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展业、高仿产品、诈骗刷单,跨境电商游走灰色地带
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发展势头强劲,繁荣发展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为追逐高额利益,许多商家利用海关监管的漏洞及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事实上,跨境电商领域的灰黑产业链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成为了滋生走私犯罪的摇篮,此前的“淘宝店主逃税被判10年”“空姐代购案”“走秀网走私案”等跨境走私屡见不鲜且屡禁不止。
如今,随着跨境电商目前的主阵地北美、欧洲面临通货膨胀后带来的消费降级,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国家市场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背后的电商红利,以 SHEIN、阿里速卖通、拼多多旗下的 Temu 和 Tiktok 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新出海四小龙”的迅速崛起,都成为跨境电商企业新的“掘金”之地。
氢消费梳理发现,目前跨境电商在支付、高仿、税务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空间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跨境出海企业的品牌,也对所在的平台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也对平台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支付灰色地带展业
无牌展业“蔚然成风”
支付行业是一个参与者众多且产业链相对复杂的行业,跨境支付更是如此。
出海跨境行业发展快于相关政策,如小件商品通常都不报关,而走快递出口,从而导致结汇难。
过去的几年,外贸电商业因为支付收款问题,难以实现阳光化发展,大部分资金的流转依赖地下钱庄,这也给出海商家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
事实上,在跨境支付层面,不同国家的支付习惯又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美国可能80%-90%的消费者会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但是到了东南亚就完全相反,可能只有10%-20%的人是用信用卡,更多人会用本地的支付钱包,甚至说便利店的充值,这些在美国是不怎么被使用的。
因此,商家和平台对于不同的玩家,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也正是由于跨境支付业务的复杂性,市场上存在大量灰色地带的交易,一些创业公司对于合规、风控的认识不足与流程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甚至销声匿迹。
对于跨境支付的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目前行业内还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还有很多支付公司并未获得牌照,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
具体来说,因为跨境资金流转效率低、海外银行账户开立难、监管与合规门槛高以及汇率波动风险大等各类问题,让出海商家为了节省时间,早日在平台经营,部分商家“不得不”铤而走险,找到国内外所谓一些靠谱、可以办理这些合规手续的公司进行业务代办。
久而久之,这些代办企业,出现各种问题,被查封、被监管、资金被冻结等,最终受害的还是出海企业本身,以及国内供应链。
事实上,支付体系是信任的基石,支付地带的灰色问题,也对出海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不仅如此,企业还利用网上支付和银行信用卡套现等手段掩盖支付交易信息,逃避税款。
另外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无牌展业。
这其中,有无牌照都能开展业务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监管套利的问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位投资圈的人士对氢消费表示,“在跨境支付市场,非持牌机构由于不受监管约束,竞争手段尺度更大,牟利空间远胜持牌机构。”
事实上,在眼下跨境支付日渐攀升的交易体量中,相当一部分交易额是由无证经营者“贡献”的,这部分监管“无人区”倘若爆发风险,可能对整个跨境支付市场带来系统性冲击。这是监管重锤出击无证经营的重要原因。
以备付金为例,2019年1月14日,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面实现了“断直连”和“备付金100%集中交存”。然而,无证经营者庞大的备付金(这是属于所有客户的资金)却仍旧处于监管盲区。一旦出现挪用、跑路等恶性事件,将直接威胁到跨境电商卖家在Amazon、eBay、Wish等电商平台上辛苦赚取的货款。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融资总额62亿元,同比下降70.15%,仅为2021年融资总额的三成,也创五年来最低。对比来看,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融资额约100.7亿元,同比增长339.54%,2019年巅峰时期融资总额一度高达230.8亿元,同比增长129.19%。
这背后,也体现了支付灰色地带给企业、平台带来的伤害。
洋假货
高仿产品充斥海内外电商平台
事实上,当然不仅仅无牌展业。出海商家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平台方需要承担“高仿”产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过往,跨境电商卖家高度依赖亚马逊平台,并集中在北美、欧洲市场。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1月,亚马逊上的新卖家中就有 75% 来自中国。
仍以亚马逊为例,平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侵权违法店铺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违规的店铺被轻警告或重警告关闭,卖家肯定会对此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事实上,假冒产品不仅仅是亚马逊的问题。据估计,早在2019年的时候,假冒商品就已经占全球贸易的3.3%。
但对亚马逊来说,问题非常严重,据电子商务研究公司Marketplace Pulse估计,通过增加250万名第三方卖家,亚马逊在2019年时就已迅速将可供选择的商品增加到5亿多件。竞争往往会压低整个网站的商品价格,从而吸引大量购物者。
让如此多的卖家毫无限制地进入市场,也为假货创造了一个市场,卖家很容易注册一个账户。
亚马逊的高管曾公开抱怨假货泛滥,称他们花费了数亿美元,雇佣了数千名员工来监管庞大的第三方卖家市场。但正如网站上出现的假冒爱马仕手镯,亚马逊系统未能阻止假冒商品的流通。
在跨境电商行业,与高仿产品对应的还有水货。水货指国外市场正常流通的商品,经商家以灰色通道入境,进而在国内销售。
相比高仿产品,水货这类商品由于是正品,但没有报关单、商检证明等文件,也没有国外品牌商的直接授权。
不论是水货还是高仿假货,它们反映的都是国外货源问题:很多业内卖家无法从品牌商获得直接授权,因此不得不从当地市场“扫货”,水货便产生了;然而,这类货源采购门槛低、成本高,外加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甚至亏钱,于是促使一些卖家造假,这也就有了跨境电商假货。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也正是因为水货的存在,促使国家开始重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出进口跨境电商试点。
氢消费认为,允许太多卖家在各类电商平台经营,这本身也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平台无法有效的监管网站的每个角落。
或许,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平台永远无法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规模。
诈骗、刷单,防不胜防
“找个副业,轻松赚钱!”网络平台上,此前,有多家机构都在宣传一种“无货源跨境电商业务”,称可以帮客户在国外的电商平台开店、运营,即使客户没产品也能参与,机构从进货到卖货“全都帮忙搞定”。
事实上,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机构给出的合作合同中暗藏多处猫腻,赚钱很可能变成坑钱。有的机构甚至全程弄虚作假,已经构成诈骗。
目前所谓的跨境电商常见高发的骗局:拿货骗钱、拿订单骗货、恶意调包、Paypal账号被钓鱼执法、卖账号、卖资料以及帮助解封账号等。
单以卖资料为例——骗子正是利用了用户想了解商家出海做生意的心理,通过微信视频、抖音视频等短视频制造焦虑,让商家购买资料获得生意经营方式,一旦商家支付数百元之后,钱便打了水漂。
可以说套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这些手段游走在灰色产业边缘,给跨境商家带来了各种挑战。
此外,刷单也是跨境电商的一条黑灰产,从事刷单业务的人通过作弊软件批量下单、真人众包分发的方式,帮助商家快速获得大量虚假订单,推动商家的商铺快速获得更多流量。这不仅误导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引发店铺不公平竞争,更严重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营。
本质上,跨境电商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普惠共赢,带动了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推动了生产和流通的深度融合。
然而,刷单、刷评论、刷排名这些电商行业顽疾,从国内的电商平台延伸到了跨境电商平台上。
海关总署2023年1月表示,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数据背后代表的是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以及国家通过陆续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也让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得到释放。
事实上,跨境电商背后映射的是一种贸易产业,并且链条非常长;对于跨境出海企业来说,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只有相匹配实现,通过正规合法经营,避免进入“灰色地带”找寻增量和追求效益,才是理想的经营状态。
[4]跨境电商看不到另一面:商家刷单、平台封号、黑灰产牟利,财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