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文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雨星。
杭州,白居易在一千多年前便将诗性勾留此地,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们依然追和诗人们笔下的句子,追问这座城市的魅力何在。千年前的人们或许不会预料到,这座城、这片湖,在歌遍无数诗情画意、动人传说之后,还能够激荡面向世界的强音。2023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举办,杭州人民将具有鲜明杭州韵味的传统文化,灌注到现代盛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古典诗词,正是杭州的魅力之一。“赖有西湖在,洗我尘埃。”西湖能够荡涤人们的心灵,诗词亦是如此。新时代的传统文学要面向世界,浙江大学张梦新教授、诗人柏舟共同主编的《历代杭州西湖诗词一百首》(中英对照本),于2023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选取历代杭州西湖吟咏一百首,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将杭州与西湖之美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千古佳句。杭州的繁盛,恰如柳永笔下风帘翠幕隐约下,十万人家的烟火气;杭州的灵秀,恰如苏轼眼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杭州的深厚,又恰如文徵明颂扬过的,岳王庙千古泣血的残碑飞字。这些或旖旎谐婉、或慷慨激烈的诗意瞬间,正塑造了今天杭州承续古今、怀纳中外的城市气韵。虽然对于熟悉汉字的人们来说,诗词之美正如西湖一般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将中国故事讲好,将杭州和西湖的文学之美介绍给世界,却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跨语言的文化传播。因此本书特别邀请殷启平、颜钟祜两位教授,为本书的英译文本做了精心审核,以飨中外读者。借助本书中英双语的丰富内容,读者可以实现跨文本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回溯千年,追思白居易的感叹——江南忆,为何最忆是杭州?或许可以从本书中收录的一百首诗词中找到答案。
忆杭州之美,在山水花月的四季美景。“山上清波水上尘,钱时花月宋时春。”袁宏道初至西湖便将杭州的山水花月赏尽。天目山、大明山、宝石山、玉皇山……杭州的山虽不如北方峰峦峭拔,但自有一派潇洒清嘉的风味。西湖四季皆可赏。春日偕二三好友至苏堤赏景,柳浪闻莺,晴空微云,正是最轻快的时节。夏日着素纱褙子,于花港观鱼,看接天荷叶,映日荷花,有晚风拂面,渔火菱歌,谁说不是西湖最热闹的时节?秋日里的桂子飘香,骑行过青山湖边的绿道花海,这是属于秋日杭州的浪漫。冬日有断桥残雪,残荷冷月,三五素心人围炉煮酒,听山间古寺梵音,让一年的喧嚣回归平静悠然。
忆杭州之美,在风雅犹存的历史古迹。“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杭州的风物塑造了杭州城独特的精神气质。从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到名刹灵隐寺、径山寺,从岳王庙、钱王祠,到六和塔、文澜阁,数千年的中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承续,给今天生活于此的人们一份穿越历史的眼睛,看到古老的民族千年的足迹,走向继往开来、海纳百川的繁荣现代。忆杭州之美,在奋发进取的人文精神。“江山也要伟人扶”,杭州的钟灵毓秀孕育了此地人杰地灵的人文气质,在这里,留下了英爽颉颃、山水功臣,留下了林逋的梅妻鹤子、暗香疏影,留下了岳飞、于谦、张煌言的青史遗功,留下了章太炎、秋瑾、李叔同的风云际会……一勺西湖水,千古杭州月。杭州的气质即有传承,又有创新,在新时代的凯歌中,今天的杭州人迎着国家复兴,文化自信的时代号召,也将会创造属于今天的杭州精神。
悼古战场草书 作者/(南宋)岳飞 图源:国家人文历史
“Today, we have made a knot heart/ Under the pines by the Xiling bridge.”这是本书中南齐《苏小小歌》的一句英文注释。歌曰:“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关于杭州的记忆,总是在动人的故事中传承。这些故事可以引发跨越山海的共鸣,缔结跨越文化的同心。希望本书成为沟通杭州与文学的桥梁,也让杭州的美,通过诗词,传递给世界。读者福利
此次抽奖奖品为《历代杭州西湖诗词一百首》
参与方式
关注“启真新论”公众号,在后台输入“西湖诗词”四字,即可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活动时间
截至2024年2月20日(周二)中午12点
开奖以后,中奖的幸运读者,请在“启真新论”后台消息栏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小编联系~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家人文历史
今日编辑:毛清萍 陈思源 单靖翔
责任编辑:奚婉 樊畅
往期推文:
传统家训的德性期待
启真视点 |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
锁住热闹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