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栈自研模式下,DRE何去何从

九章智驾 2023-03-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ittleMintTeaHouse小薄荷茶馆 Author LittleMint

一些对话


场景1: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DRE越做越像项目经理。


-此话怎讲?


--追供应商交付,追问题,追进度,各种汇报,哪里有事都先找DRE。


-不是转自研了吗,需求和方案总要设计吧?


--这部分内容彻底划给系统功能工程师去做了。



场景2:


和老领导聊天。


过去十年里,老领导一手创建、发展并被广泛使用的某工程版ECU,慢慢快要被前装模块替代了。


我感慨。


-十年奋斗,要成为历史的回忆了。


--这是发展的趋势。拦不住的,不是某个人能说的算的。


-人怎么办?


--还有其他地方需要人的。



场景3:


和前leader聊天,回想起3年前,我负责定点下一代某ECU时,有供应商出具了融合域控方案。


leader当时问我,如果选用了这个方案,你就没有零件可管了。


我楞了一下。


-系统功能工程师,可以跟着功能走啊。


--可是你的DRE怎么办?



DRE被分解了


DRE,过去十几年OEM的骨干生产力,现如今随着合作模式的转型,职责逐渐地被弱化。


过去,在合资车企独领风骚的年代,OEM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基本是软硬件全部委外。


不知是从互联网巨头踏入造车圈开始,还是从EEA由分布式转集中式开始;不论是主导还是被推着走,OEM开始搞自研。


从应用软件自研开始,逐渐地,基础软件自研、软件全栈自研、软硬件全栈自研。


从传统车厂跳到一家软硬自研走在前面的OEM后,万万没想到通信终端的32960.2的过检需要自己带着测试、开发、软件项目经理团队,捧着十几个车机域控制器,在实验室里做测试过检。


一屋子的供应商为甲方主机厂在台架上吭哧做测试,只有我们是从主机厂亲自来的。规范解读、流程全都自己摸索,测完一遍拿着报告去找中汽研老师,哪里不对改哪里。一遍又一遍。


功能定义不对,系统功能工程师改定义;代码bug,开发老师现场改代码。


DRE在哪里?全栈自研后,没有所谓的DRE了。


传统委外开发模式,DRE的重心是管理结果。


DRE释放需求(期望结果)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方案设计,交付结果。由DRE将结果注入工程项目流程,完成数模发布、试验管理、物料管理、装车管理等一系列工程任务。


而现如今全栈自研后,原来所谓的Tier1供应商不存在了,只有硬件代工厂、 元器件/模组供应商、第三方SDK供应商。


内部分工呢?


DRE管理供应商硬件开发部分的工作,由硬件平台项目经理负责;


DRE管理需求的部分,由软件项目经理负责;


DRE把结果注入造车流程的工作,由零件车型项目经理负责。


“DRE”没了,“DRE”被分解了。




全栈自研模式下的职能分工


自研 意味着:吸纳原有供应商的系统方案能力和开发能力,把knowhow从供应商回收至车企。


Knowhow的建立,通过人力资源流通实现,也可通过内部人员培养实现。


DRE的职责被分解细化到多个岗位。这种分解 按照 技能聚合的规律 操作。


一个人所适合的工作,由经验面、知识面、能力面、兴趣面决定。


经典的DRE角色,多来自传统主机厂的SMT部门。非常熟悉造车流程,对零件的结果 在整车层级的维度有着明确的期望定义,擅长跨部门协作,有丰富的基于零部件的项目管理经验。


零部件内部的软硬系统方案、开发能力,主要掌握在供应商出身的开发人员手中。开发人员熟悉零件内部的功能逻辑流转,但需要拓宽对于功能理解的边界。对于方案设计的着眼点,需要放在整车功能层级、全生命周期使用场景、面向工程用户和消费用户的维度进行考量。


所谓拓宽视野,需要拓宽的是对汽车行业的认知。


由于汽车软硬件开发人力资源池不足,现在许多OEM的开发人员是从非汽车行业吸收进来的。


隔行如隔山。


做手机的、做电脑的、做消费电器的,不同出身背景的人员,对于汽车理解的浅白,就如同汽车出身的人员对手机、电脑、消费电器行业的理解一样浅白。


知识栈、经验栈都有各行业独有的体系。想拓宽认知,只能不断学习,不断磨合,不断迭代。


而从岗位职责设计上,需要基于不同岗位的关注圈、经验圈、技能圈进行收敛聚合。


完成工作的关注圈聚焦在项目进度、流程方面的,将同类工作划分给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其职责范畴。


功能实现本身,按基础支撑功能和平台业务功能分层,有BSP相关经验的进行基础支撑功能设计开发,由业务经验的进行平台业务功能设计开发。


使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关注圈聚焦,付出同样时间,事半功倍。避免重复劳动。


对于个人,能够更深入技能;对于组织,更高效。




一些感慨


说是 “时代的脚步”也好,“前进的车轮” 也好, “发展的洪流”也好,现如今,技术是拦都拦不住的日日新。


新的不意味是对的,当下受追捧的也不是一直持久。


一些形态是需求对技术发展的妥协,是过渡,比如小挡板HUD;


一些形态是新兴事物浅表的审美,是需要打磨的,比如铺天盖地的大屏;


一些形态是还没准备好的决策,需要等待。比如3年前的V2X、Autopilot。



但是,大家太快了。你追我赶的。来得及冷静思考吗?来得及看市场表现吗?来得及充分论证吗?



他们上这个了,我们快快快抄过来!


这个功能,用户真的需要吗?


不是说要“培养用户习惯”吗,用着用着就需要了。


实现了这个功能后会引起1 2 3个问题。


但TOP3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做的能卖TOP 3。


是这个逻辑吗?


管他呢,市场就是玄学啊。


改完了吗?


发布了吗?


测试通过了吗?


在吗?


在吗?


在吗... 



如果被人说做得是工业垃圾,会感到失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