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3-03-2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真新论”持续推出“礼敬二十大•感悟新思想”系列。本期开始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关键词解读”。今日推出第三期,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家学者们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余逊达教授


民主是人类文明重要表征,也是代表人类社会进步趋势的治理方式。如何实践民主,各国有不同做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二十大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内容看,是包含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主要环节的民主;从领域看,是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的民主;从效用看,是以保障人权、解决问题为导向并突出强调实践性、实效性、实质性的民主;从与其他民主制度比较看,是当今世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方式上最具多样性的民主。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其中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融合,从而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组织、运行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的公平统一和安全规范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文炯教授


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旨在通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风险保障,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之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增加了“公平统一”“安全规范”这两个关键词,对于当前的现实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的扩展,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普通百姓有切身感受,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积极评价。但我们也需看到,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公平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强、制度运行效率不高等。这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的公平统一和安全规范。
具体地说,一是根据社会成员基本风险保障需求的变化,增设照护保障等项目,完善基本保障项目体系。二是基于国民权益公平的原则,优化基本保障制度设计,增强制度统一性和规范性,扩大覆盖范围,控制和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基本保障待遇差距。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优化社会保障筹资机制,规范社会保险征缴行为,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绩效。四是改进医疗、教育、照护等社会保障相关服务的供给机制,建立有效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优化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流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的便捷性、精准度和老百姓的满意度。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

张蔚文教授


与肇始于工业革命、由资本积累驱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践、面向全球、上下求索、稳步变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伟大产物。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特征,也是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期,城镇化肩负着以下重任:提升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和服务能力,带动人口总量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优化;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国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快绿色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挖掘城镇化发展动能,走和平发展道路。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

黄萃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需要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使数据成为数字中国建设可以依赖的基础要素和战略资源。当前,全球数据资源治理正处于构建新规则秩序的关键窗口期,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数据治理战略进程:欧盟以建立“单一数据市场”为目标,陆续推出《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条例》《数据治理法案》《数据法案》等,初步构建起全欧盟范围内数据流通的制度、技术和市场体系;美国出台《开放政府数据法》,并依托美墨加、美日、美韩、美智等贸易协定加紧构筑“数据同盟体系”国际战略生态圈;英国提出《数据改革议案》,日本制定《官民数据活用推进基本法》,韩国出台《数据产业振兴和利用促进基本法》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因此,需要全方位推进数据基础制度的构建,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战略进程,维护好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


建构协同治理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谭荣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转型蕴含着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互协同的过程。推动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以及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两者的协同需要建构系统的治理体系。一是要建立社会共识。不断倡导“美丽中国”的理念,让全社会理解、接受绿色转型和美丽经济的内涵,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体,都不是被动“变美”而是主动“变美”。二是要优化体制机制。地方政府要摆脱以生态代价换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这不仅是对地方的要求,更是对考核机制转变提出的要求。三是要创新绿色转型政策。尤其是要将“事后举证损害去追偿”的行政逻辑转变为“事前证明无害才批准”的行政逻辑。前者是把责任压在了政府身上,而后者是把责任压在了潜在的生态破坏者的身上。这种转变是保障经济发展处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内的重要安全策略。四是要落脚为市场主体的行动。如果能够建立健全前述三个层面的治理基础,市场主体追求美丽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则一定能被无限激发并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岳文泽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位列其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天命论、天人合一(顺时而治)论、人地相称论、人定胜天论等系列演化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从人类宿命的角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基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定位。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的国土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是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的重要抓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也应该与时俱进,从最初的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与矛盾的1.0版本,到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2.0版本,升级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3.0版本。
因此,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首先应该坚持整体性思想、系统性思维、综合性治理的原则,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其次,大力践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思维模式,“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再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绿水青山”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由工程思维向治理思维转变,从注重生态修复项目转向关注生态系统治理的“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茅锐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过去十年,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这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历程,城乡发展失衡是在经济转型特定时期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探索出了不单纯依靠城市化解决城乡问题的有效方式,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不仅为我国立足“三农”领域建立城乡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共同富裕找到了重要突破口,也为破解城乡差距这一阻碍全球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症结提供了创新方案。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增强四方面驱动力。一是要通过乡村产业振兴提升经济驱动力,以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构建城乡间经济纽带。二是要通过乡村生态振兴坚实环境驱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在城乡间共治共享。三是要通过乡村人才和文化振兴改善人口驱动力,以教育优先、科技自强和人才引领融通城乡发展活力。四是要通过乡村组织振兴保障制度驱动力,以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合理住房制度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吴宇哲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现了党对民生保障的信心,表达了党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
住房是必需品,对于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多主体的市场供给实现;而对于低收入者,由于个人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需要通过多渠道保障实现。前者是效率主导,后者是公平主导,两者的协同是党对实现住房保障的信心。多主体供给,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了经济增长,通过土地出让金为地方提供财政来源;多渠道保障,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土地公有的制度优势,实现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
住房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租购并举的实质是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协同。无论是租房还是购房,对于使用价值来说差异并不大。而对于价值来说,理论上租房是购房的资本化表达。然而现实中由于购房存在投机行为,导致价格偏离了价值,滋生了炒房现象。尽管当前房地产形势出现了下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依然重申“房住不炒”,是表达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实质是明确未来不鼓励房地产投机形成虚假繁荣,为健康可持续的住房市场保驾护航。


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高翔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这一提法为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
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事关招募、选任、培养、激励和约束等一连串事件。干部的招募和选任,需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注重发现不同干部在能力、性格方面的差异,把合适的人放到恰当的岗位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让一群人形成合力,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走得更远。干部的培养需要确立发展眼光,一方面加强制度化的干部培训,引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干中学”,注重为各级干部实干、巧干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氛围。如此方能激励干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


本文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资料整理:王卫星今日编辑:陈岩责任编辑:金云云 江宁宁 


往期推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解读——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科教兴国

“礼敬二十大•感悟新思想”系列微课6讲全回顾

“礼敬二十大•感悟新思想”系列微课第6讲 | 董扣艳

“礼敬二十大•感悟新思想”系列微课第5讲 | 赵永帅

“礼敬二十大•感悟新思想”系列微课第4讲 | 陈晓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