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他与薄一波保持单线联系

赵氏原野 鹰眼观大地 2023-05-01

防失联,加微信yygtya。

今日《旮旮旯旯全新闻酷评(4.16)》,请移步鹰眼观天涯。

徐冰,原名邢萍舟,又名邢西萍,河北省南宫县人,1903年2月17日出生于一个富农兼商人的家庭。

徐冰行三,人称“徐三少爷”。父亲早逝,从小跟着长兄邢詹亭生活。

邢詹亭早年受业于保定莲池书院,后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法律。归国后官至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北平最高法院顾问等职。

“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后,邢詹亭弃官从商,并嘱家中所有人不准出去工作。

约在徐冰10岁左右,邢家迁到北京。但徐冰仍在上海读完中学,并考入同济大学医学专业。

徐冰耳闻目睹一些丑恶和腐败,内心激起了不平和不满,萌发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徐冰积极参加学生宣传队及查禁日货活动,这是他关注中国社会问题的开始。

1923年,徐冰赴德国留学。

在德国,徐冰接触到了《共产主义ABC》及布哈林的《唯物史观》等书籍,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1924年初,徐冰在柏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他同一个党小组的有朱德、房师亮、章伯钧等。

1925年冬天,徐冰被党组织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他还担任了翻译工作。

1928年5月,徐冰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翻译科任德文翻译。

在上海四年多的岁月里,他与周恩来、邓小平更加熟识。

在上海时,邓小平把自己的小姨子张晓梅介绍给了徐冰,结为夫妇。1930年邓夫人张锡瑗不幸去世后,徐、邓两家仍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徐冰与张晓梅结婚后,因地下工作需要,取张晓梅原名张锡珍的“锡”字,再加上自己原名邢萍舟的“萍”字,改名为“邢西萍”,以后又根据“西萍”的谐音,改名为“徐冰”。

1932年5月,徐冰调中央职工部工作,同年8月职工部取消,他被调到全总工作。10月,他以全总特派员身份到山东青岛巡视,一个多月后,由于叛徒出卖,徐冰被捕。

在狱中,徐冰虽受重刑,仍坚不吐实。由于党组织营救有困难,长兄邢詹亭获悉后,表示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徐冰救出来。

邢詹亭通过国民党上层政界关系,经半年多的努力,终将徐冰保释出狱,暂回北平家中养伤。

1933年春季,徐冰与夫人张晓梅回到北平家中,长兄对他说,这次救你我已经尽了全力,以后再出事我也没有办法了,言下之意是叫他考虑是否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徐冰回答说,我自己的路自己走。

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后,徐冰成为刘少奇的联络员,奔走于北平、太原与天津之间。

在北平,徐冰以“徐三爷”身份为掩护,很快同左翼进步文化界人士交往起来,如张申府、刘清扬、许德珩、劳君展、张友渔、韩幽桐等等。

徐冰把很大精力用在编辑刊物、宣传革命理论上。在《世界论坛》、《中外论坛》、 《世界动态》、《人人周报》、《时代文化》等刊物上,频频见到“邢西萍”的名字。

1935年初,因北平市委出了叛徒,徐冰与张友渔一起逃亡至太原,在太原国民师范任教授,并同时做阎锡山的工作。

1935年秋天,徐冰回到北平。1936年,他在燕京大学秘密地召开“华北各界救亡会”。

1936年夏季的一天,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找到徐冰说,“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关押着几十名党的重要干部,中央批准了北方局的营救计划,让他们按照监狱当局的要求办手续尽快出狱。”

徐冰想到了与他单线联系的孔祥桢。孔祥桢按照徐冰所说,前后两次写信并送到了监狱。

信中有“过去你们不履行敌人规定的‘出狱手续’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现在你们还继续坚持不履行‘出狱手续’,不执行党的决议,那你们就 要犯严重错误。现在要求你们立即执行这一指示。”等语。

就这样,从1936年8月31日起至1937年3月,总共53位(习惯上称为61人)同志走出了敌人的监狱,其中有薄一波、刘澜涛、安子 文、杨献珍、廖鲁言、周仲英等。

薄一波、周仲英、董天知出狱后,徐冰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树林与茶馆里分别和他们见了面。

此后,徐冰还与薄一波保持单线联系。

薄一波出狱后,一天对徐冰顺便讲起阎锡山曾派人到监狱邀他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他已拒绝。

徐冰当即表示,对阎的邀请不应拒绝,当前华北和山西的革命形势都很好。尤其是山西已成立了牺盟会,但托派有人从中捣乱,我们不能不去做工作。

徐冰又立即赶赴天津,向刘少奇汇报了这一重要情况。

第二天,他又返回北京,找到薄一波说:“胡服(刘少奇化名)讲了,现在形势正在发 生大的变化。日本要灭亡中国,蒋介石继续搞不抵抗主义,阎锡山在动摇中。

当前党的任务是: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军、各 界一致抗日。

北方局刚刚收到陕北来电,毛泽东在电报中提出,阎锡山等华北六省市军政负责人处,‘一有机会,即须接洽。统一战线以各派军队为第一位,千万注意。

这样的机会我们找还找不到,现在阎锡山找上门来,你却拒绝不去,是不是还有一点‘左’倾关门主义的顽疾?

薄认为毛泽东的电报指示与胡服的话是对的,要他到山西去是党的决定,但他仍然请徐冰报告胡服,希望给他个把月时间,先到山西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形势究竟如何。

徐冰满足了薄的要求,又一次往返天津并带回了胡服同意的消息。

薄一波在山西考察了一段时间,回北平后,即向徐冰详细报告了此行考察的情况。

徐冰很快将情况反馈给了北方局,并向薄一波、杨献珍、董天知、 韩均、周仲英五人传达了北方局给他们的指示。

徐冰说,这次到山西,首先要争取站稳脚跟,不要搞“左”倾关门主义和空谈主义,不要提阎锡山根本不能接受的口号,不要怕到上层机关去戴“官办团体”的帽子;要踏踏实实地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

不做“清客”,不“抬轿子”,要争取抗日民族革命的领导权;由薄一波等五人组成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只做公开工作,合法工作。

徐冰还根据北方局的指示,要薄一波去山西后想办法营救王若飞出狱。薄一波最终完成了营救任务。

随着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6年5月,阎锡山决定要联共抗日并第三次派代表面见朱蕴山。

朱蕴山向北方局汇报后,徐冰向朱传达了中央意见,同时还带来了毛泽东给阎锡山的亲笔信,并决定彭雪枫、南汉宸二人为正式代表和阎锡山谈判 。

当月,身体极度虚弱并患有严重肺结核病的邓颖超秘密来到北平。她化名李知凡太太。徐冰、张晓梅夫妇亲自到车站迎接“李太太”。

起初,邓颖超住在徐冰家中,后经邢詹亭安排,到西郊平民疗养院疗养。三个月后,病体康复。为确保路上安全,邓颖超决定从南线返回延安。

徐冰还不放心,特地请美国记者斯诺陪邓颖超离开北平。徐冰与斯诺商量好,请他和邓颖超坐同一列火车去天津。在途中或到天津时日本人如找麻烦(此时京津均已沦陷),请斯诺出面帮忙。

邓颖超平安到达天津后, 又经烟台最后回到了延安。

1937年3月,徐冰结束了白区四年的生活,来到了延安。

4月,他出席中共中央白区工作会议,代表北方局做工作报告。七七事变后,他被派任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同时负责《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编辑工作。

1939年春,徐冰请毛泽东为中央印刷厂自己建立起来的俱乐部题词,毛泽东欣然题写了“艰苦奋斗”四个字。后来,这四个字也出现在《解放周刊》上。

1939年8月,徐冰来到当时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参与中共南方局的工作。

1939年冬,董必武指示徐冰领导由延安到重庆的周建南、孙友余等党员骨干,着手筹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会”。到1941年初,会员发展到200余人。

1942年4月,夏衍由桂林到重庆。周恩来指示夏衍要争取以进步文化人面貌出现,并要徐冰向夏衍系统地介绍国内外情势和南方局的情况。

夏衍在晚年所著的《懒寻旧梦录》中生动地写道:徐冰是个乐观主义者,和廖承志一样地爱开玩笑,所以传达文件之间,也讲了不少战时陪都的“奇闻怪事”,这使我大开眼界。

他告诉我,不能把国民党看作“铁板一块”,也不能用一个尺度去要求民主人士,也就是说,这里的情况既复杂又微妙,要看到这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

徐冰还曾说: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党外认识党内,靠的就是对具体人的形象来认识的,对共产党也一样。民主人士在对你有好感时,你说话他才愿意听,才能建立友谊,否则,他就只是应酬你,对你打哈哈。

1945年4月,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7月1日,王若飞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南方局工作由徐冰、张明负责。

从8月14日开始的10天时间内,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5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广泛接触各方面民主人士,参加各种各样 的会议,徐冰、张明进行着马不停蹄的联络组织工作。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停战协定》后,徐冰以中共顾问身份回到北平,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实际主要负责同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联系工作,同时兼顾与北平地下党的联络工作,并组织建立秘密交通网。

1947年9月14日,全国土地会议刚刚结束,徐冰就与张晓梅向罗瑞卿、周恩来提出搞半年土地工作的请求。很快,徐冰夫妇到了山东,先在渤海阳信县的沈庄作土改工作。

1948年5月,徐冰又担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

9月24日,济南宣告解放。徐冰被任命为济南市特别军管会城区分会主任、济南特别市副市长,10月3日, 任市委常委。

党中央、华北局对和平解放北平的一系列工作作出布署后,经叶剑英提议,徐冰被调动参加北平的和平谈判与接管工作。

1949年1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发布成立布告,宣布由叶剑英任市长,徐冰任副市长。

紧张繁重的接管工作,严重损害了徐冰的健康,他病倒了。

1949年4月25日,徐冰从北平市副市长职位上离任养病。7月,中共中央调他到中央统战部任副部长,协助李维汉的工作。

不久,由于李维汉腿部受伤,徐冰一度主持统战部工作。1951年,他还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副部长。

1954年12月,中国人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徐冰当选为秘书长。

长期以来,李维汉主管中央统战部全局工作,徐冰分管民主党派、全国政协工作,这种格局基本上延续到了1964年12月。

在到中央统战部的最初几年,徐冰表现出某些不适应,一是工作方法上仍然习惯于“单枪独马,跑单帮的老一套”,且“不管行政”。

二是在与李维汉的磨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60年代,徐冰被卷入了中央统战部两次错误批判李维汉的活动中。

1964年12月25日,徐冰被正式任命为中央统战部部长。1965年3月18日,徐冰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常务副主席。

1966年5月29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的第二天,徐冰向“总理并少奇同志”报送了党中央准备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名单。

按照惯例,他准备了两份名单,一份大的,一份小的。他说:“其中有些不在京的,但请他们来参加有好处:如程潜、唐生智、李宗仁、荣毅仁、陈此生、萨空了。”

周恩来很快批示赞成用大名单、请少奇同志主持和报告,并说:“在外地人可去函,来否听便。”

刘少奇也批示“同意用大名单”。在当时,邀请谁出席会在客观上起到保护他们的作用。

1966年8月1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决定》。

徐冰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遭到陈伯达、江青与 “中央文革小组”其他成员的突然围攻。

8月12日会议结束当天,中央新主管统战工作的同志就给徐冰送来一张大字报。

8月23日,徐冰约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这时,红卫兵盲目焚烧古典著作、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以及冲击统战工作对象的行动已经开始。

所以,徐冰除了向他们通报“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意义外,重点针对红卫兵的行动,谈了几点意见。

徐冰说:“他们的革命干劲,应该承认是好的。但很难说没有一点过火的。红卫兵的活动,还可能进一步发展,因此,你们思想上也要作进一步的准备。”

8月24日,北京中学红卫兵向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发出“最后通牒”, “勒令”各民主党派自行解散。

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爱国人士、工商业者上层代表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的头面人物,非党高级知识分子被抄家、被揪斗的消息不断传来。

8月30日,徐冰在全国政协礼堂接受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的造反派的批斗。

1966年10月1日,徐冰参加了天安门国庆观礼,这无论是对他还是对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朋友,都是巨大的安慰。他们以为“中央统战部在,徐冰同志在,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没有变” 。

进入12月后,徐冰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先是康生等人借口30年代所谓 “六十一人叛变案”,指派专人向徐冰调查。

到1967年,统战部的造反派开始追查徐冰的历史,造徐冰的反,说他被捕过就是叛徒,是修正主义、叛徒、老右派。

6月13日,徐冰被卫戍区监护、看押。

1972年3月14日,周恩来得知徐冰的病情恶化,立即批准将他送阜外医院治疗。

当晚10点半钟,原卫生部军管会主任谢华给医院来电话说:“总理指示,徐冰住院后要全力抢救。”

接着总理办公室也来电话:“徐冰的病情要及时报告总理。” 

但因徐冰患有多种疾病而且病情严重,又拖了太长的时间,终于抢救无效,于1972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终年69岁。

1979年1月14日,叶剑英在一封信中说:“徐冰同志有几十年的历史考验,建议中组部考虑昭雪。

2月8日,中组部致函中央统战部,请加紧复查处理徐冰案件。

4月16日,中央统战部做出《关于徐冰同志的复查结论》。

《结论》说,原中央专案一办给徐冰定为叛徒是完全错误的,所作的《关于叛徒徐冰的审查结论》应予撤销,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为徐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补发生前工资,妥善处理受株连的亲属问题。

7月3日,中央同意中央统战部《关于徐冰同志的复查结论》。

中央对其评价是:“徐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统战和政协工作的实践者。”

关注鹰眼观新,看百姓生活。

防失联,加微信yyguanx.  
往期精彩:
旮旮旯旯全新闻酷评(4.16)

文革中第一位被逼死的省委书记

艰难的一生79•破旧的学校

人定胜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