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投胎的详细过程——索达吉堪布揭示“轮回密码”
作者丨索达吉堪布 敬摘录丨大学演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
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是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因为一定的因缘才来到这个世界。对于这种因缘,佛教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科学界也有相关的讨论。
因为绝大部分泰国人从小就信仰佛教,也承认轮回的存在,所以,我想大家对佛教中前世今生的观点都比较清楚。
生命是延续的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生命的延续性,如果只关注短短的今生,既不思考前世,也不关心后世,那我们就跟旁生没什么差别。
很多人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挂在嘴边,但恐怕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今生的业力是如何延续到后世,甚至再下一世的。
泰国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信仰佛教,而轮回是佛教最关键的观点之一。
如果我们不懂轮回,那皈依佛教也只不过是寻求暂时的人天福报,并不究竟。
我曾在其他大学讲过轮回的话题,但因为他们不相信轮回的存在,所以我不得不引用很多科学证据去说服他们,而没有用太多佛教的道理来讲解。
但由于泰国人大多从小就信仰佛教,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因此不会对轮回有太多怀疑,这一点和藏族人很像。
所以,今天我会从佛教理论的角度讲一下轮回。
我听说,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想帮助临终病人,可一两句安慰的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要想真正地帮到临终病人,就一定要讲轮回,讲生命的延续性。
如果临终病人懂得生命是延续的,他就不会对未来失去希望。而要懂得这个道理,必须先要明白缘起法。
佛陀告诉我们,缘起可分为
1.外缘起
2.内缘起。
外缘起可以通过一棵树的比喻来说明:
比如一粒种子,因为地水火风等因缘,长出苗芽,进而产生根、茎、叶、果实,这就叫做外缘起。
但更重要的是内缘起。
所谓的内缘起是指,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这一世做人,下一世可能做旁生,再下一世也许做天人……总之在没有解脱前,就这样一直不断地在轮回中流转。
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否则,就没有办法通达轮回的原理,更无法真正去关爱别人。
“十二缘起”——轮回的密码
第 1 法:无明
轮回的存在是有原因的,而最根本的因叫做“我执”,即每一个人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它也叫“无明”。
我执是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个法,也是一切轮回的根本。
第 2 法:行
有了无明后,我们的身、口、意会造作善业、恶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行”。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谁,来到这个世界的因,都是无明和行。
第 3 法:识
有了种种业以后,不论善业、恶业都会留在阿赖耶上面,这叫做“识”。
虽然我们的身体最终会毁坏,但心识却是持续的,即使在死后也会存在。
196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艾克里博士[Sir John C. Eccles,1903-1997,神经生理学家,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从脑神经学的角度说明,在我们死后,还会有一个独立于身体的“灵魂”(心识)存在【出自艾克里博士的著作《Evolution of the Brain: Creation of the Self》】
虽然从医学角度讲,去世之后,身体不再受支配,并会逐渐腐败。
但如果结合佛教的知识来看,其实我们的心识是一直流转的。
从哲学角度说也是这样,比如,叔本华曾说过,我们的身体最终会灭亡,但“意志”却依然存在[出自叔本华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卷。
第 4 法:名色
心识入胎后就有了十二缘起中的第四个法——“名色”。“名”指的是除了色蕴以外的一种心识,而“色”指的是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状态。
第 5 法:六入
十二缘起中的第五个法叫做“六入”,也称“六处”,指的是心识入胎后,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刚刚形成,但尚未接触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阶段。
第 6 法:触
第六个法叫做“触”,指的是六根形成以后,接触到外界的六尘,并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阶段。
第 7 法:受
在六尘和六根结合后,我们会对悦意的对境产生快乐,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嗔恨,对既不悦意也非不悦意的对境产生不苦不乐的心态,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受”。
以上所提到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无明和行在今世所引发的果。
有了这几个果之后,即生当中就会产生“爱、取、有”。
第 8 法:爱
所谓的“爱”,就是指喜欢悦意的感受,不喜欢痛苦的感受,这包括种种的贪爱、嗔爱、痴爱。
爱,其实相当于是前世的无明。
第 9 法:取
“取”就是有了对各种感受的爱之后,进而接受。
第 10 法:有
有了爱和取这两个因缘以后,就会产生“有”。它是轮回,也是轮回的因。
爱、取、有这三者,就是今生当中所造作的后世的因。
因为我们造作了后世的因,所以肯定就会投生后世。
第 11 法:生
十二缘起中,后世的第一个法叫“生”,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识。在投生后世时,我们可能会降生在人道,也可能在其他道。
第 12 法:老死
而有了生以后,肯定就会经历“老死”,这包括了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部过程,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个法。
从十二缘起来看,今生的因缘会变成后世的因缘,而后世的因缘又会变成再后世的因缘,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会一直在轮回中流转。
大家可以通过学习《缘起经》来通达十二缘起。
轮回是佛教思想的基础,如果没有在理论上通达十二缘起的话,我们恐怕不能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
解开轮回的密码——无我空性
佛教在泰国非常兴盛,到处都有寺院,人们对出家人十分恭敬,日常生活中也时常面带微笑,心态平和。
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明白轮回流转的道理。
我很喜欢泰国,因为这里的人很平和、安详,没有太多的痛苦和烦恼。尤其是我十四年前来的时候,那时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我当时在泰国待了一个礼拜,后来将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泰国游记》,大概有两三万字。
泰国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人们不但对临终者有恰当的关怀,就连小孩子们对轮回也有一定的正确认识,这些都是在佛教不兴盛的国家里难以见到的。
其他地方的人,可能对泰国有一些看法,比如人妖,或者动荡的政局等。
但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觉得像泰国这样有广泛佛教信仰的国家是很少见的,泰国人在信仰佛教、行善断恶等方面,非常值得赞叹。
无论是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在教义上并没有差别。
因此,我们都应该懂得十二缘起,更要懂得轮回流转的痛苦,诚如《法华经》中云: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因此,打破轮回,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
那解开轮回的密码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无我空性。
如果没有空性的力量,我们就没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本——无明。
我们能在今生得到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今后是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做牛做马,还是烧毁无明的种子,从而获得解脱,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所有人都会经历衰老和死亡,这是轮回的一个特征。
当年释迦牟尼佛还是王子的时候,就是在看到生老病死后而示现出家,最后断除了轮回的根本。
泰国有这么多寺院,寺院当中有很多出家人,其实这些出家人就是在修无我的智慧,前往解脱。
在很多国家,人们只有在生活没有希望时,才会选择出家。
但是在泰国,当有人出家的时候,大家都会因为他走上光明之路而祝福他。
不仅是出家人有这条光明之路,在家人也可以通过不断地修行,最后用空性智慧斩断无明,获得解脱。
希望大家都可以精进修行,运用空性智慧斩断轮回的根本,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敬摘录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现在很多人对前后世一片茫然,原因就是不懂佛教,不然,这方面的理论会相当丰富。
其实总的来说,所谓轮回,就像陶师手中的轮盘、井中的水车、瓶中的蜜蜂一样,接连不断地旋转。
关于轮回,《观佛三昧经》将之喻为火轮;《佛说无常经》、《入中论》则喻为水车;《法句经》、《大智度论》、《心地观经》中比喻成车轮;《佛本行集经》中喻为竹筒中的蜜蜂。
就拿蜜蜂的比喻来讲,将蜜蜂关在瓶内,它只能在瓶中飞来飞去,同样,我们无论生于善趣或堕入恶趣,都超不出轮回的范围。
善趣的人间天境如同瓶内上面的空间,三恶趣就像瓶内下面的空间,六道众生就像《俱舍论》中所言,以有漏的善业、不善业为因,连续不断地投生流转,为此叫做“轮回”。
现在很多人修行时,根本没想过脱离轮回,只是每天念经参禅,却没有通达空性,也没以菩提心来摄持。这样行持善法是有漏的,以此为因,会周而复始在轮回中流转,时而快乐、时而痛苦。
如《法华经》云:“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意即众生以各种欲望的因缘,有时候堕入三恶趣,有时候从三恶趣解脱,转生到三善趣中去,这样周而复始在轮回里流转不停,感受无边痛苦,即是轮回的一种本性。
之所以把它叫做“轮回”,《宝鬘论》中用旋火轮无初、无中、无尾的比喻,也进行了说明。介绍十二缘起时,大家会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一定要超离这个轮回。
就好比关在监狱里的人,虽然暂时吃得好、穿得好,但那里毕竟是牢狱,谁都希望有一天得到释放。同样,我们如今有吃有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它毕竟不离痛苦的本性,因而每个人都要有向往解脱之心,否则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人。
敬摘录《前行广释》
▶️有声书《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指引》| 全集目录(珍藏)
需要进群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lvdumu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