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破“非典型甲亢”的伪装
典型甲亢大都具备能吃、消瘦、怕热、多汗、心慌等高代谢症状以及脾气急躁、容易激动等神经兴奋表现,并常常伴有突眼、甲状腺肿大等特殊体征,因此,识别起来并不困难。然而,大约有20%的甲亢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症状表现常不典型,甲状腺肿大及突眼也不明显,而是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作为突出表现,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戴着“假面具”的非典型甲亢。
01
伪装成“心脏病”
这类甲亢多见于老年患者,病人缺乏甲亢的典型症状,而是以心慌、胸闷、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心脏扩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这种由甲亢引起的心脏病(即“甲亢性心脏病”)只有控制好甲亢,病情才能得到根本缓解或治愈,单纯扩血管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
在此提醒大家,临床上遇到心率偏快、房颤、明显消瘦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化验 “甲功”,排除“甲亢”。
02
伪装成“胃肠道疾患”
甲状腺激素可刺激胃肠道蠕动,因此,有些甲亢病人(尤其是年轻患者)常常以慢性腹泻作为突出表现,每日大便少则数次,多到十余次,大便稀溏,无脓血(这点有别于“感染性腹泻”),不伴有腹痛及里急后重,常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
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的病人,经血常规、大便常规及消化道内镜检查,排除上述消化道疾病后,应进一步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03
伪装成“肝脏疾病”
甲亢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及高代谢等原因,常常会引起肝脏损害,病人可出现乏力、纳差、腹胀、黄疸等症状以及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临床上,遇到肝功异常的患者,如果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等)、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这时要想到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04
伪装成“更年期综合征”
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可兴奋中枢神经并导致月经紊乱,部分甲亢患者会出现神经过敏、心悸多汗、焦虑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如果发生于中年妇女,很容易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05
伪装成“抑郁症”
典型甲亢往往表现为高代谢状态及神经兴奋症状,但有些老年甲亢则恰好相反,表现为食欲不振、纳差、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老年抑郁症”或“老年性痴呆”。因此,对不明原因淡漠呆滞、精神抑郁的老年人,应注意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06
伪装成“恶性肿瘤”
有些老年甲亢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纳差、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甚至出现恶病质,常被怀疑得了消化道恶性肿瘤、结核、糖尿病等严重消耗性疾病,如果经过全面检查,排除了上述疾病,这时要想到查查甲功,排除“甲亢”。
07
伪装成“慢性发热性疾病”
有些甲亢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以长期低热为突出表现,常伴有心悸、消瘦等症状,易被误诊为风湿热、结核、尿路感染、胆囊炎等“慢性发热性疾病”。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患者,特别是当体温升高与心率增快不成比例(通常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次/分),心率增快更显著时,应想到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08
伪装成“眼病”
甲亢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突眼”,发生率大概有50%。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严重者眼睑不能闭合、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力下降及复视,临床谓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上,这种病人往往首先就诊于眼科,如果医生不注意询问病史,很容易将其误诊为“眼眶肿瘤”。因此,对突眼病人一定要检查甲功,以免漏诊“甲亢”。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病人都是先有甲亢,而后出现眼部病变,但少数患者例外,在刚发生眼病时,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是正常的,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甲功异常(也可能始终正常),但甲状腺自身抗体通常是高的。
09
伪装成“肌无力”
多见于中年男性,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或“肌麻痹”,常常在过度劳累或饱餐(尤其是摄入大量糖类食物)后发生。由于患者甲亢症状不明显或出现较晚(先出现肌无力,后发现甲亢),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或“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对于周期性发作的肌无力、肌麻痹患者要常规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10
伪装成“月经不调”
甲亢可引起月经不调、月经稀少甚至闭经,导致女性不孕。因此,对于月经不规律、长期不孕的育龄期妇女,要注意检查甲功,排除“甲亢”。
11
伪装成“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加速代谢,还具有升血糖作用,因此,甲亢病人也可以表现为多食、消瘦及血糖升高,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但这种由甲亢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空腹血糖一般不高,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通常没有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常常伴有心动过速,甲亢治愈后,血糖可随之恢复正常。
甲亢作为一种影响全身的疾病,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作为临床医生,一定要对甲亢症状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不仅要熟悉甲亢的典型症状,还要了解甲亢的不典型症状,这样在诊断疾病时才能思路开阔、不落窠臼,减少甲亢的漏诊或误诊。
文/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王建华
责编/Jane
推荐阅读
点个分享,把好知识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