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像他那样驽钝的人,才能在险恶局面中坚持修律

沈小兰

安徽人民出版社原编审



蔡小雪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原审判长


文章来源:“行政法实务”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6日。

第一次听到沈家本的名字,是文革后期,在姑姑家。那时,姑姑家在一座假山上的木头房子里,只两间,简陋而破败。由年久失修的凉亭改建而成,潦草马虎。多雪的冬天里,那房子四处漏风,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倒地不起。


春节前夕,我们从遥远的陕北高原回到北京,照例到姑姑家包饺子,很难得的团聚。还没有被“解放”的姑姑问我们:知道沈家本吗?


不知道。


异口同声,很茫然。


后来,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曾问过不是法学界的教授或文学家,虽然是在四人帮被打倒之后,改革开放的阳光已普照中国大地,大多教授与文学家也和我们当年一样,很茫然:不知道。


接着便问:他是谁?



除了法学界的人士,知道沈家本的人不多,对他深有了解并心怀敬意的人就更少。我们也问过很多毕业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和在法院工作的法官。他们多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是清末法学家、修律大臣。但问到沈家本的人生轨迹和给中国法律事业的具体贡献时,多数只能泛泛地说上一些,但对具体的情况多不甚清楚。


沈家本不是叱咤风云的时代英雄,更少传奇与浪漫色彩。他的前半生,虽然也经历了很多苦难与磨练,但却如同他自己的叹息:磨驴陈迹踏年年。抑郁而苦闷。他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贡献,是在他60岁以后,垂垂老矣之际。


具体而言,他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内容便是修律。修律,与我们普通大众是有距离的,关心的人不多,对其了解也就更少。然而,它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牵牵绊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也维护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当我们沿着散乱零碎的历史资料,不多的几本沈家本评传,还有沈家本自己所留下的文字,一步步走近他时,渐渐明白姑姑为何希望我们了解与认识这位先祖。在一个没有法治的社会里,个人是难以安身立命的。已经辞世的姑姑,还有我们这些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后代,对此都深有体会。



杜万华大法官曾向我们提过,你们真应当对你们的老祖宗沈家本好好研究,写一本他的传记,让后人了解中国法治进程的艰难,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于是,我们萌发了为这位先祖写传的想法,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他,更希望他的法学思想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可是,怎样才能使这部传记更具可读性,而不致因为理论或法律的枯涩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问题,使我们徘徊良久,迟迟没有动笔。


沈家本是个严肃的“技术”官僚,既不风流也不倜傥,他的家庭生活安详平静,毫无浪漫可言。修律的交锋,多是思想上的尖锐冲突,落实在文字中也就很少故事。修律的过程,是严肃而寂寞的,得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其中的辛苦与艰难,也很少故事可言。


好在厚铎叔叔送了我们一套《沈家本文集》,其中有沈家本1861年至1912 年的日记,虽然其中最有故事性的几年日记失散了,但这些日记还是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生活细节与情感脉络。再读他的断案笔记,其丰富更令我们汗颜。沈家本是一个不惜笔力的人,凡是他所经手的案例,并认为有思考价值的,他都记录了下来,并一一分析。徜徉他的文集之中,只要细心耐心,还是能够采集到许多丰富传主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厚鉴叔叔,虽然年逾八十,但在酷暑之中,他还是非常仔细地阅读了我们的初稿,并写下许多批注,意见与建议。他的认真,再一次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笔的力量与份量。


亦非常感谢北大法学教授李贵连先生,正如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理事长黄静嘉先生所言:“李教授之著述及搜遗,及经李教授所直接间接推动而召开之上述两岸两次会议(1990年,为纪念沈家本诞生一百五十周年,在杭州举行‘沈家本法律思想国际学术研究会’;1992年,为纪念沈家本诞生一百五十二周年,在台北召开‘中国法制现代化之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讨论会’)及其刊行之论文,推动了两岸及国际间沈学或寄簃学之研究。”李贵连教授的专著《沈家本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因它的受众是高端学术群体,更注重思想内涵,简洁明晰,我们从中得到许多教益与启迪。



而另外两本沈家本评传,及其他牵涉到沈家本的资料集,则更具草根气息,枝蔓很多。我们顺着这些枝蔓,寻找到更多的枝蔓,也丰富了传主的生平。


中青年学者的理论与历史考察著述,如张从容的《部院之争——晚清司法改革的交叉路口》、陈煜的《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段往事》、俞江的《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夏邦的《黄旗下的悲歌——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姜鸣的《龙旗飘飘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以及台湾历史学家苏同炳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等等,也给了我们许多思想上的启迪与借鉴。


其他如《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图像晚清》《大城北京》《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一九零零年的北京》《北京的前事今声》等等,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细致入微的历史画面,以及不同的思想与观念。生活其中的沈家本,也就不再孤零零地侧立在陡峭的悬崖边。使得我们能够懂得他,走进他的心灵,也走进他的思考。


于我们两位作者来说,写作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有时不免灰头土脸,难以继续。而支持我们继续写下去的力量,说来也很简单,那便是沈家本对自己的评价:驽钝。也只有像他这样驽钝的人,才能在那么险恶的局面中坚持修律,而不致拂袖而去。因为驽钝,他的研究,他的学问,所下的都是笨功夫,收获全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为此,我们以《驽钝—修律大臣沈家本》为此版的书名。


我们也就笨笨地坚持写了下来。


不知道我们笨笨的努力,能否换来读者轻松而又充满兴趣的阅读,以及思想上的启发。


在我们艰难的坚持中,特别要感谢我们的朋友、大法官杜万华先生。最初是他鼓动我们写这本书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他一直在一旁给予热忱的鼓励。一稿、二稿,乃至三稿、四稿,他都在百忙中拨冗仔细阅读,并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在此,我们还要深深感谢人民法院出版社给予我们的支持与鼓励,第一版就是在他们的一再支持与鼓励下,才得以问世的,特别是责任编辑吴秀军先生和肖瑾璟女士,在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


这一版,我们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非常幸运的则是,商务印书社的责任编辑王兰萍女士,本身就是法制史博士,她渊博、严谨、细致。她对原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比如整个框架的构建,观点的斟酌。每一章,她在耐心阅读之后,又标出需要修改之处。之严谨,之认真、之细致,还有她的渊博,令我们叹服,汗颜。在此,向她表示深深的敬意与感谢!


修律的过程非常枯燥,但官场权力的纷争,大大小小官员们的各种心态,乃至思想的碰撞,却比虚构的小说更为丰富与精彩。为这样一位先祖写传,虽然非常之辛苦,我们姐弟却也收获多多。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普通大众了解他,走近他,不再用疑问的眼光反问:他是谁?


相比前一版,这一版更具可读性,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与热忱支持。我们更期待批评与指正。



编辑:姚艳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

往期推荐

1. 何兵:风物长宜放眼量

2. 评论 | 达尔威案关键证据被曝造假,有何法律后果?

3. 新书讯 | 仝宗锦:当命运来敲法律人的门

4. 焦洪昌:风带来故事的种子,时间使其发芽

5. 评论 | 罗翔:少捕慎诉,囹圄空虚,是刑法学者一直的追求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决策资讯!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蓟门决策Forum

微信公众号:jimenjueceluntan

新浪微博:@蓟门决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