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话大王郑渊洁,最开始是想当掏粪工人和诗人的

闵思嘉 闵思嘉 2021-01-19

点蓝字 |关注我

导语:


郑渊洁最近又火了。不过网友对他的称呼都已经变成了郑爷爷。他在微博上活跃,回复网友的各种问题,被人截图出来说郑渊洁实在太有意思了。


从郑渊洁跨越到郑爷爷,让人意识到原来《童话大王》已经是上个年代的事,在纸媒衰落的今天,一个人写一本期刊,从1985年写到2002年,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郑渊洁的好玩,在写作时代,对读者来说是抵抗权威的另一种成长可能;在不再写作的今天,又成了抵抗主流生活方式的自我调侃。


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里外,郑渊洁自己的人生也像他笔下的作品一样,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讽刺童话。


+想当掏粪工人、诗人,最后才是童话作家

+黑五类爷爷,催生了舒克贝塔和大灰狼罗克

+创作皮皮鲁,是用笔生二胎

+和崔永元一起小便,和阎维文一起滑冰



1、想当掏粪工人、诗人,最后才是童话作家
 
郑渊洁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写童话的。
 
1963 年,他还在北京马向小学读二年级,有一天,班主任布置作文,题目是《我长大了干什么》,很多人都写自己的理想,当科学家、当医生什么的。
 
当时的郑渊洁,是掏粪工人时传祥的粉丝。时传祥作为当年的最美劳动者,是上过小学课本的,还被一众国家领导人接见过。
 
于是郑渊洁就写了一篇《我长大了当掏粪工人》,还被当成模范作文推荐到校刊上刊登了出来。郑渊洁说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一个错觉:这个世界上,自己写作的本事最大。
 
但在当兵复员回来之后,郑渊洁也没想过写童话。


郑渊洁差不多从 1977年开始尝试通过写作来挣钱,最开始,他踌躇满志地写诗,但投稿都没什么回应。

最终有一首讽刺小诗,发表在了1977年第四期的《汾水》杂志上,叫做《姚文元的笔》,是他的处女作。
 
因为这首诗,郑渊洁拿到了10元钱的稿费,那时候他在工厂看管水泵,一个月的工资是40元,四分之一了。

只能找到这一点儿
 
但后来,郑渊洁发现自己写诗不行,后来接连尝试了小说、科幻作品,“甚至连漫画这个文学的远亲也不放过”,但结果都不好。
 
他还写过歌词,叫《地勤战士之歌》,也是为数不多当年被刊收的作品之一,刊登在1978年第8期《解放军歌曲》上,可惜我没找到。
 
奉行“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郑渊洁,终于开始转战童话,写的第一篇童话,叫《小蚂蚁在诚实岛》。
 
这篇童话能面世也不容易,郑渊洁写出来之后,寄给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一边填邮寄单一边想:“如果写童话还不行,我就该试相声了。”
 
结果春节前,他刚要离开工厂的集体宿舍,回山西太原父母家过年,就收到了一个大牛皮纸袋,又是退稿信。

对方还把他的名字写错了,上来就是“郑渊:”,信里意思说郑渊洁立意不错,但写得太差,还建议他多看点文学名著。
 
郑渊洁说他至今仍然收藏着这封退稿信。

左一,年轻时候的郑渊洁

失望的郑渊洁带着这个牛皮袋回了父母家,被他妈看见了,再三追问后知道了这个事,他妈妈就搜肠刮肚地想自己认识的文学编辑,想让他们鉴定下儿子是不是真的不行。
 
他们先是找了《山西青年》一个叫杨宗的副总编辑,据说郑渊洁妈妈冒着过年前夕6级的西北风,拿着他被判死刑的稿子去找这位编辑,他爸爸也只好陪着。
 
杨宗看完稿子后,说郑渊洁的童话写的挺好,但是《山西青年》登不了,就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送去了北京《儿童文学》那里,让他找自己一个叫由岑的朋友。
 
郑渊洁没有当回事儿,直到4月份,他发现自己写不了诗歌小说科幻歌词之后,才又想起来这封推荐信。


于是1979年4 月 21 日,郑渊洁向工厂请了个假,从学院路骑自行车,一路骑到东四十二条 21 号,那里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部就在里面。

他把推荐信和稿子从当兵的时候用的军用挎包里掏出来递给由岑,又回去等消息了。
 
这一等就到了6月份。郑渊洁突然接到由岑的电话,约他6月6日再去出版社见面,管童话的同事对他的稿子很感兴趣。
 
然后郑渊洁就见到了《儿童文学》编辑部负责童话的编辑刘庭华。
 
“这活儿不错”。这是刘庭华对郑渊洁说的第一句话。郑渊洁也是一次听别人管写作叫“活儿”。

后来他说,估计对方以为他是工人,听不懂作品这种比较学院派的话,就说了工人语言“活儿”。


然后刘庭华把童话的名字改成了《黑黑在诚实岛》,黑黑就是小蚂蚁的名字,让郑渊洁10天内把改好的童话送过去。后来这篇童话,发表在了《儿童文学》9月号上。
 
郑渊洁说他那天从出版社出来后实在太兴奋,本来要骑50分钟的路,他蹬了30分钟就到了。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专写童话,还被借调去《儿童文学》,成了什么文凭都没有的编辑。

 
好笑的是,等《儿童文学》在那年的9月15号出版以后,郑渊洁专门又去邮局买了三本,收藏起来。
 
他给自己许了一个愿,如果自己以后真的写童话出名了,就在 15 年后的 9 月 15 日,办三件事:
 
1. 把珍藏了 15 年的这三本刊有自己童话处女作的刊物分别送给杨宗、由岑和刘庭华,在扉页上写满感激的话;2. 在北京最豪华的餐厅请他们吃饭;3. 赠送他们每人 50 元,作为发现《黑黑在诚实岛》伯乐奖金。

那时候郑渊洁一个月工资才40块。50 元是巨款了。
 
1994年9月15日,郑渊洁真的请了杨宗、由岑和刘庭华吃饭,在北京香港美食城,这地方现在已经不在了,不过九十年代的香港美食城,可以说是很有牌面了。
 
郑渊洁说:“我将珍藏了 15 年的那 3 本纸已发黄的 1979 年 9 月号《儿童文学》送给他们。我不是用笔而是用真情在扉页上写了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我敬赠他们每人 5000 元《黑黑在诚实岛》伯乐奖金。”

我猜应该是东安门大街那个

2、黑五类爷爷,催生了舒克贝塔和大灰狼罗克

郑渊洁1955年出生在石家庄,父亲是个军人,这在那个年代本来是个好身份。但麻烦在于,郑渊洁的爷爷是富农,他是在自己15岁服兵役的时候,填家庭成分表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历史的。
 
用郑渊洁自己的话来说,在对黑五类的深恶痛绝中度过童年的他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
 
于是服兵役的那五年,他都在家庭成分不好的阴影中度过,军队中还有个河南籍的团小组长老兵找他谈话,要他和富农爷爷划清界限。
 
但在郑渊洁的记忆中,爷爷是个慈眉善目的乡村郎中,和童年时代要打倒的那些“黑五类”完全挂不上钩。这可能是郑渊洁最开始,对划分优劣这件事有了怀疑。

年轻时候的郑渊洁,左一
 
在这种分类的文化土壤下,动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小白兔、小山羊、大公鸡是好人,大灰狼、狐狸、老鼠是坏人,猴子、猫、猪是中间派。

郑渊洁觉得这个划分太好笑,于是在开始写童话不久后,就想办一本叫《大灰狼画报》童话刊物。
 
当时的一位出版社总编辑是这么回答郑渊洁的:“怎么能用大灰狼当刊名?大灰狼是美帝国主义的象征呀。”
 
郑渊洁因为这个刊名被拒绝了好几次,直到在1986 年 5 月5 日,认识了21 世纪出版社的社长张秋林之后,才算是遇到了知音。

《大灰狼罗克》最开始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大灰狼画报》连载,后来才有了单独的短篇合集。

大灰狼画报第二期
 
舒克贝塔的诞生,也跟郑渊洁这个富农爷爷有关。
 
那会儿是1982年9月,郑渊洁靠写童话吃饭已经4年了,想到富农爷爷的事儿和这些年看过的用动物图解政治的童话,他想要给童话里的坏人平反。

于是他选了老鼠。又因为自己在空军部队服过兵役,做空军地勤,就给小老鼠安排了开飞机的职务。
 
郑渊洁给自己的人物起名字有个习惯,一定要从自己认识的人身上找,9月12日晚上,写这只小老鼠的时候,他想到了在部队里第一个带自己的军械师,姓舒,小个子。
 
然后,我们就有了舒克。

当时,它还只是一部短篇,叫《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这部短篇童话的最后一句话是,“不信你到外面去打听一下,谁都知道小老鼠舒克和他的直升飞机。”
 
到后来,郑渊洁确实把这句童话变成了现实。

孔夫子上还有连环画
 
3、创作皮皮鲁,是用笔生二胎
 
写皮皮鲁的时候,郑渊洁才25岁,而且居然又是和父母有关。
 
那是1981年的春节,他去太原父母家过年,早就想好了假期没事儿干,不如写个中篇童话。
 
郑渊洁父母家在太原市坝陵桥南街1号,是军区房,旁边就是军区幼儿园,小楼一共三层,每层两户,郑渊洁爸妈家靠南,在三层。
 
刚回到家的几天,郑渊洁基本都在看电影,一个字也没写,也是因为离军人俱乐部很近,才能近水楼台先看片,他说他看了《情天恨海》《永恒的爱情》《雁归来》和《法庭内外》,很是惬意。

 
等到正式开始过春节的时候,他就头痛了,因为家里来来往往串门拜年的客人实在是太吵,也写不了东西。
 
后来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是典型小时候留下来的习惯,寒暑假总是最后几天才开始突击狂写作业,写17年《童话大王》也是这样,每次都要交稿了,才开始猛写。
 
于是直到2月10日初六那天,疯狂拜年的高峰期过了,他才得空开始写这个之前就构思好了的故事,一部“专门给男孩子看的童话”。

因为记得有个将军叫皮定,他就给主角取名叫皮皮鲁。

 
郑渊洁写东西有个规律,开始写的时候很慢,越到后面越快,最快的时候一天能写两万字。
 
2 月 10 日那天,他只写了几百字。第二天,他写了差不多九千字,之后就是每天一万的速度,一直写到头脑恶心四肢无力。
 
写到2 月 14 日,郑渊洁写发烧了。
 
2月15日,《皮皮鲁外传——写给男孩子看的童话》写完了,一共3万多字。当然后来,关于皮皮鲁的故事就太多了,郑渊洁还给他搞了一个龙凤胎鲁西西出来。
 
关于这两个孩子,郑渊洁说——

适逢“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城里人,用笔生孩子,是一种既不违反基本国策,又过足了多子女瘾的妙计良方。

 
4、和崔永元一起小便,和阎维文一起滑冰
 
郑渊洁写过不少自己遇到过的名人。都很好笑。
 
比如和阎维文滑冰。
 
那是1975年,郑渊洁还在服兵役,又是看父母的时候生病,进了军区276医院,隔壁床来了一个年轻军人,得了肠炎,说自己叫阎维文,在省军区宣传队跳舞。
 
冬天了,一天郑渊洁叫阎维文去滑冰,阎维文说他不会,郑渊洁就蛊惑他说,舞蹈演员会滑冰肯定如虎添翼。阎维文这才告诉他,自己不想跳舞,就想唱歌。
 
鉴于滑冰也不会对嗓子有伤害,他们就去了。可是远方严禁病号滑冰,他们就在深夜行动,为了避免护士夜里查房,他们就把军大衣塞到被子里,做出一个假人,再扣个军帽,像模像样。
 
说是阎维文翻墙的时候都比郑渊洁利索,不愧是学舞蹈的,但是到了冰面上,滑高兴了,阎维文就会吼几句,还说自己铁了心要唱歌。
 
但没多久他们就被抓了,郑渊洁复盘的时候悔不当初,说“再弱智的护士,也会觉得天天晚上带着军帽睡觉的病号,应该转到精神病院。”

年轻的郑渊洁

再后来见面就是18年后了,郑渊洁跟阎维文在一个会上碰见。阎维文跟他说,自己女儿死活不信他跟郑渊洁滑过冰。

好巧,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也说,打死也不信郑渊洁认识电视上那个唱《说句心里话》的男人。
 
和崔永元,则是一起小便的感情。
 
郑渊洁第一次录广播节目就认识了崔永元,那是1987年,录的是《午间半小时》。
 
当郑渊洁来到复兴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现这里居然还有哨兵把守,紧张得不得了,录节目的时候,声音都变调了。

 就这儿

录完节目以后,郑渊洁紧张得满头大汗,赶快去找厕所,又没找着,就问崔永元卫生间在哪儿。
 
崔永元就带着郑渊洁去卫生间,郑渊洁一边解决一边跟他说话,估计也是为了缓解紧张。
 
结果崔永元拿出男人教育男人的风范:小便的时候最好别说话,对身体不好。

还说,是一个深谙养生学的道士告诉他的。
 
郑渊洁后来说,从那以后,他就保持着小便时坚决不说话的习惯。

崔永元和郑渊洁,老哥们

后来,大概是1991年,崔永元给郑渊洁打电话,说自己有个朋友在北京五一小学读书,很喜欢郑渊洁的童话,不想写家庭作业,说是郑渊洁说写作业没用。

老师说,你要是能找郑渊洁来学校做讲座,就特批你不做作业。
 
那时候郑渊洁不太出来活动。老师说这个话,也就没想过这小孩能办成。
 
郑渊洁一想,怎么也得感谢崔永元免费传授他小便时不能说话的养生秘诀,就答应了。
 
那次讲座完以后,崔永元跟郑渊洁说,校长追悔莫及:“我们辛辛苦苦教育学生好几年,郑渊洁10分钟让我们白干。”
 
这个男孩,名字叫郑正,现在也还能搜到。


不用写作业的人生后面,又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郑正其实可以和郑亚旗一起,看做“郑渊洁式教育”下的产物。

用成功与否的二元论去定义太狭窄,只能说,一切的离经叛道都需要资本和成本,不过这又是另一个更大的话题了。如果你们想听,可以留言告诉我,我们聊聊看。

郑渊洁和郑正

因为《白客》里的换头软件,《金拇指》里的预测股市功能,《智齿》里没法被拔下来的黄金通道,还有因为“非自愿原因”没连载完的《仇象》,很多喜欢郑渊洁的人都会说,他写的不是仅仅童话,而是成人童话和讽刺童话。

当年如日中天的郑渊洁被官媒点名批评童话里“充满了少儿不宜的内容”,然后封笔,不再写新作,也让他跟撒贝宁之间的段子流传甚广,去搜他的微博,你还能看到他自我调侃。


如今已经不写童话的他,依然活跃在微博上,被网友传成段子,是“童话大王”,也更像个吉祥物。

这件事本身,不就挺讽刺的吗?


油腻虽可耻但有用
被盯上的女人:拐活的1万,杀死配阴婚10万
因为丁真,直男的世界观崩塌了
海南岛,今年国内最差电影节
李现和陈立农卖腐,卖不过肖战×王一博
香港导演脾气大,是一种文化
说什么“演员请就位”,明明是资本挖好的坑
《一秒种》,究竟删了几秒钟?

扫码关注我呀


爱吃辣,人不辣,文章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