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守奎等:“即”与“既”,你用对了吗

李守奎 王永昌 汉字文明
2024-09-09


点击蓝字,关注学界动态

编者按李守奎教授和王永昌博士的新著《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通过对具体字例的形体结构的分析和发展演变的考察,将汉字的来龙去脉、结构理据、字际关系、文化内涵浓缩在一篇篇千余字的短文中,生动展示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全书150讲构成了一个形散神聚的整体,是汉字阐释理论和方法探索的一次成功实践。经李守奎教授授权,汉字文明开辟“汉字阐释”专栏,陆续连载有关内容,敬请期待。今天推送第三十八讲“‘即’与‘既’,你用对了吗”。



本讲要点“即”是凑近食物即将食用。“食”的字形是倒口冲着食物。“既”是食用完之后口部离开食物。“即”“食”“既”三个字表达了食用的三种时态:即将、正在、完成。


说解汉字:  食、即、既(皀、卩)







“坐”与“跪”本来是区别不大的两种身体姿势,自从“跪”被赋予独特的文化意义之后,“跪”与“坐”界限分明了,但在古文字构形中,却并不怎么分别。前面我们主要讲了屈服的、顺从的、对人尊敬的“跪”,今天我们讲一讲舒服的“坐”——坐享美食。


古人对“坐”与“食”都很讲究,孔子就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至于商代人怎么吃饭,具体细节难以确知,但通过出土食器和古汉字构形,我们可以知其大概。


商周最重要的盛食器是簋,有多种形状,其中一种是这个样子:


(商代晚期,引自《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陕西》第52页)


簋用来装黍稷等谷物食品,农耕民族自然以谷物为主食。大家看下面这个字:


_
_
_

(合3823)

(合9498反)

_


这个字的下面就是“簋”这种食器,上面应该是装得满满的食物,冒尖了。这个“皀”字见于《说文》:


,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说皀,一粒也。凡皀之属皆从皀。又读若香。


因为字形讹变,文献中也不使用,许慎说解字形、字音都乱哄哄的,让人不知所云。这个字就是“簋”的象形初文,上面装满食物,金文 “㲃”字的左侧也是它,文献中写作“簋”。明白了这个形体是食器里装着食物,下面这些字就好理解了。


_
_
_

(合32995)

(合20174)

_


左侧是簋,右侧是跪坐着的人,这是“即”。


,即食也。从皀卪声。(《说文》)



开饭了,见了美食凑上去,准备大快朵颐。开吃了吗?还没有!即将吃。开吃是这个样子:


_
_
_

(合914正)

(合11483正)

_
_
_
_

(合29783)

(合30989)

_


“食”的上部也是倒过来的口,许慎弄错了。甲骨文的“食”字就很形象了,冲着食物大张其口。“食”在文献中的两个最常用的意义,一是食物,二是吃食物,这两个意义在“食”字构形中都具备了。簋的上部就是食物,口凑上去就是吃食物,那垂下的小点,或许是淌下的口水吧!


吃完了怎么表达?这就是“既然”的“既”:


_
_
_

(合15967)

(合6648正)

_


坐的姿势没有变,第一个字形依旧跪坐在食物的前面,但口却转向了相反的方向;第二个字形干脆连身体也转向了。吃饱了,食物不再有吸引力,口不再是冲上去,而是把头转过去,把身子背过去,这就是吃完了。“既”字从用法上看,本义应该是食既,由吃完了引申为穷尽、终了等。这个吃完转身的人就是“旡”,《说文》中是个部首,读音与“既”相同。


平时大家写字很容易把“即使”和“既然”两个虚词中的“即”和“既”弄混,讲过这两个字之后大概就能分清楚了:


即使不吃饭,也不觉得饿。


既然吃了饭,就不应该饿。


“即使”“即便”等都是假设的条件,后面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呢,就像“即”字一样,准备开吃还没吃呢;“既然”是已经实现了的条件,已经做完了,就像“既”字一样,吃过了,转头了,完成了。理解文字,对理解词义和用法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汉语语法没有将来时、现在时、过去时这样的时范畴,但汉字努力通过人吃饭的状态把这种时间关系表达出来,也有一定的功效。


最后谈一谈上一讲遗留的问题:“卩”的读音。


许慎说“卩”的读音同“节”,是推理得到的。“节”的繁体字是“節”,“節”从即声,“即”从卩声,“卩”的读音自然就与“节”相同了,许慎因此就认为“卩”就是符节的本字。现在我们知道了“卩”不是符节,是跪坐的人形,“即”是会意字,许慎所说的“卩”的读音就很可疑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怀疑过度。如果如我们所讲,“卩”也是“坐”的本字,有“坐”的读音,“坐”与“节”的读音确实相近。许慎在字形解说上常常“以今律古”,具有过度的“创新性”,但对于文字的意义和读音,大都是有所依据的。




注释 

① 《说文》:“,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凡食之属皆从食。”


② 坐,从母歌部;节,精母质部。

理论延伸与思考

表意字字形与词义密切相关,语法化的虚词的意义有时也可以追溯到文字。“即”与“既”两个表意字所表达的意义,与“即使”“既然”的意义也有关联。


作者简介

李守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

王永昌

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后,现任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章选自:《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

李守奎、王永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版



编辑 | 仇俊豪

审核 | 张振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汉字文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