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公案】为流浪猫选择安乐死,是否属于杀生?「普巴扎西活佛」

普巴扎西活佛 通往解脱之路 2023-03-02



上师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前两天我们在讲解杀生时已经说过,具备四个条件即构成重罪,是吗?这四个条件是:对境、意乐、手段和结果。
第一“对境”:宠物;第二“意乐”:虽然你不是带着嗔恨心等其他念头真正想杀它,但是无论是打药,还是怎么做,毕竟你还是想把它杀掉,还是有杀它之心。虽然并非非常恶的发心,说是好心,但毕竟还是有个杀念啊!第三“手段”:给它打药,最终“结果”:结束了其生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
还有一点,大乘教法主要讲解发心。《屠夫真言》中说:“善乃分别心,恶亦复如是。”所以一切法的根源是自己的内心,调伏自己的内心才是一切诸佛菩萨之善说。是吗?也就是说,心若为善,一切皆为善;心若为恶,一切皆为恶。心乃一切法之根源,调伏自己内心就是一切诸佛菩萨之善说。

从中可知,虽说你是为了让它安乐死,但仅仅是为了让它死得安乐,如果和成办解脱等一系列没关系的话,此思想还是不够纯净。单纯站在佛法的角度而言,我们发菩提心时,把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又支分为两个步骤:慈悲缘一切众生,智慧缘大觉之果位。从中讲解,如果光是对众生起慈悲心,但是没有后面这个“把其灵魂迁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智慧,那还不叫菩提心,甚至对成办出世间之功德没有丝毫之利益。

因此,我们刚刚探讨的世间人的这种安乐死,仅仅是让亡者临时不遭受太多痛苦,并没有想到要把其神识安置于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智慧缘大觉之果位”是不存在的。虽然其发心看似完全是为了他,但是却不一定是最清净的,我是想这样的。


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位化身是一位开船的船主,有一次他带着五百罗汉到东海去取宝。有一个强盗得知五百罗汉去了东海,取回了很多宝石,那天就要上岸,所以他就提前埋伏在岸边,想把这五百罗汉杀死,抢走他们所有的宝石。当时的船主就是释迦牟尼佛之化身,他提前知道前面埋伏着一个强盗,也知道他那天想干什么。

所以这位船主心想:若是这个强盗今天按照其心愿把五百罗汉杀了,并且把所有宝石抢走的话,他就会犯五无间罪,必下地狱,遭受极大痛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五百罗汉对当时众生之利益也非常大。若是因此强盗之行为而葬送了这五百罗汉,其过失就更大了,因为从他们事业的角度,又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所以当时那位船主在完全没有私心的情况下,想到:我今天必须把那个强盗杀掉。因为他杀强盗时,内心想到的是这个罪过完全由我来背,一方面使强盗不遭受地狱之苦,另一方面祈请五百罗汉继续为众生做事业,所以他就提前杀死了这个强盗。由于当时其发心完全没有一点点私心,所以凭借此行为,他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也就是说,他这样的杀生行为不仅没有过失,反而成为一个很大的功德。

当然我们要知道,其前提条件是:他完全没有一点点私心,其功德就有这么大。说到安乐死,就要看看此安乐死是否如同释迦牟尼佛这个公案一般,具有这样清净的发心,完全不掺杂一点点私心。若是能做到不掺杂一点点私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话,当然我们佛教中也称之为功德。

曾经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长得非常英俊。因为婆罗门平常一直都在幽静山林修行,一般很少下山化缘。有一天,这个非常英俊的婆罗门的儿子下山去化缘,来到一个财主家门口,财主家女儿就看上了他。当时她就拿着一把刀,在婆罗门儿子面前说:“你今天必须还俗娶我,我会带动我的家庭、乃至我力所能及的所有人进入佛门,跟你一起修行;你若今天不娶我,我就在你面前自杀。”


当时婆罗门儿子心里想着的是,若这位女子因我而起,在我面前自杀的话,此罪过太大了,尤其她说为了此事她将精进修法,并且带动很多人一起修法,婆罗门儿子就还俗了,他的这个行为也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实际上,还俗是一种过失,但是由于他当时的发心是完全清净的,没有一点点私心。若是有私心的话,那决定是过患。

为什么《普贤上师言教》将这两则公案都写入其中,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没有掺杂一点点私心。因此,我们平常做任何事情,还是以此为准吧——是不是有点私心?如果当时你没私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好,我想从本质上对你自己来说绝对没有一点过失,就看有没有私心了。




中国人可能没有这样的,比如我们平常看见或听说有些病人已经到了实在没法救活的地步,很可能活不过来,但是其家人会觉得很累,都已经变成一个累赘了,天天都要去伺候啊!
所以此时就说:我来发个好心,让他安乐死吧。说是安乐死,实际上却是为了“卸包袱”,否则天天都要去伺候病人,这决定是带有私心的。
即便说是“安乐死”,看似这位病人好像天天这样,人不像人、尸体不像尸体的这么活着,安乐死对其也没有太多的变化,也就是前面有一点点呼吸,后面呼吸完全停止而已,但是因为你有这样的私心,你害怕病人变成你的累赘,天天要去伺候他,还不如让他安详的死去。由于含有私心的缘故,所以决定是有过失的。
因此,我们平常做每件事情的时候,还是先问问自己,可不能站在大的角度或呈现的角度,说可能这样好、是一个没有私心之事,还是要多问问自己。从出世间角度而言,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还有私心的话,决定是有过患的。
世间和出世间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世间有世间的规则,出世间有出世间的法规。出世间的法规都是以完全没有自私和清净心为准则。世间的法规可能是从某一个角度而制定的法规,和出世间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我们刚刚说过,从出世间修行的角度来说,就看有没有私心。若是有私心的话,那决定是过患;若是没有私心,一点点私心都没有的话,那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比如船主杀了强盗,婆罗门儿子还俗,这些本身都是过失啊!但是,最终却变成积累福报的最大之因,就是因为没有私心的缘故,所以我们今天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看自己有没有私心。


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复杂的动物,你说没有私心,还是很难、很难的。要多观照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私心,这就很容易辨别了。此时多听听自己的心声就知道了,可能大多数是出于好心,中间若是掺杂了一点点私心,这也是过失。在完全没有私心的前提之下,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叫善行。

我们这里有一个教证可做依据,华智仁波切说:“心善身语善。”一旦心为善,完全没有一点点私心的话,哪怕你的身和语做出什么恶行,也叫善;“心恶身语恶”,若是心里掺杂着私心和贪嗔痴烦恼,哪怕你表面上做出很多修法的形象也叫恶。此中的“心善身语善”,犹如我们刚刚讲过的那两个公案,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船主和婆罗门的儿子噶玛拉修。

那“心恶身语恶”呢?以前有个女人嫁到印度的一个家庭做儿媳,她是一个非常孝顺、非常善良的人。那天到了印度的某个节日,中午时分为了迎接此盛大节日,在饮食方面他们就要做很多好吃的。那天他们家的媳妇就在家里办这件事情,其他家人都去地里劳动,回来时才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位善良的儿媳在家中准备盛宴时,外面就来了几位罗汉提着钵来化缘,当时那位妻子想到今天是一个节日,又看见那么多修行者在旁边化缘,所以非常喜悦地把很多食物都供奉给了这些修行者。这些修行者走后,她心里还带着非常喜悦的心态,心想:今天过节,与此同时门口又来了几位修行者,她还做了供养,今年的这个节日过得太有价值了,盼望着丈夫和家人回来时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们。


但是,我们都知道,她现前把家里很多东西都供养给他们了,这些东西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全家人的共同财产,所以她就想把这个喜讯告诉给家里的其他人。家人回来的时候,她一说到把那些东西供养给那些修行者时,她丈夫可是气得不得了,说道:“为什么要把那些东西给那些秃头和尚啊?!他们自己又不干活,却跑到我们家来要饭,不应该给的!要给就给他们吃铁砣,让他们去咬铁。”

此儿媳妇又告诉他的父母亲为什么要供养修行者,可是他的父母亲也说要让他们面前的供养变成很肮脏的东西等等,最终这些人都起了一个很大的嗔恨心。实际上,他们共同的财产已经供养给了这些修行者,但是由于当时他们内心所起的是恶念的缘故,这些人去世后最终都投生到饿鬼道,一个非常痛苦的地方。

一天,那位女人坐在上面,旁边有很多人,包括她丈夫和公婆,都已经苦得不成样子,去世以后他们都投生为饿鬼道,待在那位女人旁边。女人坐在上面有各式各样吃的东西,但是这些人都蹲在旁边,但是这个女人却不给他们东西吃。当时有一个人来到她身边,由于那个女人要外出办事情,她就告诉他说:“你帮我看着这些吃的,永远不要给下面这些人吃啊!”那个女人走后,他心想:这些人都已经瘦成这样了,有那么多东西,为什么不给他们吃呢?所以就给每人分了一个吃的东西。
当这些人把食物放到口中时,那位前世发愿,愿食物在罗汉面前变成铁砣的,食物就突然在他胃里变成一个铁砣,无法消化,痛得不成样子;那些说变成肮脏东西的,食物一吃下去就全臭得不得了,不停地在那边呕吐,都在说比他们刚才饿的时候还痛苦百倍。

那个女人回来时一看见这个情景,就指责他:“你为什么把这些东西赐予给他们呢?我并非不善良之人,由于他们前世做过这样的恶业,你今天即便把东西都赐予给他们,但是这些东西在他们面前也不会是食品,而会变成另一种东西来折磨他们。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虽然作为其亲人,也不能把这些东西赐予给他们,并不是我没有慈悲心啊!”





从这个公案中我们就能得知,当时那位女人把全家人共同的食物供养给了修行者,但是由于这些人的发心并不清净,心里想的不清净,所以最终还是遭受如此痛苦。当时这位女人也做了供养,但是她的内心是清净的,所有最终享受一切快乐。
我们从中就能知道“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其原因就在此上。一旦你的内心为“恶”的话,身和语做出来的事,即便为善行,我们刚刚不是说过他们都已经供养了修行者,这是一个善行,但是由于其发心不清净的缘故,最终还是遭受痛苦,这就叫“心恶身语恶”。
“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当然心是一切法的根源,调伏自己的内心就是我们佛教一直提倡的。因此,还是要看看自己的内心是否掺杂私心和贪嗔痴烦恼,若是掺杂了的话,所做一切都叫做“恶”。因此,我们平常判定某件事情是否为善或恶,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看其是否掺杂了贪嗔痴,若是掺杂了贪嗔痴的话,此善行也叫恶行;若是没掺杂贪嗔痴,纯粹是善念的话,那所做一切都叫善行。

现在就知道了,以后要判定某件事情到底叫善、还是恶,以此为准则就好办多了,这是站在出世间的角度而言啊!因为出世间是为了成办解脱,解脱的本质就是如此。但是世间所谓的法则,都是站在大众共同点的角度而确立其法则,或者是由某位官员制定的法则,总之,其法则虽然也是大众化的,但是和出世间之间相比,还是有些区分的,站在出世间的角度,应该是这样的。


【视频】令人窒息!日本流浪狗的安乐死并不安乐,而是触目惊心的十五分钟!




【观察上师】依止上师前必须详细观察


修行人需服用甘露丸


皈依的功德「益西顿多堪布」


一分钟佛教常识14:什么是舍利子?


【晋美彭措法王】为什么有些人学佛会被骗


这样放生,下一世有可能成为精神不正常的人 【慈诚罗珠堪布】


植物是佛教所讲的生命吗?


南怀瑾:一个睡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的窍诀!熬夜必看,敬请收藏!



🍀素食戒杀 菜单目录(一)


🙏🏻电视剧《佛陀》五十四全集-无广告(国语版)


🙏🏻佛曰-【印剧】佛陀_Buddha 预告片



佛法平台“通往解脱之路”欢迎关注!

本平台的宗旨是为接引广大有缘人与佛结缘,为有缘众生打开一扇门,将正知正法带给大家!


佛法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程,点亮希望!

本平台为茫茫黑夜中的众生点亮一盏灯,为有缘人提供佛法修行,了解佛法的真谛,同时希望大家通过学修佛法从此走上解脱轮回之路!


需要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lvdumu2020 进群

本公众号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愿所有众生早日离苦得乐终究安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