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来自浙大的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干货满满!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3月,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共议国是,共商大计,共谋发展。两会期间,来自浙江大学的代表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们的提案建议涵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并受到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协网、人民网、新华网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任少波:以新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
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国大学深刻把握全球科技竞争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积极探索新使命引领下的大学战略型发展及其实施路径,努力把一批一流大学打造成为强国崛起的重要战略力量,成为战略性人才力量的蓄水池、战略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战略性知识建构的思想库、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驱动者。
要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人才自主培养的新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把国家战略和学生成长结合起来,既从使命侧、任务线,更从学生侧、成长线出发考虑大学战略和系统设计,重塑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体系,推动以战略任务牵引长周期贯通式培养,联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结本硕博环节,实现高水平科教产教融合,强化有使命感的探究式学习,构建学生有方向有灵魂成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汇聚国家战略人力资源。人才集聚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人才为中心的系统战略谋划,推动高层次人才引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实质性“破五唯”评价改革并建立彰显质量、能力、贡献的评价体系,加大力度吸引集聚全球杰出人才。
要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战略引领,需要一手抓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培育引领性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另一手抓有组织攻关的应用研究,为解决国家战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贡献突破性力量,尤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要探索新赛道、凝聚大任务、联动产教研、解决大问题,真正起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
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知识建构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要在坚持对外开放中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原创性理论和知识体系,在借鉴汲收全球成果基础上构建探索文明新形态的创新理论,打造引领社会风尚和文化潮流的精神灯塔,贯通古今,融汇中外,形成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要打造全球开放战略平台。全球开放使命引领大学战略型发展,要更加主动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需求,加大力度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合作,推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深度对话,构筑世界人民增进文化交流、共享文明成果的战略平台。
罗卫东:通过教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前,浙江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教育对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起着基础性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通过教育发展来促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增长,但与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还较为突出,不同的城乡、地区、学校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相差较大。
要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完善相关机制,让人们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以城带乡、以强校带弱校等多种方式,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大资源投入、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水平不断优化,加快人才培养,助力共同富裕。
杨华勇:培养高素质工业软件人才
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主要依赖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要提升高校对工业软件人才的供给能力,加大教育资源支持力度,增加高校工科学科尤其是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招生指标,面向智能制造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工业软件人才,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跨学科的工业软件课程体系,大力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
要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动力,鼓励校企以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开展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技术开发,探索推动头部工业软件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导毕业生流向工业软件企业,鼓励国内工业软件产品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实训,推动制造企业释放工程场景,深度参与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持续强化工业软件领域的职业教育,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国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和培训之路;支持工业软件企业进行在职培训,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建工业软件人才在职教育体系;积极吸引互联网等领域人才回流,推动回流人才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再培训、再就业。
要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工业软件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软件产业基金以及工业软件专项子基金,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等向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企业倾斜,支持工业软件企业融资上市;深化工业软件产品市场化应用,加大对自主工业软件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制造企业和高校优先应用国内工业软件产品,鼓励工业软件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工业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与市场化水平。
梁廷波: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对比分析当今国际医学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头部三甲医院的综合状况,当前加快、集力、提级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必要性越发凸显。
国家医学中心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建议在目前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遴选5家左右,全速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流程审批、政策落地及创新技术先行先试上开辟绿色通道。
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必须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在组织、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需打破固有体制束缚,瞄准实际需求,通过创新试点,高标准推进,妥善解决好建设资金筹集、高端人才保障等关键要素问题。
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应对标对表国际知名医学中心,拉高标准,采取“面上追赶、线上并行、点上突破”的策略,最终由点及面,向国际医学中心迈进。同时以医院为中心,提高科研人员占比,推动交叉行业集群式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王建安:建设“五环急救链”,急救网点布局向乡镇延伸
我国应急医疗救治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运行机制,都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提升空间,亟待完善和加强。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非传染性突发公共事件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五大死因,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非传染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现场鉴别、就地处置、及时转运以及综合诊治等职能。
针对目前我国急救资源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农村急救资源不足,急救网络不健全等现状,建议夯实县镇村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县域“五环急救链”,形成“123”框架急诊急救“一张网”,做好“县镇村急救纵向一体化分级联动”与“120急救网点布局向乡镇延伸”两个衔接,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建议将120急救网点布局向乡镇延伸衔接,在县域120急救中心的基础上,探索设置乡镇120急救站点,逐步覆盖县域内各乡镇的院前急救网络。同时推动发展县级层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对应乡镇级急救单元、村级急救哨点,形成县镇村急救纵向一体化分级联动衔接。
在人员配置方面,发达国家急救人员平均每人负责1万人口急救,而我国则人均负责11万人口,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建议增强岗位吸引力,包括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加强编制保障力度、提高薪资待遇等,同时加强专业培训,探索专业职称评定体系。
蔡秀军:建立健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提升偏远地区医疗能力
医疗是最贴近民生的公共服务之一,医疗服务好不好,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能不能就近看病,能不能看好病。
运用国产机器人系统实现超远程肝胆手术,不仅意味着超远程机器人手术可以实现常态化操作,更能够为边远地区操作台前的医生进行‘实战’带教,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为此,建议联通区域化医疗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人员培训、工作指导、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四统一”的工作体系,形成医疗资源就近“联网”模式。
要培育差异化特色专科。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谋划,差异化布局偏远地区特色专科,实现就近县区的专科错位优化发展,如可重点支持建设急诊创伤、老年医学、慢病管理等常见多发或须在基层初步处理的专科,特别是对于有地域性的专科疾病要开展专业调查和干预处理。
还要开展东西部地区医院协作共建计划,推进城市优质资源下沉和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完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为偏远地区培育一批“名院长”,推动医院管理流程再造,增强现代化医院管理能力。
有了线上加线下、输血加造血、管理加专业等一系列举措,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短板就能逐渐弥补。这也正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不仅仅是老百姓物质财富的增长,更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方向明:三甲医院麻醉科应设麻醉ICU科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是我国麻醉飞跃阶段,当时麻醉医生的队伍从八十年代中后期以职高或护校培养转为大学院校毕业生,麻醉医生的知识面、临床思维等岗位胜任力明显提升,麻醉科工作范畴不再局限于临床麻醉镇痛,而是走向麻醉诊断治疗急救的发展阶段,包括对术前病情的评估处理、各类患者的急救处理以及急危重患者复苏等方面。
为优化医院重症监护室和麻醉复苏室现有优质资源的高效使用,加强培养麻醉医生队伍,建议重视强化麻醉住培医师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鼓励麻醉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招收重症医学方向专硕学生,并在全国建设一批示范学位点,医学院校从机制体制上倾斜;强化麻醉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中急危重症救治理论经验的持续更新;加强麻醉护理队伍建设,麻醉医生必须承担起麻醉护理队伍的建设任务;重视全国三级甲等医院AICU质量控制系统的建设。
欧阳宏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大脑”
经济社会竞争与发展,前沿技术是主要着力点之一。这也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口,而背后的关键则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但大多区县来说,高层次人才的引育是一大挑战。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和海宁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些探索。通过校地携手建立联合创新中心、高水平国际联合科研创新平台等,助力海宁市“无中生有”。如今已快速集聚了成规模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包括国内外教授140余人,博士及在读博士研究生近千人,为海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最强大脑”。
今年将进一步推动浙大国际校区和海宁市协同,以建设国际合作教育样本区为抓手,继续拓展与高水平国际名校的科教合作,实施“海纳人才计划”规模化引进和培育博士人才,同时推动举办世界名校科教产联动发展峰会,促进世界一流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知名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通过研发前沿技术与推广,赋能海宁加快成为以科教驱动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样板。
鲍虎军:让职业教育成为人才成长“黄金赛道”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是我国转型升级、创业创新、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要破解这一难题,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上的许多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群体的作用,聘请他们担任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但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在聘任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时,还存在诸多障碍。
成为能工巧匠,往往需要扎根基础岗位20多年以上,许多人的学历也只有中技、职高。但根据目前教育和人社部门的准入规定,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年龄普遍要求在45周岁以下,学历普遍为大专以上,这就导致社会上的多数能工巧匠无法达到招聘门槛,想招的人进不来。
公办学校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一般都由属地教育和人社部门统筹,学校无法自主给予能工巧匠编制。近年来,教育资格证日趋严格,平均通过率在30%左右,很多新聘能工巧匠擅长的是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水平,欠缺的是学历和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组织能力,这往往导致他们难以在《教师法》要求的两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随时面临被解聘风险。
此外,由于在任教资质、教学业绩、教龄年限、课题成果、论文数量等方面与科班出身的教师相比缺乏竞争优势,能工巧匠入校后在职称晋升评审等方面也经常受阻。这些难题,学校缺乏自主权,导致进来的人留不久,留下的人升不了。
为了让能工巧匠招得进、留得住、升得了,建议国家层面能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学历条件、面试条件等进行相应调整,考评中突出专业实操能力、带徒能力,弱化对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的考核。同时,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鼓励政策,就像高校招收特长生一样,让优秀的能工巧匠能充实到职业教育一线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体系中去。比如,适当降低能工巧匠入职门槛,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下放一定经费保障权与编制自主权,完善优化能工巧匠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及入职后的晋升体系等。
雷群芳:打破“数据围墙”解决看病贵问题
医学影像数据是疾病筛查和诊治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检验检查结果不共享、难共认,是多年来医疗健康服务的难点痛点之一。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不仅能够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缩短检验检查等候时间,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升就医满意度。
目前我国医学影像大数据暂时停留在数据共享互认的初级阶段,尚未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我国的“医疗数据优势”未能及时有效转化为医疗科研、新药研发、服务民生等生命健康事业发展优势。
为此,要凝聚各方共识,建设医学影像大数据蓝海。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省级影像数据存储分中心,不断汇集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医疗影像数据,实现相关数据30年无损安全保管。
另外,可以将影像大数据资源转化为全民收益,对脱敏后的全国医学影像大数据进行合理的深度应用开发,让中国成为医学影像“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的发源地。
将医疗影像数据作为基础信息源,开发更统一的辅助诊疗系统。在深度协作方面,建议推动全域诊疗同质化。建设国家医学影像数字化平台,建立远程影像医疗协作网络,建设国家影像专科联盟,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统筹的影像分层诊疗“一盘棋”格局,让基层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转变,普及数字影像跨院线上会诊,解决当前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有设备、缺医生”的矛盾,实现大病诊疗尽量不出县的目标。
在这方面,浙江省已经先行一步。为回应民生关切,精准瞄准痛点和难点,浙江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
本文整合于“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经济网”“搜狐网”“新浪财经”“澎湃新闻”《新京报》《浙江日报》“中国教育在线”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今日编辑:王珏
封面来源:杨建刚
责任编辑:金云云 江宁宁
往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