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摩梭文化穿在身上|摩梭纺织品上线远行客微店啦!!


在波光粼粼的泸沽湖胖,总能看见头戴鲜花配饰、身穿鲜艳颜色上衣和百褶裙的摩梭女子。她们身姿婀娜,服饰美丽,与泸沽湖一起成为靓丽的风景。
摩梭人世代生活在四川和云南之间的泸沽湖畔,世代以种地、织布为生。人们生活和谐,以男不娶,女不嫁的走访异居制度闻名。

摩梭妇女们除了操持一个大家庭之外,纺织也是她们的一项“必备技能”。走进摩梭人的村落,常常能看到坐在自己家的屋檐下纺织的摩梭妇女。
▲ 摩梭妇女的纺织机 图源|远行客
摩梭妇女的纺织品包括披肩、围巾、腰带等,色彩丰富,十分精美,彰显着摩梭风情。这些精美的纺织品承载着纺织人的用心,一如摩梭人的老话所说:“一定要用天然的棉线,最虔诚的态度,才能织出衣物的温度。”
摩梭人的纺织品手感舒适且使用性强,深受游客喜爱。曾经还有日本游客将摩梭人的纺织品介绍给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博物馆专程派人来到摩梭人的村落,买了两套摩梭服装,带回陈列在福冈市博物馆内。
▲ 摩梭非遗传承人阿七独支玛女士手工纺织的围巾 图源|远行客
纺织围巾也让许多摩梭妇女有了额外的收入。
生活在云南瓦拉比村的旦史拉措是摩梭纺织传承人。在母亲的指导下,她从十几岁便开始纺织围巾。2008年之前,机器制造纺织品还未抢占市场。很多外地的老板专程开车前来,到瓦拉比村收购围巾、披肩等。
旦史拉措一天从早上7点一直织到晚上12点,能织出10条围巾,挣50块钱。那时候,旦史拉措刚刚生下孩子,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纺织围巾赚的钱虽然不多,但她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 正在纺织的旦史拉措阿姨 图源|远行客
过了不到5年,随着泸沽湖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数量激增,以摩梭人村落为基础建立的景区不断商业化,摩梭人的纺织品一度成为了抢手货。
嗅到商机的各商家希望能低价购入摩梭纺织品。但是,凝聚大量心血与时间的摩梭纺织品,注定无法以低廉的价格售出。于是,市面上涌现了大量机器制造的纺织品。
这些机纺产品比手工制品更为平整,价格更为低廉,却给手工纺织品的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摩梭人因此失去了生活来源,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此时的旦史拉措依旧留在瓦拉比村纺织围巾,但收入低了不少。“那时候我小孩还很小,姨妈身体也不好,姨妈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学。
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旦史拉措每天靠着纺织围巾,挣30-40块钱补贴家用。但这样的收入也不是每天都有。“要绕线一天、穿线一天还有交货一天……有时候三四天没收入,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块钱。”旦史拉措说道。
 旦史拉措阿姨手工纺织的长巾 图源|远行客
后来,旦史拉措经朋友介绍,去了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博物馆工作。在这里,她一个月挣到的钱既能给孩子交学费,也能支付姨妈的药费。并且闲暇时,她也可以继续纺织。
然而,过去热卖的围巾现在似乎少了些吸引力。旦史拉措表示,疫情到来之后,泸沽湖游客数量减少,愿意购买围巾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了增加阿姨的经济收入,也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摩梭手工纺织品的温度,远行客于10月购买了一批阿姨纺织的围巾,并已经通过线下义卖售出了一部分,剩余已经全部上架远行客微店。
售卖围巾的利润,将全部用于支持「摩梭达巴文化传承项目」。达巴经是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的教义。但由于摩梭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达巴经文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目前内容已经逐渐流失。我们希望使用同根同源的东巴文字,尽可能将所有达巴经记录下来(该项目详情可以点这里)。
欢迎大家进入远行客微店,购买旦史拉措阿姨手工纺织的围巾、披肩。同时,我们还上线了印有摩梭传统图腾纹样的红包,欢迎选购!



- END -

封面图源|摩梭人博物馆



- 你可能感兴趣 -进展|在云南泸沽湖畔,我们想要守护摩梭文化传承保留了母系社会的摩梭人,在民歌中成长从“补贴家用”到“非遗传承人”:阿七独支玛守护传统的二十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远行客Explor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