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暴力案件的标题,为什么总是被动句?

一把 橙雨伞 2021-09-09



最近一段时间,暴力犯罪新闻频繁出现,有网友统计,从7月1日到8月1日的短短31天内,就有至少40起男人杀害女人的案件被报道。
 
此类新闻案件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下标题:
 
【女子被前男友泼硫酸恐吓:得不到你就毁掉你!】
【西安一商场内26岁女服务员被割喉致死】
【温州女企业家被男友拳击身亡】
【深圳一女子地铁站附近遭前男友持刀攻击】
【17岁少女被当街割喉】
……
 
发现了吗?这些标题都有一个共同点:被动句
 
打开近期这些新闻报道的评论,常常会看到指责的声音:“为什么还在用被动句?是不会用主动句了吗?”


性别暴力新闻标题中的被动句,为什么会成为众矢之的?
 


人们为什么讨伐被动句?

 
被动句,简单来说,是指句子的主语与谓语之间为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承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在一般的新闻阅读中,读者很少注意主动句、被动句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我打了你”和“你被我打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区别。但一部分平权人士却对被动句的用法非常关注,这是为什么?
 
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被动句隐藏和弱化了加害人
 
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是,西方政客酷爱使用被动句。比如,“I made mistakes”(我犯了错误)往往被替换成“mistakes were made(by me)”(错误被(我)犯下了)。
 
这样,人们就将注意力放在了主语“错误”上,因此忽略了犯下错误的人。

图/Pinterest 
 
以下标题也是同样的结构:
 
【自贡女子一家五口家中被害】
【17岁女孩当街被割喉】
【西安一商场内26岁女服务员被割喉致死】
【广州一女子回家路上被陌生人砍手】
 
在这些标题中,读者第一时间看到的总是被害的女性,而不是施害者。有的读者会去注意,是谁杀害了她们?TA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会如此。

当受到的关注减少,男性施暴者在舆情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被弱化了。


第二,被动句强调受害人,暗示了受害人的间接责任
 
在被动句隐藏加害人的同时,受害人的身份却被强调了,对此,人们可能对受害人的背景、身份做出超脱案件的推测。

“这个女的出轨了”“这个女的穿太少”“这个女生不应该夜晚出门”“她也太不警惕了吧”……类似不友好的推测和指责经常出现在评论区。
 
比如在【男子街头割喉17岁女孩】一案中,评论里经常出现“女孩出轨、男友报复”等猜测,以合理化男子杀人的行径。


但之后的采访显示,女孩的母亲和女孩本人和男子毫不相识。
 
有研究显示,被动句倾向于描述产生的伤害,因此会让人产生更多的共情。人们会对个人的遭遇产生害怕、同情等情绪,特别是强调女性无辜的情景,如“因提出分手”“逛街时”被杀,会更让女性群体产生恐惧。
 
或许,现在的“恐男”等现象的扩张和蔓延,也受标题使用方式的影响。

 


被动句就是罪魁祸首?

 
然而,也有人认为,新闻标题不仅仅是“主动句好,被动句坏”这么简单,被动句是否真的是“罪魁祸首”也有待商榷。
 
首先,被动句有时候不会漏掉关键信息。比如,有些时候标题是这样的:
 
【妻子遭家暴起诉离婚被丈夫捅死】
【女友因提分手被男友砍断颈部、手脚】
【深圳一女子地铁站附近遭前男友持刀攻击】
 
它们的信息量不一定比以下标题更少、更小,读者不一定真的会忽略行凶者,比如:
 
【男子捅死妻子,因其妻子由于家暴而起诉】
【男友砍断女友颈部、手脚因被提分手】
【深圳一男子地铁站附近持刀攻击前女友】
 
而由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主动句更倾向于陈述事实,被动句对人们的情感影响更大。


美国法学博士塔玛·霍洛希茨(Tamar Holoshitz)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显示:在阅读一个法庭案例之后,由于被动句对伤害的强调,她的实验对象将更多的责任归咎于施暴者。

因此,正因为被动句能产生的共情能力,有时候,被动句也可以被用来影响陪审团的判断,以改变加害人的刑罚。

其次,观众的关注点有时不受被动句影响,而在新闻的“焦点”。
 
比如【总统被枪杀】和【枪手杀害总统】,“总统”永远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同样,在杀人案中,如果标题中出现了“连环杀手”、“随机杀人”,或者强奸案中的施暴者一方为女性,人们也会更倾向于关注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还有人提出,被动句可以清晰地指出加害人,主动句也可以模糊地隐藏加害人。

比如,【要女子电话被拒pose机砸服务员,赔女服务员9000元】虽然是个主动句,但是编者宁可写出机器成精的怪象,也没有意向体现“男子”二字。

 
所以,关键不在句式使用上,更多在一个标题隐藏了什么、凸显了什么,因此观众会忽视什么、会看到什么,以及可能会如何思考等。
 
图/澎湃新闻


警惕这些标题元素

 
在被动句之外,还有更多的因素,在一起塑造这个即使或许并非有意,但有包庇男性凶手倾向的社会氛围。
 

1. 词语的选择

 
【温州女企业家被男友拳击身亡】
【尾随多名女性故意踩脚后“帮忙按摩”】
 
在这些标题中,用“拳击”代替了“谋杀”或“殴打”,将故意杀人简化为“误杀”;用“按摩”代替了“猥亵”,还加上“帮忙”二字,不仔细读的以为男子好心提供帮助。

 

2. 重点的模糊

 
有些标题还非常喜爱强调当事人的职业、特征等,将祸水引到受害者身上。比如:
 
【在读研究生一周内3次强奸3名卖淫女并抢走嫖资】
【辽宁一女主播被刺数十刀身亡】
【西安多名未成年少女自曝遭24岁男子性侵:同为二次元爱好者,被男方以玩猫为由请到家中】
【四川广安女副区长被家暴致死案终审】
 
许多标签都会让人产生一些特定的联想。即使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也很难抹去人们对特定标签产生的刻板印象甚至污名化。
 
针对“二次元”这个标签,人们可能会想:二次元本身就很爱搞色情,说不好是自己愿意的;对于“副区长”这个职业,我们在评论里不难看到“是不是女的太强硬了”这样的猜测。

3. 标题的平衡

 
【黑龙江男子民政局门口杀妻,朝腹部自捅12刀倒在妻子身边】
 
在这个标题中,虽然使用了“男子杀妻”的主动句,但是关于自杀的描写明显长于杀妻的描写,会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在自杀上。并且,该案件的相关报道显示,这个男子还杀害了其妻子的亲人,而这一点在标题中完全没有体现。


【连续强奸十余名女性,嫌犯每次施暴前问:你是小燕吗?】

这类明显的猎奇向标题,可以产生“感到刺激”的情绪。因而读者也会更少注意“强奸十余名女性”,而会思考“他为什么要问小燕?”
 

4. 话题的错置

 
这个问题有时候不会出现在标题中,但是也值得讨论。
 
话题的错置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将事件中非肇事者的一方放在舆论中心,或是采用抽象性的代名词,使真正的肇事者得以隐形”。
 
比如JK事件中,网友们讨论着媒体、当事人和一些打色情擦边球的人是如何抹黑JK制服届的,因此转头攻击女生,而放弃讨论事件本身;或者有时候在追踪案件时,媒体把“xxxx性侵案”仅仅描述为“这次事件”。
 
第二种错置是,“把某个领域里的现象转移到另一个领域里谈论,并且将两个不同现象的优先性混淆”。
 
把个案上升为一场话题讨论,从而引开了人们对加害者的注意,以及对事件本身性质的判断。

比如,把“养父性侵养女”讨论为“养父和养女能否恋爱”,就忽视了其间的权力不对等关系,用“恋爱”来对这起恶劣的性侵案件进行解释,不仅降低了“养父”本该受到的道德苛责,也可能左右法律层面的判断。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从个案中看到社会问题。看到个案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是有必要甚至是重要的。
 
总的来说,语言的使用或多或少会带有性别的立场。
 
无论是被动句的使用还是其他语言问题,都可能有“包庇加害人”的倾向。因为它们将人们的目光从“杀人”等暴力事件上引开来,放在其他重点上,因此帮助加害人减少了被聚焦的可能性。
 

因此,作为媒体人,应该提升性别意识,谨慎使用语言。


而作为读者,我们也应该积极地思考,以避免陷入语言的陷阱。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prowritingaid.com/art/861/why-passive-voice-is-dangerous.aspxhttps://debuk.wordpress.com/2015/11/29/passive-aggressive/#commentshttps://fc2n.com/2012/09/08/passive-voice-makes-perpetrators-disappear-in-news-headlines/https://mp.weixin.qq.com/s/wa_H20l9XSUyOFck_8NyQA


点在看,看见施暴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