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涨价去库存”?

势之场 大树镇巡抚 2022-12-04


据央行官网消息,7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


就在这段时间,有关房地产的争议性新闻屡屡成为热搜。


比如多地传出号召公务员买房,乃至跟绩效挂钩;比如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号召“农民进城买房、开车回家种地”后被禁言;比如以上海为首,多地传出二手房成交量骤降。


与此同时,有关取消公摊的消息屡屡放风,内蒙古在8月29日还拟建议上报取消公摊面积,开中国大陆先风。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5年前类似的事情。


经济基本面逐季下行,房地产交易量下滑,各地都在想尽办法让大家买房,因此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的五大任务——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五年过后,中国人买房负担达到了世界前列,互联网也将当年政策形象地称为“涨价去库存”。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年还会重演吗?


01


要讲清楚“涨价去库存”的问题,我们先要回望一下过去。铺垫可能有一点点长,但非常重要,请读者朋友们给一点耐心。


自从加入世贸以来,依靠广阔国际市场带来的外需,自90年代以来困难重重的中国经济终于被盘活了,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各国经济自顾不暇,出口大跌,中国必须拯救严重过剩的产能——比如,拉动内需。


于是中央公布了总额四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俗称“四万亿”,可是这笔钱的大头靠的是地方政府从银行借贷,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纷纷以极度乐观的情绪扩大投资。


仅2009年上半年,半年时间就新增了7.3万亿的投资计划,轻松超过整个刺激计划原定目标。直到2011年退出时,所谓的“四万亿”往信贷系统中投放的投资规模,可能接近20万亿。


刺激力度远高于计划,好处是经济增长立刻V字反弹,马上回到了10%,基础建设短板也大大补齐了。典型的例子是横空出世的高铁,刷新了我们的旅行体验。


由于中央政府在“四万亿”中没咋出钱,绝大多数资金都让地方政府灵活化缘。结果是地方政府各显神通,我们所熟知的“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也爆发式增长。


地方政府通常把投资平台当马甲,通过抵押土地的方式,向银行借贷的方式举债,这部分计算到企业部门的债务,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地方债”、“城投债”。



其中最关键就是土地价值。


为了快速扩大债务杠杆来完成“四万亿”,地方政府必须要保地价、增收入。房地产监管放松势在必行,老百姓都来买房了,房价、地价也随之上涨。


所以到了2011年,实体企业部门的杠杆增加了接近40%,大部分来自于地方政府、基建、房地产企业。


房地产宽松,房价快速上涨,导致居民部门杠杆也同步上涨——为了不被房价的快车抛下,让借贷买房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


如果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10%的增长,也能慢慢能消化掉债务杠杆。


然而“四万亿”还没退出,经济就开始下行。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增速突破12%的高点后,经济增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减速期。


增速不够,那就继续借钱投资吧。2012年换届后,新一轮经济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出台。


仅在2013年当年,全国就注入了7万亿信贷,经济刺激逐渐加码,直到2015年底,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又增加了50%以上(详见之前的图),刺激规模甚至高于“四万亿”。


这一轮经济计划在我们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高铁里程接近2万公里,可以和发达国家总和相比,地铁等城市基建也开始普及,普通人出行越来越便利。


然而这次经济刺激在经济上效果有限,并没有出现V字反弹,也没改变逐季下滑的趋势,还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甚至那时,房价已然有了松动乃至下跌的迹象。比如著名的“杭州购房者打砸售楼处”,就是频频发生在2014年左右。



怎么办?房子没人买,地产商就给银行还不上钱酿就系统性危机,政府就卖不了地还不了地方债,这可不行啊!


借钱投资一时爽,一直借钱投资一直爽。于是到了2015年底,又一轮的新刺激计划呼之欲出。


02


和刺激计划同一时间发生的,是“权威人士”的重磅发文。


中国未来长期走势是L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之后中国的经济走势,确实和“权威人士”论断一致,然而为何当时政府依旧决定加码宽松,寄希望于继续借钱投资刺激经济呢?


除了为地产商去库存、促进政府多卖地,更紧迫的原因,是当时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


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然逐步陷入工业产能过剩、通货通缩的困境。至2016年1月为止,衡量生产价格的PPI已经连续47个月为负。


而持续负增长的PPI要比微涨的CPI更能反映供求状况,因为P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也包括生产品的价格。



2016年之前的PPI山峰,说明“四万亿”等经济刺激确实扭转了企业信心、对产能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是,到了2016年时,产能过剩已经极度过剩,企业为了生存互相打价格战,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利润率也开始负增长。


最为糟糕的是,在两轮天量经济刺激下,中国债务杠杆急剧扩张,持续通货紧缩有“日本化”的危险。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因为债务都是按照名义货币计算,通货紧缩下实际债务会上升,偿付利息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因此日本等债务杠杆高的国家,都希望能刺激通货膨胀,通过让钱更加不值钱,来消灭欠下的巨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在2015年的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去”计划:去产能就是提高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去库存则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去杠杆则是降低债务和利息水平。


但是企业去杠杆就要减少投资,经济必然下行,有可能出现螺旋下降的硬着陆。在宏观上,中央需要保6.5%的目标,才能实现至2020年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这要求政府必须保经济。


综合各种考虑,中央认为最好的情况是:企业部门实行“三去”政策,虽然总需求会减少,但是由其他部门补上需求缺口。


而当时居民部门杠杆率还不到40%,比起国际水平依旧较低,政府必然要让老百姓站上债务杠杆买房,弥补“三去”政策下的需求损失。


在理想情况下,中国可以既可以通过“三去”政策,修复“四万亿”以来留下的后遗症,又可以通过让居民部门举债买房,避免经济增长因改革下行。


经济如此,只能请百姓来救了。房地产,开工!


03


在2016年实行“去库存”政策前,商品房待售面积7.18亿平方米,超过全年销售额的一半,加上在建面积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还要更多。积压量非常可怕。



请记住这张图,我们一会还会谈到。


在这种情况下,去库存还来不及,哪还有房地产企业会投资盖房子?还有哪个不想亏钱的银行会会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提供贷款?


所以当时住房供给要比往年少很多,而建新房往往要三年以上。一旦住房需求上升,短期内供给不可能上升,供求失衡必然刺激价格上涨。


怎么办?


这让政府发现了一个妙招,即,通过鼓励拿了巨额补偿金的拆迁户作为领头羊买房,创造的需求会带来房价上涨的趋势,而房价上涨的预期又会驱动普通人跟风买,房价也就越涨越高。


这就是所谓的“货币化棚改”。也就是说拆迁棚户区不再置换房子,而是直接发放货币补偿。


拆迁户一下拿到那么多钱,怎么办?当然就是买房呀!


货币化棚改的妙招,不仅能帮助去库存,避免房地产企业债务暴雷,拉高的地价也能为地方政府创收,缓解“四万亿”以来的城投债等问题,堪称一箭双雕。


在中央的鼓励下,地方政府也大加配合,通过解禁限购等刺激购房需求,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温。


随着库存消化,2016年初的供给不足使得房价进一步上涨,更多家庭被迫加入抢房大战,避免被资产升值大潮甩下。


为提升刺激效果,中央还不断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这其实就是在变相限制住房土地供给。土地供给少了,房子涨价不就更激烈了嘛。



于是,新一轮的刺激政策就轰轰烈烈产生效果了。


“货币化棚改”+“涨价去库存”在2017年达到了顶峰,政府仅仅靠着上万亿的棚改资金投入,就向经济体额外注入了8万亿的信贷。


中国楼市“量价齐升”之下,承担债务的变成了居民部门,即所谓的“杠杆转移”。


“杠杆转移”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在政府和企业去杠杆的同时,让老百姓借贷买房,实际上是把债务从政府和房地产企业身上,“转移”到了老百姓背上了。


在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刺激下,核心城市房价剧烈上涨,奄奄一息的房地产企业解了套,赚的盆满钵满。


2017年是地产商们满血复活的一年,也是最后的辉煌时分。


04


自2016年以来,靠着居民部门上杠杆,企业部门获得了宝贵的去杠杆窗口。


可惜的是,房企们去库存后,不仅没见好就收,反而见到市场繁荣,借了更多钱去扩张!


2021年,负债两万亿的恒大轰然倒塌,许多房地产企业摇摇欲坠,“涨价去库存”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因为上了更多的杠杆,在刺激退潮后显露出了更大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对房地产行业划红线、下狠手,实在是因为他们太过贪婪了。


而这回,还有谁能救房地产企业呢?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依旧高达5.1亿平,这几年来轰轰烈烈的去库存,竟然仅仅减了2亿平而已。


也就是说,货币化棚改确实带动消费需求大涨,但是房地产企业大兴土木之后,反而多建了高达14亿平的住房,房企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负债也更加严重!(详见刚才“待售-预估面积”数据图)


可如今,中国居民杠杆已然从过去的40%往70%走了,已然不堪重负了,再没办法向他们转移了。



请大家仔细看这张图,笔者给大家解释解释这图有多可悲:


16-19年时,企业(主要是房地产企业)杠杆出现了一个波谷,这就是因为杠杆转移到居民们身上了,债务情况好转了。


可之后,企业杠杆率又上来了!看到业绩好转的房企们又乐观了,借了更多的钱,地方政府也乐见其成,大肆卖地提高财政收入。


如果苦一苦百姓,确实能救了企业界,那就算了。可如今百姓苦了(杠杆率变高了),可企业杠杆却也比当年救市前还高!百姓们白受苦了,白接受“杠杆转移”了!


从历史来看,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的时间。


可在08年后,只用了短短十年,中国居民部门就扩张到了更高水平的债务杠杆,可以说中国普通人的债务扩张是史无前例的。


在2007年,美国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100%,而美国人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约为70%,所以居民债务负担约为140%。(100%÷70%)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居民债务杠杆约为70%,其劳动报酬比重仅高于50%,所以负担水平也在130%以上。



对比之下,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虽然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可支配收入比重仅略高于40%,实际上如今中国居民负债压力反而比当年的美国、日本还要高。(65%÷40%≈160%)


居民债务压力逐渐逼近承受上限,国民生活受到了剧烈影响,受到其冲的就是消费。


在2015年前,居民部门债务杠杆比起各国较低,老百姓还有钱购买商品。“涨价去库存”导致杠杆转移到了居民头上。为了还房贷,老百姓不得不进一步挤压消费。


这几年,消费需求增速从两位数开始快速下降, 2019年已下降到8.0%,扣除价格的实际增长仅6.0%,也就是说疫情前消费增速已经低于经济增长。


疫情后则进一步下行,两年名义增长不超过8%,到了2021年12月已经下滑到仅1.7%。直观的表现是天猫等电商企业往年大肆吹嘘业绩,去年双十一连通报都不好意思发了。



而这两年议论更多的是人口问题,即使2016年开始全部放开二胎生育,生育数量也一路暴负增长。


根据七普修正数据,2016年的出生人口高达1883万,而2021年则仅仅为1062万,短短5年暴跌40%。



可以说,当年轰轰烈烈的“涨价去库存”仅仅造福了少数地产商,拆迁户、炒房者和持有多套房的城市土著也跟着喝汤,实际上根本没太起到去企业杠杆的作用。


可与此同时,居民杠杆已然直接拉满,消费潜力榨干,从更长远来看,代表未来劳动力供给的生育率也断崖下滑。“涨价去库存”的苦果,可能需要未来数十年来偿还。


本文的摘要是“涨价去库存还会发生吗”,读完全文的您,觉得这个问题还有回答的必要么?


其他文章推荐

大树镇信箱问答精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