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英九,你是一个中国人
今年4月,继去年祭祖之旅后,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再访大陆。此行他走访深圳、广州、西安、北京,沿途多次哽咽,他读《林觉民与妻诀别书》潸然泪下,他说去中化不会成功,他在八达岭唱起《长城谣》,他称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对于身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也许是过去在岛内被压抑太久,在大陆得以尽情释放,10多天的行程,马英九也多了自在与轻松。
卸任后的马英九说出了两岸都是中国人,早在16年前,当蓝营重返执政后,不少台湾省的中国人,如他的老师,曾在台大政治系任教的前“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也曾鼓励马英九,应该大胆地讲。
胡佛先生1932年出生于浙江,父亲是第一届“国大”代表,他曾就读名满中国的扬州中学,1949年与家人辗转到台,1951年考入台大法律系,毕业后在美国艾默里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人等。1998年他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首位政治领域院士,2010年获台大颁赠荣誉博士学位。
马英九曾回忆,在大学时代曾上过胡佛的课,他说“胡老师是台湾政治学界导师,不仅是宪法学权威,对法治及两岸关系也都有高超见解。”
然而,在2008年国民党重返执政,昔日门生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一扫扁时代的对立紧张,很多人认为春暖花开之际,适逢马英九就职百日,当时在上海出席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胡佛却流露出心中的忧虑。
面对媒体采访,胡佛先生谈到,马英九把自己定义为“外省第二代”。他指出在台湾所谓的“外省第二代”都有一个共性:对大陆认同感的疏离。这也正是胡佛真正担心的,怕生长在台湾的第三代、第四代……成长为真正对大陆丧失认同感的“台湾人”。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竞选台北市长期间,马就曾打出“新台湾人”的招牌。
胡佛告诉记者,“本土化已经在岛内形成气候,甚至已经上升到有成为一个体系的'台湾主义'。”他还透露一个细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台湾媒体但凡遇到赛场上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必是要插播广告。难怪陈水扁在下台时曾不无得意地说:“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八年,虽然经济发展未令民众满意,但却将台湾变成了绿色,这就是民进党的'成就'。”
胡佛直言不讳,从表面看蓝营重返执政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这种看似“双赢”的机遇,也让岛内民众一片叫好,但胡佛担心,这种建立在所谓“台湾认同”上的两岸交流是否能够让两岸尽快走向统一,他对此却持谨慎态度。
胡佛先生是自由主义者,他重视个人的自由,同时也认为,个人的自由与民族的自由是互相依存的。......将香港人、台湾人的尊严与中华民族的尊严对立起来,在胡佛先生看来,是“缺德”的想法。换言之,这种作法不具道德的正当性,当然不应是“民主”的目标,自然也不能算做“自由”。
“冠英老弟:极喜读您的文章,因能刮除浮土,直探底蕴,文情犹其余事也。
您强调做中国人以及一个中国,我尤为共鸣,我生于中国历史的忧患中,此即我生命的源泉,何能或忘呢?近有老友说我一辈子倡导民主,竟不能摆脱中国意识,我告:民主系为中国,如失去中国又将如何安身立命呢?
此地某望自由主义的老友,不免有虚无,甚至虚脱的倾向,为之一叹。
我已辞去公视筹委会及政策小组召集人,因公视法始终不能通过,另外一个原因,即继高先生生前忽给我一电话,劝我犯不上弄电视,老友善意,常存心中,故说辞即辞。现有线电视的审议委员职,尚坚辞不获,好在快完事了。
近两岸关系紧绷,大选则扰扰攘攘,人心似麻木似激昂,您文中所谓的错乱,足以当之。我曾参加上次党中的'修宪'研拟会,会中谬论、怪论百出,我挺身驳之,驳而又驳,终无可如何。'宪政'之乱,乃不可挽回,又可一叹。
胡佛鞠躬。
1992年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