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大学教育和教师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加速和技术猛进,显在或潜在的社会矛盾点不断增多。在“时空压缩”的现代化模式下,一系列纵深变革更是重塑了新的知识图式和社会景观,大学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
新一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对数字科技和社交媒体的熟稔程度远超一般成人,各种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时间和注意力的争夺也日益强势。
在教育无处不在、学校并非知识唯一来源的环境下,大学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大学教师的核心意义何在,大学教育的独特价值何在?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议题。
环境变迁和大学本身的变革,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为此,教师尤需着力于以下几点: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责,而这首先应体现在教学上。教学是合作的艺术,每次教学都是师生的一次合作,都是充满挑战的冒险,都是充满变数的知识耕犁、智识探索和思想旅程。
教师需要保持“教学勇气”和“教学机智”,不断精进,以过硬的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对象和内容。教育“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需要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需要反复磨炼,别无捷径。“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调整”,“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知识形态不断迭代,学生也千差万别,甚至来自世界各国。这种形势下的育人工作,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跨域能力、国际视野和信息素养。及时跟进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无疑将更好地助力于教书育人工作。此外,还需将教学与科研紧密融合,及时将前沿研究转化为教学工作的养分。
就此而言,“问题不在于他们18岁时怎么样,重要的是他们之后将成为怎样的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种可能性的艺术,它“不是以确定的方式发挥作用,它以自反馈的方式而不是以线性的方式发挥作用”,其中隐藏着太多不可知、不可测、不可控、不可预卜的因素。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始终处理行动与后果之间的可能关系,而不是它们之间的确定性。”
教育之真义在树人、而非制器。“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工作首先要直面的永远是鲜活的、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需要永葆爱心,精心呵护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和想象力。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
教育具有弥散性、多义性,默会知识的习得是其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实效的达成不能仅靠言语的交流,它更倚赖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依赖于共同时空中的具身接触和相互砥砺。教育需要给受教育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发挥养料和阳光的效能。教师则应如园丁一般,守护学生的成长,助力学生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梦想。
为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言传身教、春风化雨的方式,将更多的精神养分传承给学生,让学生汲取充分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师的意识里,孩子们是被送到望远镜前来观察星星的;在儿童的心目中,教师给了他璀璨星空的自由通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性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其德性的养成。
作者介绍
刘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往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