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见万叔日更,却看不懂背后的商业逻辑
很多人都读了昨天的那一篇,读书时期写的小作文。
普遍评价说,还是喜欢万叔现在的风格和文笔。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年过去,万叔的文笔风格会变化这么大?
从华丽辞藻,到现在的接地气,把事情讲明白,每天写几千字,你还乐呵乐呵的愿意去看。
看任何问题,都要多思考一下,能不能透过现象,看深一层。
教父里有句话,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看不清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当然,这句话是马里奥普佐在《教父》书里面说的,是旁白。
很多人没看过小说,人云亦云,最后就传成了是教父本人说的。
而且,有些人还会配这张图,显得很有逼格。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你知道,重要的是共识。
当然,如果你能通过这个例子,给人一个:这个人与众不同,看深一层的共识,这个印象也很有价值。
话说回来,在整个青少年时期,万叔受到的教育,写的文字,都是如你所看到的样子。
很像一个,普鲁士教育下的优秀学生。
万叔多次聊到普鲁士教育。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古代,读书识字其实是一个很高档的活法,就跟现在读国际学校,或者贵族学校,天天练马术高尔夫差不多。
因为生产力低下,不需要那么多人读书。
绝大部分人,好好在地里劳作种田就可以了。
就像万叔在之前的文章里,回答下面一个读者的留言。
为什么大致定了这么个标准?
我们先来看,做咨询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是年收入。
如果只是几百万、千把万的年收入,按利润一测算就很清晰,你很难拿出一年利润的一大块,去做一个对企业不带来直接效益的事儿。
咨询就像是相机里面的徕卡。好不好?好。贵也是真贵。
如果没有一定的利润水平,强行装逼是不可取的。
毕竟便宜的你可以选佳能、尼康、富士、苹果、小米……
其次,是企业的规模。
万叔有个朋友,做软件开发的,在一个细分领域,5、6个人,每年做几千万业绩。
这种是完全不需要做咨询的,收入上亿了也不需要。
为什么?
50人以上的规模是一个虚化的概念,代表着组织复杂程度的增加,靠原先的管理模式受到限制。
比如,公司10人以下,要传个消息,周会上说一声就可以;老板可以记得住所有人的名字、负责的工作、甚至家住哪里、感情状态如何。
50个人,几乎就是一个老板力所能及的极限。这时候组织要发展,信息的庞杂度超越了人类大脑的带宽,必然造成信息的不全面和效能下降。
这时候,是专业管理需要介入的第一个敞口。
当然不是说必须要借助管理咨询的力量。很多人看看视频、听听课、看看书,也能收获一些启发。
万叔讲的这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说回普鲁士教育,为什么人类开始需要大规模的培养识字和会考试的人?
是因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靠机器产生了天量的财富,人类不再需要让绝大部分劳动力依附在土地上。
而是需要让他们在流水线、工厂里生产。
所以普鲁士教育,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变化引起对人类素质结构要求的变化的结果。
万叔之前服务一个云南公司,那个公司里的一线工人,教育程度就是很低的,但已经足以可以组建起生产线,一年干两个亿的营收出来。
这群人如果分散在地里,大概率也就是刚刚能温饱的水平。
这种教育的适配性,一直传到中国,到今天,依然是社会的主流。
万叔一直到青年时期,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万叔的转变,是因为进入社会以后,发现这些东西没啥用。
确切的说,是对赚钱没用。
万叔毕业到现在,一共就干了两个行业。一个是电视购物,一个是咨询。
对于咨询来说,这个真不是看分数,是看智商。
分数和智商有相关性,但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
简单来说,做咨询的人,必须是真聪明——是靠小镇做题家那种勤奋,很难达到的高度。
因为迄今为止,万叔经历过的几百个项目里,每一个都是时间紧、任务重。
要赚到钱,一切就要向效率靠拢。
可能没有做过咨询的人,理解不了万叔说的意思。
加班这东西,在公司是基本要求。而加班的基础上,你必须要有效率,不然工作完不成。
不是像我的前半生里拍的那种,喝喝酒聊聊天就把项目交付了的。
有限时间以内,质量要求确定,唯一的出路是聪明和效率。
所以,万叔现在的一切动作,都指向的效率。
之前有人问为什么选择日更?为什么是2000字。
因为经过刻意练习,万叔的2000字可以控制在1小时左右,言之有物、酣畅淋漓,成本极低。
借助互联网这个优秀的杠杆工具,产生比投入在企业咨询上更高的效果。
那,人生跃迁,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有,用认知撬动资源和机会的打法。
前几天写的,关于三代出贵族的故事,里面就讲了,第一代靠血腥的原始积累,积累了财富;第二代通过学习怎么驾驭财富,把家族发扬光大。
这时候的认知是杠杆,是能力;和普鲁士教育之下出来的知识,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人就是因为资源、机会太少,难以收获正反馈,无法形成自己的策略和商业模式。
比如你炒股,拿5万块钱,天天高抛低吸,一年辛苦赚了3万。
如果你拿这个时间,好好工作,甚至研究一下怎么好好赚钱,说不定效果都会更好。
太多人都只看到外表。别人的做法,好像成功了,就去模仿。
这么容易赚得到钱的话,世界早就没有穷人了。
人生的财富曲线,是一段一段的。
看过之前那篇付费文章的就知道,每一段路都要走,急功近利容易栽跟头。
所以,那个写议论文的万叔,和现在写大白话的万叔,其实是同一个人。
写议论文,是因为在那个阶段可以得分;写大白话,是因为这个阶段有人看。
万叔不会拿着那时候的东西,到现在的世界里来找价值。哪怕那个时候那个环境下,收益还不错。
很多人的纠结在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慢慢理财,最后变成有钱人。
那不是对你说的,那是对已经有了一定财富基础的人说的。
之前欧神说,500万以下就不要理财了,没那个必要,要把时间花在性价比最高的地方。
什么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
比如你打羽毛球,第一步是去练技术,当装备成为你的瓶颈的时候,再去提升装备。
而不是一开始就盯着林丹,他买什么装备你买什么装备,做纯纯的韭菜。
没有永恒的模式,只有最适应环境的策略。
万叔写文章,是因为写文章的性价比最高。没写文章,是因为当天有更重要的事。
如果哪一天,万叔有足够的资源,可以通过认知杠杆撬动资源赚钱了。
那万叔就会全力以赴寻找机会,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像狮子一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动作。
你一定要搞清楚你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阶段是什么。
然后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变成一台机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打造无与伦比的比较优势。
怕就怕工作和生活,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要你干啥,你就干啥,在小小的闭环里,浪费了30年黄金职业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