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署名文章《“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原文发表在“新乡土”公众号,现已删除。后文简称《分析》)中表示,“本人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遭遇了恶意评审。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送审论文《县域社会中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一名评审人给出了如下评语:“商人涉及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经营类型,选择一个细分行业进行研究就不容易了,还覆盖几十万人口的县域全体商人、覆盖不同时代,选题过于宏大,非常难驾驭,且没有一个核心理论概念贯穿全文,经验有余,学理不足,很危险。论文《县域社会中 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选题宏大,分析框架的学理性和创新性不足,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研究结论也过于宏大,博士论文的理论贡献不足,因此,虽然论文篇幅很长,看似工作量饱满,笔者仍然认为这不是一篇知名学府、文科见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应有的质量 。”随后该评审人还列出了论文的十条不足之处,对论文进行了可谓“彻头彻尾”“片甲不留”的无情批判。对此,吕教授在《分析》一文中对评审人的评语进行了一一回应和解析,并“回评”该意见“不分青红皂白”、“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对个案研究方法的理解实在是浅薄,评审能力有欠缺”、“以一己之力否定他人成说,可谓武断”。根据《分析》,武汉大学2023年12月29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提高了双盲评审要求。文件规定,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内最多可申请2次双盲评审,结业后两年内仅有1次申请双盲评审的机会。由于该篇论文已经在旧规则下的盲审中进行了一次返工和修改,在新规则下的二次送审又遇“滑铁卢”,面对新旧规则的交替该博士只得“结业走人”。在《分析》文末,吕教授发出疑问:“一个充满敌意、极其不负责任、毫无学理依据的恶意评审,却要了断一个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生命。试问,这合理么?”近日,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表示已知晓此事,学校有申诉机制,已介入并向学校反映。实际上,除了引起较大关注的《分析》一文,社交媒体上屡屡能够见到学生为论文盲审“2A1C”、“反对申诉”喊冤发愁,有的导师和博士为了安稳通过盲审,无奈在学术上采用防御打法、保守策略。5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柯岚在微博上评论“武大教授称博士弟子论文遭‘恶意评审’”一事时就表示,“我给我的学生论文选题定下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写太有争议的问题,不要质疑大人物们的观点,也不要太紧跟政治热点(并不是所有人心里都同意,他们可能找别的理由否决你)。上个学不容易,平安通过顺利毕业是第一要务。想做研究毕业以后再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秀华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匿名评审制度更多解决的应该是学位论文质量托底的问题,即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质量,但这往往会导致创新性探索的损失。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的确值得制度设计者和实施者深思。论文盲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学术期刊逐渐兴起之时。为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客观性,学术期刊开始采用盲审制度,目的是让审稿人在不知道作者身份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评价,以减少偏见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学术圈里,博士论文盲审制度像是一把双刃剑,大多数时候它可以促进学术交流,有时候又像学术界的PUA(Pick-Up Artist),变成单向的、权力不对等的判决,让博士难以招架,更难以反抗。受制于盲审和毕业,博士们不得不将学术当成一场和未知同行的防守战,这无疑是对于学术发展的阻碍。对于当下的论文盲审制度,有教授这样倡议:“建议不要给某些极少数、个别苦大仇深的导师评阅。”还有人提到,在评审者和被评审者均匿名的“双向盲审”制度下,对于涉及领域比较窄的论文,审稿人其实较易猜出作者身份,这样可能会在审稿中产生偏见,出现党同伐异的现象。正如《关于完善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论文盲审制度暴露出了匿名评审专家的“好人”假设前提问题。即制度设计中对评审专家做出了“好人”假设,但评审专家的学术造诣,以及评审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认真评审论文,可能需要打个问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论文们”为了参加“盲审舞会”精心打造了长裙和妆发,但在进场前它们面临着素质未知、心情莫测的“蒙面人”的评级。运气差的可能直接被贴上“看起来出身不好”“布料没有见过”的标签逐出……是的,这就是许多没有仙女教母的灰姑娘的命运。就目前而言,面对盲审博士们能做的只有提前给自己多“打预防针”——发动身边的大咖前辈多提意见,把论文多过几遍水,尽量在送审前摸清同行对论文的关注点和疑惑点,知己知彼完善细节,避免成为盲审的牺牲品。但小乔深知,有些博士们很少有机会获得导师的论文指导,甚至也有同学在论文开题、撰稿的阶段就没能从导师那里获得及时、有效的指导。面临论文盲审,博士们除了心慌慌之外,还有一份迫切寻找高人指点、免受返工之苦的心愿。如果你是被放养的博士,找不到大咖同行为论文把关,欢迎关注学术桥的学术体检服务~小乔发动国内外超50万全学科专家资源库,根据研究细分领域、所在地和高校等信息,精准智能匹配最适合你的“仙女教母”助力博士论文盲审!
学术桥深耕高层次人才服务13年,建构了覆盖全学科的专家资源库,依托大数据打造国内领先的学术评审机制,2024年面向个人推出了“学术体检”服务。
针对硕博论文评审、人才引进评审、职称晋升评审、聘期考核评审、博导遴选等30多种学术评审场景,为处于学术生涯不同阶段的学者量身打造评审模板。破除学者信息茧房、摸清症结、突破瓶颈。
学术桥受800多家单位委托,现已积累16万+被评人/项目经验,和50万+份专家评审意见书。“学术体检”出具评审报告均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监制,可在官网验证查询。
后台回复:姓名+联系方式+论文评审,即可获得学术桥硕博论文预审报告模板哦~!最后祝所有博士们,摆脱这“灰姑娘”命运,在毕业论文评审上获得一定话语权和更多双向沟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