、名家姜昆一同当选为理事。

后来又做了两届浙江曲艺家协会主席,一口苏州评弹,可是相当地道。所以马老师时不时就有冲动,要到处秀一秀他的歌喉。
 
从2016年云栖音乐节一身素装唱《海阔天空》,到2019年一头雷鬼脏辫儿唱《怒放的生命》,再到疫情期间跟王菲隔空对唱《如果云知道》,在修音师傅和歌坛天后的帮助下,马老师的唱功是指数级增长的。难怪柳传志不停地催促他,你生意做得好天下都知道,唱歌唱得好却没几个人知道:
 
“你还是要多唱才行啊。”
 
当年马云跟王老板一起上央视《对话》栏目,谈及看书的问题,马老师说凡是办公室后面摆了一面墙的书,十有八九都是骗子,把王老板都气笑了。王健林自称商界看书最多大佬之一,马云这点肯定比不上他。

你要说比唱功,王健林圈粉是扎扎实实、有目共睹的,马老师也就他朋友赵薇夸他蒙古长调唱得好。要比专业精深,马老师到底矮了一头,但人家胜在广度。
 
马云在菲律宾接受采访,说一直忙工作,好多梦都没实现,唱歌、画画、演戏,都想试试。言下之意,真是被阿里巴巴耽误了。

「马云早年当老师时演过话剧」
 
王大佬嗓子好,但不及马老师能调动高晓松,把王天后找来对唱。高晓松多么重视啊,直言《风清扬》是他从业二十多年来,整个创作、制作、录音的工序和时间以及精力,投入体量最大的作品之一。马老师也不含糊,每每录音前,都要喝二两小酒壮胆,一有空就对着手机里的录音小样练习发声。
 
王大佬爱收藏,92年就花800万买了傅抱石,手上还有毕加索的《克劳德和帕洛玛》。然而又怎么样呢?马老师和艺术家曾梵志联手为保护生态而作的油画作品《桃花源》,一口气拍出3300 万。舍去通货膨胀,够买4张傅抱石的。扭过头,马爸爸又去指挥爱乐乐团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
 
连白岩松都出来打圆场:
 
“马云当指挥不是事故,真是个不错的故事,让你觉得交响乐离人们不那么远。”
 
交响乐远不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除了蝙蝠侠,还有第二个人的超能力是rich。

03.

无论是王老板还是马老师,唱歌也就凑凑热闹。尤其马老师,创业之外还有一颗从艺的心,时不时跟娱乐圈走得很近。搞一次乡村教师活动,能拉来“半个娱乐圈”站台。但真要说为我国音乐事业做贡献,还得是另外两位。
 
王老板也就在年会上唱唱《假行僧》和《一无所有》,想当年,崔健可是学生会副主席李国庆想办法请进北大的。那阵崔健在社会上风评两极,很多老干部看不惯。北大文艺骨干们想请他来,又怕惹事,李国庆听说此事,大喝一声,管他文化部什么态度,北大我说了算,让他来!在遭到许多老师的反对后,李顶着风险把教父请到了北大。
 
为了这场活动,李国庆还租了一套巨贵的音响,请崔健吃了顿包子。
 
此后,他就成了崔健北大后援会会长。

「下面的红字就是问李国庆的」
 
勇猛的李老板敢闯敢做,在那个时代就声名在外。当年他向学校总务处长汇报宿舍电话坏了,总务处长说坏了也好,免得学生谈恋爱。李国庆当着北大校长的面骂处长老昏庸,说你的责任是保证电话通畅,我们谈不谈恋爱,关你鸟事?当年北大11点锁门,一位女生被阿姨关在宿舍楼外,李国庆闻讯赶来,抄起砖头就把宿舍楼的门锁给砸烂了。
 
所以说,砸个水杯算什么?
 
抢个公章,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李老板没想到,他把崔健请进北大,并没让北大诞生什么牛逼歌手,倒让隔壁清华出了一些靠音乐吃饭的人。那是校园民谣最好的年代,清北无数学生都跑去操场上操琴。他们的音乐启蒙读物是一个“小蓝本”,据说出自某吉他培训班。那个培训班,就是徐小平开的。当年徐小平被分配到北大艺术教研室,结结实实地为隔壁清华的碴琴事业做出了历史贡献。
 
在一个无聊的星期天午后,热爱文艺的徐小平老师吃着泡面、抽着大重九,就写出了堪称北大80年代校歌的《星期天》,还被收录到专辑《没有围墙的校园》里。身为谭盾校友,徐老师本来是想当歌星的。
 
可惜那个年代只有进文工团才能当歌星,无奈之下,他只能去国外留学、打工,在一家台湾人开的餐馆“Mr. Egg Roll”里当收银小哥。
 
好不容易读完书,徐老师还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只能去送披萨。响当当的一代北大文艺青年,混到这个样子,你说怎么能甘心?所以1993年,徐老师一咬牙,回国创办了一家音像公司,打算成为第二个罗大佑,出了一张叫《洋插队情歌》的磁带,砸到市场上,一点反响都没有。只好飞回加拿大。

「徐老师范儿挺正的」

一年后,年收入几百万的俞敏洪去国外看望老友。老俞临走前,徐载着他围一家餐馆转了好几圈。俞敏洪不解,徐小平才说自己是在找免费的停车位。俞敏洪见状,立马出30万年薪请徐老师去新东方帮忙。估计那一夜,徐老师当歌星的想法才彻底粉碎。

于是心安理得跟老俞回了国。
 
可见我的读者改北岛那句话改得好:
 
“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杯子碰到一起,都是互相祝福财富自由的声音。”

04.
 
成为崔健北大后援会会长后,李国庆自言摇滚精神影响了自己。不光是李国庆,被摇滚精神影响的互联网大佬还有很多。不知是不是受了乔布斯推崇鲍勃·迪伦的影响,反正不少敲代码的人都感觉自己在拨吉他。
 
张小龙喜欢摇滚是业内尽知的。

据说连招人都要问问对方喜欢的乐队。为此他也在产品里夹带了不少私货,把《蓝莲花》放在了QQ邮箱入口,在微信 3.0版本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Scream》,在4.5版本放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在6.0版本放了许巍的《我们》,在7.0版本放了Leonard Cohen的《In My Secret Life》,并被网友扒出在饭否上说了句深情的话:
 
“等我老了,我希望拥有cohen的声音。”
 
「张小龙的私货」

张小龙希望拥有偶像科恩的声音,暴风的冯鑫则直接让自己拥有了和窦唯一样的发型。冯鑫对窦唯那拨人的爱是真爱,据说06年窦唯烧车被带到派出所,冯鑫连忙放下手上工作,跑到派出所门口等人,希望一睹偶像风采。冯鑫说他经常梦见窦唯和张楚:
 
“梦见他们过得不好,我就很着急。”
 
为此,暴风还专门成立过一个摇滚基金,要拓展我国摇滚事业。争取5年募个2000万,让乐队们都吃上饱饭。基金成立时,张楚、梁和平、金兆钧等人到场,冯老板感到十分紧张和害羞。从大二开始,冯鑫就狂听唐朝、张楚、郑钧、窦唯、痛仰…后来当了CEO,一开车就听痛仰的《公路之歌》。
 
冯鑫说,是摇滚教会了他不要轻易投降。
 
除了听摇滚,冯老板还是个深度阅读爱好者,读的都是门槛很高的作品。当年他大学险些退学,人生跌入低谷,就把《约翰·克里斯朵夫》读了五遍。不知是不是被那句“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打动过。后来在矿务局上班,他又开始读《尤利西斯》,并因此被上级领导器重。再后来做CEO,读的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能在校时就把这三本书读完的学生,我国大学中文系里已经不多了。
 
暴风上市两周后,冯鑫还特意回到山西阳泉闭关,带了三本书,分别是《道德经》《约翰·克利斯朵夫》《刀锋》,每天几乎不出门。这都不算啥,后来《老炮儿》上映,冯鑫告诉记者说,这电影背后原著是《天路》《天绝》和《天前》三部曲,90年代初只有手抄本流传,一般人那都没看过。
 
深度文艺爱好者是看不上《老炮儿》的,马未都带人去看的那部叫绝大多数人看睡着了的《刺客聂隐娘》,才是冯鑫心头好。
 
除此之外,柏拉图《对话录》老子《道德经》和《佛陀传》以及《死亡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这些直指人类心灵和终极思考的充满形而上探讨的书,都是冯鑫常读的。

「冯鑫还会继续奔跑吗?」
 
罗振宇一度把“暴风”和“乐视”称为两支妖股。进而有人拿贾跃亭和冯鑫比,说冯鑫搞摇滚基金,贾老板就搞“LIVE直播”,说冯鑫唱《追梦赤子心》,贾老板就唱《野子》,冯鑫搞五大业务,贾老板就搞“生态化反”…
 
这何止是荒诞,简直就是荒诞。
 
笑话,贾跃亭读书能跟冯鑫比吗?
 
贾跃亭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书?
 
你不知道贾老板时间都花在做PPT上了?

05.

互联网大佬爱摇滚都有传统的,不光张小龙、冯鑫沉迷,当年张朝阳拿着李政道奖金去美国,读了《名利场》杂志,梦想就是当一个Rock Star。被嬉皮文化影响后,他留长发、扎辫子,戴着墨镜开敞篷车,将当初在清华园里拼命考学所带来的满腔郁闷都给释放了。

回国之前,他甚至给朋友打电话说:
 
“要么咱们组一支乐队吧?”
 
朋友说那不是傻逼吗,这都哪朝哪代了,你去中国大街上溜溜,都做生意呢。
 
张朝阳拿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翻来覆去地看,看完《2000年中国大趋势》,知道要收心了,这才拎着箱子回国搞互联网创业。
 
查尔斯张赶上好时候,90年代就成了马化腾、马云们心头的偶像。大家都希望像他一样四处演讲、挥斥方遒。2000年,搜狐赴美上市,张朝阳更是无限风光。做什么摇滚明星啊?做个商业明星岂不是更好?还有那么多钱花。那些年里,张朝阳分外高调,又是在天安门前轮滑,又在带着孙楠们爬山。在搜狐大楼的party上,张大佬还自创了“查尔斯狐步舞”,连王力宏都去捧场。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
 
有一次请了马云去,马云12点才到场。
 
明知他在工作的张朝阳就抱怨:
 
“干嘛呢,我们Party都快结束了”。
 
当然不怪张朝阳“虚荣心”,世界上很多商业大佬都这样,拥有了巨量的财富还不够,还总想着当明星。能出书的就出书,文笔差的就演讲,口才还不行的,就多抛头露脸一下。潘石屹就客串过宋丹丹的《我的儿子是奇葩》。当初宋丹丹在网上说他SOHO修得太丑,两人一度口水战你来我往。结果戏一演,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宋丹丹还夸他“演得特别好”。
 
那也不是潘石屹第一次演戏。2006年情人节前夕,潘石屹就曾和梅婷主演电影《阿司匹林》,发布会定在朝外SOHO的售楼大厅。电影里,潘石屹演了一位海归。每次拍戏时台词都背不熟,有人就出了个损主意,让把台词贴在梅婷脸上,潘石屹照着念就是了。可见当年的演艺圈,风气是多么淳朴。
 
搁现在,潘大佬只用数1234567。
 
电影上映,潘的老婆嘲笑他说:
 
“明明是一土鳖,非要冒充海龟。”

「演着戏就把楼卖了」
 
后来潘石屹不演戏了,开始写作。由于其博客日点击量破十万,就出了一本叫书叫《潘石屹的博客》。据说每次从机场过,潘大佬都要去看一看书架上有没有他这本大作。那些日子,无论去哪儿潘石屹都要带个小本子,想到什么随手写下来,然后汇集成篇,让助手发到博客上。甚至在伦敦度假时,每天在厕所里待半个小时给助手口述博客内容。深刻诠释了那句:
 
“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蹲厕所的工夫,用在潜心写作上罢了。”
 
06.
 
后来群众也看明白了,潘石屹这么搞,主要是为了营销个人形象,顺带卖SOHO。所以那时,任何媒体采访,潘大佬都来者不拒:
 
“我就是公司的LOGO。”
 
怪不得前段时间我看“AI财经社”一篇名叫《潘石屹售卖中国资产》的稿件里引用了曹德旺评价潘大佬捐款一事时说的话:
 
“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
 
这就显得很不真诚嘛。原来你老小子搞文艺,是为了卖房子。请务必跟我们丁磊同志多学习学习。当年网易上市,《人民日报》问他有何梦想,丁磊说想开唱片公司,后来果然做了网易云音乐。这个从7岁开始就听磁带,在宁波邮电局捣腾过发烧碟的好同志,是真想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做点实事。
 
比起张小龙、冯鑫们对摇滚的偏爱,丁磊的音乐口味更独特。虽然最爱的歌单里也有张悬的《关于我爱你》,但他听得最多的还是那些小语种独立音乐,什么阿根廷智利的电子tango、迪拜lounge的音乐、印度佛教音乐、胎教音乐,大部分人闻所未闻的,列了30个歌单,在网易云上倾情分享。
 
所以有文艺细胞就搞文艺。

没有文艺细胞就不要强搞嘛。
 
小啦,格局小啦。
 
出不了书、演不了讲,想要打造人设,找路子做点社会公益好不好?

「刘强东倾情献唱」
 
你看我们东哥就很老实,从不附庸风雅。去《开讲啦》做客,被爆高中时最爱的歌是《粉红色的回忆》,后来喜欢《把根留住》,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人家不听摇滚和小语种,反而把憨厚的形象衬得更高大了。
 
网上说他是农民企业家,刘强东听了表示非常高兴。身为人大的天之骄子,东哥读书肯定不少的,但人家从来不炫耀,强调说:
 
“我也可以装文艺,但我希望保持真实。”
 
“装文艺”三个字用得很有劲道。
 
这话你猜是讲给谁听的?

07.

当然商界有人也并非附庸,人家真有那个本事,还靠搞文艺登上了大佬宝座。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当年就是正儿八经的文学青年,由于高中时拿到上海市作文大赛一等奖,1991年被免试保送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那年月,诗歌热尚未退潮,江南春经常在月高风黑夜,独自窝在宿舍写诗。
 
1998年,还出了本诗集《抒情时代》。
 
大二时,他在夏雨诗社当社长,以诗人身份成功地当选学生会主席。竞选时,因请客吃饭,欠下160元外债。这才跑去给一家广告公司打工,熬夜写剧本。没想到1500块钱来得那么容易,就直接跑去干广告了。
 
他的杰出校友,“美的”的方洪波也是靠笔杆子入行。方本来就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16岁就进了华东师大历史系。毕业前读了戴厚英的《人啊人》,深受震撼。

毕业后,他干了8年文字工作。最早进入汽车业,在二汽主办的《东风汽车报》撰稿,后来辞掉铁饭碗,想去万科的企业内刊《万科周刊》,结果没被录取,然后才辗转到《美的报》,当了一名通讯员。
 
可见会写字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互联网行业有也码字优秀青年。土豆创始人王微当年在《收获》上发表过长篇《等待夏天》。那是他在华盛顿郊区雨天喝酒时灵光一闪写下的东西。据说《收获》的编辑还劝他不要浪费才华,专心写作。王微编的话剧《大院》曾在北京连演6场,场场爆满。但显然,搞点文艺创作不过是调剂心灵。码字,可以让你灵魂自由,但不能让你财富自由。于是乎,2005年,王微带着最初5名员工在上海一套三居室里上线了土豆网,打出那句slogan: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就在前一年,这位文艺青年还跑去徒步攀登了乞力马扎罗雪山,致敬海明威。

「看看都是谁推荐的」
 
土豆上市后,王微选择离开,导演下一场生活,成立了“追光动画”。追光的前三部作品,都是王微亲自执笔,结果从《小门神》到《阿唐奇遇记》再到《猫与桃花源》,口碑不断下降,票房一部比一部差。直到公司的第四部《白蛇·缘起》,王微不再参与创作,结果口碑和票房都实现了逆袭。
 
这种事情你让观众们怎么说呢?
 
逆袭不可怕,缺谁谁尴尬。
 
另一个写过小说的大佬就是雷军的好基友陈年。陈年何止是资深文青,在文化圈和互联网圈都算有名有姓。当年他做《书评周刊》的主编,据说如果哪家出版社想策划畅销书,就得找陈年,因为他最了解什么会引爆流行,什么是话题中心。陈年读《百年孤独》读《情人》读穆旦的诗,曾用笔名“惊鸿一瞥”给《北京青年周刊》写外稿,还跟余华建立了友谊。
 
1996年,陈年写了篇《解构余华》,然后去找余华,两人一起听古典音乐。余华告诉他什么叫简洁表达,顺带给陈年讲了个故事。
 
后来故事写出来,就是《许三观卖血记》。

08.

陈年做《书评周刊》时期,和余华、李锐、董鼎山都是好友,还经常跑去许知远开的第一家“单向街书店”玩。那时节,陈年挂在嘴边的意见是“余华比柳传志重要”,而不是如何学习小米策略,制造一件爆款白衬衫。
 
后来是认识了雷军,两人搞了卓越网,陈年才入坑的。在卓越时,陈年就策划了著名的爆款,趁着《大话西游》热把正版碟按盗版的价格卖,给卓越拉了一大帮用户。他甚至把《钱钟书全集》都给卖成了爆款。后来陈年搞凡客,自然也没忘了发挥这股文青特质。拉来韩寒、王珞丹搞出一个“凡客体”,又把张爱玲、马尔克斯给印在了T恤上。

跑去《恶毒梁欢秀》上还说呢:
 
“穆旦应该甩周杰伦几十万条街。”

「陈年给自己挖的坑」
 
这种鄙视链情节,周董的粉丝听了不乐意,可在陈年看来没啥毛病。至今他的书架上摆满文、哲、史书籍,茨威格、海明威的全集,《枪炮、病菌与钢铁》《量子物理学:幻象还是真实》以及北岛的《城门开》…

以他的阅读品味,自然不会觉得周杰伦的作品能跟穆旦的诗相提并论。
 
问题是陈年表达有问题。
 
估计那天,他是想说:
 
“穆旦应该甩方文山几十万条街。”
 
2013年前后,陈年跟雷军喝酒。对于凡客的盲目扩张,雷军提了意见,陈年很不高兴。结果2个月后,他带着雷军参观凡客样品,清空了半层楼,挂出了几百件衣服,没有一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时雷军说,你这不是品牌店,而是百货市场。后来还是在雷军的提议下,陈年才想着做一款衬衫。
 
关于雷布斯,业内有个段子。说当年在卓越网,陈年介绍他读黄仁宇,雷军听了说,黄仁宇是谁,这么厉害,把他挖过来。

这也不知是谁损出来的。
 
陈年确实推荐过雷军去读黄仁宇,拿了黄仁宇的《黄河青山》给他。
 
看完后,雷军说,这个书怎么残缺不全啊?
 
后来,陈年路过香港,买到了一本没有删节的《黄河青山》,告诉雷军:
 
“你读出来残缺不全,说明你是一个高手。”
 
所以不要以为雷布斯只会读《三体》。
 
人家好歹也是武大毕业的。

「雷军爱《三体》」
 
理工科怎么了?理工科就不能热爱文艺吗?君不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王兴,经常在“饭否”一亩三分上分享他的文艺心?

又是聊《刺客聂隐娘》又是聊《悲惨世界》,又是点评《美国种族简史》。他在塞林格写《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年纪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清晨六点的曼哈顿读《破碎之心故事》。一手卡夫卡,一手王尔德。
 
秋天斑驳的颜色,人家能想到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一块牛排,人家家能想起杰克·伦敦的书;连“双十一”,都能联想到《炮火连天》…文学品味这么好,音乐上,王兴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听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没有十级段位文艺熏陶,分享文案你都无从写起。
 
当年亦舒在小说《圆舞》里面说:
 
“真正有气质的女人,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师奶说这些话,都是为了塑造人物。一般人听听就好了,大可不必当成道理。

我们辛辛苦苦读的书,就跟辛辛苦苦赚了钱买名牌包一样,不发到微博不发到朋友圈里展示一下,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品味和思想?
 
这明明就不是炫耀好不好?
 
从形而上的角度看,这叫建立我们个体在宇宙漂流间存在过的闪光证明。
 
何况你要知道,上饭否的人没那么多。
 
这叫什么?
 
隐形装逼,最为致命。

「不爱文艺的大佬他不伤心」
 
反正不管怎么说,大佬们也是人啊。不管他们是有文艺梦,还是拿文艺当人设营销工具,不管是有钱烧得慌来凑热闹,还是纯粹为了满足个人的高级趣味,甚至是把个人情怀做成一门生意,总之都是可以理解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他们再不多搞一点文艺,有些文艺,可能都没人会关心了。
 
毕竟这时候,我们正经历着村上春树在《舞!舞!舞!》里记录的那个世界:
 
“人们崇拜资本所具有的勃勃生机,崇拜其神话色彩,崇拜地价,崇拜‘奔驰’闪闪发光的标志。除此以外,这世界再不存在任何神话。”
 
在这么一个叙事单一的年代里,想要实现阶层跃升的普通人,还是别关心大佬们看什么禅修书、听什么古典音乐了。
 
不如读读《韭菜的自我修养》来得现实。

<--END-->
给大家推荐一个优质的公众号:野马财金(ID:ymcj2022),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野马财金,每天给你分享最前沿的资讯和商业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