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恶意唱衰者的一记响亮耳光!

万里晴 九万里
2024-08-30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0%,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总体看来,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5%左右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国”……从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到6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声音不断。
外部需求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健,在保持就业和物价稳定、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外部需求有所改善。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其中,二季度外贸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提高2.5个和5.7个百分点,季度走势持续向好。
按美元计价,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3.6%、2%,贸易顺差扩大8.6%,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其中,按美元计价,6月出口连续第三个月扩大至近两年来最高水平,展现了身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十足动力;贸易顺差达999.5亿美元,为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
外部需求的改善,既得益于全球贸易复苏的趋势,也得益于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政策。
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继续成为我外贸主要增长源,上半年合计进出口增长7.2%,体现了我与新兴市场日益紧密的贸易往来。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
这些指标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显著增强。
中国制造转换动能。
上半年,中国制造业向“新”向“绿”的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投资增速明显加快,领跑三大投资板块。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机械臂替换传统工人,纺织业装上“智慧大脑”,无人机配送带来消费新体验……
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数字经济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
绿色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取得的许多进展,都得益于中国努力降低成本。电动汽车领域的情况也是如此。”
近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沙特阿美石油公司CEO阿敏·纳赛尔在第26届世界能源大会上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推了西方国家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为全球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美方一些人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冲击全球市场时,纳赛尔说的这番公道话,代表了国际社会理性客观的认知。(另见本号文章这一谬论,暴露了美西方的“脏水”“坏水”“苦水”

借助技术创新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中国为全球提供了可负担的解决方案,促进了新能源产品的普及。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一项分析显示,中国电动汽车比欧洲制造商生产的电动车便宜约20%至3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开发新车型的时间仅为欧洲的一半左右。

比亚迪全智能化生产线。

不仅如此,对世界各国来说,中国新能源产能还带来了发展新动能。
当前,各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急需相关设备和零部件进行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2012至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规模增长146.3%,给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绿色动力”。
事实面前,美西方所谓“产能过剩论”不堪一击。
就像许多国际人士所说的,以“产能过剩”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只会拖累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美西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是美产业竞争力下降、大国信心不足的现实反映。 美国口口声声说 “竞赢中国”,却不敢同中国进行正面竞争。

实际上,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 而是美国的焦虑。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2024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蓬勃向前。
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4日在上海拉开帷幕。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23年已经达到了5784亿元。
作为新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已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实力。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可能突破1万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再从智能交通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7月9日,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多位专家表示,我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发展人工智能的多重优势。
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给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助力千行百业“加速跑”。
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光明。

一段时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

他们大肆鼓吹所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崛起见顶论”,无视客观事实和数据,妄称中国经济“无法向前突破”,甚至提出“中国永远难以超越美国”的荒唐论调。(另见本号文章这个现象,说明“中国经济崩溃论”正在崩溃!

今年4月10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还发布报告,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另见本号文章《唱衰中国?“三大评级机构”该给自己评评级了!》

在这些噪音杂音中,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表现,给了那些恶意唱衰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近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今年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前景投下信任票。
在唱衰中国的同时,美西方还祭出“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损招,动辄实施对华出口管制,大搞经济制裁,抬高关税壁垒,严重背离自由贸易原则,严重冲击全球产供链稳定。
面对种种挑战,中国始终坚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展现高水平开放姿态,不断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环境。 
今年以来,多国领导人“扎堆儿”访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华经济合作,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 回旋余地广,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特别是我国有14亿人口,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达8亿,中国消费市场总量有望超过欧美总量之和,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同时,美国GDP全球占比从1960年的39.2%降至2023年的25.4%,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值从20.5%下降至9.5%。

看完这些数据,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扫码关注“九万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九万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