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定合理的共同富裕目标,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3-02-21

为什么要设定共同富裕的合理目标?因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一定会通过一些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现出来。发展的相关指标包括富裕方面的指标,也包括共享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同富裕的程度。



共同富裕就是“富裕+共享”。从总体的发展方向上,一方面要更加富裕,通过社会高质量发展,使整体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达到一个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富裕;另一方面要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包括发展成果的共享,发展机会的共享,各种公共服务的共享等。


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实现共同富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可能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设定在什么样的水平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年前,我们在讨论共同富裕目标的时候认为,实现富裕目标难度不大,例如人均GDP到2035年达到3万美元,但是现在感觉实现富裕目标的难度依然不小。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发展的问题自然可以实现,这是一年前的看法。


现在来看,实现富裕目标和共享目标的难度都不容小觑,这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化、对外关系变化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基本取得了社会共识。但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一些观点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要限制资本,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搞所谓的集体经济等。他们认为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分化的根源都是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收入和财产分配、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现有的发展模式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共同富裕。



这三种路径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第一种路径其结果可能是共同贫困。第二种路径只能达到低标准、低水平的共同富裕,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共享程度会不断提高,但在现有制度和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有限。


只有走第三条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高水平、高标准的共同富裕。


确定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要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具有一致性、兼容性和内洽性。如果目标定得很高,但是采取了保守的路径,要么目标注定无法实现,要么可能采取一些运动式、突击式的办法和措施。如果按照现有体制推进共同富裕,建议调低目标,只考虑社会底层成员的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这只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最低标准。


而全面深化改革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改革,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等。因此,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那么下一步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要在过去几十年想改改不动的制度层面下功夫。一是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层面综合施策;二是彻底完成户籍制度改革;三是在土地改革上采取实质性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四是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六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作者介绍:

李  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原文载于光明网 2022年10月09日,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新华社记者徐昱)、刘周

今日编辑:王   珏  胡琪宣

责任编辑:金云云  江宁宁


往期推文: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建设

凝聚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强大合力

系统整理古籍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半天阅尽千年”,“大系”今日开展

全面深化数字政府建设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