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作者为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虞万里。
人人都有姓氏,却未必都知道姓与氏的区别,更不知道姓与氏孰先孰后;人人都有名字,虽或听闻古代有名字避讳之礼,却并非都知道这种习俗和礼制起源于何时。姓氏和名字实在太常见、太平常,常见到人人都有恬不为怪,平常到天天都在称呼别人和被别人称呼,以致习焉不察,浑然不再去思索它的性质和含义,这就应了一句“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系辞》)的古语。姓氏名字虽然日用而不知,但如果稍加思索,就会发觉,它们都从远古走来,都有深奥复杂的含义和因尘封数千年而黯然不彰的历史。
“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 图源:国家典籍博物馆
一
姓的本义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姓”,而是“生”,《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它不是指常人所生之子,而是指“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许慎引《春秋传》“天子因生以赐姓”为证,以实其说。依照许说,我们一般人也不能称姓,只能称氏。什么是氏?《说文解字》说“巴蜀山名岸胁之旁箸欲落者曰氏”,真是不追问不知道,越深究越糊涂。氏的含义曾引发文字学家和姓氏学家各种想象和推测。其实它形象地描述了上古先民不断迁徙于山洞、岩石下,群从于一位男性首领聚族而生活,首领手持代表本氏族的标志物,插入某处,以为族居地的标识,所有族人都以此为“氏”。《诗经·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应是这种氏族生活遗迹的形象描述。随着历史的推衍,就成为代表军事、经济实力的氏族、部落的称号。
《贞观姓氏录》国家图书馆藏 图源:国家图书馆
按理,氏既然是上古先民聚族而居的名称,它的起源应该很早很悠久。但人们误解许慎所说姓是“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的含义,将神话当信史,更信从摩尔根《古代社会》所提出的直系演化和母系血缘理论,想象中国亦经历过母系社会。“姓”既从“女”,自然联想与母系血缘有关。原始社会由母系演进到父系,于是“姓”就远在“氏”之前,成为母系社会的标志性名词。这种用古老神话融合西方理论来解释、塑造中国古代姓氏起源,俨然已成为古史学界假设性的历史,姓氏学界研究的起点,深入到大众的意识中,便成为一种客观的真实。
二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援据事实,独立思考,对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氏是父系社会的名词以及姓在前、氏在后的观点提出一连串的质问:为什么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学未能提供中华大地上确曾经历过母系社会的实物证据?
为什么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记载的上古数十成百上千的古“氏”清一色都是男性首领而不见女性?且无一例外地都用“某某氏”,而不用“某某姓”为标识?
为什么十余万片甲骨三四千个甲骨文中没有一个“姓”字,却有成百上千个氏族族徽?
为什么常识中认为“姓”与母系社会有关,故都从“女”旁,但追溯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字形却多不从“女”旁?
为什么我国姓氏总量超过三万,而有着血缘之延续性、伴随母系社会走来的古老的“姓”只有四十多个,其他都是“氏”?
为什么这四十多个“姓”恰巧集中在武王、周公、成王所封的黄帝十二姓、尧之祁、舜之姚(妫)、夏之姒、殷之子和祝融八姓、太皥风姓、皋陶偃姓、鬼方隗姓等狭窄的范围内?难道只有这些著名邦国、显赫氏族可以血缘传承,其他氏族、部落无法以血缘传承?这些反思与质问足以使我们对姓与氏的历史重新思考。深入考察新石器以来的考古学成果,详细分析先秦文献,重新省视殷周之际易代史,尤其是武王、周公、成王的分封史,发觉所封同姓之外,其他三恪二王、黄帝十二姓等等恰好与现存的四十多个古姓基本一一对应,这就意味着所谓古姓,都与西周初期的分封有关,所以“姓”应该就是西周伴随分封异姓所创设的一个政治符号。与分封赐姓相配合的政策是同姓不婚。同姓不婚不是一项普适性政策,它只针对姬姓子女,即规定姬姓子女不得嫁娶姬周同姓,必须与这些被封赐的数十个显赫异姓联姻,其目的就是想通过与被封的异姓联姻,使各路诸侯即使非兄弟之邦,亦成为姻亲之国,以此来确保姬周政权长治久安。姬周分封异姓和同姓不婚的政策,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姬周一旦灭亡,姓与氏随即合一的姓氏史:姬周政权既已不复存在,所封异姓已失去昔日光环,此时再分姓、氏以限同姓不婚,以求联姻互保,已经没有意义。
《通志·氏族略序》中华古籍资源库 图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古老的先民社会中,先有氏族的共名“氏”和族徽,而后才有个体的私名。原始先民将名字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畏惧鬼神和外族人的侵害,往往隐匿真名,蔚成风俗,积久而成避讳习俗。避讳的礼俗和礼制,从殷商、西周一直延续了二三千年,伴随着避讳礼制所演化出来的文字游戏使人眼花缭乱,但由古人的记载和近数百年的研究,其大致条例和演变脉络还比较清楚。唯于避讳究竟起源于何时,虽不断有学者探寻,由于不考虑文字籀篆隶楷的兴替变易,不明避讳最基本的法则——祧庙不讳(通俗地说就是超过一定世系,可以不讳)——随手牵合,盲目对应,于是有起源于殷商、西周、东周、秦汉各说。避讳的讳与不讳,体现在人对祖先神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称谓中,这种称谓是动态的,亦即同一人随对象、场景不同而变化的称谓,可名为动态称谓。《起源》一书地毯式搜罗、排列、分析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简牍帛书中所见的具体场景中上下级、长幼辈之间不同的称谓,发现殷商的动态称谓中已有上可名下、下不名上等级观念,可推测当时已有讳名的习俗,经过西周的规整,逐渐定型成为一种礼仪制度。与殷商已有上可名下、下不可名上的等级称谓观念密切相关者,是历来被认为是殷王姓名的日干名号。自王国维考证甲骨卜辞中的殷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基本相同后,太甲、盘庚、武丁、祖甲等日干名号究竟是生名、死名、祭名,还是卜选日名、葬日名?已引发学界争论百年之久,各种观点似都持之有据,因而久讼未决。《起源》从《仪礼》丧礼和宗庙祭祀礼入手,发现从人死卜葬选日,而后下葬、虞祭到卒哭、祔庙一系列仪式,其间隔时日都可以推算,再参照殷商的周祭制度,认定日干名号就是庙主背面刻画的祔庙日期符号。在庙主背面刻上祔庙日干称谓,既可以逆推其死日、葬日、虞祭日,也便于后世在该日周祭。这种推论,已有安阳后冈发掘的殷代墓葬出土实物印证,可以为百年聚讼画上一个句号。
姓氏与名字是最悠久、最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她既丰富多彩又云雾缭绕,既近在咫尺又神秘莫测。笔者在这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文化中沉迷、沉浸、沉思三十多年,披寻六百多种古籍和近人论著,梳理、思考、求证,用独特的视角,拨开了姓氏、名字背后所蕴藏的最复杂、最捉摸不定的学术雾障,提出全新的观点,以供先秦史、礼学、姓氏学、避讳学学者和广大文史爱好者商讨抉择。
读者福利
此次抽奖奖品为《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
参与方式
关注“启真新论”公众号,在后台输入“抽奖”二字,即可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活动时间
截至2024年3月4日(周一)中午12点
开奖以后,中奖的幸运读者,请在“启真新论”后台消息栏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小编联系~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图片来源: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 中国历史研究院
今日编辑:毛清萍 宋思仪
往期推文:
文化遗存青年说 |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启真视点 | 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Sora“超级涌现力”将把AI引向何方
人民日报 | 打造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
文化遗存青年说 | 一粒稻米 读懂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