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员同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前言
好几天都没有发原创了,这次,我们又来营业了!这是最近发现的一个公众号:泊言馆。
虽然很像软文,但我们依然没接广告,对面也没必要在我们这投广告。笑。主要看他们的师资,教学。突然产生想法,就写下了这篇。
在郑奉常前辈和盐灯的帮助下,又对文章进行了完善,可能还是有点没逻辑,但这是一个新角度,于是分享给大家了。
基于行会制度所产生的大学这样一个机构,最开始是带有垄断色彩的。语言作为一门专业,最开始也是具有接触门槛的。但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消解掉了这样一种优势。无论大语种还是非通用语,都面临着这种冲击。
大学从历史上是源于中世纪的行会。
行会是为了保护本行业利益而互相帮助、限制内外竞争、规定业务范围、保证经营稳定、解决业主困难而成立的一种组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垄断性。
如城市商人行会,虽然最初每个市民都可参加,但后来却逐渐成为由少数寡头所把持的团体。
商人行会规定,不参加此组织的人不得营业。参加者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地点和商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违反者要受到惩罚。
手工业行会则对行会会员的生产条件、营业条件、招收学徒的数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行会通过自己建立的“独立裁判权、武力、大会”解决各种问题。(摘自百度百科)
中世纪的行会,在英语里有多种说法,如Guilt、Cooperation。
但是现代英语中的University,在中世纪拉丁语里叫Universitas,字面意思是“万流归一,同业组合”, 本来泛指的是各个城市某一特定行业的行会。
后来“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这类联合体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
学者们模仿工商业行会,组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会。
教宗签署并颁发给这些行会(团体)以大学特许令,由此大学获得了向学者授予通行执教资格的特权,学者在获得了通行执教资格之后才能在欧洲各地任教。
大学首先是发放从业资格证的垄断机构,其次才是教书育人、做研究的教学科研机构。
行会是建立在排他主义与保护政策之上的。行会由当局承认或设立,建立在当局的保护之下,当局的成员本身就是有权势的工商业行会首领。
在此基础上的同业组合就有了一个排外特权,使其免于受外来者的竞争。
在拥有这样的排外特权之余,行会还限制内部竞争。出于对竞争者人数的限制,新入行的成员必须在有资格的师傅门下做学徒。
此时有了两个手段,一是限制学徒人数;二是规定学徒的年限。如诺福克及诺韦杰的织匠师傅,不得同时有徒弟二人以上,违者每月科罚金五镑,向国王缴纳。中世纪时期,全欧洲大部分行会团体,似乎都把学徒期限定为七年。
这样的行会团体,被称为university,如铁匠university,缝工university等等。
同样,大学这样一个由学者组成的行会团体,也继承了这一规定:一个人想在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教师或学者(此三者在之前是同义词)方面,取得收受学生或学徒(此两者原来也是同义词)的资格,也得在具有适当资格的硕士门下学习七年。
甚至在今天的医学领域,这种长时间的“学徒制”培养仍然被认为是必要的。
在德国的课程设置里,依然可以看见这种硕士制度的影子。
德国的教育最开始是没有本科阶段的,默认你要读到7年的硕士,奉行一种精英化的教育。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与国际课程接轨的需要,德国在1998年,才开始对学位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引进学士和硕士这种两段式的课程,并实行欧洲的学分制。
欧洲高校学制后来才逐步走向统一和国际化。
大学制度产生的时候就伴随着垄断制度,今天依然带有着这种色彩。
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今被投射到了高考这个进程中,体现为“一考定终身”“鲤鱼跃龙门”等朴素主义价值观。
实践中也依然是这种一脉相承的观点:1)北大清华的选调生,只有top2和其他学校。2)你考上了985,我考上了211,他去了双一流。3)我一定要读个硕/博士。
但大学这个基于行会产生的社会团体,本身是基于行业的,是定式化的。
垄断也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市场是要求大众化、平民化、低成本的。
市场的变化太快,随时都有新工种产生,不能以大学专业去规定所有的职业。而只能由大学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来开设专业。
在18世纪的欧洲,拉丁语、法语等,只有上流人士才能学习,欧洲人以语言来区别尊卑贵贱。
正是由于可以接触语言的渠道少,稀缺,语言才有了标榜身份政治这样一个功能。
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不例外,只是今天的中国,以语言来区分阶层时不是以是否掌握拉丁语为标准。
而是你的英语口语是否地道,是否说的英音或者美音等等。
口语的交往能力在这里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有”,而你“没有”,进而以此给每个人贴上标签。
那么小语种自身而言。由于传统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附加在外语身上的神秘感,对于国外美好生活的推崇映射到了“外国语言”身上。
长期的媒体渲染下,“小语种专业”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好专业”,香饽饽。掌握一名外语是困难的,那么习得它的人肯定也是优秀的。
在校园小说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主往往都是外国语学院出身,大家都以追到一名外院的女生为荣。似乎她们天生就有一种知性美,神秘美。
掌握一门语言,成为了一种身份标签。
之前我们介绍了这种观点:
随意的把大学专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知识垄断(文学,历史等只能通过系统的大学师资和培养体系来培养的学科,无法外界授课),技术垄断(工科,需要1000w+的实验设备),行政垄断(法学,医学,师范只能通过大学专业从事这些行业)。
法学、医学、师范等行政垄断专业,是不太会随时革新的,符合当初中世纪大学创立的基调;
只有通过“大学”这样一个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学习,才能取得从业资格。
而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工商管理、金融等专业,即使市场仍然需要专业化的人士参与其中,但家庭背景、个人颜值、资源等因素,已经消解掉了这样的“大学专业”优势。
“语言专业”也已经处于这种被消解的过程中。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这样的一个观点: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这意味着整个“语言专业”的垄断性已经被消解掉了,甚至整个大学语言专业的存在合理性都值得怀疑。
除了依靠行政保护留存的职位,剩下的市场化岗位,小语种专业大学生引以为豪的语言优势,轰然倒塌。
小语种专业的课程,是有着完整的社会替代方案的。甚至这些社会替代方案,有些本身就是脱胎于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进行改良,实现了效率上的优化。
不合时宜的报刊课不需要进行开设,泛读课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文化课浓缩进课堂教学之中,以讲段子、讲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并实现招生留存,续保课程的目的。
机构里进行社会分工合作,进行备课或者磨课。负责教研的人来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教师岗的老师专门负责上课;助教负责课后修改作业等。
重点就是高效率的挣钱,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实现合格进行对话、通过考试等 <实际>、 <迫切> 的要求。
这是一个办线上语言培训的xx号:泊言馆
外界通常将“英语“、“中文”之外的语言,称之为小语种。但是在小语种内部又有着日、韩、德、俄、法、西、葡等大语种,和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等非通用语种的区别。很多人劝别人学小语种的时候都这样说:“越小越吃香”。
但其实不管是大语种还是非通用语,面临的困境逻辑都是一样的:语言的辅导机构化和互联网化摧毁了这门语言作为大学专业的门槛。
让任何人都可以不再通过单一途径去习得这门语言,从而从事相关的工作。
辅导机构消解了语言专业的门槛,自然也否定了高考后作为一个专业的选择,毕竟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习得这门语言。
但大学作为选拔性考试,其筛选人才,行业垄断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只能是小语种专业自身。
你真的,要去大学才能学到这门语言吗?
你,花了600分去北外学非通用语,和我花了60000块钱,去语言班学非通用语,我们学到的语言有差别吗?抛开所谓的“文学素养”,在语言能力上有差别吗?
这是在内容里面的截屏,介绍了师资。培养方案就不介绍了,和大学课程,辅导机构课程安排差不多,目的是让你在一段时间以后,有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日常交流需要。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师资基本是外国语top大学毕业,从业经验丰富。不管怎样,他是符合你对一位非通用语种老师的要求的。
在这里插一句,北上外的一些国内没有硕士点的非通用语种,是本科毕业就可以当老师的,只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去晚了要求就提高了。
那么,北外的非通用语种本科生毕业后,在北外教非通用语。
这里也是北外的本科生毕业后来教非通用语。
如果你脑洞迈大点,你在这里上课,约等于你上了北外;可以称其为“线上北外”。
我没有去咨询价格,但是这个事本身就代表:只要你花钱,就可以学一门语言,任何语言。如果你没有学会,代表你花的钱还不够多。
这里进行假设,一个高考300分的同学,报了这个课程。最后4年学成归来,和600分去了北外的同学,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什么差别?
除了之前提到的少数只有target school能去的行政垄断性机构以外,他们在去私企求职时,语言能力有什么区别?
对于小语种这样一个传统行业,一代又一代的老师耳口相教。在传统的环境里,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大家都是与世隔绝,掌握一门语言比较难,找到一名老师来教你比较难。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
时代变了,大人。
新东方可以去美国上市,沪江可以成为行业独角兽。
纵然网课教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消解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劣势。让你即使在最遥远的西北边境,也可以享受到和北外本科生一样的非通用语种教学。
这里以xx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实际上是符合效益的。新东方倾向线下课程,沪江倾向线上,但他们都是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运营、招生、课后辅导以及监督老师不要划水等工作的。
想学这些非通用语的学生太少,在招生投入上并不划算,于是就直接砍掉了。
而xx号这种一对一的教学,你能联系到互联网上会这门语言的人,而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收获到实时的课程反馈与课后辅导。
顶尖的师资,专业的团队。
这时候就不得不感慨互联网的强大魅力。
大学带来的行业保护,延续到了工作中。以xx专业与xx岗位要求专业对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要去考各种证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然后才能从事这个行业,这就是“行会”本身。
违反从业规则的人会受到行业的处罚。
所以各省律师协会都会制定统一的收费指导标准,恶性低价竞争行为会被律协通报处罚。
医师有固定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和执业地点,妇科的执业医不能进行外科的诊疗工作,乡镇医生不能跨行政区域行医。
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一旦被同行向省注协、中注协举报,会受到注协的惩戒。
行会保护了你,你收获了好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义务。
但是翻译行业,语言行业不一样。因为你可以说法律、医学是一门技术,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进行限制。
但是你很难说语言是一门技术,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别人不能说话。
众所周知,就算你考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加入了地方的翻译协会,但是依然没什么用。这个“行会”他不会去限制你,他也不会保护你。
甚至你去一家公司面试时,都不需要你有所谓的“一笔”“二口”、“专八”等证书,他只需要你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能从事公司业务处理就行了。
你很难去听闻翻译协会去处罚谁,你只能听见,翻译协会去呼吁,大家不要去低价竞争啊,大家不要为了练手就接单啊。
有用吗,没用。因为本身就缺乏强制性效应。你可以强制协会内部成员,但你能强制协会外部成员、外国人、学生吗?
但他们都是市场的参与者。
以前只有一个人会祖鲁语,现在她成为了老师,教了20人祖鲁语。其中总有1个人需要一份工作,然后去成为了一名辅导机构祖鲁语老师。
但是最开始这位开山鼻祖,能够以任何强制手段,要求别人不能学祖鲁语,只能在我这里学吗?
非通用语的辅导机构化,和日韩德等大语种的辅导机构化,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非通用语一个班12人,最后1个人成功留校当老师了。两三个人进入体制内的其他行政垄断的岗位。
剩下最少也得有一半人——6人进行市场化就业的。6人中的其中1人成为了辅导机构老师,然后她来教你课程,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嘛。
大语种在2008年的时候,体制内吸收不了这么多人,然后大家都来市场化就业了,开语言培训机构,出国留学辅导班。都一样的,都一样的。
不同的是非通用语种这个过程晚了十多年,你可以仔细想一下。为什么会晚这么多年,真的是越小越吃香吗?
实际上还是没有应用场景,市场不需要这门语言。
我希望你不要以投机的眼光来选小语种专业,认为大语种劝退,那小语种一定不劝退;非通用语本科毕业就可以当老师,那我来了;学的人极少,那么我竞争小,价值肯定高。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还是我的观点,小语种专业,在辅导机构化和互联网化的冲击下,是没有自己的专业门槛,不值得去作为一门大学专业的。
参考文献:
《国富论》第1篇第10章
Rashdall, Hastings (1895).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Salerno. Bologna. Paris. Clarendon Press. pp. 150
李秀勤.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行会性及其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8)
胡钦晓. 学术资本视角下中世纪大学之源起[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第40卷(5):1-13.
往期文章
文案:常员同
编辑:歧路盐灯
排版:懒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