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吹|从80后亲子关系,看「奶爸车」的崛起
Editor's Note
作者是我的前同事孙利,一个有趣的灵魂、一个被写文章耽搁了的汽车产品经理。 ——苏清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车棱 Author 利哥
「编者按:这个栏目叫【深吹】,主要我负责吹牛,你负责拍砖。这是本栏目的第2篇,封面源自电影《神偷奶爸》」
「之前由于微信公众号的限制,个人新注册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折腾了一个礼拜,花了不少大洋,终于打通了留言功能。看在花了钱的份上,大家尽情留言吧。」
MPV。
无论是新势力,还是老油条,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MPV市场,将之视为一个待开发的蓝海。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拱火最热闹。
这个曾经的被视为小众之小众的市场,突然热闹起来,新车型出的眼花缭乱。
这不,2月8日,理想汽车召开了旗下最新车型理想L7发布会。
等等,你可能会有疑问,理想L7是一款SUV啊?!
没错,在我眼中,理想旗下的所有车型,本质上都是MPV,只不过是一辆被SUV化的MPV,一辆被生活化的MPV。
MPV之前臃肿而拖沓的感觉,在被SUV化后消失不见了,剩下的是实打实的MPV的空间和乘坐体验。这就是理想汽车产品独到的本质。
在车企苦苦寻找新品类,占据消费心智的时候,李想已经通过一款款SUV化的MPV,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类,并将其冠以“奶爸”专用车和“移动家”的概念,成为每个家庭买车时绕不过的选项之一。
(放心,这不是一篇软文,我这个刚起炉的小破号,还入不了理想汽车公关们的法眼。)
MPV的火爆,有很多因素。比如,厂家开辟新市场的需求,家庭结构的变化,二胎家庭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产品力层面的提升……,这些因素很多媒体都已经聊了个遍。
但今天,我想聊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探寻一下MPV,以及像理想这种,打着SUV名号的MPV热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一个我们80后很少去触碰的问题:亲子关系。
80后(可泛指80年-95年出生的人,下文同)和他们父辈60后(可泛指55-70年出生的人,下文同)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亲子关系最差的两代人。
在糟糕的家庭亲子关系中,尤其以父子关系的冲突最为激烈。
上一个亲子关系差异如此大的时代,可能还是辛亥革命时期,满清遗老和民国先锋们的冲突。
但与那个年代不同,新中国的这两代人的代沟不仅深,而且宽,社会波及面也非常广。
冲突的根源,还要从80后的父辈,60后们说起。
60后,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动荡的一代人,也是最惨的一代人。
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贫穷和饥饿成为抹不去的记忆之一。
在他们受教育的年纪,恰逢中国最特殊的时代,那是一个旧价值观崩坏,新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动荡年代,是一个宏大叙事崩溃和教育体系崩塌的时代,是一个立场比关系更重要的时代。
说人话就是,60后们年轻时,大多没受过什么正经教育,也没什么亲子关系的概念。
当然,他们的父母,40后们,大多也没受过什么教育,更没有亲子关系的概念。所以,60后和40后们,还是处的来的,他们是没太大代沟。
60后们过着集体生活,大家一起受着穷,一起做着解放世界的梦。
直到改革的大潮在80年代汹涌而来,与此同时,被汹涌大潮裹挟下的60后,又恰恰刚为人父母。
很多人歌颂80年代,觉得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是一个处处充满生机,遍地是机会的时代。
这是典型的马后炮。实际上,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从那个时代开始,新中国的社会阶层开始加速分化,分化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仿佛是全力开动的印钞机,你多一些犹疑和思考,就会被落下。
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被动的感受着时代大潮带来的激荡。
举目四望,昨天和自己一样穷的邻居,当上了自己看不上的个体户,这个不守规矩的个体户,很快还成了万元户,成了众人眼中的能人。
隔壁那个曾经地位显赫的工人老大哥,工厂里已经开不出工资。体体面面的人民教师,只能拿着死工资。
最惨的,还是在广大农村。
那里住着全国的绝大多数人,他们大多没受过高等教育,世代为农。
在这样的大潮下,农民的选择少的可怜:
继续务农,看好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学门手艺,做个手艺人;去外地工厂打工,去工地搬砖;或者,豁出去闯一闯,学着做生意。
从后来人的眼光看,做生意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在那个时代,有那个勇气、见识和资本,去做生意的人有多少?最后成功的又有几人呢?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选择前三者。那个吆五喝六的生产队长,只能背上行囊去当一名农民工,
有人说60后是中国最穷的一代人。(老了还要为孩子的房子再一次掏空口袋)
我深感认同,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选择的机会的。
千年不遇的时代大潮袭来,各类思想冲开国门,当思潮不再统一时,一捆捆的大团结及时的站了出来,迅速统一了人们的价值观,人民的眼中充满了对财富的渴望。
贫穷,不再光荣。
赚钱,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的第一要务。
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每一个男人,都面临着选择,一个改变家庭命运的选择,可以想象让他们承受的压力。
当经济成为一个家庭的核心时,经济关系便成为家庭的核心关系。母亲重点关心父亲赚多少钱,孩子只管向父母要零花钱。
他们没空去处理各种西方式的所谓亲子关系,那些待在家里带孩子的男人,是被视为最没出息和不务正业的一类。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感最高的时候,大概就是开学时,对老师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不听话就给我往死里打;以及期末拿到成绩单时,他们考虑是选择当场抽下皮带打一顿,还是点点头说不要骄傲要谦虚。
是的,他们对教育的认知就是成绩,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数字,至于过程,不重要,也不参与。
他们的教育观念传统而朴素,包括但不限于:棍棒之下出孝子,穷人孩子早当家,严师出高徒,谦虚使人进步,要成功自成功,别想着老子帮你找学校。
教育这种小事,那是妈妈们关心的事。
中国人喜欢热情讴歌母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但背后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失位,母亲们经历着[丧偶式]的家庭教育,孩子也经历着[丧父式]的父子关系。
80后快乐吗?
他们快乐,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们放养式的生长,学校不鸡血,家长不卷娃。
80后幸福吗?
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幸福。这种不幸,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难以满足,还有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幸带来的阴影。
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关系也在经济大棒的指挥下,走行变样。
当经济开始主导整个社会,这股浪潮将不可避免的并蔓延至家庭,家庭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扭曲着人民稀薄的价值观和家庭观。社会阶层的分化,家庭财富的分化,撕裂着每个家庭。
作为新中国第一波富起来的人,很多50后和60后,他们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和被社会洗礼的价值观,并不支持他们拥有和处理如此巨额财富的能力。
围绕着钱,夫妻之间的吵闹成为日常。
挣不到钱的,会被奚落,会有被同龄人抛离的挫败感;挣到大钱的,花天酒地,享受着世人崇拜的眼神;马马虎虎躺平的,则被冠以不思进取,小富即安。
很多80后,童年时看过太多的争吵,埋怨,甚至家庭暴力。
还有些女生,要忍受来自家族中赤裸裸的重男轻女思想下的封建暴力。(前几年那部《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唤醒了多少女生的原生家庭噩梦。)
碍于传统的婚姻观念,80后的父母们即使感情破裂,也很少选择离婚,并冠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孩子成为了延续婚姻不幸的原罪。
逃离,成为是80后最后的选择。
很多80后,期待着上大学,而且故意去遥远的地方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追寻远方的理想,还有潜意识中,对逃离家里的纷争和争吵的渴望。
再来说说80后。
但是孩子,总是需要父亲的。
80后的悲剧在于,他们和父辈60后们不一样,他们太早就见过世面。
如果说经济大潮将60后们猛烈的卷起或者拍下,那伴随经济大潮而来的文化和娱乐大潮,则彻底将80后们淹没。
在书里,在电视里,80后发现,国外的家庭好像不是这样的。
原来父子之间,是可以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交流的,可以互相开玩笑,甚至可以直呼其名,原来男人在家也是带小孩的,原来小孩在学校犯了错,回家是不用挨揍的……
就像《成长的烦恼》里那个国民父亲杰森一样,那个幽默,包容,开明的国民爸爸。
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80后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但碍于文化,羞于启齿。
80后是很可怜的一代,他们幼小时便开过眼界,他们不认命,却只能选择逃离,他们时常快乐,但总是不幸福。
60后和80后,两个成长环境,知识体系,价值观,教育观,家庭观等等,完全不同的两代人,却被迫朝夕相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以血缘和家庭名义捆绑在一起,成为彼此想撕撕不开,想缝缝不上,想扔扔不掉,想忘忘不掉的伤疤。
这种痛苦,只有80后自己懂。
网上有一句话,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80后的童年,很多是不幸的,亲子关系的不幸需要一生去治愈。
最好的治愈方式是什么?
就像告别失恋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启一段新的恋情。治愈一段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启一段新的关系。
80后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为什么成了孩子奴,其实那是潜意识中,他们想开启一段全新的亲子关系,一段自己可以掌控,充满关怀和彼此信任的亲子关系,一段彼此治愈的亲子关系。
80后是传统的,他们身上还留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内敛,为家族分忧的特质。
80后是进步的,他们用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用自己的行动,把自己受过的苦,挡在家庭之外。
不知不觉,他们活成了自己当初期望的那个人的样子。
我们将这类人,称为“奶爸”,一个80后可以大声地自豪地喊出来的称呼,而不必像父辈那样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他们可以陪着孩子在雨天一起踩水,可以任由孩子将贴纸填满全身,可以陪孩子写作业,玩过家家,可以一起看球赛打球,一起去河边钓龙虾,去田里摘草莓,甚至可以一起打电子游戏。这些都是他们曾经渴望又不可及的梦想。
他们爱上了露营,周末带上老婆孩子,和烧烤的家伙,满城寻找搭帐篷的地方。难以想象,这样一群在家从不烧菜,不肯洗碗的男人,却热衷于到户外烧烤……
露营,本质上就是成年人的过家家。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大人陪,只能自己扮演大人,偷几根火柴,捡一些柴火,再从地里悄悄挖几个地瓜,大家就可以过家家。现在,鸟枪换炮了,当然要当一回过家家的瘾。
很多80后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和上一辈的关系也和谐了许多,这里面既有养儿方知父母恩的感同身受,也有新的亲子关系中的自我治愈,他们放过了父母,也放过了自己。
除了亲子关系,家庭的核心关系也从经济关系中挣脱出来,转向另一个核心:孩子,准确的说,是孩子的教育。
80后是享受教育红利的一代,教育,让很多80后改变了阶层,也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纷争。
如果80后受教育是改变自身阶层的原动力,那80后的下一代的教育,就是维持自身阶层不下滑的原动力。
孩子的教育,成为普通80后家长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80后的家长,不得不无奈的接受这样一个讽刺的局面,身为放养式的一代,他们不得不将孩子内卷式培养。
一些男家长,口口声声说要给孩子素质教育,快乐童年,但在难看的成绩单和残酷的对比下,还是怂了下来,不得不来了一句:要不,咱们还是报个班吧。
80后买房时,要围着学校转;
80后下班后,要围着孩子的作业转;
80后的周末,要围绕孩子的兴趣班转;
80后的度假,要围着农家乐和亲子酒店转。
为了孩子的学业,80后可以不买电视,可以不看手机,可以忍住脾气辅导作业。
和80后相反,现在的00后和10后的孩子很幸福,但并不快乐。
在家里,他们大多不需要担心物质的问题,不缺少家庭的全方位关心,但是,他们缺少自由玩耍的时间,缺少快乐。
男人也是,在家里要么假装在加班,要么被吼着去关掉手机,要么被催着去辅导作业,要么蹲在厕所刷手机。
这个家,很忙碌,但很不快乐。
成家后的80后男人发现,家里没什么是自己的。
除了什么?
车。
不管你信不信,一个家庭最和谐的地方,就是在车里。
在这里,男人真正掌握主导权,女人大多不敢吭声,而孩子则是欢天喜地。
要是女人想着自己掌握方向盘,那得承受男人颐指气使的教育和指导,语气中多少夹杂着个人恩怨。
而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
也是车。
孩子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是坐在车里,等着老爸将一家人带出去玩。可以是参观展览,可以是农家乐,可以是看一场比赛,可以是旅游,也可以是露营……
什么都可以,只要在车里,只要在路上。
在我的记忆中,和父亲最美好的记忆,就是父亲跟我说,第二天带你出去钓鱼的的时候,我会兴奋的一夜睡不着觉,会提前挖好蚯蚓,擦拭好鱼竿。如果坐上着父亲的摩托车一起去,那就再美好不过。
所以,车是什么?
车是男人最后的堡垒,是家庭的和谐大厅,是孩子快乐的驻地,是一个家庭的第三空间。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没车,这个家得散。
所有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思考用车场景的汽车产品经理们,应该明白我想说的是什么了吧。
如果你的客户是80后,如果你的车的定位是家庭用车,那么请你,将孩子作为VIP中P。
请放下对操控,对机械,对品牌,对各种高大上概念的执念。
请放下身段,以孩子的视角,去审视一辆车,请把父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当做优先的应用场景。
如果你的后排,不能看小猪佩奇和奥特曼,那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如果你的后排,没有小桌板让孩子安静的写作业,那对老师来说,是不满意的;
如果你的后排,不能让老婆舒服的躺平,那是不能让老婆闭嘴的,
如果你的空间,不能让一家人在户外露营烧烤看星星,那也是不够性感的。
这就是现实,更是趋势。
实际上,不止是80后,很多功成名就,等着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50后,60后们,也是纷纷选择回归家庭,去弥补当年的遗憾,修复旧的父子关系,融入孩子的家庭。
怎么修复和融入?
显然孩子是最佳的突破点。
让孙子满意,爷爷才有乘机接近的机会。
这就是MPV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开始在家庭生活中火爆起来的深层原因吧。
更多关于家庭用车和MPV市场的想法,欢迎留言。
(折腾了几天,花了不少大洋,终于搞定了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看在我花了这么多钱,还没人报销的份上,客观你就留个言,吐个槽呗。)
(欢迎添加利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