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37课 | 寻找精神之路

索甲仁波切 通往解脱之路 2023-05-15

| 今日课程 |

《西藏生死书》 第  37 课

精神之路|寻找精神之路


| 上期课程 |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36课 | 修行道上的怀疑

边| 听| 边| 读

点击播放器收听

▲ 课程由小知了师兄朗读

精神之路

在苏菲教大师路米(Rumi)的《桌上谈话》(TableTalk)一书中,有这么一段猛烈而直截了当的话:

 

  大师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如果你忘记其他事情,只有那件事没有忘记,你就不用担心;反之,如果你记得、参与并完成其他事情,却忘记那件事,那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这就好象国王派遣你到一个国家去完成一件特殊的工作。你去了,也做了一百件其他的事,但如果没有完成你的任务,你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做。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那就是他的目的。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做。

 

  人类的所有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活在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与我们基本的、觉悟的自性结合。「国王」派遣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黑暗的国度,其任务就是证悟和体现我们的真实存有。完成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踏上精神之旅,以我们的一切热诚、智慧、勇气和决心来转化自己。诚如《卡达奥义书》(KathaUpanishad)中「死神」对纳奇柯达斯(Nachiketas)所说的话:

 

  有智慧之路,也有愚痴之路。它们离得远远的,目的地也不同……愚人深陷于愚痴之中,自以为聪明和学识渊博,就像盲人被盲人引领着,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那个超越生命以外的世界,不会对幼稚、漫不经心或迷恋财富的人发光。


寻找精神之路

在其他的时代和其他的文明里,只有少数人才能踏上这种精神转化之路;但在今天,如果我们想保存这个世界,避免它受到内外危险的威胁,大多数人类就必须寻找智慧之路。在当前充满暴力和分崩离析的时代里,精神的远景不再是精英分子的奢侈品,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存。

 

  遵循智慧之路,没有比目前更为迫切和更为困难。我们的社会,几乎完全倾力在颂扬自我,对于成功和权力抱着种种令人伤心的幻想;此外,还颂扬那些正在毁灭地球的贪婪和愚痴力量。在人类历史上,就以目前最难听到不阿谀的真理声音,一旦听到要遵循它,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周遭的世界都不支持我们的选择,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似乎也都在否定具有神圣或永恒意义的每一个观念。因此,在目前危机重重,未来亦不知何去何从之际,身为人类的我们,发现自己最为迷惑,掉进自己所创造的梦魇之中。

 

  不过在这种悲剧情况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希望来源,那就是一切伟大的神秘传统,它们的精神教法仍然存在。不幸的是,传承这些教法的具格大师非常少,寻求真理的人也几乎毫无拣择。西方已经变成精神骗子的天堂。对于科学家,你可以验证谁是真内行,谁不是,因为其他的科学家可以查核他们的背景和检验他们的发现。但在西方,因为缺乏对智慧文化的一套丰富完整的准则,因此,所谓「上师」的真实性几乎无法建立。任何人似乎都可以自我炫耀为上师,吸引徒众。

 

  但在西藏就不是这样,选择一种特殊的法门或老师来遵循会安全得多。初次接触西藏佛教的人,常常不懂为什么如此重视师师相传的不断传承。传承是重要的保障:它维持教法的真实性和纯净。人们从谁是他的上师来了解这位上师。这不是保存某种陈旧、仪式化知识的问题,而是以心传心的问题,把一种重要而活生生的智慧,及其善巧而有力的修行方式传承下来。

 

  辨别真正的上师,是一件非常精细而需要特别小心的事;我们这个沉迷娱乐、追求简单答案和速成效果的年代里,那种比较沉静和没有戏剧效果的修行功夫,很可能引不起注意。而我们认为神圣应该是虔诚的、乏味的、温和的这种观念,可能又会让我们看不到觉悟心的朝气蓬勃和生动有趣。

 

  诚如贝珠仁波切所写的:「身藏不露的伟大人物,他们非比寻常的品质,可能会让我们这种凡夫看不出来,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检验他们。另一方面,即使是平凡的江湖郎中,也擅长装扮成圣人来欺骗别人。」如果贝珠仁波切能够在上个世纪的西藏写出这段话,那么在当前混乱的精神超级市场中,这句话更显得逼真啊!

 

  这么说来,在今天这个极度不可信赖的时代里,我们又该如何发现精神之路上所迫切需要的信任呢?我们能够利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位上师是否为真上师呢?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位上师在一起时,他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来跟他学习?为什么他们相信他呢?一位女士说:「我了解到你真正要的,是教我们认识和运用佛法,而且我也了解到你是如何善巧地教导我们。」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说:「感动我的,不是你的知识,而是你确实有一颗利他和善良的心。」

 

  一位年近四十的女士承认:「我尝试过要把你变成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治疗师、我的丈夫、我的爱人;你安静地经历这一切戏剧化的投射,却从来都不曾放弃过我。」

 

  一位二十多岁的工程师说:「我在你身上所发现的你确实谦卑得很,你真的希望我们都很好,你不仅是老师,更不曾忘记做你的伟大上师的学生。」一位年轻的的律师说:「对你而言,教法是最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我甚至认为你的理想是把自己变消失,而只是想尽办法无私地把教法流传下去。」

 

  另一位学生害羞地说:「起先,我害怕把我的心开放给你。我已经受到这么多伤害了。但当我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我注意到我本身确实有所改变,慢慢的,我越来越感激你,因为我体会到你是在多么尽力地帮助我。然后我发现自己对你的信任竟然这么深,比我曾经想象过的还要深。」

 

  最后,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电脑操作师说:「对我来说,你是一面如此美妙的镜子,为我显示两件事:相对层面的我和绝对层面的我。我可以看着你,然后清楚地看到我的一切相对混乱——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你反映回来给我的是什么。但我也可以看着你,然后看到反映在你身上的心性,一切事物都时时刻刻从心性生起。」

 

  这些回答告诉我们,真正的老师是仁慈的、慈悲的、不厌倦地想把他们从上师那儿得到的智慧分享给学生,不为自己的利益设想,只为教法的宏扬光大而努力,永远保持谦卑。一位确实具备这一切品德的人,经过长期观察,你会对他产生信赖。你将发现这种信赖会变成你生命的基础地,支持你通过一切生死难关。

 

  在佛教里,我们以这位老师是否根据佛陀的教法指导学生,来断定他是不是一位真上师。我们要再次强调的是:最重要的是教法的真理,而不是老师这个人。这是佛陀提醒我们要「四依」的原因: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智不依识。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真正的老师是真理的发言人,是真理的慈悲的「智慧展示」。事实上,一切诸佛、上师和先知都是这个真理的化身,以无数善巧、慈悲的形象示现,引导我们透过他们的教法回归我们的真性。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比寻找老师还重要的是寻找和遵行教法的真理,因为当你与教法的真理接触时,你就会发现你和上师接触了。


(注:《西藏生死书》作者为索甲仁波切,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音频朗读者为小知了a师兄)


目录(21-30)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1课 | 禅坐的方法。姿势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2课 | 三种禅坐的方法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3课 | 禅坐中的心,思想与情绪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4课 | 经验;休息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5课 | 动中禅;灵感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6课 | 演化、业与轮回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7课 |  轮回的若干可能「证据」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8课 |  心的连续;业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29课 |  善心。创造力


🏵️有声书连载《西藏生死书》第30课 |  责任。西藏的转世


佛法平台“通往解脱之路”欢迎关注!

本平台的宗旨是为接引广大有缘人与佛结缘,为有缘众生打开一扇门,将正知正法带给大家!


佛法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程,点亮希望!

本平台为茫茫黑夜中的众生点亮一盏灯,为有缘人提供佛法修行,了解佛法的真谛,同时希望大家通过学修佛法从此走上解脱轮回之路!


需要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lvdumu2020 进群

本公众号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愿所有众生早日离苦得乐终究安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