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学校是如何利用博物馆免费资源教孩子探索的?

郑钢 外滩教育 2023-07-01

看点  美国学校重视博物馆教育,为了方便学生获取知识,博物馆甚至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与此同时,很多博物馆还会成立教育与学习部,服务学校课程。上海高东中学副校长郑钢,在下文中记录了自己访问美国时,所了解到的美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是如何鼓励学生探索的。


文 | 郑钢    编辑 | 李臻




“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这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的工作定位,其实这也是美国所有博物馆的定位,他们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发挥藏品的教育价值,开发教材、组织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在美国期间,主办方为我们安排多家综合和专项的博物馆参观,从而了解美国的博物馆是如何打开大门,打破学校围墙,服务历史、文化、人文和科学,多角度地了解美国。


与课程对接,直接为教学服务


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藏品资源丰富,博物馆数不胜数。所有的博物馆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使出浑身解数发挥教育的功能。博物馆成立了教育与学习部,负责与学校教育教学对接,服务学校。在网站上还专门设立了学习资源专栏,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


学习资源专栏上分类非常清楚,与国家和地区的课程及教学计划对接,开发了学科模块。博物馆分析每一类藏品或展览的特点,与哪一门课程有关联?能为学科的什么知识和能力培养服务等?然后按照不同的课程分门别类。教师在教学上如有需要,可以在自己的学科里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非常便捷;对于学生完成作业或实践活动帮助也很大。


不同博物馆的课程和学科模块不同,往往与博物馆的性质有较大的关联。


综合性博物馆网站上学科的种类会比较多,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网站上有艺术与设计、数学、古文明、历史、宗教等学科,在每一门学科下还开发了基于藏品的专题,并注明了适用的年龄和相关的信息及领域,便于师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材料。


专业博物馆相对来说涉及的学科比较狭窄,然而与学科的特性会对接的更紧密,资源更丰富,如交通博物馆的网站上只有设计学科和地理学科,却有大量反映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资料,包括图片、设计原理和力学等信息。


除了学科分类外,博物馆还会按照学生年龄和文化属性分类。年龄划分的标准美国学校的学段一致,会分成3-6岁、7-11岁、12-16岁和16岁以上四部分,不同的主题组成了每个学段的内容,也会注明来自什么学科和领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如何与教学对接。文化属性往往根据藏品的分布、特点、门类或展览来分类,一目了然。


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国家课程、教师需求和学生特点的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社会资源无缝对接,师生使用非常方便,体现了人性化,也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藏品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普及文化知识和提高公众素养服务。


博物馆里上课,学生学的真实


走进美国的博物馆,你经常可以看到在展厅里学生席地而坐,在上课。他们的年龄从三岁到二十几岁都有,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到博物馆来上课是美国学校非常普遍的课堂形式。


为学校提供专业的课堂和讲座,进行教育普及是美国博物馆的重要职能。


每一博物馆里会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会给学生上课,他们结合展品的内容和教育价值,用专业的知识来为学生讲解。在博物馆上课,自然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教学资源比学校和课堂上更丰富和立体,专业人员的见解会更专业。


与课堂上仅仅是看和听不同的是,在博物馆里的课堂学生身临其境,能用手去摸一摸或者亲身体验一下,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思考会更深入。


每年美国博物馆会根据馆内的展品和展览为学校设计课程,然后在年初公布在网上,并注明课程名称、时间、地点和人数要求等供学校选择。大都会博物馆每年会提供数百个课程,覆盖了艺术与设计、数学、古文明、历史、宗教、地理等学科。


除课程之外,博物馆还会与学校合作参与特色创建和学科建设。在美国,高中会开设很多职业课程和特色课程两类选修课,博物馆会利用行业和资源优势,与学校合作开发职业和学科课程建设和项目,如培训教师、系列讲座、动手体验、志愿者选拔、课题实践、教材开发等等。


制作主题学习单, 鼓励学生去探索


在博物馆浩渺和深奥的展品前,缺少组织和引导的参观,使许多学生参观时无从入手,漫无目的,时间一久,自然兴趣索然。如何使参观更具趣味和挑战?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到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将参观博物馆定位为探索和发现,并制定学习单引导学生去完成探索之旅。


主题学习单内容包括参观前的预习单、参观时的探索单和结束后的总结单。学习单与学科紧密联系,将与主题有关的故事、知识、展品连接起来,通过问答、连线、画图、记录、测量、比较、排序、小报告等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参观。


博物馆的主题学习单非常系统和完整,突出专题和系列的特点,一套主题学习单在手,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教师使用方便。


而学习单里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调探究、观察和分析。学生会充满期待,带着预设的问题和前期的阅读走进博物馆,一边参观、一边将观察到的答案记录和讨论,具有趣味型和挑战性,然后带着收获和思考离开博物馆。


博物馆和学校鼓励家长和学生自己从网站选择主题,带着学习单一起走进博物馆,探索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还能促进家长和孩子交流。


许多博物馆组织还评选家庭活动日和家庭探索奖,用博物馆特展票、书籍、读书卡、书签和讲座等形式,奖励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学习单完成既多又好的家庭。


设计儿童实践区,增强体验和互动


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在设计和布置展览不仅考虑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还遵循了“看一看,听一听,不如做一做”的教育原则。


他们开发和设计游戏、模拟、互动和实践的场所,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


在航天科学中心里, 设有很多儿童体验区,不同的体验区结合展览,开发不同的参与项目和内容,让儿童和学生在里面动手和体验,如家庭生活区里体验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传统节日区里试穿不同的节日服装、地质发展区里分类不同时期的矿石等,加深和增加对展览的理解。战争博物馆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再现了战争场面,还设计了战争地道,学生可以在里面穿越,体验“军人”的角色。


许多博物馆还面向学生提供主题式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如针对15岁左右的青少年观众,每年会举办一次“博物馆之夜”的主题活动,青少年可以在博物馆展厅内和同龄人度过难忘的一晚,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


不少博物馆会组织“寻宝”活动,在展厅的入口处放置一些展品的图片,让学生“按图索骥”,找到藏品后告诉在展览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奖励那些“眼明手捷”的学生。这种参观方式非常受到孩子的欢迎,常常乐此不疲。


上海市中小学生凭着电子学生证免费(或优惠)也能到社会场馆参观。社会场馆向中小学生敞开了大门,提供了立体的教科书,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组织部分。


美国的博物馆以门类众多、馆藏丰富而闻名于世,他们放下身段,拥抱学校,独特的做法,很有启发。因此,博物馆的真正生命力和意义不在于它拥有多少藏品,主要在于它如何发挥这些文物的社会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博场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点击下图,了解外滩教育VIP更多福利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3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