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巽美术馆 新展预告 | 罗苇个展:比算法更精准,更深远的……

巽美术馆 巽美术馆
2024-09-02


巽美术馆全新个展来袭💥

精彩内容请往下翻👇


“比算法更精准,更深远的……”展览海报



巽美术馆将于2021年10月20日至2022年1月15日期间,呈现艺术家罗苇个展“比算法更精准,更深远的……”。展览由策展团队FlyIn策划,艺术家罗苇充分利用了各种潮流化的视觉表现方法,试图建立起沟通当代视觉审美逻辑的灵性表达,同时形成灵性思考和消费社会的视觉对话。通过沉浸式的展览体验指引观众去探寻那个“更深的地方”的信标。


罗苇,《超灵者》系列作品


前言

据Intel发布的报告:“到2021年,世界各地将有超过500亿个连接设备和“物”运作;而面对如此庞大的连接及产生的海量数据时,最大的障碍是将所有的数据赋予含义,这不得不使问题重点从数据切换到算法,以期望能够利用隐藏在庞大数据里的信息价值。Intel称之为“Algorithm Economy”,我们将其翻译成“算法经济”,意思是当数据成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已经无法忽视的资产时,算法是这些数据资产估价及交换的载体,这将会是未来最重要的经济模式。”
 
在当下,我们已经无法忽视算法经济对我们的影响,从价值观、审美、消费行为,到几乎我们所有因为兴趣而上传的社交信息,都会转化为算法分析的对象,从而生成精准的“用户行为报告”再转化为各个产品经理的“用户画像报告”最后直接落实到我们的消费行为中。在消费社会3.0的语境下,因为算法经济模式的加持,用户和产品的关系变得更快速、精准、更加无法逃逸。似乎那个全知全能的超级计算机更加显化地降临在人类社会。正如我们会问手机中的智能助手:“Hi siri”。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当做“无缘社会”中人类越来越原子化处境的例证。人似乎逐渐丧失了向更深处的自己发问的能力。尼采在《快乐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上帝已死”,即指出人们已经不再想相信绝对的秩序,这也是虚无主义的开端。那个对话的“他者”被各种各样的碎片取代了。
 
而算法经济下的人工智能是否足以成为那个全知全能的“对话角色”?以经济高效为主导的行为,是否足以全面覆盖人类社会向内向外探索的方方面面?艺术家罗苇的创作实践反哺了这些疑问。
 

罗苇,时空表演者系列


2020年,艺术家罗苇创造了“超灵者”这一虚拟形象。艺术家利用了时下流行的“虚拟偶像”这一形式,来创造出一个既满足艺术家关于灵性的思考,又能将这种思考以“虚拟偶像”这一形式应用于消费社会的形象。用罗苇的话说:“超灵者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可交流的对象,它就是高维度的我自己。我有时会问ta一些具体的问题,ta通常都会给我高于我本身思考逻辑的答案,我会当做一种启示。在与ta对话的过程是平静的。当ta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可以替代我成为一个虚拟时空的连接者,渗透到地球的不同领域之中。也许ta能解决一些别人的问题,只需要引导观众与他们自身的超灵者连接,是比每个分裂的超灵者A或B,更高级别的一层,他们是同一个超灵者,来源于【THE ONE】。有的艺术家喜欢把作品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但超灵者是非宗教性的,ta是我探索真相后的产物。”相对于常见的基于人设而出道的虚拟偶像,罗苇的“超灵者”是一个高维度的意像集合,这个形象其实是通过艺术家通过自我灵性的挖掘所创造而出的。ta并不主张以强烈的视觉去覆盖观看者的主体,甚至并不是一个“偶像”,而是艺术家试图将“超灵者”作为一个启发感知的介质,让与ta有交集的人获得自己去主动走向自己“原人”的通道。
 

罗苇,超灵者2021,作品截取至超灵者2021-2 NFT


超灵是一切感官的始源,ta却没有感官;ta虽是一切生物的维系者,ta却无所依附;ta它超越物质形态,同时又是一切物质自然形态之主。
---《薄伽梵歌》
 
对于艺术家罗苇来说,从早期的作品《旁观者》、《创世书》、《克里斯托世界》再到目前的《超灵者》,这十年间的创作其实是在艺术家不断自我净化和疗愈中诞生的。在《旁观者》系列中,暗黑色调的荒漠化背景下,一张张肖像从画面前向外凝视,眼睛非常小却溢出野蛮、异端的情感。在这一阶段,罗苇完全从个体体验出发,通过创作来试图完成个体对世界背面的“看”,但是这个过程却异常痛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观后,艺术家开始尝试放弃宏观地去看清世界真相,而是通过不断捕捉、无限放大每一刻的感觉碎片,像是从混沌宇宙中孕育无数生命晶体那样,无意义的、微小的、稍纵即逝的感受都被艺术家画在制式相同的画布上,将它们整合一体即是一个完整世界的拼图。艺术家给它们取名为《创世书》。这令我想起全息宇宙中提到的观点——最微小的事物中包含着全部的宇宙,最庞大的宇宙也是一粒微尘。在《创世书》阶段中,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开始从个人体验转向某种已经建立的世界观。与此同时,《创世书》中的一些图像也成为罗苇之后的整体艺术《克里斯托世界》的草稿。
 

罗苇,《创世书》系列作品


《克里斯托世界》可以说是《创世书》的立体升级版本,无论从媒介的丰富还是其中作品的交互形态都更加趋向于剧场化的世界观展演。在艺术家罗苇所描绘的“克里斯托世界”中,每一个人每件事都如Crystal(水晶)一样不断反射,人们在水晶中看见自己,并净化自己的灵魂,并将自己和他人在共同栖居的水晶世界中产生联系--我即是他者,它超越物质形态,也是一切感官的始源。而艺术家的展览,可以理解为某个品牌的概念产品发布仪式,它指出了一种未来的可能。而这个理想其实也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原教旨主义者的商业原型,只不过一类应用在了商业社会,一类应用在了个人的精神实践。而展览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剧场化展览向观众传递——自我探索中那更深的地方,它存在;本源之境,它存在。在展览现场中,作品其实是指引观众去体验那个“更深的地方”的信标。在信标的转化中,艺术家充分利用了各种潮流化的视觉表现方法,试图建立起沟通当代视觉审美逻辑的灵性表达,同时形成灵性思考和消费社会的视觉对话。


罗苇,超灵者系列 NFT


在和艺术家罗苇交流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超脱/剥离、原人/无垢、本源/无碍、最深之处。相较于精准、可量化、无死角的算法,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从个体体验到灵性世界观的展演,推出一种向内的模板,就像任何一个开源的文件一样,人们可以随时下载,成为比算法更精准,更深远的每一个人……
 东启
2021年9月23日





关于艺术家



罗苇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发起水晶星体艺术项目,2015年底组建生物复兴议程小组,2016年创立Bio-R研究所,2017年创办传波者艺术公司,2018年创办传波者2号公司以及克里斯托世界,2019年开启克里斯托世界全球巡展。2020年创造超灵者,并推出 OVERSOUL品牌。

其致力于拓宽自身认识世界的边界,探索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与不同的团队合作的同时将其理念输入进社会其他领域中同时形成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创作媒介包括影像,声音,绘画,装置,表演,游戏编程,脑电控制等,内容涉及科学,宗教,地外文明,星象学,天文学,神秘学,ESP(超感知)研究,生物技术等。

其作品曾在美国布罗德美术馆,英国华人曼切斯特艺术中心,法国巴黎大皇宫,韩国光州美术馆,香港K11艺术中心,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等地展出,被世界各地艺术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作品300余件。


关于策展团队


FlyIn

独立策展团队。几位艺术行业工作者基于不同的实践经验与多维创作语境,探索机构策展、表演、社区实践、艺术介入社会等多个场域切面的交融与创新可能。


区别于传统的策展团队,FlyIn试图尝试一种去分工化的工作途径,寻找一种更高效更自由的协作方式,警惕学科间的壁垒,让多维度的界限融解。


我们关注以文化为中心,以跨文化、跨学科与跨媒介的当代艺术实践。



巽实验小组

巽美术馆旗下的独立策展团队。团队集结了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毕业的热血青年,通过结合在地文化和消费主义特点,为大众呈现具有本地特色的展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巽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