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记
关注鹰眼观心,看最新时评,防失联加yyguanx。
2019年12月1日,武汉通报了一例“不明原因”肺炎,转眼就是三年了!
疫情之下,时刻战战兢兢。倒不是怕感染,因为多种渠道的专家、当事人已经明确,奥密克戎的毒性早就大大降低了。
据中青报消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教授说,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
但各地执行防控标准的不一,让人总是担心本地、本区域出状况。
因此,我一直坚持储备一周以上的蔬菜、食物和药品,甚至还准备了可以长期存放的一些非急用物资,以备“持久战”。
可20条之后,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尤其近来广州、鄂尔多斯、北京等地的一些最新消息,让我放松了警惕,以为很快要“放松”了,即使出现阳性病例,也会更“精准”了。
比如11月30日,深圳及广州等地出台防控优化措施,强调“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接”。
广州天河多个商场发布通知,进出需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绿码,但没提及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种种迹象表明,人家的城市开始“精准”,我估计青岛也快了。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这几天就没有及时“补货”。
喜欢看战争故事的都知道,有一种策略叫“乘其不备攻其不意”,就在我放松警惕的档口,今早突然被“攻击”了!
青岛这个地方,三年来疫情就没断过,虽然没有大面积封控,却也轮番有过几次局部严重的情况。
既然已经习惯了,所以对最近不断出现的确诊病例也就“习以为常”了,虽然所在区域连续几天全员核酸让人不解,不过仍然怀有“精准”的期待。
结果,一大早,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一看,排队核酸的队伍已经到了楼下!这是没有过的。
赶紧看新闻,没有封控消息,只是有“混管阳性”的情况,估计这么早做核酸就是为了排查。
看出入口有人进进出出,就放下心来,按照往常习惯打算去单位吃早餐。
下楼的时候遇到一位邻居,他说“还出去?”我没明白他的意思。
另一路核酸队伍延伸到了小区大门口,人流量明显增多。
走近了却发现不对劲,保安增加了,而且不断地告诉要出门的人:“出去不能回来啊!”
有的车掉头了,有送孩子的更是不知所措,许多上班族在询问、确认和犹豫。
我试图给保安队长打声招呼,问上班能不能行?却被“粗暴”地打断:“都一样,出去可以,做完核酸就不能进人了!”
原来现在进来的人,都是做核酸的。
一看这种乱糟糟的情形,我也没有必要再“理论”了,只好返回。
很明显,这是封闭,又不是封闭。
说是封闭,但没有任何官方明确和通告;说不是封闭,你却出不了门,或者说不敢出门。
回来只好自己做饭,才发现已经缺东少西了。
一顿饭无所谓,一两天也不怕,但没有人告诉你会到什么时候,就像今天大家出门才被告知“不能回来”,这才是最让人心里没底的。
联系单位,看能否弄个工作证明,上次封闭就是这样保障上班族的。
单位倒是人性化,说可以居家办公。但我却不想居家,因为没有吃的呀!
等核酸检测完毕,人群都退去,院子里空荡荡的时候,我溜达到大门口,给保安队长说明了一下情况。
他最后说,那你回来时开个证明吧。
这下就好了!我赶紧回来收拾一下,重新出门上班。
但返回到门口时,保安队长不在,其他人却不让出!
变化之快,简直防不胜防!
我只好耐心地讲道理:我出去,拿不回来证明你们可以不让我进啊。
但没有人敢做主。
我有些着急,声音大起来。最后有个管事的“志愿者”(其实是政府工作人员)出面了。
他问了几个情况,说要么你让单位传一份证明过来看看。
我有些生气,却不能朝他发,至少他还是在“想办法”。
后来我突然摸到了工作证,说这可以吧?他马上说,你有工作证,早说呀!去吧,回来别忘了开证明。
终于“突破”了大门,简直是一道关隘!
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那些没能出门打工做工上学的邻居们,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