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im |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伊拉克外派经历分享
美索不达米亚的故事——伊拉克外派经历分享
作者介绍
KEEP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东北某综合性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2019年毕业后曾从事基建行业驻外翻译行业,现辞职备考雅思准备留学中。
大学期间学习阿拉伯语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毕业以后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
大部分小语种本科生都会“外派”做翻译,但当时的我对于真正的外派生活毫无概念。
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恐怕不少朋友们还会心生向往,而真正的海外工程从业人员却常用“搬砖”二字来自嘲。
本人2019年8月本科毕业入职培训结束后被所在单位派遣至伊拉克南部一污水处理项目工作,在伊工作15个月后回国休假,由于打算明年出国读书所以今年7月已经离职,结束了这段为期两年的职业生涯。
我想分享一点我的外派翻译体验,希望能对还在校园里的朋友们有一点参考意义。当然,不同的目标国家和外派工作会有一些差异,我这里分享的经历,坐标伊拉克,工作单位是土木工程行业的国企。
我分享的体验分为两个部分:目标国家(伊拉克)和翻译工作。针对目标国家的经历分享包含它的总体环境(地理和经济);翻译工作的经历分享则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氛围等。
关于伊拉克
伊拉克这个国家在真正开始外派生活之前对我来说是充满神秘和未知的,由于常年的战乱,其实抵达这里之前心里对于这里还是充满着刻板印象(恐袭,car bomb,极端组织)。
尽管近几年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已经大为好转,外派期间我也一次没有遇到过新闻中出现的枪击或炸弹袭击,但是在海外工作期间家人仍然会时常担心我的安全问题。
第一次坐车行驶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到项目部的路上,映入眼帘的先是路边的荒漠和蓝天白云,当时正值夏季,高达45度的炎热气候和强烈的紫外线让我无心欣赏车窗外的场景。
一路上军队的检查站至少有五个,每到检查点军警都会对车上人员证件进行抽查,必要时甚至会进行防爆检查,遇到这样的场景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确实身处在一个安全形势紧张的国家,这条路上的荒漠和低矮房屋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察甚至让我有种在玩真人cs的即视感。
(炎热的夏季体验确实比较阴间)
(检查站一般严禁拍照,只能从外围进行偷拍)
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历史上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在犹太人笔下,这里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圣经》中的伊甸园也在该地区,但今日的两河流域气候和自然条件却和古籍中的描述大相径庭。
气候干燥,土壤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并且和沙漠地区一样降水稀少且昼夜温差极大。在我生活的伊拉克南部地区,夏季气温最高可达50摄氏度,而冬季也并不温暖,夜间低温有时甚至会低至0度左右。
冬天冷夏天热也只是这边恶劣生存条件的其中一部分,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常年战乱,伊拉克的电力供应和电网维护能力极差,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全民开空调导致电网过载,10小时以上的停电往往是家常便饭,也正因如此,当地有能力的家庭基本都会购买柴油发电机来满足平日的用电需要。
伊拉克虽长期战乱,但是经济状况而言由于石油带来的收入在阿拉伯国家中仍算尚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
以工资收入水平为例,在我大学三年级埃及交换留学期间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当地朋友是在亚历山大市做咖啡馆服务生,月收入5000磅(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不到2k),需要做两份工作才能养活一家人。而伊拉克的当地收入水平要比埃及高出许多。
巴格达市的服务业南亚劳工起薪基本在400美金左右,伊拉克公民工资会更高,也正因如此伊拉克的服务行业吸引了大量来自南亚和埃及等收入较低的阿拉伯国家的劳工,这些相对来说高素质且好管理的外籍劳工也挤压了普通伊拉克人的生存空间。
(每月发薪日都是件让翻译头疼的事,项目上当地劳务工资往往是用现金发放)
伊拉克战争后,当地整体政治环境极度混乱,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中央政府控制的北部和南部各省份总体安全度较差,北部库尔德斯坦地区近年来政局较稳,相对而言也比较安全。
作为中资企业员工在当地活动的时候,也要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制度(比如:避免露财,出差或外出作业随车要配备警察,无特殊情况禁止出营地,特殊岗位需外出的人员禁止夜间出行)。
但是我外派过程中实际体验下来却感觉当地的治安状况其实还可以,起码在我出差巴格达过程中在经常活动的阿拉萨特和曼苏尔这些安全区域是没有遇到过任何抢劫或者类似恶性事件的,真正危险的区域比如巴格达最近发生爆炸的萨德尔城其实一般中国人在外派工作过程中也很少有人去过。
伊拉克当地普通百姓相比接触过的来自其他中东国家商人或者旅游行业从业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伊拉克更加的“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在埃及旅行时体会到的那么多针对外国人的套路。
另外,常年的战乱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南部乡村深处的部落群体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工地上能接触到的许多来自附近部落的伊拉克工人甚至是文盲,阿语书写水平仅限于自己的名字和数字水平偏低;
在物价方面,食品价格还是要比国内低很多的,尤其是肉类和常见的水果蔬菜,但是当地电器和小商品价格奇高,这些商品大多数都是made in China。
(中国品牌近些年在伊拉克市场影响力逐渐增强,甚至名创优品也进入了伊拉克市场)
翻译工作
在介绍我的外派翻译经历之前,再强调一下我的外派项目是属于市政工程基建领域的污水处理项目,服务单位是国企。
所以,不论如何努力客观描述外派翻译的生活,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下还是会存在体验感的区别。所以本文旨在给之后可能会接触到外派翻译工作的读者们一点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作环境,这个与所在的工程项目类别有关。如果是石油行业或水利水电建设行业,营地一般在偏远的地区,大环境就比较封闭,这种情况下营地就会自带一些基本的娱乐设施,比如篮球场,电影院,商店甚至麻将室等等。
如果是建筑或者公路以及我所在的市政工程项目,营地就会安排在城镇附近,相比较水电工程而言,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稍微大一些。
但是一般情况下,项目不会允许员工私自外出,所以“外出”的机会也就只有工作,工作,还是工作。为了安全起见,伊拉克的中资企业一般会配备完备的安保措施,预算较高的石油行业基本出行全程靠防弹车,一般也会聘请安保公司来负责安保工作。
而像我们这些需要在城市中作业的市政项目遇到的安全隐患往往更为复杂,因此我们的安保是由当地警方全权负责,营地内外都由当地警察驻守。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有机会“自由活动”,也其实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因为出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当地警察一同在车里,这也为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况且营地附近的城市一般都很小,一个城可能跟国内的乡镇差不多,也就不用奢望有什么消遣设施了。
(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公园)
(路边这样的荒漠在伊拉克才是常态)
(和police朋友们混熟了之后借来玩一下)
工资方面,根据所处行业的不同会差别很大。总体来讲,项目越大,盈利多,员工的工资就会越高,好的情况月薪两三万的也会有(当然也会很辛苦)。
如果遇上结算困难的项目,工资就很低,一万出头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万的工资也是很正常(这并不夸张,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甚至有项目因伊拉克战乱和政府财政问题无法结算而停工的那几年里许多留守的基层中方员工每月工资甚至不到1万人民币)。
工作场所根据你所在的部门会有一些差异。但一般来讲,外派翻译都是“全能人才”,或者“救火员”,哪里需要你就去哪里,但在身兼数职的同时却只能拿到一份报酬。
平时会在办公室里处理笔译工作,也会出差到业主处进行会议翻译并协助商务部门沟通结算事项,或者跑政府机构处理一些诸如税务社保签证问题,或者跑施工现场,或者去超市采购,或者去集市和商贩讨价还价,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共同组成了翻译琐碎的日常工作内容。
也正因如此,超时工作和加班对翻译来说往往也是常事,加班的地点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在路上。
(19年10月去巴格达出差的路上遇到了游行人群在旁边不远的道路上点燃轮胎封锁道路)
如果你想要采购一些中国商品(调料,方便面,辣条之类的),添置一些衣服,或者看病,就必须要去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大城市,而且往返也比较麻烦(交通工具通常都是项目派车,项目附近公路条件不是很好,刚开始去的很多同事都要经历晕车到呕吐,后面多吐几次可能就会强大了)。
(在巴格达的中国超市和韩国超市里基本也能买到所有常见的亚洲商品,甚至包括烧酒、猪肉spam午餐肉、中国香烟,只是价格上就比较昂贵了,基本是国内的三倍左右)
项目都有自己的中餐食堂,有国内过去的厨师。所以一般来说菜品还是比较丰富的,要是遇到菜系刚好符合自己胃口的就更好了。而且如果穆斯林同胞由于宗教信仰有饮食禁忌的话,自己也可以在宿舍开小灶,这样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医疗方面,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条件要好很多,但其实医疗水平都不高,价格倒是高(甚至很多公司是不报销海外就医费用的),所以做外派工作,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尽量避免生病。
我曾经陪同过好几个同事去看病,总结下来,医生的高频词汇就是“神经痛”“发炎”。比如你说自己胸口痛,手臂痛,他们会让你去先拍x光,然后研究一番之后耐心地画图解释,你的痛感是神经痛或者发炎引起的不适,不用担心,吃点止痛药就可以了。
每次听到这个结论,感受到的往往是绝望。所以同事们即使生病的情况下基本也不会指望当地医院的治疗,基本都要靠休假时回国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工作内容方面,会根据你所在的部门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项目上主要分行政,技术和财务这三个主要板块。
如果你在行政部门,那么接触的一般是人资(包括合同关系,工资,社保等等),采购(主要是食堂采购和办公室采购)和招待事务;
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与工程相关的所有问题,需要熟悉了解施工现场,和业主及分包商进行“唇枪舌战”,工作的场所有办公室,施工现场,业主单位,餐桌,交通工具等等(餐桌上的翻译是最痛苦的,中国领导们特别爱在餐桌上谈事情,这时候你就别想动筷子了,要么你就一开始就赶紧吃几口,要么就真的饿肚子了;
项目上基本“酒文化”很重,有时候会被领导要求给大家敬酒,个人很讨厌这种风气,但是真的是普遍存在的,集体生活过程中也很难拒绝这种酒局);
财务部门的翻译工作主要包含针对业主财务部门,税务部门,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沟通工作。
由于海外工程领域合同文本许多都用英文撰写,因此作为阿语翻译英文水平也同样重要,毕竟本科阶段的知识比较浅薄,很多技术商务方面的事项还是用英文沟通会更加方便。
而且阿语的特殊性在于各地民间通用方言,因此仅掌握大学期间所学的标准阿语是不够的,工作中还要对当地方言进行系统学习,不然会对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巴格达阿拉萨特区的合法酒铺,每次出差采购的重要一项就是去这边购买威士忌和啤酒,但在宗教节日来临之际这些酒铺也是极端组织的重点袭击对象)
总体来讲,大部分项目翻译工作上都是分工明确的,但是我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去年初的疫情,项目上长期都只有我一个翻译,所以工作强度确实还是比较大。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我在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了一个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成长速度确实比较快。翻译的主要工作环境都处于室内,除了陪同技术部门经常需要“颠沛流离”,暴露在施工现场(所以偶尔会听说一些交通事故,不过频率还是比较低,应对措施也就只有“系好安全带”和“真主保佑”了)。
巡视施工现场往往要在车上颠簸一天的时间(不同施工区域之间有时相距很远,很多区域没有厕所,街边小餐馆的饭菜也比较一言难尽),出去开会有时还要遇到危险,比如2019年底刚参加工作时在巴格达出差时就正赶上持续几个月的反政府游行,每次出差遇到游行队伍封堵车辆时都是心惊胆战的体验。
所以这种情况下,男翻译就比女翻译更受欢迎,因为男翻译更适合驻扎在工地上,也方便带出去出差。另外,工作制度有可能是一周六天,甚至一周七天的也很多(通常国内周末总部休假的时候事情比较少)。
最后再来说一说工作氛围,主要针对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在这个方面,不同的行业之间差别就会有点大了。
人数上,大项目可以有成千上万的人(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小的营地或者办事处可以只有十几号人乃至两三个人。针对翻译来讲,由于大环境是以营地为单位,相对“与世隔绝”。
所以在一个项目上的工作感受与这个行业本身的健康情况密切相关,有可能是“世外桃源”,和国内工作环境比起来会单纯些,也有可能周围环境是“乌烟瘴气”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以外的事物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你投入在本职工作上的精力。
在这个小环境里,同事之间不管在办公室,食堂,还是在宿舍,接触交流的机会都非常多,人与人之间关系会更亲近一些。你会接触到不同年龄层的同事,二十出头到四五十岁不等(不过近几年海外项目上普遍年轻人都很少)。
学历从初中到研究生(项目基层的工作人员技校、大专占多数)。基建项目上年纪偏大的同事偏多,不少同事口音很重,在一些南方企业,北方的孩子刚开始经常会听得一脸懵逼,不但做好中阿翻译,还要先过方言这一关。
但由于是国企,上层领导之间“拉帮派”的情况很普遍,有时候会殃及下面的普通员工。作为翻译,刚刚进去,你或许还没想明白,某些无心之举就会“被”领导莫名其妙划分到某一派了。
当然有的朋友是自己主动选择站队的,那就祈祷自己的老大不要中途离场,假如他中途离开项目,而你还留在原单位,之后的日子有可能就会比较难受。
所以,员工在一个海外项目过得开不开心,跟这里的领导有很大的关系。我也曾听闻过一些项目上的“潜规则”事件,听的时候作为局外人可以正义凌然的进行斥责。
但是回过头来想,人性本身也具有复杂性,在长期远离祖国缺乏上级监管天高皇帝远的环境下,手握权力的人也很难在这种氛围里独善其身。
所以我还是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亏损”的处于收尾期的项目,领导同事都比较佛系,大家在一起工作时还是美好的记忆比较多……
翻译在项目的长远发展比较艰难。如果想在企业长期发展,可以尝试走党务和行政管理路线(比较适合男翻译),或者转到合同商务以及市场开发方向,少部分幸运儿也可以在外派过程中找到另一半,从而稳定地常驻在那里(我听说女翻译在项目中经常会被介绍男朋友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各个公司往往对翻译人员的长期发展没有规划,因此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很多小语种学生刚毕业时想象中的外派工作几年攒够钱转到国内岗位工作的想法非常天真。
因为公司对翻译人员的安排也基本上是希望他们能够长期扎根海外,国内机关往往也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岗位留给我们这些翻译,这也导致大多数翻译都是干上一年到三年不等就纷纷选择辞职。
以上就是我针对外派翻译的经历分享,不能说好坏,只能说有苦有乐,在这两年的职业生涯中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逐渐从一个刚出校园的懵懂少年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士。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感受海外生活或者有经济压力需要攒钱,外派翻译是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的;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一般的海外项目也是可以基本满足这种需求的;
但是如果你想有个长期稳定的职业发展,项目上的外派翻译工作就真的不适合你了。
也正是出于长期职业规划以及小语种专业的局限性,我也在这个年纪勇敢地选择了辞职,离开长久以来的舒适圈,备考雅思准备申请2022fall留学uk/hk转商科,以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敲了快六千字,写了一堆关于伊拉克外派生活的垃圾流水账,做了点微小的工作,希望能对大家尤其是求职阶段的本科生们提供些有用的帮助。
往期文章
文案:Salim
排版:懒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